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中唐社会现实在诗歌中的大致反映。了解杜牧诗歌中表现出来的诗人对统治者的不满和讽刺,对人民疾苦同情的情怀
2、了解杜牧的著名诗篇。背诵《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题乌江亭》
3、诵读诗歌名句,能品味诗歌的艺术效果。理解古诗中的“虚实”,象征与比喻的异同;了解咏古诗的一般特点,学习多角度解读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结合写作背景,理解杜牧在献计献策倾注的情感。 2、品味诗歌象征、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3、背诵诗歌名句,品味其中艺术效果。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人生阶段中,人最喜欢回忆的过去是晚年。因为走到风烛残年时,人们常常会回忆青春年少的风华,思索人生途中的得失教训。 而一个朝代呢? 一个王朝的 兴、盛、衰、亡正与一个人的生、老、病、死相仿。 对于晚唐诗人而言,唐王朝已经走上了无可挽回的下坡路,开元、天宝盛世正如同青春的美梦,而安史之乱恰似惊破美梦的怪影。社会危机加深,末世的景象、仕途的迷茫,使这时期的诗人,对社会和历史的思考出现了新的特色,反映在当时流行的咏史怀古题材中,怀古咏史诗的数量大增,普遍表现出伤时悼乱的情调。
杜牧便是众多晚唐诗人中成就最高的一位。我们已经在《阿房宫赋》中领略了杜牧在文赋上的成就,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在诗歌方面的风流。
二、推进新课:
1、走近作者: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居长安下杜樊(fán)乡,因称“杜樊川”。文宗大和时中进士后,曾为黄、池、睦、湖等州的刺史,也在朝中做过司勋员外郎、中书圣人等官。一生仕途并不得意,始终未能施展抱负。他的诗、赋和古文都极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高,后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又和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杜牧以七言律绝见长,俊爽圆淳,并能寓讽喻、感慨于景物之中。他自称“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古不今,处于中间”。 (《献诗启》),咏史诗成就颇高,其中多有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江南春》:千里莺鸣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咏史诗鉴赏步骤:1)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2)、诗人的观点?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
3)、诗人写作的目的?(述己志--知人;忧天下--明世)4)、写作技巧?
三.课文学习
(一)学习《早雁》
1.写作背景简介: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北方回纥部族大举南侵大同、太原等地,大肆掳掠,边地人民流离失所,痛苦不堪。诗人当时在黄州刺史任上,听到这个消息,对边地人民命运充满关切。农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故称此时南飞的大雁为“早雁”,此处用为象征手法。
2.基本解读:这首诗借写早雁,表达自己对边地人民流离失所的关切,暗含了对统治者的不满。(主旨)
1)首联“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想象雁遭射击四散哀鸣的情景。金河,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这里泛指北方边地。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常借秋天狩猎之机,乘中原地区军民并无防范情况时突然袭击,其罪魁祸首当然是其贵族统治者。“云外惊飞”,点明秋高气爽时节,本是大雁翱翔长空、无拘无束之时,却因战乱不得不极力高飞以避祸,一“哀”字,写出了大雁群飞无序之状和叫声凄惨。
2)颔联“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想象雁失群后南飞途中情形。当大雁飞过长安上空时,景象凄凉,令人心碎:在清凉的月色下,汉宫中当年汉武帝所建承露盘上的仙掌孤单地高高耸立,形单影只;当年陈皇后幽居的长门冷宫里,灯光黯淡,几声失群孤雁的哀鸣陆续传来。
3)颈联“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是说必须要知道胡人的骑兵还纷纷布满金河一带,明春雁儿们又怎能随着春风一一重返故乡呢?这是劝早雁既已到了南方,即使到了春天也不要忙于回去。据《资治通鉴》载,回鹘南侵时,唐朝廷“诏发陈、徐、汝、襄阳等兵屯太原及振武、天德,俟来春驱逐回鹘”。这里的“春风”含有对朝廷的军事努力效果的怀疑和微讽。
