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义亭镇中 楼秀万
摘要:本文以“学生辐射思维训练”为中心,以“写作图式”的不断完善为读写目标,以深化写作思维为主要环节,使读写互动创新。
关键词:写作图式;读写互动;定向创新
“读写互动、定向创新”作文教学模式构建和研究的背景
写作,从本质上讲,是以语言文字为“劳动工具”,创造性地反映世界,从而制作出精神产品的一种思维活动。写作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基本尺度,也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尺度。据资料介绍,当前的一些专家把阅读和写作能力称为是人们的“第一文化”,把电子计算机语言称为“第二文化”,“第一文化”是“第二文化”的前提和基础。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在作文教学中存在一些简单化、片面化的误区,只看重作文方法的指导而淡化生活的积累,只专一练“写”而忽视“听”“说”“读”的训练,只偏重谋篇布局的指导而弱化语言训练,使得学生一写作文就叫苦连天,勉强挤出来的作文当然就内容空洞,思想贫乏,语言干瘪,材料陈旧了。所以写作教学成效不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成为影响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想大幅度提高语文成绩,必先提高作文的水平,从根本上改变作文教学的模式。
阅读教学的根本,就是汲取思想内容、遣词造句、写作素材和训练作文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的方法。阅读教材中各类文体的思想内容、表达方式、结构层次大多可称写作典范,对学生写作技能的训练而言,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模仿标本、过渡桥梁,即直接或间接地把阅读所得迁移到作文中去。
“读写互动、定向创新”作文教学模式构建和研究的理论依据
1、从语文学习认知的整体性来看
教育心理学认为知识、技能是可以相互迁移的。美国教育理论家莫里斯L比格认为:“迁移的基本问题是:在一种学科或学习情景中获得的技能、知识、理解、行为和态度,将以什么方式到什么程度,影响在其他学科或情景中的行为或学习。”这个原理就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但 阅读与写作并非直接联系、影响,要经过“写作图式”这个中介和桥梁才发生作用。
所谓“写作图式”,就是一个人头脑中有关文章的所有知识经验有机结合而成的心理结构,是存在于作者心目中的文章的“标准样式”,是一个人对其所接触的所有文章的内容、形式和写法的抽象和概括。它不是先天地存在于作者的大脑之中,而是存在于已有的文本中。作家写进作品的不仅是丰富的社会内容和他对这些内容的主观体验,还有自己对文章规律的认识和理解、自己所掌握的写作技巧。读者在阅读这些作品的时候,不仅认识了作者所写的内容,而且也在头脑中形成了“文章是什么”和“文章怎么样”的知觉印象,这印象就是“写作图式”的雏形。随着阅读的继续,读者所接触的文章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他要么用头脑中已有的写作图式来吸收接纳(理解)、丰富这些写作图式,一旦在头脑中形成并牢牢地被固化于心理结构当中,就成为作者写作时所努力追求的目标,这种目标指向性对写作过程中的所有行为(立意、选材、布局等)中发挥强有力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1)为作者感知阅读提供了内在模式 ;
(2)决定写作的基本格局 ;
(3)为写作提供了合适的表述方式。
在无数次“阅读--写作--阅读”的双向迁移运动中,阅读和写作形成了互相补充、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在循环的每一周期,学生头脑中的“写作图式”都得到进一步地修葺和改进,达到更为完美的程度。
2、从语文学习的系统有序性来看
信息论告诉我们,阅读过程是一个信息获取过程,而写作过程是一个信息输出过程。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倾吐能否合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阅读得其方,写作的能力亦即随而增长”。叶老的教育思想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去领会写作技巧,并用学到的知识去写作,逐步提高。
朱自清先生指出:写作的训练,还是从阅读说起。虽然文章不等于生活,是“流”不是“源”,但通过读文章的确可以影响写作。著名特级教师斯霞也说过:“阅读为作文提供了知识和技能”,“多读多写是写好文章的‘诀窍’。这个‘读’,首先靠的是阅读课。”足见阅读和写作之间确实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两者是可 以沟通的。
3、从语文学习的写作技巧养成来看:
