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当前,中学生作文能力普遍偏低,在记叙文写作中主要问题表现在题材缺钙,思想贫血,文体失范。针对这些弊端,笔者认为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应该做到从生活着眼、从基础着手、从技法着笔,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开展中学作文教学。让我们的中学生真正能够叙写真切的生活体验,抒发真情实感,表现真知灼见。
关键词:作文教学 记叙文 生活 基础 技法
长期以来,我们的初中作文教学处于一种失范的状态,既没有成体系的作文教程,也没有科学的训练序列,所以老师在作文教学时总是煞费苦心,惨淡经营。学生作文能力低下,写记叙文主要表现在题材缺钙,思想贫血,文体失范。针对这弊端,笔者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主要从这些方面入手。
一、从生活着眼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生活是作文的题材库。中学生的作文首先要写实,叙写真切的生活体验,抒发真情实感,表现真知灼见,按照柳斌先生的说法“写真就好,有我更佳,扬善则美”。
关于写真实,学生有很大的误解,以为写真实就是照相式的自然主义的模写。笔者认为写真实有两方面的意思:第一是写自己的真切的体验,亲历亲为的经验。第二是移植他人的经验,把生活中耳闻目睹的现象通过组合“典型化”到“自我”身上,这也是一种真实。如在我们学生的生活中有这样的事情,(1)父母打工为子女读书;(2)家境贫困,变卖家产,甚至有父母将自己治病的钱给孩子读书;(3)成绩下降,产生弃学想法……一位学生写了一篇《沉甸甸的春天》就将这些生活现象典型化到自已身上。文章的情节大是这样:
月考结束了,我因成绩滑坡而情绪低落,又想到母亲患病,长期抱着药罐,父亲日渐消瘦……于是我向父亲提出要弃学了。谁知父亲大怒,骂我不争气。我委屈极了,躲进房间里哭泣,无意之中,发现藏在抽屉里的母亲的病情确诊书……第二天,父亲向我道歉,说:“你是我们家的全部希望,一定要好好读书。我准备外出打工……”在那个春雨潇潇的早晨,父亲背起行囊,踏上南下打工的列车,我感到这个春天很沉重。
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生活,思考生活。
(1)关注生活中的感动。感动是最大的生动!把生活中的感动写出来就是好文章。如一位学生写《父亲》时有这样一个片断:……去年下雪放假,父亲来校接我回家,他站在小商店外,不停地跺脚,等我来。我走近他时,商店老头告诉我:“叫你爸爸进行烤火,他都不来。”我一下子泪如泉涌。我想到了去年父亲来接我,他也坐在那里烤火却睡着了,结果我只好走回家。父亲是生怕这次睡着才不进去烤火的……
(2)关注生活中的经验。经验在写作中是指经历和体验,真切的体验是一种最大的真实!一位学生写《捷径与弯路》:学校放假,我打的回家,司机绕弯,我很恼火,认为他在宰客,和他理论起来,他说放假会塞车的,绕弯方便。我不依不饶,无奈司机说,只收走直路的5元钱。结果绕弯路,我最先到了家,其他同学走直路发生了塞车,只好茫然等待。看来,弯路和捷径也是相对的,有时走弯路也是一种捷径,走捷径还是一种冤枉!
