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6-2-26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学习重点】 

1、熟读成诵,疏通文意,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3、积累文言实词,掌握对偶、比喻、夸张、互文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预习提示】1、诵读全文 ,扫除字词障碍,查找资料了解乐府诗。

2、能够复述课文内容,理解文章内容。  

3、细读资料助读和学海拾贝,自己勾画重点。

【文体感悟】

选自南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南北朝时北方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双璧”, 属于叙事诗,又叫《木兰辞,》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才广泛,格调雄颈、热烈、质朴。)《木兰诗》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满怀激情地记叙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千百年来,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家喻户晓,深受人们喜爱。

【文章主旨】   

本诗通过对木兰代父从军,沙场征战和辞官还乡的叙述,塑造了木兰这一爱家、爱国,不慕名利,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 品质。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一、学海拾贝

(一)关于“修辞”

1、互文: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

2、复沓:两句更换少数词语(叠句的词语完全相同)。

3、顶针:前一句末尾的词语与后一句开头的词语相同。

4、借代: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来代替。

(二)关于节拍

同样是五字句,节拍不同:“二一二”节拍;“二三” 节拍;“二二一” 节拍。

二、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我朗读、我监督

【学习提示】在组内展开自由朗读,小组同学互相监督朗读全文。

2、展示朗读--我喜欢、我选择

【学习提示】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你最喜欢的语段来展示朗读,并说明理由。

我来理清每段内容:

3、美读修辞--我判断、我美读

【学习提示】在文中找出使用修辞方法的语句,美美地读。

第二课时

[基础巩固]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机杼(   )  鞍鞯(   )   胡骑(   ) 金柝(   ) 策勋(   )  赏赐(   ) 理云bìn(   )  pèi(   )头   扑shuò(   )   雄 chí(   )  阿zǐ(    )

2.形似字注音组词

拆(   )                 戎(   )                  傍(   )         

折(   )                 戍(   )                  滂(   )         

柝(   )                 戊(   )                  榜(   )         

析(   )                 戌(   )                  谤(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木兰当户织(          )        昨夜见军帖(         )

旦辞爷娘去(        )          万里赴戎机(        )

著我旧时裳(        )          安能辨(        )(         )我是雌雄4.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4分)

①阿爷无大儿 古义:_                _,今义:_                _;

②双兔傍地走 古义:_                _,今义:_                _。

5.回答下列问题。(46分)

①.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4分)

⑴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

⑵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

⑶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

⑷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②.有两个成语出自该文,它们是_____    ___和____     __。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愿为市鞍马   市:买              东市买骏马     市:集市

B.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            木兰不用尚书郎   不用:不愿作

C.朔气传金柝   朔:北方            策勋十二转     策勋:记功

D.军书十二卷  十二卷:十二本       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

7.填空。

①.《木兰诗》选自          朝          (人名)编的《          》,这是          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          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             的女英雄形象。

○⑴表现木兰深明大义,代父从军的句子是 。

②.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③.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④.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⑤.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⑥.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                                             ⑦.诗中的“                、              ”一句,用           和           的修辞手法,十分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

○8写木兰辞官不就,突出她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格的句子是                      

○9.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                 ,                ”一句诗文。

8.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9.写出下面诗句的大意。

①.爷娘问女来,出郭相扶将                                                                   

②.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10.下面是对木兰的几种评价,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准确(  )(3分)

A、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B、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对统治阶级战争政策的否定。

C、木兰替父从军,不仅表现了古代人民要求男女平等的愿望,而且反映出他们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D、木兰替父从军,不仅表现了爱国精神,而且表现了古代人民对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的抗议。

11.译句:

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⑵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⑶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⑷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12.“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一句从表现手法上看起了什么作用?(4分)

                                                                        

13.木兰到家后的一系列动作表现了木兰怎样的心情?有哪些动词?(4分)

                                                                          

                                                                              

1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6分)

⑴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通   ,意思是

⑵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通   ,意思是

15.对诗的开头四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这几句诗用“不闻……惟闻……”相对比的句子,写木兰在织布时不自觉地停下了工作,发出了叹息声,表现了木兰愁闷之深。

B、“唧唧”是叹息的声音。“唧唧复唧唧”表现木兰在连续地叹息。诗歌一开始这样写,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吸引读者。

C、诗的开头反复表现木兰的愁闷心情,表现木兰面对的问题是很难解决的问题,但她最终下定决心替父从军,更有利于塑造巾帼英雄的形象。

D、“木兰当户织”一句,通过木兰织布选择的地点表现她心情的郁闷,她正是借对着门织布来观赏外面的景象来排解心中的郁闷。

第三课时

卿卿复卿卿,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 ,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 ,卷卷有爷 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 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 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②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 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6.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是什么?(4分)

                                                                       

17.画线的第一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写出了 。

18.两组“旦辞……暮宿(至)……”写出了 。

19.两组“不闻……但闻……”写什么景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0.第四段主要写什么?为什么略写?

                                                                        

21.选出不是对偶句的一项(  )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B.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2.木兰凯旋回朝,天子怎样对待她?她的要求是什么?

                                                                    

23.画线的第二句是什么描写?表现木兰什么特点?(5分)

                                                                           

24.结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5分)

                                                                            

25.对木兰这一形象的意义,怎样贴切评价?(5分)

                                                                            

 

[能力提升]

(一)阅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段意                                                            

2.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词填写

①描写爷娘:                                 ②描写阿姊:                         

③描写小弟:                                 ④描写木兰:                         

3.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4.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sp;                     

5.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二)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少习射(少年时)               B.市鞍马(买)

    C.长而益精(更加)               D.易男装(穿)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皆次当行(        )       数(         )建奇功

3.区别一词多义

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因:         )

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因: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②.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5.“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B.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次建立功勋。

    C.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屡次建立功勋。

    D.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6.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的句子是:

                                                                      

 

李克美

[《木兰诗》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相关文章:

1.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

2.语文版木兰诗导学案

3.木兰诗的学案

4.《谈中国诗》导学案

5.七年级木兰诗思维导图

6.七年级下册课文《木兰诗》

7.木兰诗七年级下册

8.七年级下册木兰诗课件

9.木兰诗七年级下册课文

10.历史教学导学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