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荷塘梦中的丁香(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17-10-12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心灵的荷塘   梦中的丁香

--走进朱自清、戴望舒的精神世界

 [创意说明]

本课拟用实践性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旨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进行了收集学生问题→确立研究课题→分组查找研究三个环节,本课是第四个环节,即在老师教学目标引导下,交流研究成果。

[课题确立与目标说明]

1《荷塘月色》一文是1927年朱自清在社会剧荡、前路暗淡之时,悄然蛰居清华园里,为抒遣心中郁闷惆怅而写的。《雨巷》也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曾经参与革命、参加共青团的戴望舒躲到了好友施蛰存在松江乡下的家里,目睹了鲜血和死亡,思想极度困惑迷茫时所作。相同的背景和相似的情感让我觉得这是指导学生用知人论世法解读文学作品的很好的教材,于是产生了将两篇作品比较阅读的想法。 

2《雨巷》中,作者戴望舒满怀愁绪的诉说了自己梦中丁香的幻灭,而《荷塘月色》的作者朱自清则是用自己痴绝的笔为自己的生命情感营造了一个心灵的荷塘。戴望舒梦中的丁香远去了,但他并没有沉沦,继续希望着、期待着、奋斗着;朱自清心灵的荷塘建成了,却终究不能摆脱现实的影子,又回归孤独苦闷。这就是处于社会剧变、前路暗淡之时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他们彷徨着、苦闷着、又从没放弃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最后二人终于分别摆脱了梦中丁香的虚幻、心灵荷塘的超然,积极投身到革命活动中,并都表现了坚定的名族气节。这些通过研究性学习得来的感受和思考,将有助于学生们省察并重塑自己的内心世界,充实他们的灵魂,为将来人生路上必然会有的失意和挫折做一些心理上的准备。

3“莲(荷)”和“丁香”在中国文学中是两个有着特殊象征意义的意象,作为研究性学习课题让学生探究既有助于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又可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

4《荷塘月色》中“月下荷塘”一段和《雨巷》是很好的诵读教材。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可让学生体会到用苍白的语言不能阐释清楚的作品的无穷意蕴,这也是我设计此课的目标之一。

[切入]

1本课是讲读《荷塘月色》的第三课时,是在从文本入手梳理了文章结构,鉴赏了文章语言美、意境美,了解了文中流露的思想情感的基础上进行的。

2课前准备工作。

⑴学生再读《荷塘月色》和《雨巷》,就疑点提问。

⑵收集学生问题,从中筛选出较有代表性、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如下实践性和研究性课题,分小组探究。

①朱自清、戴望舒的生平简介。

②朱自清为什么内心颇不宁静?能否从他相同时期的其他作品中找到这种心情的影子?

③在中国文学中“莲(荷花)”“丁香”有何象征意义?举例说明。

④《雨巷》写作的时代背景。

⑤试解读《雨巷》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3由两篇作品的写作年代切入本课:1927年的夏天,有两位对后世颇有影响的文人,他们一个蛰居于北京的清华园,一个避居于松江乡下,分别写下了堪称经典的作品--散文《荷塘月色》和诗歌《雨巷》。这两位作家就是朱自清和戴望舒。今天我们将试着把两篇作品放在时代背景下解读,以期更真切地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 

[探究]

1《荷塘月色》开篇由心情的颇不宁静入笔,作者心情为什么颇不宁静呢?能否从他相同时期的其他作品中找到这种心情的影子?

学生交流对此问题的探究结果:《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四一二”政变之后的清华园,南方还在进行着血雨腥风的屠杀。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发生分化。仍然坚守文化批判阵地的知识分子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寂寞和凄凉,因而陷入苦闷彷徨之中。这是处在“五四”和第一次大革命两个革命高潮之间的低谷中的时代的苦闷,是觉醒的一代醒来之后面对无际的黑暗而深感理想失落无路可走的苦闷。怀着火一样的热情的启蒙者碰到的却是冰一般冷酷的现实,觉醒的个性却无法找到让个性自由伸展的条件,沮丧的心情可想而知。因此,作为觉醒的知识分子之一的朱自清其心情是自然是颇不宁静的。

这种心情在其他作品中的体现:⑴“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那里走》)⑵“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理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明白。”(《一封信》)

教师小结:知人论世法对于把握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上不失为一条捷径。

2在看到月下荷塘的那一刻,作者的心情终于得到了暂时的解脱,作者用痴绝的笔描绘了一幅月下荷塘图。教师在古筝曲《春江花月夜》的伴奏下朗读月下荷塘一段,将学生带入鉴赏情境。

解说:上节课我们用美、静、雅三个字概括了这幅月下荷塘图, “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 “荷”在中国文学里是一个颇有象征意义的意象,作者选取荷塘倾注自己的笔力,还有什么别具匠心之处吗?