(3)关注生活中的哲理。哲理是一种最高的深刻!写出哲理是一种深度,一种高度!有一学生在练笔中写了这样一个片断:下午在寝室里看书,渐渐地,光线黯淡下来了,我牢骚满腹,这时室友提醒我换个方向。按她说的我转了身子,果然迎来了灿烂阳光。看来在生活中,不是没有阳光,而是我背着对着它……
(4)关注生活中普遍的现象。生活中普遍的现象往往存在着深广的背景和朴实的真理,普遍是一种大气!如一学生写《麻木司机》:先写麻木司机很讨厌,他们脏、乱、差,鄙俗不堪;再写他们有时也给你方便,下雨天离不开他,到街头巷尾去离不开他;最后发现,他们很可敬,多是下岗职工,但凭诚实劳动挣钱养家糊口……这不就反映了社会现实问题吗?文章从小处着眼,显得大气成熟。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中学生的作文必须回归生活,回归学生的生活常态。从生活中积累素材,积累情感,积累思考。这是解决题材低幼化,题材单一化和虚无化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思想贫血的关键所在。没有生活基础,没有自我体验的作文是没有真实可言的,是没有深刻可说的。
二、从基础着手
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首先应维持学生的写作兴趣,其次要构建作文的训练能力渐进体系。笔者在进行记叙文教学时就是按照这一模式推进。
1、形式多样的一句话作文训练。如:用一句话写春天,写一句话的人物素描,自创警句、格言,拟校园标语等等。这样让学生学会怎样用修辞格,把句子写生动,写形象,写深刻。
2、丰富多彩的片断作文训练。如母亲节那天,引导学生写母亲的片断作文:
a、写母亲的手;b、写母亲的眼睛;c、写母亲的背影。d、写母亲的头发等等。这样,就教会了学生怎样描写人的技法了。
3、生动活泼的情景作文训练。作文训练要讲究情趣,引入体验情境,这样才能生动活泼。如秋天来了,就让学生每户外去拾一枚落叶,以此为道具开展写作:a、观落叶的形状;b、闻落叶的气味;c、听落叶的声音;d、想落叶的故事。这样教会学生观察和体悟、想像和联想,表达和运用,思考与构思。
4、富有创意的模仿、借鉴作文训练。模仿、借鉴可以说是写好作文必经的第一步。可以模仿、借鉴原作的立意、构思、结构、手法等。如有学生读了契诃夫的《变色龙》也写了一篇“变色龙”。文章是这样的:
一天早上下小雨了,我骑车上学,一麻木车把我刮倒在地。众人围了过来向着我,七嘴八舌地指责那个人,……
过了一会儿,那个人找来了一穿制服的人,这时众人都去和他打招呼……
结果,真理转移了,我成了他们指责的人了。
三、从技法着笔
作文是一种艺术创造,必须讲究技法,所以教师还要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写作技法。在记叙文教学时笔者主要是抓描写和叙事。
1、描写--写好作文的法宝
a、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文章的活性细胞,是文章生命的蛋白质。李准说“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性格特点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有着同样的作用”。细节描写要细致、细腻。
b、景物描写:用景物来开头,交待背景;用景物描写来过渡;用景物描写来渲染环境烘托心情;用景物描写来结尾;用景物描写来象征、隐喻,营造意境等。
c、心理描写:要善于写出心理冲突,写出心理波澜,表现心理的展开状态。用细节外化心理,用独白表现心理,用梦境、想象来呈现心理等等。
d、对话描写:文章要善于设置戏剧化的对话,要善于写生活中原生态的对话,用对话来交待故事,用对话来推动情节,用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等等。
2、叙事--是作文的一种策略!
①巧设线索,彩线串珠,结构精致。
a、设置美丽的意象线索。如茹志鹃的《百合花》一样。
b、设置精巧的事物线索。如初中课文《羚羊木雕》。
c、设置并行发展双线。如初中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
②尺水兴波--让情节曲折有致。
文是看山不喜平,让文章曲折有致,我们不仅要吸收传统的技法,更要引进当代的新成果,不仅要写出情节的波澜,还要写出心理的波澜。
a、欧享利式的结尾。结尾要出人意料,形成反差,“艺术的打击力要放在最后”。这样的结尾,文中要善于铺垫、暗示,最好设三次,形成“三曲”结构。如小小说《让座》。
b、悬念期待。文章开头设悬,中间释悬,结尾解悬。如高考满分作文《竞标》。
c、伏笔照应。记叙文要善于在不经意处设下伏笔,并且多次提点,在结尾处要照应。设伏--释伏--解伏,环环相扣。如《最后一课》中的“公告牌”“戒尺”“郝叟老头”等都很好的运用了伏笔和照应。
d、巧用重复叙述,形成二重奏的复调格局。在重复叙述中形成二重奏格局,在对比描写中彰显主旨,通过形象的描写让文章意蕴深刻。如一学生作文《地上的那枚硬币》就是很好地运用了这一叙事技巧。
记叙文是“我手写我心”的创造,需要真心为文,真情为文,真诚为文。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应突出一个“真”,写出一个“我”,表现一个“理”,应从生活着眼,从基础着手,从技法着笔,有条不紊,循序渐进。
汪老师
[初中作文教学的一点思考--从生活着眼从基础着手从技法着笔(阳新县第三中学汪晓亮435200)(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1.初中作文教学论文
6.小学作文教学论文
7.初中作文教学课件
10.中学语文作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