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仲夏夜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6-23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一册(修订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变化写景的手法

2、体会贴切的比喻对表现景物的作用

〖教学设想〗

本篇是自读课文,拟用一课时,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过程中点拨本文写景的特色及比喻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面我们所学的《济南的冬天》,作者描绘几个有代表性的景物--济南的阳光、山、水等方面去表现济南冬天的特点,抒发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其实,描写一处的景物,不但可以这样横向的从各个方面去写,也可以纵向的随着时间的变化去写同一个地方的不同景色,比如,我们要描写故乡的景色,可以从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去写;又如我们去一个地方旅游,回来想描写一下那个地方的景色,那么也可以选择从早到晚的几个特定的时间去写。请大家看一下文章的题目,这个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

二、听读

要求:注出不能正确朗读的字,大致理解文章内容。

三、朗读

要求:用舒缓的语调;一边读一边批注文章的用词,所描写的景物和所使用的比喻,并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四、整体阅读:讨论课后练习一

在充分朗读讨论的基础上板书总结

在讨论过程中,可设以下问题进行引导:

1、本文描写“海滨仲夏夜”的景色主要是按怎样的顺序?

2、作者写景抓住了景物的色彩与动态的变化,试中文中找出这些语句。

3、把文中写海滨上人们的笔墨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海滨的仲夏夜

 

[幽美]

 

  

 

  

 

 

 

 

 

 

 

 

    

   

 仲夏夜的海滨

 

  

 

  

 

 

 

 

 

 

 

 

 

五、课堂练习

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看看这些比喻句用来写什么?有什么效果?

1、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的火焰。

       --把霞光比作火焰,表现一种动态

2、整个广漠的活像一盏高挂的明灯

       --把启明星比作明灯,突出它的大和亮

3、那一片灯光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

       --把波浪上面的灯光比作流动的珍珠,形象,富有动态

4、愉快的笑声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的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

       --表现笑声的此起彼伏,源源不断

5、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

       --表现明月的圆和亮

6、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

       --表现它层次分明而又闪闪发亮

六、作业布置

本文在描写景物的时候用了很多很好的容词,请摘录一些,并造句。(不少于十个)

七、板书设计

见第三部分

八、一点讨论:怎样学习比喻

虽然说任何比喻都是蹩角的,但是文章少不了比喻,对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比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一种思维方法,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

当人们接触某个事物,刚开始认识某个事物,对这个事物的特征无法透彻的把握,人们只是感受到它,但却无法真正认识它,这时候就用比喻去感性地把握它的特征,这种把握是从形到神的,判断一个比喻的成功与否,在于它是否不但形似而且神似。实际上,即使是神似也只是似,是渗透着人的感情的一种认识,带有浓郁的主观色彩,是个人情感的投射在事物身上的镜像,因而备受文学欢迎,因为文学追求的就是“似是而非”,“全真”则不是文学和艺术。

那么,怎样教学生比喻呢?

让学生找出本体、喻体,说说这样比有什么效果,不这样比会怎么样?学生一句话就回答了,“形象生动、具体可感、通俗易懂、浅显明白”,稍微的结合一下句子的内容,应该八九不离十了吧?这,有用吗?

我想,可不可以这样教,从观察与感受的角度,让学生学习在观察与感受事物时,如果不能直接把握对象的特征,则从比喻的角度去把握,又或在学生间接的部分的认识了某种事物的特征的情况下,让学生能调动自己的感官,形成自己的感受(用比喻表征),经过训练,学生是否可以形成一种在观察认识事物时比喻的习惯,甚至于形成一种比喻思维呢?

学会用比喻来表征事物,该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一种很好的方法吧。

                        

 

 

                             2000/11/5

 

 

 

 

[海滨仲夏夜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心声》 教案教学设计

2.日月水火教案教学设计

3.动物过冬教案教学设计

4.春晓教学设计教案

5.背影教案教学设计

6.小数除以整数教案教学设计

7.我喜欢教学设计教案

8.成语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9.《为学》教学设计教案

10.送东阳马生序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