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发布时间:2016-2-12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金色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金色花》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四课,是印度著名文学家泰戈尔众多表现母爱主题诗歌当中的一首。本诗通过描写一个小男孩幻想自己变成一朵神圣的金色花之后与母亲之间发生的故事,表现了一种深深而又真诚的母子之情,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它所抒发的感情是人类都会有的一种伟大的情感,通过诵读容易将学生带人诗境,引起强烈的共鸣。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外界事物比较好奇,对美的事物也有着自然而然的亲近感。再加上通过前几课的学习,他们已经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开始对文学产生了亲近的欲望,因此,如果从感情和美的角度出发加以引导,能够引起大家很大的兴趣。但是,因为大多数学生的阅读时间还是相对比较缺乏,再加上年龄比较小,所以进入感悟、欣赏层次也就比较低,表达自己阅读感受的能力就会差一点,这方面,还需要老师想办法进行加强。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范读、自由朗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

(2)通过自主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学生对亲人的关爱之情以及欣赏感悟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感情

教学难点:

鉴赏诗歌,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教学方法:

诵读欣赏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使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小学的时候我们学过一首诗,叫做《游子吟》,大家还记得吗?”生答:“记得。”“那么,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吧。”(大家背)“恩,很好。那大家还记得这首诗表现的主题是什么吗?”“深深的母爱。”“对,母爱。母亲是离我们最近的人。母爱像一棵大树,它庇护着我们成长;母爱像一盏明灯,它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母爱像一股清泉,它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也是最美好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让我们再进行一次爱的洗礼!”

二、作者介绍:

泰戈尔,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金色花,印度圣物,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它在宗教中也是美好的化身。

三、知识积累,解决生字词:

 匿(nì)笑:偷偷地笑           嗅(xiù):用鼻子闻。动词。

   罗摩衍(yǎn)那:印度的一部叙事诗。

   祷(dǎo)告:向神祈求保佑。     

沐(mù)浴(yù):洗澡,洗浴。也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里。

四、朗读诗歌,感受意境:

1、学生自由朗读。在学生自由朗读后,请同学起来谈自己的初步感受。同时追问有没有最喜欢的语句,为什么喜欢这样的语句呢?从这些语句中读到了什么?

 比如: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读出调皮、想象、快乐的感觉) 

②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的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读出了母亲的焦急的心情,可带着急促的读法。我调皮,读出轻快的感觉。)

③“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读出了爱怜、责怪。有一点娇嗔,但是悬着的心终于落下,可以前面读得急促,后面落下时变成厚重慢慢的读法。)

④“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读出了调皮、撒娇,可以轻快点读。) 

2、讨论完后,进行第二次朗读:集体带着感情地诵读。(师生一起)

五、诗歌赏析,合作探究:

  1、通过前面的诵读,我们可以看出诗中的“我”变成了一个什么呢?他变化的原因是为了什么?我们可以初步看出这个“我”是一个怎样的角色?

明确:“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变化的原因是“为了好玩。”(学生可另答为了母亲)。初步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有点调皮同时又非常开朗活泼快乐的小孩。

  2、大家用到调皮一词,非常好,请大家想一想,自己在生活对母亲有没有调皮过呢?(请一个同学分享)大家再看一下诗歌中“我”又是怎样调皮的?

     明确:学生讨论,然后总结出“我”与母亲的三次嬉戏:

           母亲祷告时,我发出花香让母亲问到

           母亲读诗时,我投出影子到母亲书上

           母亲去牛棚时,我跳下现出原形求母亲讲故事

 3、讨论在这三次嬉戏中,“我”所做的事情有没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学生自由讨论。明确:都是围绕着母亲展开,都是默默地没有让母亲知道,像自己的小秘密。但是同时,又都是为了和母亲亲近。前面两件事还体现出了“我”对母亲的关爱,希望给妈妈带来幸福。

     追问:母亲都是怎样表现的呢?体现了母亲是一个怎样的性格?

   明确:前面两次,母亲没有任何反应,但是在诗歌最前面讲到母亲叫道:“孩子,你到哪儿去了?”可以看出母亲的担心。母亲做祷告、看叙事诗,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充满爱的人,善良,美丽,大方。当“我”变回原形后,母亲说:“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可以读出母亲的一种娇嗔,但同时又读出了母亲的焦急以及后来终于将悬着的心落下。试想,孩子消失了一天,当突然又出现在你的面前,是会有多么地惊喜与高兴呢。

   总结:可以看出母亲善良、慈爱,同时又美丽、大方的性格特点。

4、那么同学们,这首诗描写的对母亲的爱是悄悄的、默默无闻的,大家赞成这种爱的表达方式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表达对母亲的爱?

此题自由回答。最后老师总结:诗中“我”对母亲的爱是非常淳朴的,从一些默默无闻非常单纯的做法中可以看出。但是,不管我们为我们的父母做什么事情,只要是我们真心的,都会非常感人。所以,让世间充满爱吧,我们都要为我们的父母做一些事情。

六、拓展延伸、自由讨论:

     学习了这篇课文,大家都有被这种母子之情所感动。那大家知不知道其他一些关于亲情的故事呢?有没有要分享的。

     明确:学生可回答。若学生回答能力有限,老师可做补充。比如王祥卧冰求鲤、孟母三迁、陶母剪发换鱼等。

七、借鉴迁移、课后作业:

     诗中的“我”拥有了神力,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母亲做了一些事情。试想如果自己也拥有了这样的神力,你会变成什么,又为父母做些什么呢?请以“假如我变成了_______,我要________”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小作文。

八、结语:

    同学们,“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相信大家一定都感受到了子女与母亲之间那种深深的爱。是啊,母爱伟大,母爱圣洁,母爱永恒,让我们一起好好学习,报答我们的父母吧。最后,让我们用一首歌来表达我们此时此刻共同的心声。(播放《妈妈的吻》)    

九、板书设计:

                      金  色  花 

                                      泰戈尔(印度)

                 祷告                  发花香

三次“嬉戏”     读诗                  投倩影

                去牛棚             现原形  请求母亲讲故事

           母亲 (善良、慈爱)    “我”(调皮、孝顺、爱母亲)

十、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