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述类阅读的答题思路与规范(陈祥书)

发布时间:2016-4-18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陈祥书

经过近几年的高考完善,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已经走向成熟,臻于完美。仔细揣摩,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思路清晰,题型成熟。如果能依据命题思路,挖掘内在规律,强化答题的思路,那一定能答到点子上,提升解答的准确性。如果能根据命题题型,探索答题技巧,加强答题的规范,那就一定能答得规范些,提高阅读的得分率。

一、含义类。就现有命题而言,主要考查重要词语或关键句子的理解,有客观选择题和主观表达题两种题型。从命题趋势来看,已经由客观选择与主观表达的两者并存逐渐转向主观表达的一统天下。答题思路上,主要有三点:一是要放入语境。无论是重点词语,还是关键句子,都要放到具体的语境之中。二是要划出要点。要根据上下文,紧扣重点词语或关键句子,划出相关的有效信息。三是要筛选领悟。如果是客观选择题,就要通过筛选来作出正确选择;如果是主观表达题,就要通过领悟来做出正确答案。比如,2008年江苏卷高考语文题第19题:“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是最可怕的,所以李逵还是活在书中的好。”这句话如何理解?粗看全文,立马就可知道:所要理解的关键句子,就是文本的最后一节。细读关键句子,可以划出三个要点:“连生命都不怜惜”“最可怕”和“活在书中好”。仔细体会,深入进行领悟:“连生命都不怜惜”是说要珍惜生命,无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最可怕”是说要反对崇尚武力,滥用暴力;“活在书中好”是说李逵破坏性太大,有警醒作用。根据以上领悟,稍加进行整理,便可形成正确的答案。

    答题规范上,重要的有三点:其一是要点题。要紧扣题目,在开头标出“理解”。可直接用“理解”二字,也可用“某词语或句子理解如下”。其二是要分条。要分条进行阐述,体现出答题的层次性;要用①②③ 标示出来,表现出答案的条理性。其三是要升华。或略作总结,让答题有所提升;或阐述作用,让解答更加完善。当然,答题还必须简明扼要,语言精练;大体相当,讲究匀称。仍以上例为例,请先来看看提供的答案:① 应当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惜他人的生命。② 反对滥用暴力。③ 李逵这类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破坏性太大,“活在书中”可以对人们起警醒作用。就规范而言,宜于在开头加上“理解”二字或“句子理解如下”,在结尾加上“总之,能告诫和警示人们”。根据简练的要求,第①点可改为“要珍惜自己生命,珍惜他人生命”。依据匀称的要求,第②点可改为“反对崇尚武力,滥用暴力”。按照简练与匀称的要求,第③点可改为“李逵破坏性太大,有警醒作用。

     二、思路类。所谓思路题,就是理清文本脉络,把握文章结构。思路是结构的先导,结构是思路的反映;二者是融为一体的,只是有先有后而已。当然,论述类文本的思路,总体上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者说是提出观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从答题思路来说,不外乎三点:第一是紧扣段落入手。虽说段落属于结构,但段落是思路的反映。把握了段落,也就把握了思路。第二是划分段落层次。弄清段落关系,把握结构脉络。也就是说,将段落归纳成几个层次,分解成几个部分。第三是概括段落大意。可以按节进行归纳,也可逐段进行概括;将每层层意归纳出来,将每段段意概括出来。如此,前后连接起来,论述思路也就形成了。譬如,2011年江苏卷高考语文题第15题,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粗粗一看,全文一共是9节。细细阅读,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一二两节,第二部分为三四两节,第三部分为五至八节,第四部分为第九节。仔细品味,第一部分是由一贯做法引出爱“捧”的习惯;第二部分是分析人们爱“捧”的动机。第三部分是用例证揭示爱“捧”的后果;第四部分是提出“挖”的做法,呼应开头。在此基础上,将四部分内容稍加整合,就可形成准确的答案。

就答题规范而言,必须注意表述顺序,体现出文本的思路;使用承接词语,表现出文章的脉络;体现段落之间的关系,表现层次之间的联系。在通常情况下,可以表述为: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或者,首先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末了写什么。总之是,要体现思路的承接性,表现脉络的过程性。就以上例为例,其提供的答案为:首先,指出人们对可能危害自己的人物常取“捧”的做法;其次,分析人们“捧”的动机。再次,用例证揭示“捧”的后果;最后,提出正确的做法,呼应开头。且不说内容如何,单就规范来说,不是表达得最好。因为“首先”“其次”“再次”“最后”,虽说也有承接性,但它是议论的承接性,不是思路的承接性。如果换成“先”“后”“再”“最后”,其承接性会更好。另外,还有一种版本的答案:本文先从中国人一贯的做法引出下文,提出人们有爱“捧”的习惯,并指出“捧”的实质和后果,举三例给予佐证,而后提出“挖”的观点和具体做法,最后再回到批判现实中来,收束全文。显然,答题用了“先”“并”“而后”“最后”等承接词。应该说,是很不错的,只是“并”是“并且”之意,承接性还不够强;如果换成“接着”,那承接性就强多了,更能体现出思路的特点。