写作,必须从阅读中摄取材料,尤其是写作的技巧。写作技巧可以概括为一套写作规则,而写作规则要真正融入到学生思维中并控制学生写作实践,才会帮助学生写出一篇好文章来,这就需要老师积极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来寻找那种特殊的“语感”,总结归纳写作方法。
“读写互动、定向创新”作文教学模式构建和实践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
“读写互动、定向创新”作文教学模式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学生是否参与学习,如何参与 学习,即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问题。
(1)“读写互动、定向创新”作文教学过程包含思维过程中任何一种辐射性思维的萌发、发展、互动过程;
(2)学生积极主动寻找各种材料,有意识地进行阅读活动,寻找辐射思维的刺激点。
2、开放性原则
“读写互动、定向创新”作文教学模式要求开放式阅读和开放式写作。
A、开放式阅读包括课内开放和课外开放两个方面:
(1)课内开放,指对课文研读的开放。就是要学生自读课文,自行讨论解决疑问,教师适当点评,形成一种师生切磋,相互补充,平等融洽的教学格局,以打破教师主观讲,学生被动听的传统模式。
(2)课外开放。指课时内的课外开放式阅读,即将精讲课文所节省的时间用于课外阅读。在阅读时间里,学生携带规范的读书日记(自己装帧并题记的硬皮本)去阅览室自选书刊、自选内容、自选形式阅读,作好摘录、评点,写好心得感想。这是一种由教师严格管理,学生积极投人,目的明确而高效的阅读,这样的阅读每周起码安排两次以上。
B.开放式写作。写作是阅读的深化,阅读的直接效益是知识的积累,那些典范文章,名家名篇,对写作是无形的指导。 开放式写作分为全部开放和部分开放两种。
(l)全部开放。指灵活度较大的写作。即自选议题,自拟题目,自定体裁(议论为主),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写作。全开放写作是建立在经常阅读和广泛积累的基础上,给学生以较大的自由以施展写作的才华。
(2)部分开放。指结合课文的写作,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在课题分析、结构特征、写作特色、遣词造句时,学生抓住瞬间闪现的辐射状的写作灵感。
部分开放写作还有一种灵活方式,即配合各种活动写作,如军训、主题班会等,既丰富了生活,开阔了视野,也成了学生即兴写作难得的机会。
3、激励性原则
“读写互动、定向创新”作文教学模式要求激励机制贯穿于读写互动教学的全过程,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在读写教学过程中保持不竭的动力源,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心,使学生非智力因素(学习的动机、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情感意志)与智力因素(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想象力)在师生的共同活动中发挥作用,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4、创新性原则
作文,作为语文知识的综合作用,是创造性劳动,通过训练培养创造能力,是其本身就具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由于生活阅历、思想认识、性格爱好等各方面的差异,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应该不同。因此,对学生的作文,教师应多方面正确地、客观地去评价,只要合乎基本要求,都要加以鼓励、表扬,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找出学生习作中的写作个性,鼓励学生打破各种思想的束缚,给他们思想、言论以自由,让他们讲出自己要讲的话,写出作文的个性和创意。所以,在“读写互动、定向创新”作文模式教学中,我们要把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大胆创新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予以落实。要使作文独具新意,就得从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进行求异思维,展开联想,以丰富的想象力给写作的材料赋予强劲的生命, 创出新意, 从而开拓视野,点燃智慧的火花。
5、多向性原则
“读写互动、定向创新”作文模式教学要求在各种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学生思维的多向性。
我们知道,批判性是创造思维的重要特征,因此,教师在读写互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不要"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鼓励学生在写作中敢于评判前人和权威的得失,千方百计使学生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他人的感受作对比,使他们在头脑里产生激烈的碰撞,然后接纳一个自己认为可以接受的主张,把它"外化",作文自然就有其创造性,由此达到思维的多样性和广阔性,使学生从中得到多角度、多向性的写作材料的积累。
