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教案(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16-5-26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课    题:三峡(郦道元)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三峡的壮丽风光。

        2、学习几个文言实词和虚词。

学习方法:讲读、交流讨论

课时计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序幕

    “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下江陵》),这是诗人笔下的三峡;“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刘白羽《长江三日》),这是散文家笔下的三峡。在地理学家笔下,三峡又该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一起来阅读郦道元的《三峡》。

二、阅读主场

    (一)学习小组通过资料、注释和工具书了解作者情况,疏通字词。     

    (二)安排两个同学朗读课文,检查读音和停顿掌握情况。

    (三)合作学习:

     1、将学习小组分成四个部分按课文层次分别学习理解,完成后每个层次抽一个同学尝试讲解。(其他同学对所讲提出异议或进行订正)

    第一层(开头--“不见曦月”)(两岸连山)

    第二层(“至于夏水襄陵”--“不以疾也”)(夏水状貌)

    第三层(“春冬之时”--“良多趣味”)(春冬景色)

    第四层(“每至晴初霜旦”--文末)(秋天景象)

     2、老师提出下列应重点掌握的词语,分别请几个学生作讲解。

     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略无阙处(通“缺”)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正午)   虽乘奔御风(即使)

     不以疾也(不如/快)         绝巘多生怪柏(极高)

     良多趣味(的确,实在)       属引凄异(连续/延长)

     空谷传响(回声)             哀转久绝(消失) 

     故渔者歌曰(唱)

     3、问题讨论:(小组交流后在班上发言)

    写三峡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文章百余字,要穷三峡风光,尽四时景物,确非易事。先写七百里山势,接写夏水迅猛,继写春冬美景,末写寒秋肃杀,自有其匠心。劈头落笔于山极为自然,夏水暴涨承山高江窄而来,最富三峡特色。下面不按秋、冬、春的顺序来写,而是先春冬合写,后独记秋天,也是承水势的涨落而安排--夏天江水暴涨,春冬风平浪静,秋天水枯谷空,顺势而下,入情入理。

    (四)学生自由诵读。

三、阅读尾声

(一)引导讨论“探究练习二”。

(二)解决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三)背诵课文

(四)布置作业:

    向家长朗诵课文,抄写并解释“二(三)2”中应重点掌握的字词,再将课文翻译成白话文。 

周智

[《三峡》教案(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1.《三峡》教案

2.《三峡》课文及教案

3.蝉的教案设计

4.阁夜教案设计

5.《草》教案设计

6.写作教案设计

7.《三峡》优秀教案

8.七年级《端午日》教案设计

9.七年级语文上册《春》教案设计

10.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