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祖父、后园和我》学案第二课时(人教版七年级必修学案设计)

发布时间:2016-1-23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目标定向】(1′)

1、体味文章中作者描写的童年趣事

2、能够找出文章至情至性体现人的自由和天性的片段,并谈出个人体会。

【限时预习】(10′)

1、 快速读课文,熟记生字词。

2、 通过阅读课文,祖父和“我”分别有怎样的性格?本文的重点人物是谁?为什么?

【小组展示】(15′)

1、 分配小组展示任务,组长组织检查讨论。

2、 小组展示,教师点拨讲解。

3、 组长检查组员掌握情况。

【当堂检测】(19′)

一、阅读下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①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决不是那房子里的狭窄的世界,而是宽广得,人和天地在一起,天地是多么大,多么远,用手摸不到天空。而土地上所长的又是那么繁荣,一眼看上去,是看不完,只觉得眼前鲜绿得一片。

②一到后院里,我就没有对象地奔了出去,好像我是看准了什么而奔去了似的,好像有什么在那儿等着我似的。其实我是什么目的也没有。只觉得这园子里边无论什么东西都是活的,好像我的腿也非跳不可了。

③若不是把全身得力量跳尽了,祖父怕我累了想招呼住我,那是不可能的,反而他越招呼,我越不听话。

1、 第①段写出了后园什么特点?

2、 第②③段写出了“我”得什么心情?同时作者塑造了一个什么人物形象?

  

3、 第③段中“祖父怕我累了想招呼住我”表现了什么?

二、拓展延伸

阅读下文,节选自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4、 这一段作者用了一系列动词来写鸟,把它们找出来,用“──”划出,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并思考为什么要写捕鸟?

5、 请你也写一段话,或叙述做某个游戏的过程、或描写蚂蚁搬家的经过,也试着用上一系列动词。

答案:1、

a、种小白菜:我用脚把那下了种的窝一个个溜平。 

b、铲地:我把狗尾巴草留下,祖父教我如何识别。 

c、“我”和祖父讨论:樱桃树为什么不开花,不结樱桃。 

d、在祖父的陪同下,“我”在后园吃黄瓜、追蜻蜓、捉蚂蚱。 

e、插花事件。 

2、

(1)祖父:勤劳慈爱、幽默风趣,有一颗童心 

(2)我:天真活泼、顽皮可爱,有一颗自由的

3、

祖父带我玩,教我锄地,给我讲狗尾巴草和谷穗的差别,祖父用草帽与孩子们捉迷藏、做游戏,所以本文的重点人物是祖父。

4、

《呼兰河传》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因此,文中的“我”基本上是作者本人。

5、作者通过会议童年时代快乐自由、温馨美好的后园生活,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浓浓亲情的眷恋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和人性美的向往,以及童年的“我“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自由和天性。

9、

运用的动词有“扫开”、“露出”、“支起”、“撒”、“系”、“牵”、“看”、“拉”、“罩”。写捕鸟也是写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的无穷乐趣。

 

王强

[初一语文《祖父、后园和我》学案第二课时(人教版七年级必修学案设计)]相关文章:

1.中学语文必修二《诗经》《离骚》 复习学案

2.语文版木兰诗导学案

3.汉语拼音教学案设计

4.木兰诗的学案

5.《谈中国诗》导学案

6.祖父后园我阅读答案

7.历史教学导学案论文

8.镶边与剪纸的导学案

9.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

10.《小学语文导学案编写要求》读后感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目标定向】(1′)

1、体味文章中作者描写的童年趣事

2、能够找出文章至情至性体现人的自由和天性的片段,并谈出个人体会。

【限时预习】(10′)

1、 快速读课文,熟记生字词。

2、 通过阅读课文,祖父和“我”分别有怎样的性格?本文的重点人物是谁?为什么?

【小组展示】(15′)

1、 分配小组展示任务,组长组织检查讨论。

2、 小组展示,教师点拨讲解。

3、 组长检查组员掌握情况。

【当堂检测】(19′)

一、阅读下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①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决不是那房子里的狭窄的世界,而是宽广得,人和天地在一起,天地是多么大,多么远,用手摸不到天空。而土地上所长的又是那么繁荣,一眼看上去,是看不完,只觉得眼前鲜绿得一片。

②一到后院里,我就没有对象地奔了出去,好像我是看准了什么而奔去了似的,好像有什么在那儿等着我似的。其实我是什么目的也没有。只觉得这园子里边无论什么东西都是活的,好像我的腿也非跳不可了。

③若不是把全身得力量跳尽了,祖父怕我累了想招呼住我,那是不可能的,反而他越招呼,我越不听话。

1、 第①段写出了后园什么特点?

2、 第②③段写出了“我”得什么心情?同时作者塑造了一个什么人物形象?

  

3、 第③段中“祖父怕我累了想招呼住我”表现了什么?

二、拓展延伸

阅读下文,节选自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4、 这一段作者用了一系列动词来写鸟,把它们找出来,用“──”划出,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并思考为什么要写捕鸟?

5、 请你也写一段话,或叙述做某个游戏的过程、或描写蚂蚁搬家的经过,也试着用上一系列动词。

答案:1、

a、种小白菜:我用脚把那下了种的窝一个个溜平。 

b、铲地:我把狗尾巴草留下,祖父教我如何识别。 

c、“我”和祖父讨论:樱桃树为什么不开花,不结樱桃。 

d、在祖父的陪同下,“我”在后园吃黄瓜、追蜻蜓、捉蚂蚱。 

e、插花事件。 

2、

(1)祖父:勤劳慈爱、幽默风趣,有一颗童心 

(2)我:天真活泼、顽皮可爱,有一颗自由的

3、

祖父带我玩,教我锄地,给我讲狗尾巴草和谷穗的差别,祖父用草帽与孩子们捉迷藏、做游戏,所以本文的重点人物是祖父。

4、

《呼兰河传》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因此,文中的“我”基本上是作者本人。

5、作者通过会议童年时代快乐自由、温馨美好的后园生活,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浓浓亲情的眷恋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和人性美的向往,以及童年的“我“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自由和天性。

9、

运用的动词有“扫开”、“露出”、“支起”、“撒”、“系”、“牵”、“看”、“拉”、“罩”。写捕鸟也是写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的无穷乐趣。

 

王强

[初一语文《祖父、后园和我》学案第二课时(人教版七年级必修学案设计)]相关文章:

1.中学语文必修二《诗经》《离骚》 复习学案

2.语文版木兰诗导学案

3.汉语拼音教学案设计

4.木兰诗的学案

5.《谈中国诗》导学案

6.祖父后园我阅读答案

7.历史教学导学案论文

8.镶边与剪纸的导学案

9.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

10.《小学语文导学案编写要求》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