“读写互动、定向创新”作文教学模式的主要教学程式和初步实践
本教学模式以“学生辐射思维训练”为中心,以“写作图式”的不断完善为读写目标,以深化写作思维为主要环节,立足于课内阅读教学,延纳课外阅读,不断激发学生主动写作的欲望。
阅读分解--引发辐射思维 -- 教师引导将课内外阅材料分解, 辅以多媒体,初步感知阅读, 诱发思维辐射基点
定向积累--筛选思维结果--学生捕捉思维过程中的创新写作 灵感,形成创新写作素材
写作图式
触发作文- -思维结果应用-- 根据积累的创新写作素材,
构思创新作文
评改再读--二次辐射思维--以自评、互评形式,深挖作文的创 新点,寻找作文失误和缺陷
激励创新--升 华 思 维--二次作文,再激写作兴趣,深化 文立意,反馈、完善“写作图式”
一、阅读分解
在作文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写作的对象是人以及那些与人发生关系的现象和事物。这些对象具有多维性和多变性。要认识和提示复杂的写作对象,对于成熟的完善的思维机能来说,尚且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对于初中生那不成熟或刚刚趋于成熟的思维机能来说,其困难就不言而喻了。所以,在引导学生观察、阅读时,就不能让他们去笼统地看,而要把整个事情,整个阅读载体拆开,分解成几个部分,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看,逐步合成对阅读对象的总体感知,并补充完善“写作图式”。
阅读分解以课内为主,配合教材,辅以课外阅读载体(如课外读物、影视文化、广告幽默等)。
根据读写训练的特点和“写作图式”的构件,把阅读材料分解成五个部分,作为辐射思维训练的立足点,进行重点读写沟通训练。
1、课题解析;
2、重点事例分析;
3、精彩词句研读;
4、人物形象剖析;
5、结构顺序与写作特色分析;
根据这五个部分的引导分析,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全方位、开放式地进行辐射思维活动,完成对阅读的再现和创造。
二、定向积累
宋代大学士苏东坡在《稼说》一文中说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意思是说,写作吸纳的材料要多、要广,积累材料要丰富、充分。
要让学生作文“有米可炊”,除了直接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获取素材外,更多地要从多角度、多层次的阅读中获取、吸纳,逐步形成并发展、完善自己的“写作图式”。
根据阅读分解的五部分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有关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与写作挂钩,进行有意识的定向辐射思维,形成读写一一对应的思维目标。
1、通过课题分析,让学生掌握拟定作文题目的技巧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首先接触的是文章的标题。而文章的标题无疑一篇文章的眼睛。初中教材中的课题可谓是异彩纷呈,如《最后一次讲演》引人深思的一语双关,《龙宫索宝》、《螳螂捕蛇》的新颖醒目,《青山处处埋忠骨》映出的悲壮和崇高,《学习语文要养成好习惯》、《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简洁准确,《五月的青岛》的暗示意义等等,都为文章增辉添彩,起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课题的关注,就能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会和积累多种拟写作文题目的方法,并自觉地运用到日常写作中去。
在运用该作文教学模式进行作文教学时,学生受课题或其它文章题目的触动,平时作文中也拟出了部分优秀作文题目,如《老牛其人》、《九月》、《谁的眼泪在飞》、《铜山夜景》、《爱是永恒的》、《给风的一封信》、《烈火网情》、《面对明天》等等。
2.通过对课文中重点事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向阅读材料索材的习惯,明确选材的标准和详略的安排。
