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选修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16-8-23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崔勤奋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

2、概括各部分要点,理解文章内容。

3、理解列数字方法的作用。

4、 初步了解航天飞船的有关知识及人类登月的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

(2)概括各部分要点,理解文章内容。

难点:理解列数字方法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

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l)畅谈: 

(2)昂首挺立: 

(3)遥遥在望: 

(4)可望而不可即: 

(5)里程碑:

2.上网查登月的有关资料,了解登月的有关知识

3。阅读全文,思考自读提示和课后练习。

二、检查预习(显示幻灯片)

1词语解释

(1)畅谈:尽情地说。

(2)昂首挺立:仰着头直立着。

(3)遥遥在望:形容距离远可以望见。

(4)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

(5)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2、字词读音

椭圆( tuǒ )    铁锹  (  qiāo )    着陆 (zhuó )        飞跃( yuè)

   

海域 ( yǜ)     狭窄 (zhǎi )          畅谈 (chàng  )         供给 (gōng  jǐ )

3、交流资料,回答

(1)地球到月球有多远?38万公里

(2)航天飞船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航天飞机是一种垂直起飞、水平降落的载人航天器,它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发射到太空,能在轨道上运行,且可以往返于地球表面和近地轨道之间,可部分重复使用的航天器。它由轨道器、固体燃料助推火箭和外储箱三大部分组成。固体燃料助推火箭共两枚,发射时它们与轨道器的三台主发动机同时点火,当航天飞机上升到50千米高空时,两枚助推火箭停止工作并与轨道器分离,回收后经过修理可重复使用20次。外储箱是个巨大壳体、内装供轨道器主发动机用的推进剂,在航天飞机进入地球轨道之前主发动机熄火,外储箱与轨道器分离,进入大气层烧毁,外储箱是航天飞机组件中唯一不能回收的部分。航天飞机的轨道器是载人的部分,有宽大的机舱,并根据航天任务的需要分成若干个“房间”。有一个大的货舱,可容纳大型设备。轨道器中可乘载3名职业航天员(如指令长或机长、驾驶员、任务专家等)和4名其他乘员(非职业航天员)。其舱内大气为氮氧混合气体。航天飞机在太空轨道完成飞行任务后,轨道器下降返航,像一架滑翔机那样在预定跑道上水平着陆。轨道器可重复使用100次。

(3)从地球到月球的飞行轨道是怎样的?

 

三、导入

小时候,你们听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吗?嫦娥挥动长袖轻飞入月的潇洒曾让我们以为登月只要一颗仙药就可以达成,但是你知道人类真的踏上月球是什么时间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1967年7月21日人类登上月球时的情景,让我们跟着登月的宇宙飞船去月球上潇洒走一回。

四、快速默读课文,并回答: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 报道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

2.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四个阶段:1)升空前的准备

2)飞向月球

 1969年7月16日上午火箭推动“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升空 

   火箭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脱落,火箭继续上升 

   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 

   火箭发射后13小时30分,宇航员进入梦乡 

   19日晚8点33分飞船飞越了月亮和球地引力的中和点 

   19日晚9点32分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 

                 

3)登月成功

    

20日上午7点32分两位宇航员换乘登月舱 

    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降落在月球上 

    对日上午11时39分登月舱打开舱门 

    11时51分20秒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 

    22日0点15分’宇航员被唤醒,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 

     

 4)返回地球

22日上午6点35分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 

    25日凌晨1点35分8秒飞船进入大气层,返回地球 

3、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登月的全过程的呢?(时间)

4、作者为什么将时间精确到了秒?     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真实性、科学性。 

5、试将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简要说明。 

6、 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下列几件事: 

      1 )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2)采集月壤和月岩。

3)树立登月纪念碑。

4)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进行科学探测。

5)插上美国的星条旗。

 

6)与尼克松总统通话

7、  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作者没有过多的议论和抒情,但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喜悦、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对宇航员的敬佩。)

8、这是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留在月球上的脚印,他为什么说“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因为这一步标志着我们的活动范围扩展到了宇宙空间。当人类活动领域扩大到宇宙空间后,人类将开始利用和开发空间蕴藏的极其丰富的资源,并使人类能利用整个宇宙来解决社会发展问题--这势必带来一场新的革命,势必会促进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长足进步,势必会极大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五、拓展(展示资料)

载人航天的历史

    人类载人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驾驶人类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绕地球一周后,安全返回地面,从此揭开了人类载人航天的历史。 

  1969年7月20日,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乘“阿波罗号”航天飞船,实现了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的奇迹。 

  1971年4月,前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个宇宙空间站“礼炮号”。

  1973年5月,美国发射了名为“天空实验室”的宇宙空间站。  

1970年4月,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此开始了中国的航天事业。 

     1999年11月20日和2001年1月10日,“神舟号”试验飞船和“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刚刚成功的“神舟三号”发射中,还首次试验了逃逸系统,该系统可在火箭发射和升空阶段出现意外故障等紧急情况下,将飞船带离危险区域,以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这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显示出中国航天科技实力已跻身世界航天科技领域的先进行列。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2008年9月25日晚21时10分04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月27日下午16时30分航天员翟志刚首次进行出舱活动, 成为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

提问: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我国的航天事业起步晚,航天技术离美、俄还有一定的距离。这需要同学们的努力,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超越美俄,跃居第一的。

六、 小结

   这篇记实报道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来记叙,条理十分清晰,记叙的要素交代得一目了然,且语言平实、准确,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真实性、科学性。 

七、课后作业

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读后感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选修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1.月亮上的足迹教案设计

2.月亮上的足迹阅读答案

3.月亮上的足迹阅读答案参考

4.高中化学选修5《卤代烃》教案设计

5.月亮的心愿教案设计

6.月球上的足迹读后感

7.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杨修之死》教案设计

8.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心声》教案设计

9.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故乡》教案设计

10.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