     三、原因类。一般说来,有结论就必有理由,有结果就必有原因。所以,回答原因题,最佳办法是由结论推出理由,由结果找出原因。具体地说,其一是寻找。在上下文中,要寻找出相关的重点句或关键句;并用笔划上横线,做好相应的记号。其二是浓缩。要去除重点句或关键句的附加成分,圈出它们的核心词语。其三是整合。要将圈出的核心词语连接起来,组成表原因的句子。其四是验证。要用“因为”来连接整合起来的句子,看看能否推出有关结论或结果。例如,2011年福建卷高考语文题第12题:文章结尾划线处“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这个“根本原因”是什么?根据题目,寻找相关重点句或关键句。不难发现,最后一节有两个假设性的句子:“如果把价值归结为利益,又进而把利益作为思想的坐标,那就只能产生功利的并且是近视的价值观--以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的东西作为人的价值尺度。”“如果人们在某一社会中普遍地陷入名缰利索,人的生命价值的平等和人格尊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维护,那么这个社会就‘异化’了。”据此,圈点出两句的核心词语:“把价值归结为利益”“功利、近视的价值观”“普遍陷入名缰利索”“价值平等和人格尊严”“社会异化”。最后,将核心词语整合一下,形成答案要点:①把价值归结为利益,就只能产生功利和近视的价值观。②社会普遍陷入名缰利索,就不会维护生命价值平等和人格尊严。③社会就会被异化。

     答题时,关键的有三点:一是要扣题回答。因为题目是要回答原因,开头或每点开头可直接用“因为”。二是要分点列举。要用①②③标出,也要注意先后顺序;四分题至少要列出两点,六分题至少要列出三点。三是要回应题目。在结尾点一下题目,使之更为完整。比如,“所以,某某某是题目中的结论”,或者是“以上就是某某某的原因”。还以上例为例,其提供的答案为:①如果认为价值就是利益,只能产生功利的,追求诸如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东西的价值观;②社会因为普遍追求名利,不尊重和维护人的生命价值的平等和人格尊严;③社会就会被“异化”。应该说,答案是紧扣原因回答的,是答在点子上的;但如果严格要求,答案还不够规范:开头没有使用“因为”,中间也不够精炼,结尾也没有回应题目。如果要规范答题,那应该作如下修改:①因为认为价值就是利益,只能产生功利和近视的价值观。②因为社会普遍追求名利,就不会维护价值平等和人格尊严;③因为①②,社会就会被“异化”。所以,作者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的理解。

四、论证类。纵观高考试题,通常考查两类题目。首先是考查观点与论据的关系,也就是论据证明了什么?其次是考查论据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证据之间有什么关系?解答论证题,先要分析论据。要仔细体会论据,看看论据到底证明了什么,推出了什么结论。然后要明确关系。要根据分析论据的结果,确定观点与论据的关系。如果是考查论据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在前两点的基础上,比较论据所证明的观点,最后确定论据之间的关系。比方说,2011年江苏卷高考语文题第16题:文中的例证分别揭示了“捧”的什么后果?例证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递进关系?细看原文,文中共用了三个例子;解答揭示了什么后果,其实就是解答例子证明了什么观点。仔细体会,三例都揭示了“捧”的后果:第一例证明了“捧”使人起贪心,危害个人;第二例证明了“捧”使好人变坏人,善人变恶人,危害一方;第三例证明了“捧”使祸害更大,如河水决堤,危害一片。如此之后,再将三者进行比较,三例之间的递进关系就豁然开朗:由“危害个人”到“危害一方”,到“危害一片”,危害范围由小到大,程度逐渐递增。

     要想做到规范,核心的有三条:第一是要总说观点。根据题目问法,开头先总说一下观点。第二是要具体阐述。要列点进行阐述,证明自己的观点。第三是要收束答案。对阐述进行小结,作出提升。何妨以上例为例,先来读读提供的答案:前者,“捧”使人起贪心,危害个人;中者,“捧”使好人变坏人,善人变恶人,危害一方;后者,“捧”使祸害更大,如河水决堤,危害一片。三例证之间存在着由范围小到范围大、由个体危害到全民危害程度递增的递进关系。显然,不论是第一问,还是第二问,都没有总说观点,也没有收束答案,只有中间的具体阐述。如果按照规范的要求来回答,那应该这样回答:①三例揭示了“捧”的不同后果:前者,“捧”使人起贪心,危害个人;中者,“捧”使好人变坏人,善人变恶人,危害一方;后者,“捧”使祸害更大,如河水决堤,危害一片。显然,危害越来越大,后果越来越严重。②例证之间存在着递增的递进关系:由“危害个人”到“危害一方”,再到“危害一片”;危害范围由小到大,危害程度由轻到重。总之,是一种逐渐增大、逐渐加重的递进。

