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文言文预测2 中考复习(九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6-7-14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醉翁亭记

一、译文

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啊。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啊。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的,是醉翁亭啊。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啊。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称它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稍微喝一点儿就醉了,而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一片浓阴,秋风浩浩,天气晴好,霜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裸露,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老人 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出游啊。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甜酒水清,山上野味菜蔬,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这是太守的酒宴啊。酒宴上的乐趣,没有管弦乐器(助兴),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杂乱交错,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样子。(一人)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跟从啊。树林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快乐的,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二、【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2、相关知识:醉翁亭位于琅琊山麓,是安徽省著名古迹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写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记的就是此亭。宋仁守庆历年间,朝政腐败,权贵当道。原在朝迁中做官的欧阳修主张革新时政,且不避谤,敢于揭露官吏阴私,因而得罪了左丞相夏竦等人。夏竦便在皇帝面前诬告他。皇帝听信馋言,将欧阳修贬谪滁州。庆历一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来到滁州,认识了琅琊寺住持智仙和尚,并很快结为知音。为了便于欧阳修游玩,智仙特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欧阳修亲为作记,这就是有名的《醉翁亭记》。从此,欧阳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乐饮酒,“太守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帮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因此得名。

三、【整体感悟】

1、谋篇立意:本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全篇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炉,表面上句句记山水,实际上句句记亭,句句记太守。作者把自己的欣慰和悲苦之情,含蓄、巧妙地蕴藏在对自然风景的描绘和游乐气氛的渲染上。课文通篇采用“剥芛法”,即句句用“也”字(说明句式),从容婉转,一气呵成。全篇表面上在写“醉”,实际上是写“乐”。因为“醉”与“乐”其实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是为了写“乐”,甚至可以说就是在写“乐”。全文以“乐”贯穿始终,各部分紧扣主旨,层层深化,逐步推进。

2、文章脉络:全文共四个自然段。层次清晰,井然有序。先写醉翁亭四周的环境(第一段),继写山间朝暮、四时的不同景色,游山之乐无穷(第二段),再写百姓游玩、众宾宴饮、太守醉倒的场面(第三段),最后写宴散人归,点明写作主旨。

第一段,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作者从大处落笔,由远而近,层层进逼,为全文张本。

第二段,写朝暮四时之景,即景生情,是按从早到晚的顺序写的;写四时的不同景色,是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的。用分述总收之法,条理极其清晰。

第三段,写滁人、宾客、太守游琅琊山的情形。写宴饮欢乐的场面是按由外而内的顺序写的。

第四段,归结全文主旨。先以宴罢归去结住叙事,忽然又从禽鸟之乐翻出两个“不知”,道出作者心曲;结尾才点出作者姓名,收束全文。

四、写作方法

1、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

“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

2、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写景和抒情的自然结合。

文章先写亭的远景,因为亭之所在是琅琊山,就从这里落笔,用“蔚然深秀”表现它的外观,又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表现它的丰姿,使人产生赏心悦目之感。接着写亭的近景,用鸟翼做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后借释亭名来由直抒作者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抒情的基调。以下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写亭子四周的自然景色,以“乐亦无穷”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第二,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这幅生动的风习画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据此可见,本文在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上是相当出色的。

3、本文在语言运用上也很有特色。

文中骈散相间,节奏富于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易于成诵。首先,《醉翁亭记》的语言高度概括,含义丰富。最突出的是,作者在本文中首创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被同时代和后来的作家所用。现已演变成稳定性强、规范性高的成语,发挥了它们的引申意义。其次,《醉翁亭记》的语言凝练精粹,晶莹润畅,这是作者善于观察事物、精辟地捕捉对象的本质特征并加以提炼的结果。再次,《醉翁亭记》的语言抑扬顿挫,铿锵悦耳。全文几乎全用“也”收束句尾,又一贯通篇,毫无赘烦之弊,反有灵动之妙,具有一唱三叹的风韵。

五、【练习解答】

1、全文21个“也”字,都处在句尾位置,每个“也”字代表了一个语意层次,层次推进,一贯到底,使文章不仅层次分明,而且气势贯通;21个“也”字回环往复,造成一种舒缓委婉的音乐美与抒情气氛,读来一咏三叹,韵味无穷,情致盎然。

2、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政治革新而被贬为滁州太守,心中是苦闷的,所以虽游览山水、饮酒作乐,也摆脱不了思想上的消沉,然而他又能“乐其乐”,以“滁人游,众宾欢”为乐,表明他寄挂民生,与民同乐的政治愿望。

六、【同步评价】

1、解释加点的词

环滁皆(   )山也。其(  )西南诸峰,林壑尤(    )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   )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             )临(     )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   )谁?山之僧智仙也。名(    )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     )醉,而年又最高,故(    )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    )意(     )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    )之心而寓(      )之(    )酒也。 

