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茅盾先生的《论“入迷”》,你如何看待茅盾先生论“入迷”的观点,如何看待茅盾所论及的香菱学诗的“入迷”,请发表你的观点和看法,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文章。
过犹不及(B组2号)
唐吉诃德看武侠小说入迷,朝思暮想行侠仗义以至于花光家产,闹尽笑话,最终竟搭上老命,茅盾先生称之曰能,“突出是伟大的你看他始终不动摇。”
而简菱学诗、因抱了学做诗人的梦想,因存着学习技巧的念头,茅盾先生批其“入迷”便是“最下乘”。
茅老谬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香菱虽三五岁时即被拐卖,但家学渊源,耳濡目染,自有些许根底,入了贾府,更受一班文艺青年熏陶,激发心中学习作诗之执念,何错之有?且茅老先生她“我读完了这些,我就是文学家了。”何尝有据?黛玉宝钗之流尚未自诩为文学家,况自知难忘钗黛项背的香菱丫头呢?即便她存了此念又何妨?拿破仑云:不想做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茅老看来,岂非动机不纯,不予升职?“有目标,才有动力”,斯言得矣!
模仿是最好的学习。“熟读唐诗三百诗,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名著名篇在今天仍为语文学习的不二法门,阅读不仅仅是为了积淀,更是为了学习和模仿。故香菱痴心一片,在精读杜工部王摩诘作品之后,得其三昧,豁然贯通,她的最后一作不仅证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更能佐证读杰作是可以学技巧的。
香菱之“迷”,妙在不仅入乎其内,读诗作诗精血诚聚,茶饭不思,更能出乎其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笃信“古为今用,书为我用”,故其能“修得正果”,实因迷得“恰到好处”。
正如茅老所说,凡读书看戏,先存了“岂能当真”之念者,自是糟蹋时间糟蹋作品之徒,然“过犹不及”,如吉诃德、乡间伦夫之流,入得去,出不来,完全忘却现实与作品的界限,以虚为实,弄假成真,以致家破身死,论为笑柄,不亦过乎?
“迷”当有度,过犹不及,前车之鉴可谓多矣。昔纣王迷妲己,肉林酒池夜夜笙歌,完全忘却自己乃一国之君,诛比干,谄忠良,最终落得牧野倒戈,身死鹿台;后主李煜可谓文学之天才,可他也完全入迷于填词唱曲,“几曾识干戈?”直至宋兵压境,大势尽去,才明白自己首先应是君王的角色,但“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不得已肉袒出降,做了亡国之奴。北宋末年宋江徽宗赵佶入迷于山水花鸟,荒废了朝纲朝纪,他耽于书画,不理朝政,广采花石纲,劳民伤财,官逼民反,以致金兵乘虚而入,将父子两皇帝掳去北边作了“井底之蛙”。
生活中我们当有自己的喜好,或读书、或弹琴、或金石、或犬马,这些将极大丰富我们的精神花园、业余生活。但我们终将记住:凡事有度,过犹不及,切不可在浑浑噩噩中做了唐吉诃德之流而不自知,不亦悲乎?
悲苦人生与诗意生存
--关于《香菱学诗》几点思考(B组6号)
《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极精彩的一节。曹雪芹用如椽的巨笔从一个悲苦命运的女子身上发掘出人性的光芒和生命的诗意存在。该篇文章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红楼梦》,更是为了让学生们感受一个命运多的人怎样去追求生命的品质和人格的完整。
矛盾先生在《论“入迷”》一文中把入迷分为三个层次,把“香菱学诗”和唐吉诃德与乡间伦夫对比,显然是褒扬唐式的执着坚韧,而对香菱式的入迷不屑的。我倒不敢苟同。矛盾认为“香菱居然把诗做好了”、“香菱的‘入迷’,结果不悲不喜”,“香菱她唯一的目的是自己也做个诗人”。这显然是对香菱学诗目的与结果的误解。我认为香菱学诗是入迷,是一种生命投入式的入迷,是一种抛却了功利与世俗、纷争与杂念的入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香菱迷诗”的意义。
一、香菱迷诗的悲苦与诗意
香菱是一个出身坎坷的女子,她本是小康之间甄土陷的掌上明珠,她本可接受良好的家庭熏染,本可过上无忧无虑的日子,可以命运给她开了玩笑。元宵节被人贬子拐走;后来碰上了真心爱她的冯渊,命运似乎可以逆转;哪知混世阎罗薛蟠却抢走了她。如果进入大户人家是许多平台女子的梦想,如果薛蟠对她好一点也另当别论。呆薛蟠这浪荡公子却只把她当丫环看,动辄拳脚相加。这就是一个她的命运。正如她本来的名字“英莲”(谐“应怜”),让人叹惋。可在钟鸣鼎盛的大观园,在儿女情长的大观园,在如诗如画的大观园。在“海棠诗社”的众姐妹的感染下,她看到了思想的光芒,看到了智慧的魔力,看到了生命的多彩与价值、尊严与荣光。她作为一个诗书人家的基因活了,她被蚕缚的灵魂活了。她也可以像姑娘小姐们一样纵情诗海,徜徉文字。这正是一个不屈的灵魂对美的追求、对诗的追求、对生命的追求,这不是一个生活在别处的人的自命清高的鉴赏,这更不是为成为“诗人”的虚荣所能扮演,这是一种鲜活灵魂的呼唤,这何尝不是一种入迷呢?
