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上虞丰惠中学高二(4)班 教师:刘建松
一直很怕触及有关人生终极目标讨论的文字的教学,我一直认为,我们是一只只漂浮在空中的气球,说不定哪一天就会无端的爆炸,什么声音也没有。生活中有大多的浓黑和沉重,《渔父》思考的就是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我试图借用相对轻松的谈话类的来娱乐一把。本课设计意图基于此。包括人物登场,话题展开,思想交锋,对话余韵四个环节。
师:(国庆放假回校,那几天有一条新闻是乔布斯的去世,引用乔布斯的言论)记住自己终究会死去!我认为,这是一种最好的方式,让你避免陷入患得患失的困境。
对我来说,成为墓地里最富有的人并不重要……晚上临睡前能够说我这一天做了些美妙的事情……对我来说才是重要的。(顺便讲了乔布斯的苹果传奇)(出示乔布斯和比尔盖茨交谈的图片)
师:这是两位能改变世界的人物的交谈,至于交谈的是什么内容,我只能像外交家一样表示无可奉告。但我们可以大胆的猜测,说不定是讨论的是人生的终极即生和死的问题,我们经常说,人生的价值不在于长度
生:而在于厚度,
师:无论是叱咤风云的指点江山的风流人物还是默默无闻,死不足道的芸芸众生,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生活的准则,司马迁不是说,人固有一死
生: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师:不仅如此,司马迁也用自己的忍辱负重的行为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被余秋雨奉为中国文人精神道德上的高峰之一的屈原屈大夫也有自己的人生信仰,路路曼曼其修远兮,
生:吾将上下而求索;
师:亦余心之所善兮,
生:虽九死其犹未悔(有学生背不出)
师:抄录这两句话,可以激励自己,保持信仰,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师:屈原已经在思考了死亡的问题,人一旦思考死亡的问题,就成为哲学家了。人有一个奇怪的心理,当自己遭遇不幸时,总希望有倾听者,能够分担他的忧伤,希望和别人交流,于是就有了对话。我们今天要阐释的就是一次河边的对话,标题读一遍,人物就要登场。
师:标题就是一类人,打渔或钓鱼的老头。你喜欢钓鱼吗,你认为钓鱼者应是怎样的一类人。
生:比较稳重,有耐心,
生:心情很从容,要有技术。更要耐得住寂寞
师:你是说哥钓的不是鱼,是
生:寂寞
师:说到钓鱼的老头,可能第一印象深的就是很久很久以前在渭水用直钩的
生:姜太公
师:于是有一个俗语叫姜太公钓鱼
生:愿者上钩。
师:标题中的父通“甫”,就是老头的意思。
师:.渔翁,捕鱼的老人不仅仅是一个老头,可能就是一种文化符号.,我们社会有一种老人崇拜的情节,你看武侠书有些武功最高的往往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老头,世外高人。
师:我走过的桥
生:比你走过的路还多,
师:在我们的心理中,老人意味着大操守,大智慧。是智慧的象征。
这是一场智者与诗人的对话。
师:我们来看出场人物的的特点,朗读屈原出场的语句。注意朗读的语气。
生:我用沉重忧伤的语气朗读。读出屈原流放时候的潦倒穷困的心态。
师:有一个词很好的说明当时屈原的境遇
生:既放
师:什么是既放
生:已经流放,流放以后。
师:那是说遭受打击有一段时间,古时在中国传统政治中,流放是一个独特的政治现象,往往是持不同政见的官员流放到一个边远的地方生活,在这个政治游戏中,流放地的通常是环境恶劣,人烟稀少之地。还处处受监视,对人心理的折磨。
生:屈原在湘江游玩,在湖泊边走边吟唱
师:是游玩吗。
生:游玩是高兴的。我用徘徊一词,写出痛苦。
师:用的好。注意其中有两个古今异义词“颜色”和“形容”,解释记一记
生:写出了屈原的英雄末路人憔悴的落魄相。
生:一个人在自言自语,说明精神状态很不好,甚至有些病态,抑郁症的迹象,有些像祥林嫂。
师:你有些像心理学家了。屈原应该是高级的公务员,本在一线城市办公,应是面色红润,大腹便便,西装革履,风度翩翩。《史记屈原列传》说屈原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出则接应宾客。”好象是个外交领导,而如今却是憔悴到如此摸样,这就和我们形成了心理落差。于是对话就存在可能了,另一位人物的登场。
生:渔父
师:文中的奇异之处是渔父什么时候到的,他的外貌何如都一笔带过,他只是一个写意的人物,行踪漂浮不定,有些神秘。于是乎,对话就展开了,朗读渔父的语言,你会用怎样的语调来朗读?
生:同情和怜悯
生:可怜和奇怪
师:你认为在在问前加一个什么字更能反映此刻老头的心态。
生:惊
生:怪。
师:这两句问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生:这两句话重点是后一句,前一句没意思。
师:子非三闾大夫与是--
生:明知顾问,是想确定一下身份。
师:屈原毕竟是大名人,天下谁人不识君啊。在如此偏远的地方也有粉丝。
师:何故至于斯中的“至于”是--
生:到达
师:“斯”具体说是
生:就是前面的落魄相。就是屈原的神态。
师:屈原的回答重点落在哪个字
生:独
师:这里的独是什么含义?