五、观点类。众所周知,作者表明观点态度,大体有三种情形:一是直截了当,通过语段的中心句来表达;二是有所显露,蕴含在对事物特征的理解中;三是比较含蓄,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对于前者,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找出中心句,直接提取就可以了。对于中者,要寻找点点滴滴,通过辨别比较,得出正确的判断。对于后者,要透过表面,深入体悟,作出准确的概括。譬如说,2011年江苏卷高考语文题第17题:鲁迅在文章结尾提出的“挖”,包含哪些深意?就题意而言,是说鲁迅在文章结尾提出的“挖”的观点包含哪些内容。细读结尾第一句,后半句是中心句,可以直接提取出第①点:“挖”是“自求多福”之道。根据第二句,找出点滴的显露:劳力之量差不多,但惰性之人却以为“捧”省力。言下之意,“挖”是不省力的。稍加辨别比较,得出第②点:“挖”与“捧”一样费力,但结果却大不相同。细读第二句,深入去体悟:“捧”是因为有惰性,故而要强调“挖”。根据体悟,概括出第③点:强调“挖”,是因为当时多数人还未摆脱“捧”的惰性。

要想答题规范,就必须做到以下三点:其一是要分小点。如果题目问“哪些”,那至少是两点,肯定要分小点来回答。如果题目没问“哪些”,那总说观点之后,也要分解成几个小点。其二是要分类别。回答题目时,既要防止观点重影,又要防止观点交叉。如果能按类别回答,那就能避免观点的重影与交叉。其三是要分层次。要么采用并列式,要么采用层进式;要让回答思路清楚,让答题层次清晰。不妨以上例为例,请看另一版本的答案:对待贪图者,不要迎合投好,连最低的要求都不要满足他;对待廉洁者,不要讨好恭维,甚或腐化他,要一道廉洁自律;对待高高在上的人,要勤于监督,指出过失。应该说,是分小点的,只是没有加上①②③;也是分类别的,分为贪图者、廉洁者和高高在上者三类;更是分层的,由“不迎合满足”到“不讨好腐化”,再到“监督与谏过”,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显然,此答案是着眼于全文的,跳出了结尾一节。就观点题而言,此种答案更好。因为分观点不局限于末节,常常散现于全文;再者,题目问的是结尾提出的“挖”,而不是就结尾而言的“挖”。

     六、探究类。就探究对象而言,可能有多个;但回答题目时,只能抓住其中一个,深入进行阐述,并且选择了某一对象,就得围绕某一对象来阐述。从探究观点来说,也可能有多个,有时观点还正好对立;但解答题目时,只能抓住一点,不能面面俱到,并且选择了某点,就必须紧扣某点来阐述。由态度来说,可以持肯定态度,也可持否定态度;但无论是持肯定态度,还是持否定态度,都要自圆其说。如此,才可能深入下去,深刻起来。举例来说,21011年辽宁卷高考语文题第12题中的第4小题:“班门弄斧”“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都是具有广泛影响并流传至今的熟语,华罗庚却从另一个角度翻出新意。对此,你认为华罗庚的改动有没有道理?请谈谈你的看法。对于这道题,要么作肯定回答,要么作否定解答;当然也可肯定部分合理的,否定部分不合理的。如果选择正面的,持肯定态度,那就可作出如下解答:有道理。①“弄斧必到班门”,敢于与高手过招,才能得到帮助与指教,提高自己;②“观棋不语非君子”,发现别人的研究有不足,应主动指出来;③“落子有悔大丈夫”,发现自己的研究有缺点,一定要及时改正。所以,华罗庚的改动很有创造性。

    说到答题规范,很有些跟段落论证类似。概括地说,是观点+例子+升华。首先,要提出主张。也就是要摆出自己的观点,或者表明自己的态度。无论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都是可以的。其次,要选例证明。要围绕自己的观点或态度,到原文中去寻找论据;然后分条列举,进行证明。最后,要总结提升。小结一下,收束论证;升华一下,升格观点。为了说明的简便,再以上例为例。如果选择反面的,持否定态度,可作如下回答:没有道理。①“班门弄斧”只是告诫人们不要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善于藏拙,才能扬长避短;②比赛场上,必须尊重棋手,“观棋不语真君子”;③遵守比赛规则,“落子无悔大丈夫”。所以,华罗庚的改动会造成对这些熟语的误解。很显然,“没有道理”是表明自己持否定态度;①②③是选自原文中的三个例子,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所以”之后的内容是小结升华。

     也许,题型还远远不止这些,但万变不离其宗。不论题型怎么变化,其答题的基本思路与规范都不会有大变:从答题思路来说,必须先从题目入手,弄清题意;然后找准答题区域,划出有效信息;最后进行筛选整合,形成正确答案。就答题规范而言,必须先是进行总说,摆出自己观点;后是分条列举,找出论据证明;最后是作出小结,达到升华目的。

      原载《语文教学通讯》(2012、4A)

 

陈祥书

[高考论述类阅读的答题思路与规范(陈祥书)]相关文章:

1.诗歌鉴赏规范答题技巧

2.《竹思》阅读答案

3.与朱元思书教案

4.散文类阅读答题技巧

5.电路与电流试题及答案

6.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7.短文阅读答题方法

8.文言文阅读答题的技巧

9.思王逢原其二阅读答案

10.论沉思阅读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