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北平(课文鉴赏)

发布时间:2016-12-5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语篇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1-3段):写自己对北平难以言传的热爱与思念。

第1小节作者交待自己对如何写北京的考虑。

第2、3两小节正面反映作者对北京特殊的爱。

第二部分(4-7段):通过对比等方法写出北京的特点,以此表达作者对北京的喜爱。

第三部分(第8段):用直接抒发想念北平的感情作结。

【语篇脉络梳理】

爱北平但说不出来(1-3)

动中有静(4)

人为之中显自然(5) 宁静和布置匀调

想北平 颂北平 花多菜多果子多(6)

景致美(7) 物产丰富、贴近自然

再次表达对北平的思念之情(8)

语篇品读

一、重点语段品读

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4段):写自己对北平难以言传的热爱与思念。

第1段:写自己对北平的特殊感情。

[品味]“我的北平”打上了非常个人化的印记。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独特感情。

[体会]先比较把北平作为小说背景和直接写北平的不同,再说自己知道的少,以便引出下文爱北平但“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

第2段:抒写自己对北平“要说而说不出的爱”。

[品味]开头两句点明本段中心。接下来以爱母亲但无法言传作类比,说明这种爱源自内心、现诸行动,很难用语言或文字表达。“ 我所爱的北平..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表明作者爱的是整个北平,不光是地域,还包括历史文化内涵。这一点是难写的,也是作者将在下文写的。“ 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与《我心归去》中“故乡比任何旅游风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有异曲同工之妙,却有更深广的内涵,更朴实明白的表达。举重若轻,真正是大师的语言。反复说“说不出”,是因为作者对北平爱的深沉,虽然“说不出”,但将自己的心完全地融入。

[体会]通过他与故乡亲如母子的关系,写出他对北京的无限眷恋。

第3段:继续抒写自己对北平说不出的爱。

[品味]首句活用“杜鹃啼血”的典故,“浸”“啼”里蕴含至深真情。与上段的联系是更深入地写了自己与北平的关系,由上段的“( 北平)与我的心灵相粘合”“ 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到本段的“我的最初的知识和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语言一脉相承,语意更明白深入。“对不住我自己”说明自己对北平的依恋之深。

[体会]诗人、画家之说是作者宕开一笔,实际是说自己对北平爱的深沉。

第二部分(4-7段):反复比较北平与其他“ 历史的都城”,突出北平的特点及作者对北平的思念。

这一部分分为两层。第4、5段为一层,把北平与巴黎比较,突出北平宁静和布置匀调的特征。第6、7段为一层,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事物和画面突出北平物产丰富、贴近自然的特征。这两层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作者对北平的热爱和思念。

第4段:从欧洲四大历史中的都城中选取近似北平的巴黎与北平作比较,突出北平宁静的特征。

[品味]本段列举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意象,非亲历者很难能够描摹的出来。“ 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感到寂苦”,取舍中感情倾向鲜明。后半部分抓住了特点。

[体会]巴黎的特点是:总体上太热闹,空旷处太空旷。北平的特点是: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热闹处动中有静。

第5段:继续比较巴黎与北平,突出北平布置匀调的特征。

[品味] “在人为之中显得自然”是布置匀调的效果。下文选取“最小的胡同”和“最空旷的地方”从两个极端加以说明,说服力极强。“ 处处有空儿”和最朴素的语言,一语道破城市建筑布局的真谛,显示了作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想。

[体会]人们对城市的印象与记忆是建立在城市特点的基础上的。城市的特点是很难准确表达为文字的。本文用了两个办法:一是化抽象为具体,二是与其他城市作比较。

第6段:描摹北平丰富的物产,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喜爱、思念之情。

[品味]作者选取了最具有日常生活的特点的画面和事物:一是“ 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二是“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的黑枣、柿子。这些描写文字展现老舍作为“人民艺术家”的近似平民的审美情趣(这种情趣是最能引起广大读者共鸣的,是整日坐在书斋里的作家写不出的),同时也渗透着极为自然、极为深刻的喜爱与思念。结尾一句比较,带着作者极为鲜明的褒贬。在作者心目中美国的橘子并不一定不好,而是“带霜儿的玉李”产自作者极度思念的北平。

