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蓓
囚绿记
陆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2. 学习从品味关键句(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想思考的语句)入手把我主旨的方法。
3.态度情感价值观:联系时代背景,了解作者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情绪的歌颂。
教学重难点:目标1、
教学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赏析、品味、概括。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课文中的一幅插图《绿》,请同学们设想在不同的情景下观赏后的感受,例如:夏季、冬季、雨天、快乐时候、忧烦时候等等,然后引出课题《囚绿》。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了解作品的主旨、作者的感受时,一定要关注写作的背景和情境。
二.检查预习:
陆蠡所囚的这一枝绿究竟是怎样的一枝呢?
“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舒展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下雨的时候,它淅沥的摆舞”
三.研读课文,先自主学习,再合作探究(1)
1.问题:结合写作的背景,探究陆蠡缘何囚住这枝常春藤呢?
2.方法指点:圈点勾画,找寻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想思考的语句加以赏析、品味、批注。
3. 学生学习、交流,师生共同小结,完成相应练习。
明确:第5节、6节、8节、9节…… 对常春藤深沉的爱
四.研读课文(2)
1.问题: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你认为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回忆这件往事的?
2.先朗读相应片段,师生再共同交流,伺机简介作者,明确写法、主旨。
朗读11、12、13节,抓住“珍重”“诚意的祝福……”可见懊悔、自责、敬重之情。这里的常春藤已经不只是一枝植物了,更是一种“永不屈服于黑暗的人”了,是有着民族精神、气节、忠于祖国的气节。(托物抒情的写法)
1942年被捕,受尽酷刑,日本人问:“你爱国吗?”“我爱”“你认为日本能战胜中国吗?”“不能!”最后被折磨而死。如今看来,陆蠡不也正是一枝永不屈服的常春藤吗?!正如巴金所说他有着一颗黄金般的心,有着崇高的灵魂。巴金说陆蠡是他最值得交的朋友!
五.学生质疑
老师提供:《囚绿》的主题有几种不完全一致的说法,你的看法呢?
1.以常春藤来象征作家以至整个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追求光明的形象,从而表达自己渴求民族解放的执着的爱国注意情怀。
2.因为爱一样东西至于极点,便想把它牢牢占据,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是人类的共性,可爱而愚蠢。对于那些有生命的东西来说,让它生活在最适合的环境,即是一种真爱、最爱,这也许就是作者想要告诉读者的吧。
3.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
六.作业
写篇评论文章,仅从一个方面,如从语言、主旨、写法等方面来点评。
板书设计
蓬勃向上,充满生机
常春藤 给孤独、寂寞的“我”以安慰 深爱 尊敬
永远向着阳光,永不屈服黑暗
随堂练习:
阅读9、10、11节,完成下列问题:
1.“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一句中,“生的欢喜”指什么?
2.“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活动?
3.作者用“好像病了的孩子”比喻常春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4.“魔念”是指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囚绿记(苏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1.囚绿记教案设计
2.囚绿记的教案
9.囚绿记阅读答案
10.囚绿记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