生:孤独
师:除了孤独之外还有
生:坚定
师:好,说到独,有独怆然而涕下,独立寒秋,湘江北去,独钓寒江雪。记得莎士比亚曾说:“智者总是孤独的。”古往今来,多少智者不是孤独的种子?“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世俗之人,名利之辈,谁会真正懂得孤独的意义?
师:你能猜测屈原的回答的神情是--
生:哀叹
生:无奈
师:屈原的回答又引发了渔父的反问,这是两者思想的交流,朗读三个反问。注意语气,注意对话是如何延续的。
生:围绕混浊昏醉讨论。是说屈原应随波逐流,甚至推波助澜,别人脏了,你也要跟着脏。要同流合污。
师:哺其糟而啜其醴是--
生:就是你不想喝酒,你就喝酒糟,麻醉自己,和别人一样,因为别人喝酒,你就要喝酒。
生:真的不想喝醉,就伪装自己,要善于混。
师:看来大家很有生活体验嘛。这些是谁的观点?
生:渔父
师:我刚才说过,中国社会有老人崇拜的心理,这里的渔父自觉或不自觉以圣人自居。
师:圣人是指孔子吗?屈原心目的圣人可能就是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
生:这里的圣人是道家的人物,像老子,庄子,随遇而安,看轻名利,一切看得很清,名利是身外之物。
生:渔父那样超然物外,放浪形骸,享受山水田园之乐?
师:而屈原是--
生:深思高举
师:什么是深思高举
生:为国担忧,认识清醒,志行高洁。所以渔父在劝告开导屈原,想开点,没什么大不了。
师:你认为应该是怎样的语气?
生:真诚劝告的语气。
师:如此劝告,你怎么评价
生:我认为老人开导的很有道理,在当时,应明哲保身,随波逐流,如果是我,我会听从他的劝告。
师:跟他去打渔。如果这样,就不是屈原了。但屈原就是屈原,和我们平常人就是不一样,我们朗读屈原的回答,这是他们真正内心的交流,甚至是交锋。注意回答的句式和语气。
生:也用反问句,
师:这就有些针锋相对的味道了,我们朗读两句反问句。你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生:慷慨激昂的语气,读出大义凛然的语气。
师:注意其中的句式特征,身之察察是--
生:定语后置句,干净的身体
师:我们知道屈原是很注重自己形象的,是个完美主义者,在高一学过的《离骚》中不是经常用香草来打扮自己。扈江离与辟芷兮,
生:纫秋兰以为佩。
师:尊敬的老人,前面您不是说我深思高举吗?我就是认识清醒品行高尚,因为我有我的人生准则。
生: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是说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我要洁身自好,决不同流合污。
生:我的内心是洁白无瑕的,是一尘不染的,
师:听你们一说,有些像林妹妹了,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标傲世的性格特点。到现在为止,这场对话基本结束。
师:但这对话的结尾有些出乎意料,大家注意渔父的表情是--
生:笑
师:“而”是什么意思
生:表示修饰,
生:渔父很淡定的离开,不急不躁,飘然而去,有世外高人的范,
生;不是一定要你听从我的意见,一切都随缘吧。这体现那种平淡的心态。
师:老头还唱起了歌,歌声就是心声,朗读沧浪歌
师:你对这歌词如何理解?
生:就是用水洗洗头洗洗脚。
师:解释一个词:可以
生:可以用来,
师:单纯的洗头洗脚吗?
生:沧浪之水有一种寓意,是指世道。渔父是劝屈原要随波逐流,随遇而安,不要过于拘泥于外物。
师:这是一个比喻,清的水比喻
生:社会太平,政治清明
师:那浑浊的水呢
生;比喻社会黑暗混乱,
生:无论水清还是水混,对我来将都是有用的的,
生:无论社会黑暗还是清明,我是无所谓的,你依然是你,我依然是我。
师:这就是对话的余韵,我不知三闾大夫听了沧浪歌会有什么感想,我知道他们这次河边的讨论直到现在还远远未结束,这是一个值得终身讨论的话题。在这场讨论中我们看到了坚持理想真理,执著不渝,不惜舍生取义的积极入世态度,我们也看到了不愠不怒,超然姿态心平气和的出世哲学。在我们的人生中,有太多的是非对错的选择,有很多的东西在诱惑着我们,我们敬佩屈大夫一生注定要为国操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我们敬佩他有一颗坚定和勇敢的心,为了坚持理想宁死也不苟活,隐忍苟活、与时推移不是他的人生。有位诗人说过他纵身一跃,定格成永远的风景。其热血化作滔滔波浪,滋润了整个民族的灵魂!这位男人用这样一种行为艺术为自己作了做完美的注解。
小刘
[《渔父》教学实录 (苏教版高二选修)]相关文章:
7.化学选修5试题及答案
8.日记教学实录
10.地理选修三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