4)尾联“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告知雁儿们,不要厌恶南方人迹稀少的地方,因为这里食物充分,菰米和莓苔处处都有。潇湘,潇水,湘水,均在湖南。相传深秋北雁南飞到衡山回雁峰就不再南飞,潇湘一带是大雁过冬的地方。
3、小结:这首诗四联八句,前面两联写实,后面两联写虚;因为前面两联有记叙描写的具体画面,而后面两联只是诗人的议论要求,分别从用“须知”“莫厌”正反两面对大雁提出正告和建议。注意,诗作全部的诗句都有具体画面时,才从“是联想想象的还是耳闻目睹的”的角度界定其“虚”“实”。
4.艺术特色:
1)象征手法的运用:通过学习这一首诗,我们可以知道,杜牧笔下的早雁是有寄托的。表面写雁,实为写人,即把逃避回鹘南侵的边民写作四散的早雁。
①所谓象征手法,就是以具体事物去表现某种抽象意义或不便表达的意义的一种表现手法。换言之,象征就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② 象征(托物言志):
虚 联想想象的 / 议论抒情的道理感情(要求) 实 耳闻目睹的 / 记叙描写的具体画面(情境)
2)强烈的现实批判性。全诗通过写雁来写边地人民的苦况,既有对人民的同情,亦隐含着对朝廷未能抵抗强敌、安抚百姓的不满。
(二)学习《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1、写作背景简介:华清宫在长安东二十五公里临潼县城南骊山下,唐贞观十八年(644)太宗皇帝诏令在此造殿,赐名汤泉宫。唐玄宗于开元十一年(723)修建为行宫,“治汤井为池,环山列为宫室,又筑罗城,置百司及十宅”。原名温泉宫,天宝六载(747)改名华清官,长生殿就在此宫内,玄宗和杨贵妃曾在这里寻欢作乐。
安史之乱后,华清宫遭到了破坏,多年过后,杜牧经过这里时,早已冷落残败。面对断壁残垣,诗人回忆史事,感慨万千,写下这三首七绝。
2.基本解读:这首诗借吟咏杨贵妃吃荔枝之事,寄寓自己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语含讽刺。(主旨)
1)起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写华清官所处的骊山秀丽景色。“绣成堆”,既指骊山两旁的东绣岭和西绣岭,又暗含赞美骊山景色美不胜收之意,有双关意味。《雍大记》云:“东绣岭在骊山右,西绣岭在骊山左。唐玄宗时植林木花卉如锦绣,故名。”长安离临潼已远,事实上是看不到此二岭的,所以此句应为想象之词。
2)次句“山顶千门次第开”写华清宫的景象。用特写镜头:平时紧闭的宫门一道道开启,给人感觉似有军国要事发生了。“山顶千门”用张衡《西京赋》“门千户万,重闺幽闼,转相逾延”句意。“次第开”,可见使者被重视,也说明唐玄宗与杨贵妃对私人享受生活的重视。
3)最后两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气呵成,答案出来,原来只是杨贵妃要吃的荔枝紧急送到了。帝王贵妃们的骄奢淫逸,平民百姓哪里会知道啊!诗人感慨中含深深的嘲讽。
3.艺术特点:
1)此诗以小见大,从贡荔枝这一看似小事的角度出发,表达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深沉思考。
2)此诗表达含蓄,用语精警,讽刺之意见于其中。“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尤以不著意见声色故事议论者为最上”(吴乔《围炉诗话》)。这首诗含蓄而精深,诗人不说玄宗荒淫好色,杨贵妃恃宠而骄,而是以“一骑红尘”与“妃子笑”作对比,含意深远。“一骑红尘”隐含的是无数个驿卒的血汗和无数匹战马的死亡;“妃子笑”的背后,正是封建统治者不恤民力,呈一己之私欲而置民于水火之中的形象写照,而这不由人不联想到春秋时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而“烽火戏诸侯”的历史教训。“无人知”发人深思。其实“荔枝来”并非绝无人知,至少“一骑”知, “妃子”知,皇帝更知。这更点出了皇帝为讨妃子欢心而做出的极为荒唐之举。
(三)《题乌江亭》
1.写作背景简介: 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杜牧结束在南方十余年的漂泊生涯后,由宣州赴京时渡江经过乌江亭,写了这首诗。乌江亭,文称项亭,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东南的凤凰山上。和县一带杜牧多次经过,“江湖醉度十年春,牛渚山边六问津”。楚汉相争时,项羽败退乌江边时,乌江亭长泊舟于江岸,对项羽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羽笑道:“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遂自刎(wěn)而死。后人在其地建有项羽衣冠亭,并塑像纪念。唐书法家李阳冰在亭上题有“西楚霸王灵祠”。
2、基本解读:这首诗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忍辱负重和总结失败的教训而重新奋发图强,暗寓讽刺。(主旨)
1)首句“胜败兵家事不期”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事不期”,难以预料。
2)次句“包羞忍耻是男儿”批评一旦失败便自刎身亡的项羽难当“男儿”二字。因为只有能“包羞忍耻”以图东山再起才是英雄所为。可惜的是项羽一直到死也不知总结教训,只是归于“时不利”,确实有愧于其“英雄”之名。
3)第三句“江东子弟多才俊”是对亭长之语“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亦足王……”的概括。这里表达了诗人对项羽刚愎(bì)自用的批评。