学生交流探究成果:⑴莲是佛花,象征着一种超然与空灵的意境,作者将荷塘看作远离尘嚣的自由所在,寄托难得的片刻心宁与神安,这与其说是一处绝美的风景,不如说是作者理想中恬然自得的净土。⑵莲是花中的君子。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取“春华秋实”之意,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不与坏人同流合污,便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兮”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而屈原经常用“荷花”来象征自己高洁不群的人格。如在《离骚》里叙述道理想不能实现,于是产生退隐之心时,就写到:“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九歌少司命》中也有“荷衣兮蕙带,倏而来兮忽而逝。”可见“荷”在朱自清心目中一直就是高洁不群的君子人格的象征。⑶“出水很高”的荷叶也经常用来寄托一种清净无为,与世无争的思想,如“从来不着水,清净本因心”。周敦颐则用“香远益清”来形容荷香,以寄托一种脱俗的人生境界。可见这荷塘里还寄托着作者超然清远的人生境界。

教师小结:朱自清用自己的心灵为自己构筑了这样一个超脱的精神家园,我们可以看作是他对现实的逃避,也可对其给予理解,试想那个痴情于文学,敦厚朴实的一介书生朱自清,如果没有这个宁静的心灵空间,没有这个淡泊宁静的人生境界,身处乱世中又将何去何从呢?

3再把目光转向同时期的作品戴望舒的《雨巷》。教师在小提琴曲舒曼的《梦幻曲》的伴奏下朗读《雨巷》,让学生充分体会那种哀怨的意境。作者为什么用丁香来形容姑娘?丁香在我国文学里有何象征意义?

学生交流探究结果:丁香,由于花朵纤小文弱,花筒稍长,给人以欲放未尽之感,故常被人比喻愁怀郁结。如:“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浣溪沙》)“含春雨,结愁千绪,似忆江南主。”(王十朋《点绛唇》)用丁香来形容姑娘更添凄美的意境。

4《雨巷》中的意象似乎都被赋予了一种象征意义,你能结合诗作的创作背景对其进行解读吗?

学生交流探究结果:《雨巷》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曾经参与革命、参加共青团的戴望舒躲到了好友施蛰存在松江乡下的家里,目睹了鲜血和死亡,思想极度困惑迷茫时所作。丁香般的姑娘象征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悠长、狭窄、寂寥的雨巷象征黑暗沉闷的社会现实。

5教师总结:《雨巷》中,作者戴望舒满怀愁绪的诉说了自己梦中丁香的幻灭,而《荷塘月色》的作者朱自清则是用自己痴绝的笔为自己的生命情感营造了一个心灵的荷塘。戴望舒梦中的丁香远去了,但他并没有沉沦,继续希望着、期待着,“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仇怨的姑娘”;朱自清心灵的荷塘建成了,却终究不能摆脱现实的影子,又回归孤独苦闷,“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这就是处于社会剧变、前路暗淡之时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他们彷徨着、苦闷着、又从没放弃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现在我们仍向他们投以敬佩的目光,还在于最终二人都分别摆脱了梦中丁香的虚幻、心灵荷塘的超然,积极投身到革命活动中,并都表现了坚定的名族气节。

负责查找朱自清、戴望舒生平简介的同学作简单介绍:

抗日战争爆发,清华大学内迁,朱自清任西南联大教授。现实使他逐步确立了革命民主主义思想。胜利回京后继续在清华大学任教,积极参加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群众运动和学生运动。他在贫病交加的处境下不买美国“救济粮”,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为国人所尊敬。

1941年底香港为日军占领,戴望舒被日军以抗日罪名下狱,陷狱中数月,健康受到很大损害,却敢于斗争,保持了民族气节。

6有感情的齐读“月下荷塘”一段和《雨巷》全诗,重温作者当时的心境。

[拓展]

知人论世法在解读作者的思想感情上固然是一条捷径,但过于拘泥于背景,往往导致无中生有或牵强附会,有时知人论世的切入点不同,解读也不同,课下通过再查找、再探究,对两篇作品作另一种全新的解读。

 

[心灵的荷塘梦中的丁香(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1.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2.高一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

3.高一必修二《兰亭集序》教案设计

4.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

5.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一教案

6.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7.人教版高一必修《荆轲刺秦王》教案

8.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荆轲刺秦王》教案设计

9.荷塘月色课件人教版

10.高一数学必修2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