二、香菱学诗的坚韧与执着
当我们明白了香菱学诗绝不是图个“诗人”的虚名,而是一种生自本心的追求之后,我们就不会低看香菱迷诗的境界了,正如文中“探春黛王”都道:“谁不是顽?难道我们是认真做诗呢?”这顽字绝不是贬义,而是一种对诗出乎自然的热爱罢了。香菱赴虽晚,却绝对是够得上“诗疯”“诗魔”的。文章有很多下面描写刻画,比如香菱说:“好歹教我做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香菱拿了诗,回到蘅芙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她数次,她也不睡。”“香菱听了,默默地回来,越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包括后面的:“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日间做不出,忽于梦中做了八句”等,可见香菱学诗真乃忘乎所以,废寝忘食,生命投入,以至夜有所梦,这是何等痴迷。文中侧面刻画如:“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圆熟的宝钗如是说:“这个人要疯了!昨夜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才睡去。”宝玉说:“这正是‘人杰地灵’,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可见天地至公。”看来老天也被香菱感动。诸般细节,哪一处不渗透着香菱迷诗的坚韧,哪一处不诠释着香菱生命的赤诚!
三、香菱迷诗的教育学意义
矛盾先生把“入迷”分为三个层次,本是极有见地的,给我们欣赏文学戏剧者提出了宝贵意见,就是摒弃杂念,用生命融入欣赏的作品中,共悲情,同欢乐。但矛盾先生忽略了文本受体(阅读者或欣赏者)的差异。他完全是把文本受体看成了一个极有素养的,甚至等同于他的对象来看,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欣赏者有差异,有的悟性高,有的悟性差;有的积淀厚实,有的积淀浅薄。因此对一个文本主体的入迷便有程度之分,甚尔有的不了解时毫无兴趣,随着年龄增长,了解加深,又疯狂痴迷。也就是我们要正视阅读者的差异和阅读的阶梯性。而不是期望我们的阅读者都能一下子“入迷”。
而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有时就有这样的弊端,就是把同一个班的学生几乎看成一样的,认为同一个教师教,学生就应该理解差不多。这导致我们教师漠视“差生”,不善待“差生”的问题。我们在教学时,尤其是阅读教学时只有充分认同每个个体的差异,充分认同每个人情感认知的差异,充分理解、谅解学生阅读“入迷”的阶梯性,我们的阅读教学才会摒弃急功近利。
另外,我们语文阅读教学时,我们教师是否入迷,是否真正融入了文本,我们对课堂是入迷,真正用生命融入了课堂。我以为我们真要向香菱学习,执着不倦地钻研教材,走近文本,走进作者的文字世界,我们就该孜孜不倦地钻研我们的学生和他们一起共成长。只有我们摒弃了杂念,摒弃了一味应试求高分,摒弃了我们的束缚,才能真入迷。这也许是香菱对我们的启示,是矛盾先生对我们的激励!
当香菱悲苦的人生和我们纷繁的现实相交错时,我想我们应该从人生迷余中归返,摒弃喧嚣,远离功利。让我们入迷于我们华丽的文学,清贫的教坛和我们诗意的人生追求!