4)第四句“卷土重来未可知”呼应第一、二句,意谓假如能“包羞忍耻”的话,胜负还是难料的。此句气势如虹,令人想象“江东子弟”真的有一天“卷土重来”的情形。
3.鉴赏要点:
1)借古抒怀,诗人重评历史,暗含诗人以英雄自许的气质风范。诗人对历史事实作出了假设,表达了自己的惋惜、批判之意,亦有与项羽惺惺相惜之情。
2)通过议论表达了一个人生哲理,即成就大事不可意气用事,应能忍辱负重,不为一时失败所挫,其中说明了“败不馁”的道理,具有相当积极意义。
四、咏史诗的鉴赏
1、弄清史实: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在阅读一首诗时,一定要读好注解,这也是读懂材料的一把钥匙。
2、要体会意图: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被贬黄洲,到过当地一处叫赤鼻矶的地方--传闻就是当年三国时的古战场赤壁--凭吊,这赤鼻矶也可以说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诗人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的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报国无门,是诗人引发诗情的现实原因。
3、领悟感情:诗人怀古咏古,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
1)、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诗人自己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诗。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弟子多俊才,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王安石却感到项羽的失败历史的必然:“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2)、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搏击社会现实。我们中学里学过的两首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便是如此。第三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意借题发挥,如李商隐的《贾生》就是这么一首借古讽今和杰作。
4、分析写法:在构思上,怀古咏史诗可以说百花齐放,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议论引发的,如清人刘献庭的“六奇已出陈平计,王饵曾闻贾谊言。敢借妄自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番。”(《王昭君》),对汉元帝的统治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在章法上,或作正对比,或侧面烘托等。
五、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9.李商隐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李商隐的生平,诗歌感叹身世忧时悯乱,流露出浓厚的感伤气氛。
2、体味李商隐无题诗、政治诗的艺术特点。
3、感悟作品意境、了解有关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体味李商隐无题诗、政治诗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名句,情境导入。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二首》其一)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二首》其一)3、何当共剪两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4、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柳》)5、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图》)
二、李商隐简介: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唐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子,怀州河内(今河南泌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一生政治上很不得意,潦倒终身。是晚唐骈文的代表作家。其骈文属对工整,用事精切,疏密相间,气韵自然。他的无题诗很有名,都有很美的意境。其诗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擅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行次西郊一百韵》、《有感二首》、《重有感》等皆著名。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斥时政,《贾生》、《隋宫》、《富平少侯》等较突出。无题诗也有所寄寓,至其实义,诸家所释不一。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也工四六文。有《李义山诗集》,文集已散轶,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三、学习课文:
