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教案 (北师大九年级)

发布时间:2016-9-24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山东省郓城县杨庄集中学  苑仁纯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刚才大家听了罗大佑唱的《童年》,你从歌曲中体会到了什么呢? 童年是人生最纯洁的一方净土,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当我们长大成人后,回忆起童年时,对当时的人和事,更是怀着一种温馨、浪漫的情感,更能体会到那段时光的纯真和美好。一方净土,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陶冶我们的情操。古往今来,总会有一些高尚的灵魂用心向我们浅唱低吟,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亲吻土地。今天,就让我们追随儿时的鲁迅,回到浙江绍兴,回到平桥村,回到幸福的童年,去体会他在童年所感受到的美吧!今天我们学习鲁迅的小说《社戏》,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叙述详略得当的写法。   2.品味作者童年生活的美。

二、检查预习:

下面我们检查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情况:

⒈  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

 偏僻【pì】  忌惮【dàn】  撺【cuān】 掇    潺潺【chán】  

⒉  掌握下列词语的词义。 

⑴延宕:拖延。                         ⑵大抵:大概,大都。

⑶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怂恿。        ⑷朦胧:月光不明;不清楚,模糊。

⑸沁人心脾:沁:渗入。原指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适。也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⒊ 了解作者: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社戏》收在小说集《呐喊》中。 

⒋  背景材料:

《社戏》是鲁迅用第一人称写的一篇短篇小说。作品以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写了“我”二十年来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小村看社戏。《社戏》写于1922年10月,当时社会黑暗,农民痛苦,使他自然回忆起心中保留的一块净土--平桥村。那里有外祖母的慈爱,也有纯朴善良农民的抚爱,更有热情能干的小伙伴们的友爱,那里还有一片可以摆脱封建教育和封建伦理观念的自由天地。他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农村孩子,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这种思想感情融于作品中。

5.阅读课文,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复述提纲。

三、研讨课文:

1.课文写了“我”几次看戏的经历?重点写的是哪一次?

三次: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小村看社戏。重点写的是看社戏那一次。前两次看戏衬托赵庄看社戏的有趣和难忘。

2. 围绕看社戏,文章一共记叙了几个情节呢,给各情节命一小标题。重点叙述的是哪一情节? 

明确:随母归省平桥村--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戏途中--赵庄看社戏--看社戏后归航偷豆--六一公公送豆 。

作者重点叙述的就是看社戏的情景和感受。

3.开始我们说要去体味鲁迅童年生活的美,那一开始我就要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了: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细致的品读课文,体会一下,文章中是不是处处都洋溢着童年生活的美呢(开始阅读)?在作者的描绘中,展现了童年生活哪些方面的美呢? 

明确:景物美,人性美,生活美。 

4.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其中,去细细的品味这种种的美。首先是景物美。大家边看大屏幕边浏览课文,快速的在课文中勾画出描绘景色的句子或段落。

多媒体演示--景物美。 

[ 左右都是碧绿的豆田,河流,淡黑的起伏的远山,朦胧在水气里的月色,水面前“仙山楼阁”般的戏台,“大白鱼”似的航船,无不给人以生命的鲜活,给人以美好的向往。] 

⑴ 刚才大家看了景物,确实很美。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朗读198页“月夜行船”和201页“月下归航”两段,速度稍慢。其他学生闭目静听,想象其意境,体会其语言的流畅和表现的自然美。

⑵ 古人云:“情因景生,景因情显”,那么作者在文章中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其作用是什么呢? 

明确:以景写情,表达“我”对江南水乡优美迷人风光的喜爱与眷恋之情。 

5. 在这样美好的景色中,人也一定是美好的。接下来看第二美--“人性美”。 请大家看大屏幕:

多媒体演示--人性美。 

[小伙伴们那善意的嘲笑,偷豆的举动,对付六一公公的幼稚方法,将船划得飞快的英姿,无不体现了孩子们毫不雕饰的纯净之美,体现着人的率真、自由与活力。] 

⑴刚才我们在图画上感受了人性美,下面我们再到文章中感受一下,请男生齐读198页少年朋友们开船的动作描写,圈出动词,揣摩语言的准确。

开船的动作,一气呵成,显示了农村少年熟练的驾船技巧和勤劳能干的品格。。

⑵下面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偷豆的语段,体会人物鲜明的个性化语言。 

通过语言我们体会到双喜的老练周到,阿发的质朴厚道。

⑶课文刻画了哪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呢?你最喜欢哪一个呢?理由是什么呢?

明确:双喜--聪明能干,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而且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充满自信,又有组织才能和号召力,是孩子们的领袖。    

六一公公--宽厚、纯朴、好客、热诚。    

桂生--机灵勤快。    阿发--憨厚无私。    

⑷课文中刻画的这些人物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明确:他们身上都拥有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种种的美德。

6. 有如此的美景,又有如此善良的人们,那么此间的生活也就应该是非常美好的了。接下来看第三美--“生活美”。请大家先看大屏幕:

多媒体演示--生活美。 

[小朋友得到特许来伴“我”钓虾、游戏,母亲再三嘱咐与深夜候船,年幼的陪“我”坐在船中,桂生为“我”找豆浆、舀水,六一公公的嗔怪与送豆,无不洋溢着爱的温情。]

⑴刚才我们在图画上感受了生活美,下面我们再到文章中感受一下,作者喜欢平桥村的生活吗?从文章中的哪个词可看出呢?

