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讲练中不断温故式举隅(人教版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6-4-3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是大部分老师和学生棘手的问题。学生从高一到高三,拿起一篇文言小短文,仍半懂不懂,似是而非,面对文后的问题,左右为难,每次训练都收效甚微。究其因,主要是学生从高一始,没有认真地积累实词的一词多义。大纲要求,高中学生必须掌握120个文言实词,但是能做到一半的学生实在是寥寥无几。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多年,平时除了布置学生记诵这些文言实词外,还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并有计划地不断的向学生灌输在语文教材中曾出现过的实词,“温故而知新”“举一而反三”,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唤起他们沉睡中的记忆。

 一、反刍式举例。所谓“反刍式”,即刚刚学过一单元或一册书,在讲评练习时,有意识地结合课文进行举例论证。例如《永之氓》一文,“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船绝湘水,中济,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后何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倾,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与课本相关的实词有“善、绝、济、为”。解读此文并不难,“氓”在教材必修2《卫风氓》中,应读méng,意为百姓。“后”,活用为动词,落在后面。关键是“善”等四个实词,仅举“善”和“绝”为例。善,是“善于”,形容词,如《劝学》(必修3)“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善,也可作动词,“喜欢,羡慕”如“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必修2);善,又可作“交好,友善”,如“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必修1);善,还通“缮”,如“善刀而藏之”《庄子庖丁解牛》(老版教材)。再看“绝”,绝的本义是“绳索断了”由此引申为一般意义上的断。与人断绝关系叫“绝交、断绝”,《桃花源记》中有“自云先世避秦之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初中版);《史记廉蔺列传》中“……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必修4);“绝”还有“横渡”义,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必修3);气断了叫“绝命”,如《孔雀东南飞》(必修2)“吾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路断了当然就是“极点、尽头”(形容词或副词),到了极点引申为“极、超越”之义,如成语“拍案叫绝”“空前绝后”。“反刍式”举例能使学生不断地从课本中找到例证,“似曾相识燕归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并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此法特别适合初学者。

  二、综合式举例,是指学生学完必修5之后,教师在讲评文言材料时,教会学生把五册书综合起来,不断地从课本中找出例证,甚至还可从汉字的象形、会意、指事等构字上加以理解,从而达到融会贯通。如短文《赵人养猫》“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及鸡亦尽,告其父:‘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夫猫也?’”。这则短文有三个重点词语“患、病、诸”,所谓“患”,可解释为“祸患”(名词),《荆轲刺秦王》(必修1)其中有“今有一言,可解燕国之患”;“患”又可解为“忧虑、担心”(动词),如《史记廉蔺列传》(必修4)“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患”常见的是名词、动词,有“串”和“心”组成,一串串的心,说明心事重重,自然有发愁的事,如“内忧外患、患得患失”“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对于“病”字,教材里也有例证,如《病梅馆记》(初中版)“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病,是生病。“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此处“病”和“夭”一样,为使动词,解释为“使……有病”,以前的教材《捕蛇者说》,也有句“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此处“病”,应引申为“痛苦不堪”。推而广之,有成语“病入膏肓、无病呻吟、同病相怜”。病和疾相连接,疾为小病,病原意为重病,取其比喻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苦”,并为之“担心、忧虑”。选文中的“病”,应引申为“害处”,译为“不比没有鸡害处更大吗”。“诸”虽未列入考纲范围,但常见的有代词、形容词、兼词(于之)三种,此处应是代词“之,代猫”。综合式举例,可使学生的文言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可左右逢源,触类旁通。

  三、“不断温故式”举例可与高考文言阅读题接轨。翻开高考文言题,有关考察实词、虚词的选择题中,一般A、B项出自选文,而C、D项均出自课本,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在若干年内这种模式还不会改变。这就要求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首先学好课本,努力打好基础,结合高考,更加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学。

 “不断温故式”举隅不仅用于实词,还可广泛地应用于虚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文言句式的举例。要引导学生学好文言文,要求老师首先应熟悉教材,对教材中的经典范文和个中的典型的字、词、句个案应该烂熟于心,在教学时才能信手拈来,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各位同仁不妨一试。

注:举隅,以一端为例,意在使人由此一端而推知其他。语出《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周立

[文言讲练中不断温故式举隅(人教版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初中文言文教学反思

2.高中文言文教学反思

3.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反思

4.温人之周文言文翻译

5.文言文《黄香温席》翻译

6.教学反思与评语

7.美术教学反思论文

8.语言故事教学反思

9.高中文言文断句 训练

10.教学反思或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