        若夫(     )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  )朝(   )暮(  )也。野芳(   )发(   )而幽香,佳木秀(   )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  )者歌于(  )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   ),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   )者,太守宴也。宴酣(  )之乐(    ),非丝(   )非竹(    ),射(   )者中,弈(   )者胜,觥(   )筹(   )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     )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     )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   ),鸣声上下,游人去(     )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    )乐(    ),而(     )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         )其(       )乐(      )也。醉能同其(    )乐(    ),醒能述以(      )文者,太守也。太守谓(    )谁?庐陵欧阳修也。

2、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①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③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④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⑤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⑥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⑦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⑧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本文的作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     ,字永叔,号    ,晚年又号     ,谥号    ,是“        ”之一。

4.人们经常引用“              ”来形容他人另有图谋。

5.用简练而生动的笔触描写琅琊山四季不同景色的一句是                      

                   。这个句子从  觉,  觉,  觉三个角度进行立体的描绘,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美感。

6.本文围绕一个“   ”字来记述游玩经历。

7.作者之“乐”体现在三个方面:      ,      ,      ,其中作者说“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体现了他         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和范仲淹的“          ”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

 秋水

一、【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秋水:秋天的洪水。百川灌河:许多河流注入黄河。灌,注入。河,黄河。不辩牛马:分辨不清牛和马。辩,分辨,现在写作“辨”。欣然:高兴的样子。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认为天下盛美的东西全部都在自己身上。己,自身。东面而视:面向东观看。面,面向,朝向。视,看。望洋:抬着仰望的样子。野语:俗语,俗话。莫己若:即“莫若己”,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少仲尼之间:认为孔子的学识少。轻伯夷之义:认为伯夷的道义轻。大方之家:得大道的人。方,道。

2.作家作品

⑴庄子,名周,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庄周的思想,是以老子为依归。

⑵《庄子》强调“全性保真”,舍弃任何世俗的知识和名誉地位,以追求与宇宙的抽象本质--“道”化为一体,从而达到绝对的和完美的精神自由。《庄子》对现实有深刻的认识和尖锐的批判。不同于其他人只是从统治者的残暴来看问题,作者还更为透彻地指出,一切社会的礼法制度、道德准则,本质上只是维护统治的工具。

⑶背景链接   本篇是《秋水》的节选,篇名为文章篇首的二字,与文章中心没有关系。

⑷《庄子》名言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

2、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3、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天下有道,圣人可以成就事业;天下无道,圣人只能保全生命。)

4、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白马跳过缝隙),忽然(一晃而过)而已。

二、【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这篇文章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都是相对的,告诫人们不能囿于己见而骄傲自大。

二、文章脉络   课文可分两层。

第一层(开头至“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

第二层(“顺流而东行”至文末),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弗如。

三、写作方法

1、对比手法的运用。在写河神认识的前后变化时,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将黄河的壮阔与北海的广阔作比较(前者是“百川灌河”,“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后者是“不见水端”),还将河伯前后的认识作了对比(“欣然自喜”--“望洋自若而叹”)。这种手法的运用,使人觉得文章通俗、明白、形象易懂。

2、设喻说理。 这篇文章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来说明哲理,通篇都在设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都是相对而言的,告诫人们不能囿于己见而骄傲自大。

四、练习解答

一、1.河伯对自己的认识由“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到“望洋向若而叹”认为野语说的就是他,并严格剖析了自己,无情地批评了自己,最终还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浅陋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耻笑。他的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在于他看到了北海的壮阔,此其一;其二,他善于将黄河与北海作比较,将自己与海神作比较,在比较中看到自己的不足;最后,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具有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

2.课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三、【同步训练】

一、基础训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泾流(  ) 渚崖(  ) 

2、填空:庄子,名      ,        中期      国人,他继承并发展了    的思想,为      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庄子》研究者大多认为是庄子所作。

3、默写:  ⑴《秋水》中写河伯骄傲自大的句子是                           。

⑵河伯见到海神若后自我反省的句子是:野语有之曰:“            ,     ,           。”

⑶由本文引出的两个成语是     、      。

4、重点字词

秋水时至      欣然           

轻伯夷之义者 泾流                       

百川灌河                不辨牛马

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                          

望洋向若而叹

不见水端               野语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始旋其面目 闻道百                        

则殆矣 以为莫己若者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子之难穷                                                           

5、古今异义

(1)百川灌河  古:       今:

(2)至于北海 古:          今:

(3)于是焉    古:            今:

6、词类活用

(1)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2)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者:

(3)顺流而东行:

7.通假字。

(1)不辩牛马:    (2)泾流之大:

8.一词多义

始   河伯始旋其面目      始吾弗信                  

见   不见水端       见笑于大方之家

闻   闻道百         少仲尼之闻      

面   东面而视             伯始旋其面目

若  望洋向若而叹          以为莫己若者   

少少有大志                少仲尼之闻

9、解释下列虚词

(1)之    泾流之大(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吾非至于子之门(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野语有之曰( )/ 我之谓也( )/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

