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发布时间:2016-2-16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教学目的: 

1、掌握本文的字、词、句的意义及用法。 

2、学习本文严谨的议论结构,学习本文布局谋篇的特点。 

3、理解文中阐发的“盛”“衰”;“得”“失”;“成”“败”;  

“损”“益”;“兴”“亡”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文中关键字、词、句。

2、如何通过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 

教学难点:

1、明白“忧劳兴国,逸豫之身”的道理。 

2、理解“谦受益,满招损”“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句

的深刻含义的启示。 

                                第一节

一、导入:

        西楚霸王项羽在乌江自刎前曾用这么一句话来总结自己惨败的原因----“天亡我也”。其实,不只是项羽,很多帝王将相都将自己灭亡的原因归结于天命,许多平民百姓也将人生的苦难、命运的坎坷归咎于天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欧阳修的一篇史论《伶官传序》,来探讨一下,事情的成败究竟是在天命,还是在人为呢?

二、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吉水人。 

   欧阳修是北宋中叶文学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他提倡古文,批评北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他积极培养、提拔、奖掖后进,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他的门下。他在散文、诗词创作和史传编写、诗文评论上有很高的成就,其中以散文的造诣为最高。

三、解题:

        伶: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

伶官: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伶官。

传:传记。

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

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内容多说明它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还有一种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叫“诗序”,[多交代所咏故事的有关内容或作诗的缘起。]]还有一种称为宴集序。

四、写作背景和目的:

       五代的后唐国君庄宗称帝后,迷恋伶人,致使伶人重权在握。后来后唐发生兵变,而拥有兵权的伶人拒不发兵平叛,庄宗只得亲征,但败北,这时众叛亲离,伶人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庄宗。

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感慨,借事论理,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而乱政的史实,总结历史教训,讽谏当时的统治者,要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五、讲解1-2段重要词句。

1、一词多义现象。

    知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C、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D、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与 

A、与其所以失之者 

B、与尔三矢,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C、无乃尔是过与 

D、与秦而不助六国也 

以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B、可以知之矣 

C、而皆背晋以归梁 

D、请其矢,盛以锦囊 

乃 

A、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方 

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B、太行王屋二山,方七十里,高万仞 

盛 

A、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B、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其非人事哉 

C、请其矢,盛以锦囊 

告 

A、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B、则遣一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C、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D、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于 

A、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B、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C、而皆自于人欤 

D、智勇多困于所溺 

E、霜叶红于二月花 

其 

A、与其所以失之者 

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其后用兵 

D、何其衰也 

E、其真无马耶 

之 

A、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B、莫能与之争 

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E、之二虫又何知 

F、吾欲之南海,何如 

G、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指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用法。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抑本其成败之迹

3、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此三者,吾遗恨也。 

请其矢,盛以锦囊 

3、解释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而告以成功

函梁君臣之首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仓皇东出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第二节

分析全文:

1、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是什么?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无命,岂非人事哉!”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2、欧阳修有没有否定天命的观点?  

古代人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迷信地认为人的命运是由上天主宰,作为那个年代的封建士大夫,他没有否定这种传统说法,但用转折关系的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  

3、为了证明中心论点,作者采用了什么论据?运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

论据:庄宗得天下[盛],失天下[衰]的史实。

例证法--写史论一般都要使用例证法,以论带史,以史证论。

    小结:提出全文的论点,并以唐庄宗的事例为证。

4、“呜呼”这两个字,确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慨叹,惋惜。

 5、晋王弥留之际为什么赐予庄宗三支箭?

      赐箭的原因:勉励儿子誓报父仇。

 6、庄宗对待晋王的遗命的有怎样的举动?这些举动告诉了我们什么?

受、藏、告、请、盛、负、纳。

接受遗命后,有矢志复仇的决心和意志,忠诚地执行遗命。

 7、作者为什么如此详细的写庄宗忠诚地执行父命?

      说明他的成功与他不断的努力分不开,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

    小结:详述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事例。

8、矢志复仇的庄宗取得了怎样的战绩?作者赞叹庄宗的成功,这照应了前文哪些词语?

      “方其…君臣之首”

      “盛”“得天下”

9、庄宗得天下用了十多年的时间,而失天下只在极短的时间,说说庄宗失败时的处境?作者慨叹庄宗的失败又照应了前文哪些词语?

       众叛亲离。

      “衰”“失天下”

10、庄宗由极盛到极衰,作者在感叹之余发出这样的疑问:“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此句话是什么意思?  

前一句是反问句,意为“不是 得之难而失之易”。重点句是第二句,意为“还是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

11、大家说说庄宗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并分析对比的作用?

      通过强烈鲜明的对比“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满招损”“逸豫可以亡身”

       在鲜明的对比中强调人事的作用,照应回应论点。

12、庄宗由极盛到极衰,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和引证

    小结:评论庄宗的盛衰,阐明中心论点。

13、庄宗盛也人事,衰也人事,然而作者在100多年后的宋代中叶重提旧事,有何目的? 

   以古谏今,告诫当时的统治者:使“身死国灭”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忘记“忧劳兴国”的道理,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豫”之中,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

小结:本文在论证结构上有一条严谨的思维线索,它按照“提出论点--例证分析--得出结论”的方式进行议论,中心突出,结构严谨。

 

王斌

[伶官传序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相关文章:

1.伶官传序教案

2.高二语文《伶官传序》教案

3.伶官传序优秀教案

4.高二人教版《长恨歌》教案

5.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雷雨》教案

6.高中化学选修5《卤代烃》教案设计

7.古代诗歌散文选修教案

8.《心声》 教案教学设计

9.高二物理选修3-1试题答案

10.高二选修1物理第四章单元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