(一)、学习《无题二首》(其一)
1、齐读,整体感知--写对昨夜相知相会而今日很快分离的情人的思念之情
2、简介写作背景:诗当作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诗人时在京城任秘书省校书郎。这是一个“方阶九品,微俸五斗”的小官,诗人在政治上仍然是沉沦下僚。原题共两首,另一首是七绝,其中有“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之句,可知诗人怀想的当是席间的一位贵家女子。 ◎ 画楼、桂堂,指贵家华丽的楼宇居室。
3、基本解读:
1)首联“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是对昨夜相会的追忆。星光闪烁,阵阵轻风,诗人与意中人在画楼之西、桂堂之东相会。画楼,雕饰华美的楼。桂堂,用桂花香熏过的厅堂。诗人没有具体写昨夜情事,
而是借助于星辰好风、画楼桂堂等外部景物的映衬,烘托出昨夜柔美旖旎的环境气氛,语句华美流转,富于唱叹的情致,将读者带入温馨浪漫的回忆中。
2)颔联“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通过比喻,写今宵诗人心中引发的复杂而微妙的感情。尽管自己身上无彩凤那样的双翼(飞去与对方相会),但彼此的心却能像犀牛的角一样灵异,得以互相感知。彩凤,彩色的凤凰。《山海经》:“丹穴山,鸟状如鹤,五彩而文,名日凤。”灵犀,犀牛在古代被视为灵物,特别是它的角的顶端和底部之间有白色的线(角质层)相通。
3)颈联“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写宴会之热闹。这里的宴会既可理解为昨夜的宴会情景,也可理解为今宵诗人对意中人的想象之语,写出了诗人此刻凄清寂寞。送钩,古代人们在宴会上玩甲一种游戏。把钩依次在人们手中传送,然后藏于某人手中,令人猜,不中者罚酒。分曹,分组。射覆,古代的一种游戏,用器皿覆盖着东西让人猜。
4)尾联“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通过比喻抒发诗人无限惆怅之情。自己正如飘转不定的蓬草,又不得不去上班报到。爱情的间隔的惆怅与诗人身世飘蓬的慨叹融为一体。听鼓应官,听到报晓的鼓声后到衙门报到。兰台,唐朝对秘书省的称呼。转蓬,被风吹得不断在空中飞转的蓬草。
4.小结:这首诗写出诗人多情而又无奈的相思。诗人与情人心心相印,可欢会的时光是那么短暂!这是多么令人痛苦而又无奈的现实。“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为千载名句,写情人间虽难随时相会,日日厮守,但心心相印,写出了甜蜜与痛苦相交织的爱情。
5、艺术手法:此诗构思巧妙,事件与场景的描述常常打破时空次序,昨夜--现在--最初相识--此时;虚实结合,回忆昨夜(虚)--现在(实)--回忆最初相识(虚)--此时(实)。并随着心理活动的变化来展现。全诗看起来以赋体写诗,但断续无端,变幻迷离,富有浪漫气息。诗中时空的转换当中,有虚有实,富有想象张力,只要解释得合乎情理,对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可作多样阐释。
(二)、学习《贾生》
1、齐读,整体感知--写贾谊与汉文帝君臣遇合的片段史实,托古讽今,抒发自己的感慨
2、背景简介:贾谊贬长沙,成了历代文人抒写怀才不遇时常用的题材。作者独辟蹊径,特意选取贾谊自长沙召回,宣室夜对的情节作为诗材,别有新意。《史记屈贾列传》载: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刚举行过祭祀,接受神的福祐),坐宣室(未央宫前殿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在一般封建文人心目中,这大概是值得大加渲染的君臣遇合盛事。但诗人却独具只眼,抓住不为人们所注意的“问鬼神”之事,翻出了一段新警透辟、发人深省的诗的议论。
3.基本解读:
1)首句“宣室求贤访逐臣”正面写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一“求”一“访”,把文帝求贤意愿之殷切和诚恳表现出来,特别还是对一位被贬的臣子,真可谓贤明的君主了。这是诗人欲抑先扬之处。
2)次句“贾生才调更无伦”是对贾谊的赞扬,着眼于其才华高超、议论风发和神采照人,无与伦比。
3)第三句“可怜夜半虚前席”是全诗承、转的关键。“可怜”,可叹,诗人笔触一转,文帝虚心倾听的细节成了诗人叹息和微讽的对象。着一“虚”字,举重若轻,把文帝前面求贤的举动从根本上让人产生疑问,留下悬念,诗情就显得跌宕起伏。
4)末句“不问苍生问鬼神”是全诗警策之句,是直接对“可怜”一词的回应。不问苍生问鬼神 !这样的求贤对天下苍生有什么意义呢?这样的君臣遇合对臣子来说是幸还是不幸呢?词锋犀利,讽刺辛辣,感慨深沉,却又抑扬顿挫。
4、小结:在一般封建文人心目中,“宣室夜对”大概是值得大加渲染的君臣遇合的盛事。但诗人却独具慧眼,抓住不为人们所注意的“问鬼神”这件事,借题发挥,翻出了一段新警透辟、发人深省的议论。 汉文帝史称明君,贾宜更是一代贤才。文帝把谪居长沙的贾宜召回京城,在宣室接见他,君臣晤谈,直至夜半。尽管文帝求贤若渴,可惜,他殷殷垂询的不是安民之策,虚心听取的只是鬼神之事,虽然听得入神,甚至移膝前席,又有何用?这是首咏叹贾生故事的短诗,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 讽文帝实刺唐帝,怜贾生实亦自怜。诗人夙怀“欲回天地”之志,但偏遭党争,沉沦下僚,诗中常有“贾生年少虚垂涕”之类的感慨。