明确:喜欢,从“乐土”一词可以看出。 

⑵平桥村有哪些让作者感到“乐”的生活呢? 

明确:平桥村有无拘无束的钓虾放牛生活;有自由自在的“看戏”生活,有快乐愉悦的“归航”生活;有情趣横生的偷豆、吃豆生活。 

⑶以上大家所描述的平桥村的生活,真正是“美”在什么地方呢? 

明确:无拘无束、和谐融洽等等。 

7.平桥村景物美、人性美、生活美,在“我”心中,已成为一道最美丽的风景,最美好的回忆,永远无法抹去,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找出来,大家齐读一遍。

明确:(文章最后)真的,一直到现在, 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⑴ 在你看来,那夜所吃的豆和所看的戏是不是真的就是最好的?为什么?(大屏幕显示) 

明确:不是。因为豆只不过是普通的水煮豆,而那戏也很令我失望--从前文中就可知道,如“我”想看铁头老生翻筋斗而他终究没翻,“我”想看蛇精和跳老虎却没看着,“我”最怕老旦坐着唱而她竟真的坐在一把交椅上唱个不停。“我”之所以认为是最好的,那是因为在那夜的偷豆和看戏中,“我”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自由自在,童年生活的有趣,小朋友们热情、友好、聪明、能干、朴实、无私的真挚情怀。流露出“我”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留恋和向往。这其实也就是作者真情的流露。   

四、拓展延伸:

通过对作者童年生活中“美”的体验,大家应该对“童年的美”有了更新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你能结合自己的经历,把这种认识和理解幻化成美丽的文字吗?(大家就按照屏幕上例子,写出你对童年的美的理解和认识) 

明确:范例:童年的美,是放学路上与哥哥一起采摘的一片绿叶,清翠而亮丽;    

童年的美,是牵起妹妹的手,在夏夜落下斑驳树影的院子寻觅月亮,温馨而浪漫;    

童年的美,是想在小伙伴面前当“英雄”,在树荫下拿一根长篙去捅马蜂窝,被马蜂咬得小脸肿得像面包,却还口里说“不疼”,勇敢而愈显可爱。    

五、课堂练习:

(一)请根据文章顺序排列下面事件的先后,并作详、略归类。

1.六一公公送豆给“我”。 2.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3.夜航赴赵庄看戏。  4.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5.看戏前的波折。   6.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   7.和伙伴们在赵庄看社戏。

⑴顺序:6 4 5 3 7 2 1     ⑵详写:2、3、5、7;   ⑶略写:1、4、6

(二)选择题:

1.文中对看戏途中的景物描写细致逼真,对这样的描写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烘托出“我”看戏时兴奋的心情。          B.点出“豆麦”,为下文“偷豆”埋下伏笔。

C.表现出“我”对江南农村自然景物的热爱。  D.为描写后面精彩的社戏作铺垫。

2.根据课文内容,选出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  B  ) 

A.小说写船头看戏的感觉,表现“我”对社戏的陶醉;写月夜归航的情景,表现孩子们欢快的心情和摇船的本领。 

B.小说的标题是“社戏”,这就点明了它的中心事件是“看社戏”,因此,作者花了很多笔墨来写社戏的内容。

C.课文成功地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最突出的是双喜和六一公公。 

D.这篇小说中,月下行船、船头看戏、月夜归航这三个片段写得富有诗情画意,充满了江南水乡的生活气息。

(三)课内语段阅读。

“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 

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我点一点头,说道,“好。” 

“豆可中吃呢?” 

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

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1.六一公公的话有没有责怪的意思呢?体现出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没有,只是为孩子们踏坏了庄稼而感到可惜。    

2.第二段有关双喜的语言描写包含哪些意思? 

“是的”写出了双喜的诚实,“我们请客”是“偷”的理由,“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可看出双喜的聪明,偷你的豆也是看得起你,“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转移了话题。

3.“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豆被小伙伴们偷了,六一公公为什么还要感激呢? 

因为城里读过书的“我”对他的豆子的夸奖,表现了六一公公淳朴厚道的性格。

4.“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的包票”了”中“写包票”与前文中双喜写包票一样吗?为什么?

不一样。这里的“写包票”是肯定的意思,是六一公公对“我”的赞美和夸奖,而前文的“写包票”是双喜。

5.作者在结尾说“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那夜的豆真的好吃吗?戏也真的好看吗?

其实那夜的戏,看得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的骂”,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来也实在平常。所谓“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忆,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现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六、布置作业:

童年就像一个五彩的玻璃瓶,既纯洁透明,又装满了甜蜜和快乐!童年的无知,是一种幸福;童年的活泼,是一种快乐;童年的梦想,是一种希望。时光流转,童年也渐行渐远,但童年永远不会被忘怀,希望大家把美好的童年凝注在你的文章里,凝注在你的记忆里,凝注在你的心里。请以《童年,你在我的心里》为题写一篇600字的作文。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苑仁纯

[《社戏》教案 (北师大九年级)]相关文章:

1.鲁迅《社戏》教案

2.关于社戏优质课教案

3.《社戏》课件

4.北师大跳绳教案

5.北师大版《图形与几何》教案

6.初一语文《社戏》课件

7.社戏原文阅读答案

8.关于《社戏》读后感

9.《社戏》语文阅读及答案

10.社戏课本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