[体会]抓住特点,用比较法区分不同。

第7段从城内外环境方面写北平的接近自然。

[品味]用“成天冒烟”修饰“工厂”,可见作者对伦敦的不满。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最具田园味的诗句,表现了作者对接近自然的北平的极度喜爱眷恋。“享受一点清福了”,只可意会,不好言传的独特感受。

[体会]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细微之处见真情。

第三部分(第8段):用直接抒发想念北平的感情作结。

[品味]所以作者花费了大量笔墨,去写北京的物产,写北京平民的日常生活。一枝一叶总关情,正是这样的叙述与描写表明了作者与北京的亲密关系,他真正融进了它的生活,深入到了它的血肉肌肤之中。如果老舍是北京的一个观光客,即使对北京再喜欢,也不可能有如此细致入微的体验,当然更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字。难怪他在述说北京的种种好处时不禁“要落泪”,禁不住深情地呼唤:“真想念北平呀!”“不再说了吧”,是说值得说的说不尽,“要流泪了,真想念北平呀”,爱的情感的真实流露。

[体会]情之真,意之切,尽在不言中。

二、疑难问题探析

1、“这个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爱”,既是“ 说不出”,作者用了怎样的类比来形容这种“爱”的?

老舍先生把对北平的爱比作对母亲的爱(老舍的孝母之心在文坛中也是传为佳话的),他因母亲的欢心而笑,因母亲身体不佳而欲落泪。母亲牵动他的心神,对母亲说不出的爱就在这笑、泪之中,作者用这一类比恰当地表达了他对故乡北平的爱显得那么不同寻常而又那么的深刻,从而“说也说不出”。

2、《想北平》中如果增添人物描写或保持原状,你认为哪一种更好?为什么?

参考:①增添效果好:如果有,你觉得应是怎样的人物。俗话说山美水美人更美,安静自然可爱之中的北平,若有一两位身着长袍马褂的平民,更能体现北平的风俗特点,也能在宁静自然之中增添一些灵动色彩。突出作者既爱北平的自然,又爱北平的风土人情,对北平无所排斥,无所挑剔的完全的爱。

②保持原状好:本文虽然主要写景状物,但情感真挚热烈而亲切,营造一个“我的北平”,老舍个人心中的母亲似的北平,纯净、简洁的北平。

语篇鉴赏

一、语篇整体赏析

《想北平》是一篇散文,在一篇短短的散文作品中,如何表现北京,老舍觉得很为难:“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都写什么?他又不愿只“凭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不知道的”,更怕挂一漏万,埋没了北京的种种好处。如果只是机械地罗列,平铺直叙,写成一篇北京地方风光的指南就更没味道了。老舍决定写出“ 我的北平”,通过他与故乡亲如母子的关系,写出他对北京的无限眷恋。

作品一开始,老舍就情不自禁地说道:“我真爱北平。”但他马上又说“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这“说不出”三个字,在两段文字中四次重复出现,反复强调,作者解释是因为他“不是诗人”,不会“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灵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实际上,并不是作者做不到,而是他不愿意又照着通常的方法去写,因为即使用尽了“一切好听好看的字”也难以道尽自己对北京的爱。于是他另辟蹊径,抛开一切美好的词语,用最通俗质朴的言辞,用最能引人共鸣的表达方式,将自己对北京的爱喻为对母亲的爱。看似平常却最奇崛,这不仅恰当地道出了作者对北京爱得真切和深沉,也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老舍特别爱自己的母亲,是文坛佳话,他将北京喻自己的母亲,这其中的分量,要超出常人几分,因此,他对北京表达的爱心,也颇有自己的独特个性。他说,“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北京的“ 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他所表现的,是“我”和北京,“ 我”中有“ 你”,“ 你”中有“ 我”,融为一体,密不可分。这就超出了一般的客观描写,他不仅要告诉读者北京是个什么样子,而且还要人们分享他对北京的爱,他不是在“写”北京,而是在“想”北京。