5、写作特点:欲抑先扬(先扬后抑)。诗人先赞扬,实际上是为了后面的讽刺。
6、艺术手法:此诗托古讽今,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丰富。诗中有讽刺,有感慨。从表面看,诗人是讽汉文帝,实际上是托古讽今,晚唐许多皇帝大都崇佛或信道,服药求仙,以求长生,而不问民生疾苦,更难礼贤下士。
(三)、学习《柳》
1、齐读,整体感知--这是咏柳寄慨之作,其中隐含诗人身世之感。(主旨)
2.基本解读:
1)首二句“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写 (柳枝)曾在繁花似锦、令人陶醉的春日,如同婀娜多姿的舞女一样,在乐游苑的宴会上随风起舞。“舞”,生动地写出了春柳的婀娜多姿,也写出了柳枝的欢乐。乐游春苑,即乐游原,长安东南名胜,地势高,可俯瞰长安全城,是当时人们节日游乐场所。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即销魂,指美好的春日令人陶醉。
2)后二句“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以春日之柳的繁华得意对比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重在写秋柳的凄凉情形。柳在春日是那样地风光无比,受人瞩目,而眼下时值深秋,它又如何愿意面对夕阳西下、寒蝉凄切的凄凉处境呢!“清秋”,秋色已深。“肯”,岂肯,不太愿意,既是反诘,又是感叹。
3.写作手法:
1)这首咏物诗用暗示手法融会了诗人深沉的感慨。此诗全篇无一“柳”字,却又是句句写柳;句句写景,可又是句句含情;句句咏物,可又是句句写人,其中隐含诗人身世之感。也有人认为诗中表达的是对先荣后悴人事的感喟,或对官场上只知上进而不知后退者的讥刺。
2)诗中虚词运用精妙。“如何”、“肯”连用,加强了反诘语气,使诗人的感叹更为悲怆而深沉。“已”、“又”,层层推进,正是“数虚字转折唱叹,弦外有音”。(纪昀《李义山诗集辑评》)
四、小结李商隐诗的特点:往往在言情写物的小小题旨中渗入家国身世的感伤 ,形成兴寄遥深、意旨朦胧、体式华美的风格。咏史--借古讽今,寄寓怀才不遇的身世感伤;咏物--托物传达身世感伤;无题-意旨隐秘,呈现委婉深曲的朦胧美。
第 10课 酬赠诗四首
学习目标:
1、能够简要地说出张籍、元稹、朱庆馀、柳宗元的基本情况。
2、能够正确读写并解释诗中的词语;了解酬赠诗的基本特点。
3、通过《节妇吟》《近试上张水部》进一步学习比兴手法;
4、理解比喻创新是诗意创造的主要路径,而新奇的比喻产生于独特的生活体验和激情。
教学重点:学习诗中的比兴寄托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在唐代,诗歌更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任何一个领域。比如,要感谢一个人,要拒绝一个人,要请求一个人给自己帮忙,人们往往都愿意拿起笔来,信手写就一首诗,把自己的意思委婉曲折地表露出来,交与对方。而这一类诗歌,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一首“酬赠诗”。
说起酬赠诗大家一定不陌生,比如李白的《赠汪伦》、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等就属此类。酬赠诗是古代文人用来交往应酬的诗歌或者赠给亲友同人的作品。与今人靠酒肉交友不同,古人以诗交友,以诗言志,因此常常把诗歌作为结识朋友的手段,朋友之间常常互相唱和,此谓“酬唱”,而有所感受,有所表达,有所思念时,也常常赠诗给亲友,以明其情志,此所谓赠诗,二者并称“酬赠诗”。
二、推进新课:
1、酬赠诗:诗人赠送酬答之作 2、特点:表达委婉曲折,常用比兴手法
3、酬赠诗是从诗的功用角度命名的,而山水田园诗、边塞战争诗是从诗的题材角度命名的,读时请加以注意。
4、酬赠诗通常是有赠就有酬、有来就有往的,而且常常和赠诗的韵,如《酬乐天频梦微之》。
三、学习课文
(一)学习《节妇吟》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1)张籍(约766-830),字文昌,原籍吴郡(今江苏苏州),生长在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贞元十五年进士,任国子博士,后为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有《张司业集》。张籍作品多为古风和乐府,与王建齐名。其诗平易流畅,多有口语入诗。王安石《题张司业诗》:“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2)节妇吟,乐府诗题,题下原注:“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时任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势炙手可热。中唐以后,藩镇日渐坐大,而朝廷积弱日久,已难控制,割据之势日成。藩镇为增加实力,常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朝廷官员和文人。一些不得志的官员和文人往往去依附他们,韩愈为此写过《送董邵南序》一文婉转地加以劝阻。张籍在此点上与韩愈心志相通,都是主张统一,反对分裂。此诗便为拒绝李师道的拉拢而作。
