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战而屈人之兵--《烛之武退秦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16-2-13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辽河油田第一高级中学   景慧颖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教学重点

1. 古文中出现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文言句式。

2.概括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把握本文的写作技巧、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1.常见实词、虚词用法的归纳总结。

2.特殊文言句式的理解掌握: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省略句、判断句。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本课重点

1.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2.讲授第一、二自然段

3.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孙子兵法谋攻篇》曾言:“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是说百战百胜,并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而不必开战就能降服敌人,使敌人屈服,这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然而,在中国古代的春秋时期,就有一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义士、勇士、智士,他就是烛之武,他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消弭了一场战争。因此,如果说《孙子兵法》是春秋时期战争经验的理论性阐释,那么《左传》就可以被视为记录具体战例的军事教科书。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左传》中的著名篇章《烛之武退秦师》。

1. 请同学们回忆初中时候,我们学习过的那篇文章选自《左传》。

明确:《曹刿论战》

追问:那么这篇文章的那些情节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试着回答。(众说纷纭,各抒己见)

明确(老师印象最深之处):“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2. 那么《左传》到底是一部怎样的书呢?(请同学回答,老师进行补充)

明确:《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被称为《左氏春秋》,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相传它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与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谷梁赤的《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左传》的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722),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468),充分反映了这250多年里,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状况。《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领,善于对人物形象进行刻画和对战争的描摹,因此,《左传》既是宝贵的先秦历史文献,也是著名的散文作品。

    二、朗诵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这篇文章,请回答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明确: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临危受命,置生死度外,只身前往秦国,以其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秦军,并且与秦军形成了联盟,最终使郑国解除了被吞并的厄运。

2.对重点字词进行正音

氾(fan)南   佚(yi)之狐    夜缒(zhui)而出   若不阙(que)秦

逢(pang)孙  夫晋(fu),何厌之有  微夫(fu)人之力不及此

3. 通假字

“通假字”,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了”)

    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增加)

秦伯说                                      (“说”通“悦”,高兴)

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阙”通“缺”,削减)

    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4. 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词”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意:“把……当做”,今意:认为。

               “东道主”,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

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

共其乏困。        “乏困”,古意:缺少的东西,今意:精神不佳。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亦去之。                 “去”,古意:离开,今意:往。

三、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分析

  1.回答问题:秦、晋两国为什么要围攻郑国?

    明确: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理于晋,且贰于楚也。

  追问:关于这一段话的历史故事,有哪位同学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明确:无理于晋--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

贰于楚--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

  2.回答问题:那么晋军与秦军分别驻扎在什么地方?

  明确: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请看当时春秋时期形势图),可见当时郑国的政治局势非常危机。这明显是一个特殊的文言句式,即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而且也存在了一个此类活用的现象,即“军”字,在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解释为“驻军”。

  3.分析第二自然段,请同学们回答问题:佚之狐、烛之武、郑伯的形象分别如何?

  明确:佚之狐,有人认为他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在国难当头之际,他向国君举荐了烛之武,并言:“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这句话怎么翻译?请同学回答,即“郑国危机了,如果派遣烛之武去拜见秦君,秦师一定会撤退的。”大家注意了,一个“必”字,能够得知他对烛之武的才能是非常洞悉的,那么这么有才的烛之武为什么到了年老,才被重用呢?难道佚之狐真的是伯乐吗?请同学们思考。(讨论)

 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明确:郑伯,有人认为他是礼贤下士、从谏如流、善于自省的明君。从他的“我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这句话找个同学来翻译一下,“我不能早些使用你,现在情况危机而求你,这件事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这)对你来说也是不利的。”需要提醒一下,“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是一个判断句,其中“是”不是系词,而是一个代词,代指这件事。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请大家注意。再请同学们,仔细想想,“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是否含有威胁的意味呢?回想当年慢待晋文公重耳,可知郑伯是一个目光短浅、自私的人,如今来求烛之武,只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