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挖掘阅读材料中的典型事例和联想到的典型事例,为写作积累素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调动学生创造性研读课文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觉地将读写沟通,将课内与课外结合。如在教学《百草园》一文时,我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摹仿百草园景色描写方法,先整体概括后局部细写,整体概括部分用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 的关联词联缀成句。为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进一步给学生提供摹仿的材料,我先试说了一段,给学生做个示范:“我是一名教师,三尺讲台就是我的乐园。不必说那三尺讲台的威严,那在黑板大田上耕耘的喜悦;也不必说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赞语,桃李满天下的收获;单是在课堂上每天与大家在一起就有无限的乐趣。”
教师的参与,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冲动和写作兴趣,不久,一段段优美的文字,一个个乐园便尽现眼前:
“不必说那令人嘴谗的桃子,美丽的油菜花和雪白的大梨花,也不必说麻雀在田里觅食,快乐的鱼儿在清澈的河里游来游去,横行的螃蟹在岸边呼吸新鲜空气;单是小河边的那块空地就有限乐趣。 ”
…………
然后让学生进行局部细写,即围绕 “单是┅┅就有无限乐趣” 一句进行想象描写,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
单是小河边的一块空地就有无限乐趣,蜜蜂在这里盖房,蝴蝶在这里跳舞。拔开草丛会看见蚱蜢在休息。还有身旁那棵含羞草,只要用手触摸一下它的叶片,它很快就会收起来,像一个害羞的小女孩。我还将家里的一株月季花移到这里,在我的呵护下,月季花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
学生的乐园多彩多姿,但光有环境描写还不够,还得有趣事的描述,比如课文第七自然段雪地捕鸟。于是学生又开始讲述一个个生动而有趣的故事,有的在书海里邀游,有的在足球场上纵横弛骋,有的在实验室里解剖鲤鱼,还有的在竹林里捉迷藏……等讲完学生自己的故事,我又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了当时捕鸟时的“我”:
“啊,鸟来了!我的心像潮水翻涌,热血直往脑门上冲,满是虚汗的手把绳子拧得更紧了。可是,那该死的小鸟,就跟我过不去,老是在竹匾 边围啄食。我真想拍它一下。好不容易走到中间,我赶忙攥紧绳子,闭上眼睛,猛地一拉┅┅”
“哇,来了,我看到了鸟儿,我终于看到了希望,想象着中午就要做的‘不老神鸟’。噢!不行,先捕好鸟再说。于是,心绷得紧紧的,全身热汗直冒,手也不因寒冷而发抖。抛开一切,眼珠子瞪得像精神饱满的大葡萄。这鸟也像要成心跟我做对,左一脚,右一脚,偏偏不到中间去。终于走到中央了,抓住机会,手一拉,紧张得就要晕了。啊,老天爷,我亲爱的上帝,请保佑我这回大丰收吧。”
一位学生在课外阅读时,看了一篇《这天,我们真快乐》,就联系到自己家乡的航慈溪景色,于是,即兴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的家乡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航慈溪。秋天来了,航慈溪的水清澈见底,一条条可爱的小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玩着游戏。溪水长了小草,绿茵茵的,偶有几头老黄牛悠闲地卧在地上吃草,两排芦苇分别长在小溪两边。高高的,一棵挤着一棵,在微风中摇来摇去,就像两排警卫在守卫着这美丽的航慈溪!
学生围绕问题,认真阅读文中材料,在内容、情节、细节、写法上进行了大胆地联想和模仿,写了充实、丰富、具体的好文章。这样向课文索取作文素材和方法,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精读,培养了学生的选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同时,结合文中的一些观点,鼓励学生有意识地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如:
开卷有益--开卷未必都有益
班门弄斧--挑战权威
见异思迁--不大胆求异,怎能出新?
伯乐相马--选拔人才要靠体制
艺高人胆大--大意失荆州、河里淹死会水的(艺高也须谨慎)
有理走遍天下--有理也要讲礼
荷花的出于污泥而不染--暗地里接受污泥的贿路,阳光下炫耀自己的清白
天平是公正无私的楷模--天平最没立场,谁多给一点就倾向谁
园规,你的天性是循规蹈距,以自我为圆心,总也走不出那小小的圈子,所以你的价值等于零--园规,你从不计较天地的狭小,总是自觉地约束自己,只知道默默地追求,从不背离自己的方向,终于有一个圆满的成功。
事实证明,大量这样的思维转换练习,可以逐步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发展学生的个性创设了良好的作文环境。
3、通过精彩词句分析,达成学生准确生动地遣词造句能力。
现行的教材中,选取了大量文质兼美的课文,如何引导学生去品味语言,体味感情,领会主题思想,并用之作文,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重任。
《烈日和暴雨下的祥子》一文,作者巧妙地选取了多种喻体极力状写云、风及与之相关的事物,所设比喻无不切事切境、凸现特征,显示变化,各得其妙。学生学了课文后,就有人这样写树林失火救火的情景:
