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说理 别有洞天
--《游褒禅山记》课文新解
万树相
《游褒禅山记》是一篇与众不同的别具风味的说理性散文。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盲目随大流,深思慎取
“人深思慎取”是本片文章里的观点之一,也反映了王安石本人的治学精神。人人都觉得随大流不会犯错误,可王安石却后悔随大流,认为随大流是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游褒禅山记》里,作者由一次游山不成功的归因(或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及夫游之乐也),后悔随大流而没有能够尽情享受游览的乐趣,从而引发了他的深入思考。他昭示我们:随大流与因循沿袭是创新的大敌。作者反思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详尽地分析了成功的三个条件--“志”(志向)、“力”(能力)“物”(物质条件)及其相互关系,有志无力不行;有志有力,无物以相之,也不行;有志有力有物,“随以止”即 “怠”也不行。在这三个条件中,物质条件是客观存在我之外的,有不确定性的,外物的相助有可能是可遇不可求的;而人的能力是有大有小的,不能强求的。只有志是自己可以做到的,懈怠是可以克服的。由此推出了“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成功的条件即使都具备了,可是如果盲目地随大流,人云亦云,只会走向错误方向,给自己留下不可弥补的遗憾。而要做到“尽吾志”,还要“深思慎取”,探本索源,反对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的庸俗做法。 读其文,想见其为人,这两点讲的虽只是治学,却反映了王安石那种百折不回、敢于创新的改革家的思想作风。
二、形散神聚,照应统一
我们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都强调一篇文章应该只有一个主题,面面俱到而一面都不“到”。但是这篇千来字的文章有两个观点,却没有这样的弊病。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是因为他的这两个观点同属于一个话题--讲的都属于治学方面的道理。其次,前有笔墨铺垫,同属于本次游览见闻。再者,“尽吾志”与“深思慎取”这两个观点放在研究学问这个方面来说,是两个必要条件, “尽吾志”是从意志力方面说的--不可懈怠,不能随大流,人云亦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实现远大的志向; 而“深思慎取”是从治学方法上说的--要深入思考,三思而后行;要谨慎选取,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两者在治学方面缺一不可。看上去这两个观点互不相干,但它们都是从游后洞的经历和仆碑介绍得出来的,又是紧密联系的。这种写法弄不好就会使文章很内容不集中,结构松散,但用得好,会给人更多的启迪。再者,本文与经典议论文有很大不同,它既有叙述事件经过也有分析说理,借事说理,既有可读性又有哲理性,感性和理性结合,也体现了散文的形散神聚的特点。
如用“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及夫游之乐也”追述当时情况和心情,承上启下,过渡自然,使得记叙和议论两个部分浑然一体。
三、要给思想情感找一个恰当的把手。大凡优秀的文章都有其独特之处,或者观点新颖,或感情深挚感人,或者语言优美,或者说理方法有独到之处,此文属于后者。这篇文章是在游山之后过了几个月才补记的,可见并不是即兴之作,说明作者为自己的治学道理选择了一个恰当的承载物。我猜想王荆公在现实中可能遇到了不少这样的事,比如随大流的错误或以讹传讹的事等,引发他的深入思考,使他想起四月游览褒禅山的经历,从而引发了关于成功的条件的深入思考。便以此次事件作为把手,在其中寄予了自己的独到而深刻的治学思想。比如冰心的《小橘灯》、日本作家壶井荣的《蒲公英》、舒婷的《致橡树》等名篇都有这个特点 。所以,本文以一件小事反映治学道理,具有以小见大的特色。
四、让叙事议论如水乳般的交融。文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我以为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本篇文章由游览说起,自然而似不经意地叙述,何其朴素无华。文章对游山事件经过的剪裁和选取都很精当,比如,作者把前洞和后洞从不同地理情况和游者多少方面对举,为“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的议论做铺垫,从而得出“非有志而不能至”的观点。又将游洞时的随之“怠”和出洞后的后悔相照应,为下文“志”、“力”、“物”的关系的分析做了充分的准备。如扣住游洞的人--“殆而欲出者”、“随以止”的不良表现,隐含随大流而中道退出不能成功的遗憾,得出“尽吾志”和学者要“深思慎取”的观点;扣住火把--外物等进行阐发议论,证明外物在成功当中是很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因此,本文将叙事与说理一一对应,妥帖精当,结合得天衣无缝,不着痕迹,没有一字多余,令人叹服:王安石实在是驾驭语言的高手。
总之,这篇文章与一般说理性文章相比,新颖独特,别有洞天。有别具的匠心才会有“别有”的“风景”,给我们别样的审美享受。
万树相
[叙事说理别有洞天--《游褒禅山记》课文新解(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10.高一必修一英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