明确:面对着郑伯的“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这句含有威胁意味的话语,烛之武大可说“自古易君不易民”的道理。然而我们注意到烛之武虽然发泄了不满,表达了牢骚,即“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怎么翻译?请同学回答,“我年轻力壮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年老了,不能干什么了。”那么,烛之武最后又是如何抉择的呢?对,“许之”。他答应了国君出使秦国的请求。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烛之武怎样的品格?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不计个人利害关系,我们可以用一个著名的诗句来刻画他的品格:“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清朝林则徐的《赴戌登程口占示家人》,是林则徐被流放新疆伊犁时告别家中人时口头吟诵的。)

据冯梦龙编的《东周列国演义》记载,烛之武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只是担任“圉(yǔ)正”(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 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一个人才长期被淹没,国家危急了才想起我这个七十多岁的老头,你说烛之武会没有怨言吗?“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年老而被见用,既然他这么有才能,为什么不像毛遂、冯谖、张仪那样自荐呢?这就体现了春秋士人的孤傲、耿介的品格。他们会静静地、耐心地等待机会的垂涎,这正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样。我们也可以用一个诗句来形容烛之武的此种精神,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四、作业

1.背诵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

2.预习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3.试着归纳总结课文中出现的特殊文言句式:省略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前置句。

第二课时 

本课重点

1.特殊文言句式归纳总结

2.重点讲解第三、四自然段

3.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一、导入

1.提问学生背诵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

2.对上节课所讲授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验

    二、特殊文言句式归纳总结

1.省略句

晋军函陵                        省略介词--于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省略主语--烛之武

许之。                          省略主语--烛之武

夜缒而出。                      省略宾语--烛之武

敢以烦执事。                    省略宾语--这件事情

许君焦、瑕。                    省略主语--晋惠公

    2.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有何厌?

3.状语后置句 

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

且贰于楚也--且于楚贰也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有益

三、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分析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当时郑国被晋国、秦国围困,郑国危在旦夕。就在这样危急的时刻,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因此烛之武被推到了拯救国家的风口浪尖上,身负使命的烛之武是如何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君,化解国家危机的呢?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同时也让我们去感受一下烛之武的说话艺术。

1.朗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段,做整体的感知。

2.“夜缒而出”,其中的“缒”字如何解释,同时这句话又含蕴着什么?

明确:“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同时也暗示了当时晋国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战事十分地紧张。另外,也从侧面写出了烛之武为了国家做出的英勇表现。

    3.综合而言,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军退兵的?

明确:

(1)从地理角度上看,越国鄙远,只能是亡郑陪邻。 

课文言:“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过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这几句话应该如何翻译?请同学们回答,即“如果使郑国灭亡而对您有好处,怎敢那这件事来麻烦您。越国别的国家来把远方的土地当作边邑,您也知道这样很难。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我们知道秦在西,郑在东,中间隔着晋国,秦要跨越晋国,把郑国的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作为自己的边邑,这是很难办到的。亡郑”之后,郑国的土地不为秦所得,反为晋所有,结果是“邻之厚,君之薄也”,从而提醒秦国不可“亡郑以陪邻”。

    这里有几个知识点需要同学们加以特别的关注:“亡”,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即“使……灭亡”。“鄙”,为名词的意动用法,即“以……作为边疆,把……作为边境”,“陪”,通“倍”,“增加”的意思,这在上节课我们已经讲解了。

从逻辑角度上看,舍郑为主,供行李往来乏困。 

从历史角度上看,晋不可信,背信弃义只为己。

英国政治家帕默斯顿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们没有永恒的盟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

第三课时

本课重点

1. 课文背诵状况的检验

2. 总结归纳《左传烛之武退秦师》的艺术特点

3. 重要虚词的总结归纳

4. 分角色表演

    

重要虚词总结归纳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 (证据助词,还是,表商量) 

  

5.之 

  ①公从之 (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是寡人之过也 (的) 

  ③行李之往来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之)

 

景慧颖

[不战而屈人之兵--《烛之武退秦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1.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2.高一必修二《兰亭集序》教案设计

3.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一教案

4.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5.人教版高一必修《荆轲刺秦王》教案

6.人教版高一上册《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7.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荆轲刺秦王》教案设计

8.《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设计

9.烛之武退秦师的教案设计

10.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