2.基本解读:这首诗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女主人公受人赠珠而又还珠时的心理,塑造了一位顾全名节、对丈夫忠贞不渝的女子形象,曲折表达诗人不便明说的婉拒之意。(主旨)全诗分两个层次。
1)首四句“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为第一层次,写接珠。前二句从对方角度写授珠,后二句从自己角度写受珠。汉乐府“何以结相思,双珠玳瑁簪”,可知赠珠是表示爱情。接珠似为对方用情之深所感,但细读下文,方知其中颇具讽意。
2)后六句“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为第二层次,写还珠。前四句写还珠原因,后二句写还珠情态。“妾家”句写其富有;“良人”句写其贵重。《史记淮阴侯列传》:“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这里指“良人”供职朝廷,位置显赫,宠信有加。这里表明自己不会因赠珠者富贵而动心。“知君”句上接“缠绵意”,“事夫”句上接“妾家”句,表明自己早已立誓与夫同生共死,从一而终。既然难以两全,只有还珠,故末二句才有相逢恨晚的说法。“双泪垂”写还珠情态,指对“君”的感激;“何不相逢未嫁时”是对“君”的表白,似乎“君”更比“良人”重要,但事已如此,绝不可能改弦易辙。
3、小结:这首诗讲述张籍的“尴尬”:应运李师道,就不能与中央保持一致,而拒绝,则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此诗单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诗,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诗,题为《节妇吟》,即用以明志。 “你虽有一番‘好意’,我不得不拒绝。”这就是张籍所要表达的,可是它表达得这样委婉,李师道读了,也就无可奈何了。诗中的节妇和那个“君”分别喻指诗人张籍自己和对方李司空师道。“珠”喻指李司空对给张籍的招揽。“接珠”表示对李师道好意的领会,“还珠”表明对朝廷的忠心;先“接”后“还”既达到了最后拒绝的目的,又没有因此而得罪对方。
4、鉴赏要点:
1)此诗以诗代简,曲折表达诗人不便明说的婉拒之意。
2)此诗通过一位节妇形象,表达了诗人的政治态度,即主张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具有鲜明的时代进步意义。
3)暗示(或比兴)手法的运用。这首诗与汉乐府《陌上桑》、《羽林郎》有异曲同工之处,但较之汉乐府二诗则更为委婉含蓄。
(二)学习《酬乐天频梦微之》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1)元稹 (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十五岁明经及第,宪宗元和初年任右拾遗、监察御史等职。长庆二年官至宰相,四个月后调同州刺史,又任浙东观察使,53岁暴卒于武昌节度使任上。元稹与自居易友善,同倡新乐府,世称“元白”。他主张继承杜甫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有《新题乐府》和《乐府古题》等诗,借以“讽当时之事,以贻后代之人”。但讽刺力度远不及白居易诗,他说:“词直气粗,罪尤是惧,固不敢陈露于人。”有《元氏长庆集》六十卷。
2)此诗作于宪宗元和十年 (815)。这一年王承宗、李师道等藩镇派人在京城暗杀了主张平藩的宰相武元衡。当时白居易任太子左赞善大夫,他立即上书要求追查凶手和幕后主使,被藩镇势力以“越职言事”之罪名,贬为江州司马。元稹听说后,写有《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又《得乐天书》:“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自居易有《梦微之》诗相送,“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梦相闻。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回梦见君。”此诗便是诗人收到白诗后非常感动而写下的答诗。
2.基本解读:这首诗通过写不同寻常的梦境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同时写出了自己的凄苦处境。(主旨)
1)前二句“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写两地迢迢千里,通信相当不易;收到老朋友的诗,诗说梦中见到了自己,心里非常欣慰。
2)后二句“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写自己疾病缠身,神情恍惚,虽颇多梦,梦中见到的都是一些不相干的人,想在梦中见到你,却偏偏就没有梦见。元稹在通州因患严重疟疾,身体状况日下,记忆力也大不如前。而
[《杜牧诗三首》 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二下册)]相关文章:
3.冰心诗三首的教案
4.杜甫诗三首教案
5.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散曲选读教案参考
10.《心声》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