“原来南边的干草被烧得一干二净后,已烧着了山坡上的松树。“快救火呀,还愣着干吗?”惊愣的我被唤醒,忙脱下衣服,向松树林扑去,谁知那火这边扑灭了,那边却又着了;那边灭了,这边又着了。那火苗越来越高,已有二、三米高。由于我们人手不够,又太小,风助火威,火借风势,无情的大火吞食着一棵又一棵的树木,火势还不断向山坡上蔓延。望着原本生意葱笼的枝条在烈火中拼命地作垂死挣扎,饱经风霜的大树也在忍受烈火焚身的痛苦,我吓呆了!不知什么时候,村里的人赶来了,他们提着水桶,打水救火。无奈那火苗像是一个魔鬼散乱的头发,随风飘荡。它烧着了松树林,又烧着了旁边的桔林,尽管人们拼命的灭火,但已为时太晚,大火终于烧完了所有的树木,留下了冒着残烟的“黑”山坡。”
《口技》一文的说明艺术堪称一绝,其说明形象通真,正侧面结合,详略有致,用词贴切生动,都是学生说明写作摹仿的绝活。学生学习、借鉴《出师表》一文诸葛亮那服之以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上谏策略,把事、理、情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写了一篇《老师,假如我是你》的议论文,其合情合理地劝谏,缜密地论证逻辑,不能不让人折服。
4、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挖掘人物性格来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构思情节能力,积累人物形象素材。
初中的语文教学记叙文占了很大的份量,记叙文的写作教学无疑也是作文教学的重点。学会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使人物性格鲜明、丰满,主题更加突出,是记叙文写作训练的重点。实践告诉我们,阅读材料中的人物形象,也是学生写作、评改的仿本和基础。充分利用阅读时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人物性格的挖掘,就能帮助学生体会、学习作者是从哪些方面选用、哪些材料,怎样来描绘人物的。如《孔乙己》一文中,就用孔乙己两次出场的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形象,揭露了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的罪恶。
学了《小桔灯》的动作描写后,一位学生在作文《老牛其人》中,这样写他自己:
有一次,老师布置一道数学难题让我们回家去做。我很听话,回到家拿起笔就演算起来。哪里知道这道题可真难。我用了一张又张的稿纸,这题的答案还是一个未知数。这时我的牛劲涌了上来,我气愤愤地说:“这叫什么题目,根本就不能做,恨不得把它撕了……”一阵自言自语过后,钟上的小猫已经“喵喵”地叫了八下,我只好又勉强地捡起那支“十万八千里”外的笔,重新进行紧张的演算。
当有了一定的积累后,适时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去描绘人物,修改自己的习作,就能从作文中呈现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来。
5、通过文章的结构层次和写作顺序的分析,进行合理拟写作文提纲的训练。
现行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无论在文章的结构层次上还是安排写作顺序上,都是学生练习写作的示范。如吴晗的《谈骨气》就有着极为严密的层次结构。
(1)、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头开得好,下笔如有神,文思奔涌,脉络清楚。尾结得好,纠束有力,并能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古人对文章的要求就有“凤头”“豹尾”之说。而大多数学生的习作,开头不是过于突然,对所要记叙的人和事缺少必要的交代,就是绕大弯子空发议论,或无的放矢地去写景抒情。结尾不是匆匆收场,就是画蛇添足,或空喊大号。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形式各异 好的开头和结尾。可以作为范本。
以《难忘寄园情》的开头,点明全文记叙的主体,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结尾则呼应了开头,升华了感情,这有助于对课文内容和主题的理解。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学生触发了自己的写作动机,摹仿课文,写了一篇思念在外经商母亲的作文《 一切为了爱 》。他是这样开头和结尾的:
“故乡的云停驻着我深深的眷恋,天上的星星仿佛是你我的双眼,柔风抚摸,柳枝依依,哼着那曲百唱不厌的《世上只有妈妈好》,离妈的感觉好可怜。
以前,我总是爬在你的肩上,说着悄悄话;依偎在你的怀里,来个吻。每当牵着你的手,风雨不怕;听着你的歌,梦中充满鲜花。妈妈,在我的心中,你永远是童话。”
………………
