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无厘头语言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6-4-18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摘要] 本文主要对校园“无厘头”语言现象进行研究,探讨了“无厘头”的来源及,分析了“无厘头”语言现象的原因及其传播的途径,最后总结了其风靡校园的意义。“无厘头”语言现象已经成为我们校园生活的一部分,其生命力将是持久的。

[关键词] “无厘头”;语言;校园;解构

一、“无厘头”

“无厘头”本是粤方言,应写作“无来头”,因粤方言“来”字与“厘”字读音相近,故写作“无厘头”。《新华新词语词典》解释为:故意将一些毫无联系的事物现象等进行莫名其妙组合串联或歪曲,以达到搞笑或讽刺目的的方式。香港影星周星驰主演的影片《大话西游》里有一些对白,将一些毫无关联的词语进行组合,使人莫名妙,以达到搞笑的目的。由此,“无厘头”表演方式常被提起。 

不知什么时候,校园里刮起“无厘头”旋风--

“收到!”(听到别人对你说话要说)

“给个理由先”

“我Kao!I服了You”

“我左青龙,右白虎,老牛在腰间,龙头在胸口。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我对你的景仰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亦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吗?” 

……

以上列举的“无厘头”语言,在校园里广泛传播。

二、“无厘头”语言现象的原因

“无厘头”语言现象的社会原因,是生活的忙碌紧张和社会激烈残酷的竞争时代的人们来不及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愿意承受生活与生存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压力所带来的痛苦使他们对所受的教育产生怀疑和不满,于是他们渴望释放、渴望发泄、渴望自由。“无厘头”语言的内涵正好迎合了他们。于是他们开始解构传统的权威,开始反传统、反高雅、反理性。“无厘头”语言的这种反抗和解构是后现代主义具体表现的一种形式。

“无厘头”语言可以如此快速广泛地在校园传播,学生追求新奇的心理和校园的特殊性也是重要的原因。学生处于学习知识、增长见识的时期,对任何新奇事物都充满兴趣,把能弄懂、模仿、应用甚至炫耀这些新奇事物作为自己了不起的成就。更加上校园是由一群年龄相仿的青少年作为主体的地方,正如晨鸡打鸣“一鸡叫而天下鸡皆鸣”,一句“无厘头”语言能快速广泛地在校园传播开来。

除以上原因外,“无厘头”语言传播的途径也有力地推动了自身的发展。

三、“无厘头”语言传播的途径

1.互联网是“无厘头”的最大阵营

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在生存的压力下,人们渴望释放自我,网络正好可以满足他们的欲望。 在BBS社区,聊天室、QQ里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在他们眼里,有名人,但没有权威, 有时尚,但没有经典。他们以“无厘头”语言的思考方式解构现实的爱情、道德、伦理、英雄、高尚。 如:

我喜欢邓丽君死掉了;

  我喜欢翁美玲自杀了;

  我喜欢陈百强病故了;

  我喜欢黄家驹摔死了;

  我喜欢张国荣跳楼了;

  我喜欢你,你自己看着办吧!

2.手机是最便宜的传播途径

如今手机已经是最大众化的通讯工具,“无厘头”语言充斥在手机短信中,如:唐僧正在火焰山下分配工作,悟空去借芭蕉扇,悟净去找水,八戒--你怎么还在看短信? 

有手机的用户对这些不会陌生,在这短短的几十字里“无厘头”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方式通过手机短信,用一些轻松幽默的语言,摆脱平凡,用0.1元的信息费,缓解他们在生活中的压力。

3.喜剧电影是人们最乐意接受的一种传播途径

以周星驰的喜剧电影为代表,其中以《大话西游》最为经典,这些喜剧电影关注和表现的常常是一些小人物,他们要生存下去,他们要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和生活原则,他们要拯救自己。“无厘头”语言现象的表达方式可以恰当的表现他们在现实的无奈感与无力感。冯小刚的电影中也有许多“无厘头”语言, 王朔等作家作品中也有“无厘头”语言的存在。

4.校园里学生间创造性的模仿是其风靡校园的最重要的原因

学生对新奇事物感兴趣,对联系自己校园生活实际的语言更是趋之若骛,把炫耀这些新奇语言作为自己了不起的成就。如有学生英语成绩下降后感慨:

“曾经有一张很高分数的英语试卷摆在我面前, 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 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 我会对那张很高分数的英语试卷说三个字: 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学生就是这样创造性的模仿,把自己在学习上、生活中的失败、痛苦和无奈以夸张、讽刺和自嘲的“无厘头”语言发泄出来,引起同学的共鸣。同学再结合自己的经历创造性的模仿,使得“无厘头”语言风靡校园。   

四、结语

“无厘头”语言实质上有着深刻的内涵,透过其嬉戏、调侃、玩世不恭的表象,直接触及事物本质。其意义是和谐了校园的氛围,让学生拥有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又一平台;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力。语文新课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1]其不足是本应该严肃的内容被这种“无厘头”语言解构掉。它虽然有时也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带来一些不愉快,但更多的却是欢乐。总之,它已经成为我们校园生活的一部分。从这点上去看,笔者认为“无厘头”语言现象的生命力将是持久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龚奎

[校园无厘头语言现象研究]相关文章:

1.超级无厘头搞笑语录

2.关于文明语言的校园演讲稿

3.校园语言暴力的教学随笔

4.现象观察的活动教案

5.《论语十则》的文言现象

6.现象观察活动教案

7.物理《声现象》复习课件

8.初三物理磁现象课件

9.附生现象阅读答案

10.声现象知识点实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