人具有个体性差异,每个人的气质、性格、志趣等各不同,表现在创作中也就有鲜明的个性情感特征。宋代赵汝回在《云泉诗》中说:人之于诗,其心术之邪正,志趣之高下,习气之厚薄,随其所作,无不呈露。”宋代的陈著在《本堂集》中也说过:“人之为诗,非苟然也。……鲍、谢、李、杜,各自有体,非固好异,亦惟其人而已。”张岂之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心就是人所具有的爱之心,也就是孔子“仁”说的艺术化。
众所周知,诗圣杜甫的诗歌以诗史著称并广为流传。我们经常说“悲愤出诗人”,而正是因为诗人有一颗爱之心,有着丰沛的情感,所以他才能够和万事万物对话,进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倘若一个人“心如止水”,对一切冷漠以对,那么,不仅生活如无波澜之死水,毫无生气,而且文学创作之路堵塞。
诗心首先是一颗与万事万物息息相通的心。杜甫在《咏怀古迹》中,起笔一句“群山万壑赴荆门”,气势宏大,笔力不凡,我们眼前仿佛浮现了层层叠叠的山峦。而在《秋兴八首》和《登高》中,诗人都在秋天中感受到了那独有的悲凉。“玉露凋伤枫树林”之一“凋伤”,使秋天之衰败感跃然纸上。“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极写眼前江天连接,秋气萧瑟之状。而《登高》中几个动词“哀、回、下、来”连续使用,肃杀之气扑面而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之特征鲜明:落叶飘零,无边无际,江水滚滚而来,是一种“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惆怅。秋在杜甫的作品中是一个颇为常见的意象。“悲落叶于劲秋”,秋意味着万物凋零,秋天是肃杀的,冷清的。诗人眼前之景就和心中之情找到了契合点,诗人在这里也是万里悲秋。杜甫的诗歌中不惟写满纸秋意,而且引起无穷衰残之感。
诗心更重要的是一颗忧乐与共的仁民爱物之心,是一颗滚烫炙热的心。杜甫终其一生心之所向,情之所系的正是家国之思。庄子说过,人之生也,与忧俱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是深受儒家思想熏陶,深具忠君恋阙、仁民爱物情怀的杜甫呢。
与李白生活的大繁荣时代相比,杜甫经历的是从繁荣到战祸不断的衰败转折时期,然后是力图中兴而始终未能的振作。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通过诗歌可以观照时代,同时,时代也给诗歌打下了鲜明的烙印。而体现在诗歌上,袁行霈认为唐朝盛世那种兴象玲珑、骨气端翔的境界韵味已经逐渐淡化,理想色彩,浪漫情调也逐渐消退。转而这一时期的诗人直面社会现实,人生苦难,以悲愤写伤痛,诗歌中感世伤时的抑郁色彩顿浓。
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处处都显露出“山村寥落暮烟微”的颓败景象,在陷落的长安,杜甫以沉郁顿挫的笔风发出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凄婉感慨。在诗句“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中,则同时表现人生之秋和家国之秋。处于人生的暮年,却流落他乡,而且故园正在被战火肆虐,每念及此,则泪涕满面。诗人在经过昭君村时,用《咏怀古迹》书写了昭君的愁怨,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恨。
诗人的忧乐与共之心在他的许多诗歌中都体现得很鲜明。事实上,杜甫的一生历经坎坷,颠沛流离,但是诗人并没与局限于狭隘的个人主义,更多的是对现实、对国家的关注和忧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自己无处安顿的情况下,还在希望“安得广厦千万,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的诗歌是他生命底蕴的流露,精神气质的灌注。正是因为这种生命底蕴,这种精神气质,才使得他的文章,他的人格“光焰万丈长”。
[杜甫诗心浅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10.浅谈小学体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