“为了爱,你不知付出了多少;为了爱,你的身体不知消瘦了多少;你对我的爱,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挡的,也没有任何东西可比的。它使我幸福,使我陶醉……也许你也在思念我,无论在海角天涯,我们都有一条无形的线相连,直到永远,永远……”
(2)言之有序是作文的基本要求,可是每篇文章都按事物发展以头到尾进行叙写,就会显得平淡呆板,“文似看山不喜平”,这是人们欣赏和评论一篇文章时常常用的一根尺子。文章只有写得跌宕起伏,悬念丛生,才能吸引读者,如《青山处处埋忠骨》、《暮春》中运用的插叙写法,就是学生学习安排写作顺序的摹本;而《白扬礼赞》中的一般性的开篇与大为丰富的结尾,就是学习首尾呼应表现形式的典型范例。
三、触发作文
在定向积累的基础上,抓住某一方面的某点灵感,由感而发,及时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综合作文,这是阅读产生辐射思维后的重要一环,是对读写互动教学初步成果的及时小结和积累。
在定向积累的五个方面进行的定向思维和触发作文,具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集中性,很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作文训练的目标达成度也就会高些。
触发作文也以课堂读写思维笔记、课外读写笔记等形式为主。
四、评改再读
根据要求完成的定向作文,并非意味着写作过程的结束。作文的评改,许多时候往往会被一些语文老师所忽略,或由语文老师的精批细改所代替。殊不如,学生的写作思维和许多更深层次的创新,很可能会就此而扼杀。
学生自己评改作文,实际上就等于给了他第二次重新创作的机会。在评改过程中,学生会根据老师的要求,自觉地用理性眼光去发现自己或他人作文在拟题、构思、立意、谋篇布局、主题升华等方面的失误或缺陷,用自己的“写作图式”去寻求某一点,某一个句子,或某一方面的再联想或逆向思维,完成第二次读写互动创新。
作文评改的形式应以学生自改为主,如本人评改、交叉评改、集体评改等,把教师的评改指导和学生主动评改结合起来。
五、激励创新
美国一位作家曾说过:“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象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初中学生有很强的个性和自尊心,因此,在“读写互动、定向创新”作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对学生的作文不要过分地吹毛求疵。我们首先应该解放我们的思想,打破束缚学生思想的写作模式,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标准”作一番反思,不要因不学生作文不围绕“标准”进行写作,就胡乱“枪毙”学生的劳动成果,这样不但不能发挥学生自我意识,更谈不上培养灵活、开阔、独立自主的思维能力,还会有什么创新,就连起码的写作兴趣都烟消云散了。
“读写互动,定向创新”作文教学模式注重作文后对学生创新成果的肯定和激励,它是整个教学模式中再激写作欲望的重要一环。
在教学过程中,我确立了以下几条评改激励的措施:
1、对学生定向作文中的任何优点在评改时都予充分肯定,并鼓励再次挖掘、创新。
2、设立创新写作发表主页,让每位同学拥有自己发表作文或交流创新思维的园地。
3、对较好的作文、打印成文,在班级《紫露园》墙刊中刊出,并印发给同学学习、探讨。
4、推荐优秀作品到作文网站或报刊,争取发表。
“读写互动、定向创新”作文模式教学的初步成效
1、初一(9)班课题实验班学生对作文兴趣的调查结果(48人)
2、初一(9)班学生作文态度调查情况(48人)
3、2000年10月新概念作文竞赛校级选拔赛与2001年3月镇级“森林防火”征文竞赛。“华东六省一市作文大赛”校选拔赛获奖人数对比
4、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作文平均得分高出平行班平均分4.6分。
参考书目:
1、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
2、朱自清《论教本与写作》
3、《语文学习》
4、程红兵《创新思维与作文》
二00一年三月
初一刚入学
(2000年9月) 一个学期后
(2001年3月)
人数 所占比例 人数 所占比例
很想写 0 0% 6 12.5%
有时候想写 3 6.25% 32 66.67%
完成老师任务 25 52,08% 10 20.83%
不想写
没东西写 20 41,67% 0 0%
初一刚入学
(2000年9月) 一个学期后
(2001年3月)
人数 所占比例 人数 所占比例
对作文很感兴趣 0 0% 7 14.58%
对作文较感兴趣 2 4.17% 23 47.92
一般 21 43.75% 16 33.33%
对作文不感兴趣 25 52.08% 2 4.17%
新概念作文比赛
(年级获奖12人) “森林防火赛”
(全校9人获奖) 华东作文赛
(全校2人获奖)
派出选手 4 1 1
获奖情况 三等奖1人次 一等奖1人次 一等奖1人次
[让阅读走向写作--读写互动、定向创新作文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践]相关文章:
1.怎样阅读写景散文
7.创新创业实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