我解“痴”中味
--香菱学诗入迷浅谈(B组8号)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开篇诗中的“痴”,不仅指作者自己,更指那些缠绵绯测的爱恨情愁,那些各衷其情的倾心迷醉。其中有这样一位女子,她茶饭不思,中伙觅得佳词丽句;她终夜不寝,只求找到一个诗歌的美妙境界。在她以上之中,诗歌就是那永恒的精神家园。她就是香菱。
心之痴功之痴情之痴
首先来看香菱学诗的过程。
苦心学诗是其一。香菱立志学诗,拜师于黛玉,得助于宝钗,名师同授,何其有幸。黛玉直言,宝钗讽笑皆不以为然。虽然祈愿做个诗人,这样的痴迷也实为可贵。苦功读诗为其二。黛玉所授,真心学诗必先读诗。香菱便将五摩诘、老杜、李青莲之诗诸事不顾、连夜苦读。并将个中滋味,鉴赏讨论,深得“三昧”。虽然呆傻拙笨,这样的痴功也实为难得。苦情作诗为其三。关月黛玉出示“月”之命题,香菱寻寻觅觅,历经了三次改进。其中有“措词不雅”的第一首诗;“过于穿凿”的第二首诗;“新巧意趣”的第三首诗。而精血诚聚的第三首,是香菱“两眼鳏鳏、直到五更”“忽于梦中得了八句”的苦心搜胆之作。虽然起伏波折,这样的痴情也实为罕见。其用心之痴、用功之痴、用情之痴,当是“入迷”者的最好选择。
并蒂荷花一茎香 平生遭际实堪伤
其次再看香菱的坎坷身世。
“并蒂荷花一茎香 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判词中的四句是对香菱身世的概括注解。命运凄苦、遇人不淑,令香菱惹人怜惜。自幼遭家人丢弃、遭人贩拐卖、因葫芦僧错判、贾雨村趋势最后遇上了愚钝不堪、不懂欣赏的丈夫薛蟠。刻薄昏沉的婆婆薛姨妈、狠毒残忍的夏金桂,最终使香菱走向了命运的尽头。
照理来说,痛苦的经历和身受的创作应让人站立起来为命运抗争,变得更加坚强与勇敢。可是,这样的香菱,似乎与袭人等大观园中的女子不同。她并没有放眼将来、立足根本,没有去学习那些管家治事之道,没有去谋那些生存保命之务。而是迷醉于诗歌的世界,一心一意要做个诗人。这样的“入迷”,似乎有些锋走偏锋,不务正业,但正是这样的追求,正成就了香菱一生最为璀灿夺目的画面。
光彩的一幕精神的贵族
来看香菱所作第三首诗。
同是写月,句句隐避月字,却句句与月相关。遣词含蓄蕴藉,没喻新奇巧妙。众人看了会心赞叹。在别人眼里的“呆头呆脑”之人,竟有了如此妙不可言的佳句杰作。这一切的获得,归根溯源皆来自香菱学诗之“痴”之“迷”,正是这样的痴心绝对,令金钗副册中的这个苦命女子,拥有了生命中最为光彩的一幕!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身世悲苦的香菱,她的露脸出场似乎处处都是喜形笑言。似乎只有作诗的烦恼惹她苦过。
她没有计划,不知打算,只是一厢情愿、如痴苦狂地沉浸在诗歌的世界里,读诗、吟诗、作诗……当夏金桂主仆合谋,使她最终失去了生存的根基时,她只是落寞凄苦、香魂返乡。真正的贵族,是精神上的贵族。在大观园的世界中,似乎只有她才不图所获、不问将来,一心一意、衷其所好地生活着。从这个意义上讲,香菱,才是红楼中的真正贵族。痴其所痴,好其所好,摒弃一切,云游忘我。这样的“痴”,也算是深得其中“三昧”了。
痴之尾音
痴是什么?是忘我,是去除、是舍弃。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这里,还应加上一个:乐之者不如痴之者。俗言道“不痴不成才。”所谓仁者无敌、真者无敌、纯者无敌。如果香菱小小的诗人梦想的“功利”能澄清得更为纯粹的话,我想,依矛盾先生来看,她还将走得更远。
作家张晓风曾说:或许有一天,我将是和众生同其形模的枯骨。真正能够留住我容颜的,将会是这些美丽的方块字的魂魄吧。由此,张晓风深受这文字、痴迷这文字。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同为这美丽方块字的痴情者,我将以这心之痴、功之痴、情之痴,完成我毕生的追寻与梦想!
烟花丝雨忘归路(B组11号)
天何有幸,而降雪芹。
潢潢百万高,如丝路烟雨,千古风流尽归于一部《石头记》。曹公笔下,神州灵秀钟于金陵,金陵城内诸钗人人称奇。正册之中众姝暂且不论,副册之中香菱美在人心。香菱之美,固源于其身世飘零,惹人叹惜,更源于其一“痴”字。香君之痴,痴于情,痴于行,痴于心。三者合一,香君迷己亦迷人矣。
香菱学诗一节,其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昼思夜想,竟于梦中得诗八句,如此之行,真称得上“迷到最深处,痴入骨髓里。”然而,后世论者,如茅盾先生却认为“就‘入迷’而论,香菱的,便是最下乘!”
