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沙漠进军》导学提纲(鲁教版八年级上册)

发布时间:2016-8-15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课型:新授课     编者:     执笔:

【学习目标】

1、学习抓住特征进行分类说明的方法。

2、学习恰当使用词语,准确说明事物的有关知识。

3、学习围绕中心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4、了解人类征服沙漠的业绩,树立改造大自然的雄心。

【学习重难点】

1、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认识改造沙漠的重大意义。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生字注音

 逞强(  ) 肆虐(  ) 葱茏(  )  丘墟(  ) 干涸(  )  充沛(  )

2、解词

  抵御:

  妥善:

  俨然:

3、反复阅读课文思考:

(1)请同学们说一下,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

(2)本文围绕“向沙漠进军”这个中心进行说明。紧扣“进军”二字,可把全文分为三个部分,请同学们思考如何划分。

4、了解作者

竺可桢(1890--1974)著名的科学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他先后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改造沙漠是我们的历史任务》《向沙漠进军》两篇文章。在他的倡导下,有关地区设置了六个治沙综合试验站。他虽年逾古稀,还三次深入沙漠考察,几乎跑遍了内蒙、河西走廊和新疆的沙漠。他一生为普及科学知识写了68篇文章,其中自然保护和自然改造方面有17篇。《向沙漠进军》是一篇阐释事理的说明文,运用层进式结构,结构逻辑性很强。

课堂学习

一、情景导入:

2006年4月18日上午,《第一财经日报》在第一时间拿到了国家“沙漠化”973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沙漠与沙漠化》大型报告。报告显示,近年中国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值约占GDP的14%。据此推算,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1994 年为4201.6 亿元,2000年为7000亿元,其中,包括沙漠化在内的土地沙漠化经济损失约为4700亿元。同学们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可见,这沙漠真是不治不行啊。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向沙漠进军》

二、自主合作学习

1、出示学习目标。

2、交流预习成果。

3、朗读课文,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大家迅速找一下,沙漠有什么特点? 

(2)能具体说说危害大在哪儿吗?或者说,作者是怎样来说明沙漠的危害大的? 

(3)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就是,我们该如何防治沙漠,使它不再侵占我们的地盘,不危害我们人类呢?要知道如何制止这头怪兽为非作歹并制服它,我们首先得了解它--知己知彼,方能百站百胜嘛。大家再找找,哪里告诉了我们沙漠这头怪兽的的脾性和它的本来面目,它是怎样向我们进攻的?(在原文中划出相关的句子)

(4)沙漠采用怎样的方式向人类进攻的?有何不同? 

 

 

(5)我们了解了它的脾性和进攻的手段,那么我们可以怎样去抵御它的进攻呢?兵家有句格言,叫“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对于沙漠的不同的进攻方式,作者告诉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依据是什么? 

(6)可是,仅仅这样就够了吗?作者为什么说 “……还只是采取守势……要向沙漠进军,取得彻底胜利……”懂足球的同学一定听过一句话,叫--进攻是最好的防守,我们只有主动出击,向沙漠进攻,去彻底地征服沙漠,才能长治久安。那么,怎样向沙漠进军呢,我们又需要带上什么武器呢? 

  

三、点拨讲解

1学法指导:抓住事物特征进行分类说明的方法 

2、板书: 

向沙漠进军

竺可桢

危害大--进攻方式--抵御进攻--向沙漠进军--实现理想 

为何要向沙漠进军--如何向沙漠进军--展望前景 

四、练习测评

阅读课文思考:

1、第一自然段的三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

2、本文用词准确,体现说明文语言的严谨,试分析:

(1)第一句中的“最”、“自然”、“之一”可否删去?

(2)“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的“侵占”能否换成“侵入”?

(3)“雨量还充沛”的“还”表示什么?可否删去?

(4)“由于长城外的风沙侵入,榆林城也受到袭击”的“侵入”可否换成“侵占”?

(5)“一次大风沙袭击,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连根拔起”和“沿长城一带风沙大的地区,农民常常要补种两三次才能有点收获”这两个例子都是说明“游击战”的危害,但它们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3、文章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4、地中海沿岸和榆林地区这两个例子有什么不同?

五、布置作业

 1.沙漠对人类危害如此之大,那么你还有哪些可以预防的方法呢?

  2.做课后“研讨与练习”。

 

附答案:

自主合作学习

3、(1)危害大(2)明确:指出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并以地中海沿岸、我国陕西榆林地区荒漠化为例来说明。(3)见课文第四节(4)游击战--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阵地战--风推动沙丘,缓缓前进。(5)抵御风沙袭击--培植防护林和草皮; 抵御沙丘进攻--植树种草。其依据是前者可以减少风的力量,减少沙粒来源;后者可以固定沙丘,使之不再转移。(6)略

练习测评

1、第一句是中心句,后两句解说第一句,后两句之间是转折关系。2、(1)不可。删去“最”不足以说明沙漠危害之严重;删去“自然”,“敌人”的性质就模糊不清,易与社会的敌人混淆;删去“之一”在阐述事理上就显得有些绝对,因为自然界还有一些“敌人”是“最顽强”的。(2)不能。因为不但侵入了,而且占领了。(3)表示“勉强算得上”,不可删去。(4)不可,因为榆林城并没有被风沙占领,只是受到袭击。(5)前者侧重说明它破坏力强,后者侧重说明危害频繁。3、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4、一个是外国,一个是中国;一个在沿海,一个在内地;一个是“两三千年来”漫长的历史时期,一个是乾隆以来的近现代;前者的沙漠化主要是自然原因,后者的沙漠化主要是人为原因。

 

于风伟

[《向沙漠进军》导学提纲(鲁教版八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1.鲁教版初中思品说课稿

2.鲁教版汉语拼音课件

3.鲁教版初中化学课件

4.八年级上册英语人教版课件

5.导学互动心得体会

6.人教版必修三《劝学》教案

7.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8.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背影》说课稿

9.鲁教版初中化学教学计划

10.鲁教版高一化学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