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 教学案例(苏教版高一必修二)

发布时间:2016-7-12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教学目的: 

一、抓住关键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绵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语言。

二、熟读课文,解读作者对本文的哲理性思考,培养学生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三、通过学习,体味作者对亲情的独特感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养成珍惜自己眼前的拥有,学习体谅父母进而宽容待人的健康生活观。

教学重点:地坛和母亲对我生命求索的启示,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

教学难点: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生与死”的思索。

教学步骤: 

一、设置情境,激情导入(放映背景音乐)

    导语: 有这样一个人,从小生长在北京城,16岁时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18岁时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主动去陕北农村插队落户,21岁时因积劳成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他从此以后再也没能站立起来。曾有的年少轻狂,所有的豪情壮志一下子都成了海市蜃楼,他一度痛不欲生。后来,在母亲的奔走下进了街道的一家小厂,每天在那里画彩蛋。再后来,他成了一名作家,当他第一次获奖,他的健康的朋友们把他从轮椅上抬为他欢呼时,他一直倔强的昂着头,但委屈的泪水却忍不住流淌下来。这个人就是史铁生,今天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走出当时那痛不欲生的困境的。

二、抓住关键,整体把握

  问: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作者仅仅是写了我和地坛吗? 还写了母亲。

现在请同学们迅速找出第一句能把“我”、“地坛”、“母亲” 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 

  答:在第八自然段“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第一部分 我与地坛    

 

 1、问:他是“跑”到地坛去的吗?不是。那又是如何去的?他怎么了?(用课文的原句来回答) 

“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 ,“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2、问:“独自”跑到地坛去。为什么“独自”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找出课文的句子来分析。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写出了作者那时的孤独、颓废忧郁、痛苦自伤的心境。 

  3、问:“总是”到地坛去。为什么“总是”到地坛去?(用课文原句来回答)

“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作者到那里去是为了逃避,像个遇到伤害的鸵鸟一样想把自己藏起来。

  4、问:那么地坛的有什么特点让作者如此眷恋?

  5、问:哪些地方体现了地坛这一景物特点的?

明确:第2、3、5自然段。

  6、考虑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是如何体现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这一特点的。?

同学找出写“荒芜”的句子。并简要分析此处作者的语言。

剥蚀了浮夸的琉璃  淡褪了炫耀的朱红

坍圮了一段段高墙  散落了玉砌雕栏

四周的老柏树,到处的野草荒藤(幻灯片展示)

同学找出写“不衰败”的句子;稍分析此处景物的特点。 

老柏树愈见苍幽 野草荒藤自在坦荡

蜂儿、蚂蚁、瓢虫自得其乐

蝉蜕、露水、草木各显其美(幻灯片展示)

   7、这些景物给了作者什么启示?

  启示: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即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8、这个启示使作者的命运起到了什么样的变化?

   “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变得不再那么可怕”。决定面对所遭遇的苦难打击,不再逃避、颓废和自伤,就是他“决定”活下来了。

   9、思考此段描写对作者思考“怎样活”的问题有何作用?

石门中的落日将地上的坎坷映照得灿烂

一群雨燕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

苍黑的古柏没日没夜地镇静地站在那儿

草木和泥土的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气味

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

满园中播散着的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幻灯片)

--或永恒或坦然面对或勇敢抗争 

这些环境的永恒特点给作者思考“怎样活”提供了一种氛围和启示。所以说我与地坛的关系十分密切,她让我在那里找回生存的勇气和决心。用课文的词语来说是有一种“宿命”的“缘分”。甚至可以说是作者的救命恩人,所以他“总是”要跑到地坛去。在我狂妄时,地坛在无言的等待我,在我痛苦自伤时,地坛在宽容地接纳了我,并毫无怨言的让我在那里思考了15年。

(过渡)地坛的沧桑睿智、宽容接纳在某种程度上像一个人,谁? 我们的母亲 

第二部分 我与母亲

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那么就有几个问题要问同学们: 

  1、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2、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 

  3、可见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4、这样的母亲,母亲这种对待“难题”的方式又给了作者什么样的启示?(划出回答前三个问题的关键语句。) 

  答:(1)“难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儿子的行为给母亲出了一个什么难以解决的矛盾?

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痛苦”、“惊恐”。 

(2)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3)母亲是一位“疼爱”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而且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速读课文,找出下文中写出母亲给我“影响”的一句。)

   “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格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光阴的流逝,在我的印象中愈鲜明深刻。” 

  母亲这种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生存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作者是“怎样活”的一把心灵钥匙: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的生活下去,默默地毫不张扬地去爱自己的儿女,去爱这个世界。

  5、问:作者知道这一点是在什么时候?又是怎样知道的? 他还有机会向母亲回报吗?

“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是通过“设想”而知道的。

没有,“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其中蕴涵着对母亲的深深的怀念,更有着对母亲无尽的歉疚和抱憾终生的痛悔,,可见,这里不仅写出了母亲这一辈子给了我生存的启示,同时也是一首献给母亲的赞歌。

  6、读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和作用:“多少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仅仅是表现母亲为担心我而找寻我走了很多路吗?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

更主要的是母亲与地坛已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了。阅尽沧桑的地坛以宽阔的胸怀静静地接纳包容了曾经痛不欲生的我。历尽苦难的母亲以聪慧坚忍的关爱默默地理解容忍着茫然失措的我。地坛像一个悲天悯人的智者,荡涤着我的灵魂的,母亲是一个聪慧而坚忍的女子,指引着我的人生。没有地坛我不知道该不该活下去,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没有母亲我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地坛是曾经的母亲,母亲过世后融入地坛,母亲是现在的地坛。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仰赖地坛,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恋地坛,因作者对生存的全部理由都产生怀疑的时候是地坛给他提供了审视人生的空间,并给予他许多感悟,从而改变了作者的生死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地坛在不动声色中拯救了作者。地坛的沧桑睿智、宽容接纳在某种程度上像一个人――我们的母亲,不断包容、理解、支持着作者。

   '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生命的解读,对母爱的诠释。

   2、每个人都有母亲,每个都有家庭,你的父母是如何以他们深沉情感面对你的呢,而你又感到了其中的几成呢?(根据预习,自由发言,可配乐)

总结:让我们正视生命的客观存在,从容面对生活中的苦难,爱我们的母亲,珍爱我们的拥有,像地坛和母亲那样拥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宽容广博的胸襟,坚强坚忍的耐力,毫不怨天尤人的心态。 

四、巩固探究

作业:

1、总结地坛与母亲的异同,并从传统文化中探究“地――母”之间联系的根源。

2、推荐阅读史铁生另外的作品《秋天的怀念》加深学生对母亲的理解。

3、周末回家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用心灵解读父母的爱。模仿史铁生的语言与风格,注重展示内心世界,注重抒情和议论,把父爱或母爱用心灵记下来。   

附:板书设计  

                    地坛荒芜、古旧、沉寂  

一、写“我”与地    地坛坦荡、新鲜、顽强  

坛非同寻常的关系    地坛给我启迪、慰藉、生命  

   

                    母亲对儿子的关怀  

二、写“我”对母    儿子对母爱的感悟  

亲的追忆和眷念    “我‘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我‘母亲的深深怀念

 

姜建华

[《我与地坛》 教学案例(苏教版高一必修二)]相关文章:

1.高一语文必修2教学计划:我与地坛

2.高一必修二《兰亭集序》教案设计

3.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4.高一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

5.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6.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7.高一数学必修2教案

8.高一数学必修1教学课件

9.高一必修一数学课件

10.高一英语必修1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