观《论“入迷”》一文中,茅盾先生将“入迷”分为三层:其最上者,如唐吉诃德,始终不动摇,终其一生上下求索,虽九死而犹未悔;其中品,如乡间伦夫,尘世痴汉,一入迷中,便“山中方一日,不知世上已千年”;而将香菱所迷,归于想做诗人这一“虚荣”,认为秉持此“私心”,哪怕迷到“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的地步,也只能落入下层。这颇有些“论心不论迹”的味道。
不过且慢。常言道得好:“论孝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论行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香菱学诗之痴之迷,本足可以感天动地。何况,究其原由,也不似茅盾先生所说得“做一诗人的虚荣执念”。试想,她一个天涯孤女,颠沛展转,进入大观园,极月而望,身边姐妹,个个恍若神妃,才堪咏絮。香菱一个痴儿,焉能不慕其行,不入其道?更何况其师黛玉、龙宝玉,与宝钗名虽主仆,实如姐妹。如此环境之中,怕是一顽石都想学诗作诗了。在她的心中,作诗是心灵溶入大观园姐妹们之中的途径,是“心里羡慕,才学着完罢了”,怎么能够简单而功利的归入“想做诗人的虚荣”呢?你看她,朝思暮想,日诵夜吟,“越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只看得“来往的人诧异。”此情此景,比之古人“吟断数根茎”者亦不多让,无怪乎曹公借“宝钗”之口称她“可真是诗魔了”!如此之行,尚称不得“入迷”,何人称得上“入迷”?
其实,细观茅盾先生之论,其立意在于阐述“人与文学”的关系。先生认为,无论观者、作者,对诗文学作品都应该抛开一些风尘杂念、世俗琐事,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一念贯之,物我两忘,方能“入予其中、出乎其外”,得其中之三昧。
进一步说,借孔夫子之言简而概之。做为一个观者学者,需“君子不器”。不能游离于文本之外,也不能处处带着匠气,带着怀疑的微笑,被动的看戏固然不会有收获,但带头寻奇的眼光在书中去模仿参照,也只能“画虎不成反类犬。”只有既不被其所缚所囿,又能从中有所品悟淌化,方才能“取乎其中,法乎其外”,真正的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而作为作者论者,则需“游于艺”。只有所写所论与文中人物,笔下故事合而为一,悠游于其中,就如大仲马写《茶花女》时一般,爱其所爱,恨其所恨,感其所感,悟其所悟,同哭同笑同悲同泣,方能“推已及人,感人至深”。这也是西哲苏格拉底所谓“助产士”,说今人文论中所谓“文本即桥梁”说的体现。
以此而论,先生反对“文学功利化”,提倡“抛开一切,入迷其中”,并借此阐释“人与文学”的关系是绝对正确。
但可能囿于当时社会环境,(从“阶级斗争至上”论看,香菱学诗似乎带有背着本阶级的“投降化”倾向),茅盾先生在此选了香菱学诗为文中反面论证的实例。也可能是文者认事,喜以偏概全,求全责备,着其一点不论其余,使香菱无端受责。
其实,我倒以为“香菱学诗”恰能印证茅盾先生的观点。
你看,曹公笔下借黛玉教香菱说,“格调规矩”,“词句究竟还是本事”,“第一立意要紧”,“不以词寓意”,不正是告诉我们观文学文重在用心与作家作品相沟通,但求会意不能本本倒置地追求技巧,才能体会文学的好处,在于“口里说不出来,想去却是逼真”,“看似无理,实则是有理有情”。而香菱之“由迷而痴,由痴而”最终竟能梦中得一造作,不也正说明作者只要全心投入,全情创作,以意为笔,以情为墨,以心作纸,情之所达,心之所至,意之所迷,焉能无锦绣满章满纸。正所谓“文章千古事”,皆因“入迷方得之”。
噫!不恨香菱不识先生,恨先生不解香菱矣。香菱学诗入迷,曹公为文迷人。后学小子如我等,亦应入文学之烟花丝路之中,沉醉而不知归路吧!
李解
[高中作文技能大赛优秀例文集锦]相关文章:
1.技能大赛个人总结
2.优秀作文评语集锦
3.高中励志口号集锦
5.技能大赛的主持词
6.200字高中入团申请书例文
7.1000字高中入团申请书例文
10.优秀教师思想汇报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