但这并不是说老舍对北京的爱是盲目的。这爱中有理性,有认知。写出一个地方的特点,包括一个人对某个地方的喜爱,往往要通过比较才能看得出来。在文章中,老舍声言自己“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又联系自己丰富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将北京和“ 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相比较,从城市的整体结构、建筑格局、环境气氛、生活情趣等方面,历数北京的好处。北京之美,“ 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而且“ 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北京“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北京“ 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总之,北京是大都市,却保住了乡野的幽静,让人和大自然保持着亲近。另外,作者特别说道,北京虽然也是有钱人的天堂,但“你我这样一个贫寒”的知识分子,仍然可以尽情享受它的美。所以作者花费了大量笔墨,去写北京的物产,写北京平民的日常生活。一枝一叶总关情,正是这样的叙述与描写表明了作者与北京的亲密关系,他真正融进了它的生活,深入到了它的血肉肌肤之中。如果老舍是北京的一个观光客,即使对北京再喜欢,也不可能有如此细致入微的体验,当然更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字。难怪他在述说北京的种种好处时不禁“ 要落泪”,禁不住深情地呼唤:“真想念北平呀!”

这最后一句还有一层更深的含义。“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这一声呼唤,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人心弦。

二、写作特点赏析

1、通俗生动的语言

老舍作为语言大师,他的语言幽默诙谐,通俗明白,鲜明生动,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表现在这篇文章中,有以下几点:

(1)语言通俗、纯净而又简洁、亲切

通俗是为了加强作品的生活气息,使它亲切感人,也是锤炼语言的结果。作者曾说:“我的文章写得那样白,那样俗,好象毫不费力,实际上,那不定改了多少遍。”(《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纯净、简洁同样也靠千锤百炼。比如文章写到积水滩:“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短短几句,文字不多,但写景、状物,营造气氛,表现人物情感,都笔笔到位,如同天成。

(2)善用比喻

有人统计,老舍在作品中运用了一千多个比喻,且类型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他的比喻,喻体多采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常说的事物,具体形象、鲜明生动。例如在《骆驼祥子》中,把酷热的北京比喻为“烧透的砖窑”,把身材魁梧、体格健壮的祥子比喻为“ 像一棵树,健壮、沉默而又有生气。”《想北平》中,以爱母亲比爱北平( 一说类比),把对北平难以言传的爱比做“我爱我的母亲。怎么爱,我说不出。在我想做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地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能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使人们凭借这种普遍感受来理解作者对北平的情感。又如“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或图画所引起的爱”也是如此。总之,老舍的比喻精彩恰当,不但能够紧紧抓住本体事物特征,而且注重喻体的具体性和形象性,因而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2、善用对比突出特征

对比的修饰作用,总的说是能使语言色彩鲜明。对比中的两体对比(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目的在于提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使人们在比较中得到鉴别。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歌颂了民族英雄岳飞,鞭挞了奸臣秦桧,褒贬分明,对比强烈。

《想北平》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把北平与欧洲四大“历史的都城”( 主要是与巴黎)作了多处比较,以突出北平具有的作者喜爱的特征。例如“ 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和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通过对比,突出了北京宁静特征,鲜明地表现了老舍对北平的喜爱与眷恋。

[想北平(课文鉴赏)]相关文章:

1.想北平读后感1000字

2.想北平读后感精彩范文

3.想北平的阅读理解答案

4.动人的北平教案

5.《北平的春天》阅读答案

6.影视鉴赏教案

7.草的课文课件

8.课文神鸟课件

9.课文《采薇》的教案

10.国殇课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