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课时数: 2 课时 备课类型: 自学、讲读
第 1 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重点)
3、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4、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难点)
二、自学提纲
1、了解作家与作品。
(1)鲁迅,原名 ,字 ;祖籍 人,我国现代著名的
家、 家、 家;其代表作品有回忆性散文集《 》和小说《 》、《 》、《 》等。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 》。
2、借助课文注释和词典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其中的加点字注音。
确凿( ): 菜畦( ):
桑椹( ): 轻捷( ):
油蛉( ): 斑蝥( )( )
缠络( )( ):
攒( ): 珊瑚( )( ):
高枕而卧( ):
豁( ): 敛( ):
脑髓( ):
陌生( ) 鉴赏( ):
人迹罕至( ):
觅食( ): 竹筛( ):
秕谷( ): 书塾( ):
3、自读文章,读完后请同学概述一下课文主要内容:
4、再读课文,然后解决下面问题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2)、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
(3)、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①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
实际的私塾。
②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
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③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
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5、思考问题:
(1)前后两个生活片段各倾注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两个生活片段中各写了哪些好玩的事情?说说你们的印象。
6、谈谈作者的感情。
(1)百里草园里有哪些好玩的东西?你对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印象?你觉得作者笔下的这位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2)两个部分之间是如何过渡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感情丰富,符合孩子的心理,突出了对百草园的依恋)
(3)模仿“也许……也许……也许……总而言之……”句式造句
三、自主学习(要求教师走动巡视,指点指导)
1、做到借助课文注释和词典对文中字的形、音和词的含义有清楚明白的了解,为研习课文内容扫清障碍。 (个人自主完成)
2、要求学生以较快的速度阅读全文。 (个人自主完成)
3、总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阅读后对文章思想感情的感识。
四、自学交流展示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疏理字词--抢答、黑板展示
2、1个人自主完成,可抽取2个人交流--指定;2个人自主完成--黑板标注;3、抽取2个人交流--指定;4、5、6小组探究--派代表交流
五、教师小结
下面这段话中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仔细品味,然后自己写一段话,或叙述做某个游戏的过程、或描写蚂蚁搬家的经过,也试着用上一系列动词。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六、附注
作者简介: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现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其二弟:周作人(1885-1967),暮年译《希腊神话》 ;三弟:周建人(1888-1984),曾任浙江省省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正传》等皆收于《呐喊》中)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
散文诗集:《野草》《故乡》
论文集:《门外文谈》
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华盖集续编的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8部。
第2课时
一、自学提纲
1、文章开头用了“似乎”和“确凿”这组词,你认为矛盾吗?
2、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4、童年鲁迅对本文所提到的老先生是什么态度?
5、根据上下文弄懂语句的意思,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的语意重点。
(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请你仿写一段话。 (参考答案:“单是”以后的内容是作者强调的重点。)
(2)、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
(三个“也许”反映“我”怎样的心理?有何作用?“我”被送到百草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6、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先说百草园的冬天“无味”?在写“捕鸟”之前又写了些什么?这样写有何作用?
7、在描写“泥墙根一带”时作者从哪些角度进行了描写?多角度描写景物起到什么效果?
8、在描写“泥墙根一带”时作者作者还使用了多种修辞,请找一找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各有什么效果?
二、自主学习(要求教师走动巡视,指点指导)
1、自读课文,要求做到不回看、不出声。
2、第1、2、3题自主思考;4题小组合作。
三、自学交流展示
1、第1、2、3题--指定回答。
2、第4题--每二个组展示交流一个小题。
四、教师小结
五、附注
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另外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也是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让学生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改变以前的教育方式,不再限制学生的思维,表现在对文章的思想理解,不再让学生限制在反封建教育的范围。学生有一个相对宽裕自由空间。
五、教学反思
肖华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