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
一、学习内容:
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比较两首诗的异同。
二、课堂研讨:
1.这首诗哪部分写实?哪部分想像?写实与想像部分都突出了夜晚的什么特点?
2.这首诗的两个小节之间有着什么内在联系?
3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4..这首诗的结构与《天上的街市》有哪些异同?
三、课堂练笔(学习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写句子)。
a发挥联想与想像,续写句子。
牵牛花开放了……
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
b有感情地、轻柔地、舒缓地、带点神秘味的反复朗读最后两句,再讨论翻译“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然后展开想像,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的想像世界。可对鲛人做合理的推想,也可以选择《天上的街市》中的想像部分,用自己的话加以描绘。
四、布置作业:
发挥想象,以某事物为对象,写一首小诗,表达自己某种愿望。
《静夜》 导学稿答案
三、课堂研讨
1.这首诗哪部分写实?哪部分想像?写实与想像部分都突出了夜晚的什么特点?
--诗的第一小节描绘了静谧的夜景,属写实;第二小节属想像。无论写实还是想像都突出了夜晚的“静”
2.这首诗的两个小节之间有着什么内在联系?
--第二小节开头的劈头一问“天河何处”,结束了第一小节的写景思路,把读者的视野与心胸引向了广袤宇宙,又以“远远的海雾模糊”收拢读者放飞的心神。叫咱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写出诗人的想像已经像脱缰的野马穿过茫茫海雾,想像着有“鲛人”立在岸边,对着月亮留下串串珠泪……多么奇瑰的想像。第一节的景物描写,是想像的基础,而没有了第二节的想像,第一节的景便没有活力,没有生气。有了第二节的想像,才使看似平淡无奇的景变得空灵、美丽。
3.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第4小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可重点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如喜欢第一小节的诗句,可扣住写景的细腻形象,像“笼罩”一词,写出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淡淡的月光下,朦胧而又神秘。“漏出了几点疏星”的“漏”,写出了淡淡月光照耀下的团团白云,而白云之间的空隙里,有隐约可见的闪烁的几颗星星。如喜欢第二小节的诗句“天河何处”,则可以抓住诗人跳动的思绪,由普通的乡间夜景一下子把读者的思绪带到了广袤的宇宙之中,使全诗的境界得以拓宽和提升。但紧接的“远远的海雾模糊”又把读者刚刚放飞的心绪往回收拢,模糊的海雾中有什么?使人想到什么?自然引出下文。而喜欢后两句的则又可以把思维转换到想像的角度,为什么流珠?喜极而泣?伤心落泪?抑或无穷思念?……想像的精妙自不待言。
4.这首诗的结构与《天上的街市》有哪些异同?
--两首诗的结构大致相同,都是先写景,以写景为基础,再展开想像。不同的是《天上的街市》在写景部分由“街灯”、“明星”的联想把读者的视线由人间转到天上,为第二小节具体描绘“天上的街市”做了铺垫。而《静夜》则是靠第二小节的“天河何处”结束写景,转而想像的。
5.指导学生练习,学习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写句子。
a、 这个练习很简单,是学生学习联想和想像手法的基础性练习,学生说的答案合理即可。
b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轻柔地、舒缓地、带点神秘味的反复朗读最后两句,再讨论翻译“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的想像世界。可让学生对鲛人做合理的推想,也可以选择《天上的街市》中的想像部分,用自己的话加以描绘。
徐秀形
[《郭沫若诗两首静夜》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1.静夜郭沫若教案
2.《谈中国诗》导学案
10.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