(2)而    顺流而东行      东面而视      望洋向若而叹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10、翻译下列句子

①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②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③“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⑤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愚公移山

一、【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河阳:黄河的北岸。河,黄河。      年且九十:年龄将近九十。且,将要,快要。

出入之迂:进门出门要绕远。迂,曲折,绕行。     平险:铲平险峻的大山。险,本文指险峻的大山。

杂然:纷纷。           献疑:提出疑问。    如太行、王屋何: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如……何,把……怎么样。  叩石垦壤:凿石头挖泥土。  始一反焉:才回家一次。  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残年余力: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力气。    何苦而不平:担心什么铲不平?苦:愁,担心。    惧其不已:害怕他不停地做下去。    感其诚: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无陇断焉:没有高大的山了。陇断:高大的山。

2.作家作品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名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

二、【文本解读】

1、谋篇立意: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富有神话色彩,读来脍炙人口。

文章成功地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大自然的伟大魄力,同时也说明了要想战胜困难,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的道理。(概括一篇文章的主题,首先要掌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其次要注意概括主题的方式,通过什么样的事,来表达怎样一个中心。)

2、文章脉络

课文有四个自然段落:

第一段:写故事背景。句句都与下面的情节有关:“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说明山又高又大,移山很艰难,其中“方”和“高”,极言移之不易;“本在”这一句为后文山被移埋下伏笔。

第二段:写愚公决心移山,得到全家的支持,并排除疑难,立即行动。这一段是故事情节的开端和发展。

第三段:写愚公驳斥智叟的观点,是故事情节的高潮。智叟“笑而止之”,自作聪明之态。智叟出语句句都是讥笑与责难,“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出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语气很重,则简直是讥笑愚公无能了。愚公闻智叟之言“长息”,说明他早已是胸有成竹。他在批驳智叟的话里说得十分清楚。这段话是用“顶真”的修辞手法写,一句顶一句,层层紧扣充分说明了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最后用“无穷匮也”结束肯定了人力的无穷无尽,很有说服力。接着用“而”字一转,又指出山只能是越挖越少,不会“加增”。这样得出“何苦而不平”的结论就十分自然,令人信服。

第四段:神话的结尾。这故事的结局也照应了故事的开端。以神话结尾更能突出愚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充分显示了人类的伟大力量。“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说明了移山的结果。

3、写作方法

1.主要是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人物性格。

如:(1)愚公和智叟对挖山的不同态度;愚公年且九十想的是造福子孙,遂率子孙“叩石垦壤”,而智叟则认为“以残年余力”去移山是“甚矣,汝之不惠。”通过对比,愚公的这种改造、征服自然的坚强毅力更加感人了。

 (2)愚公之妻与智叟对愚公移山态度的对比。其妻是出于对愚公的关心,是从“献疑”角度说的。“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但她没有反对的意思。而智叟显然是讥笑愚公,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尤显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存心挖苦,“其如土石何”语气很重,则简直讥笑愚公无能了。

其他一些对比都有力地烘托了人物性格,表现了文章主题。

2.神话结尾,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动了天神、天帝,两座大山居然都被背走了,给这本难结局的故事以一个圆满的结局。这是对愚公精神的肯定,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种美好愿望。这同一般的宣扬封建迷信是完全不同的。

三、【同步训练】

1、《愚公移山》选自《             》,这是一篇            。

2、解释句中的字:

⑴杂然相许(许:       杂然:             

⑵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             )

⑶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         )

⑷帝感其诚(感:                 )

⑸而山不加增(加:                     

⑹聚室而谋日(聚室:                  )

⑺何苦而不平( 苦:    )            

⑻吾与汝毕力平险(险:         )

⑼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匮:   )        

⑽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负:       )

⑾山北之塞(塞:  )                

 ⑿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     彻:        )

⒀惧其不已也(已:   )              

⒁惩山北之塞(惩:  )         

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  )        

⒃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易:            )     

⒄虽多之死,有子存焉(虽:   )     

⒅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毛:    

⒆无陇断焉   断:                    

⒇方七百里( 方:     )

3、写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⑴指通豫南     通   ,意为             。

⑵始一反焉     通  ,意为           。

⑶汝之不惠     通   ,意为          。

⑷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  ,意为    。

⑸一厝朔东  通      ,意为        。

4.翻译。

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⑵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⑶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⑷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⑸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⑹帝感其诚。

⑺吾与汝毕力平险。

⑻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⑼甚矣,汝之不惠。

⑽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5.说明下列句中“之”的用法。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2)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3)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6.与“何苦而不平”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且焉置土石?B.何陋之有?C.何以为计?

7、指出下列“其”和“之”的不同用法。

其:其妻献疑曰(   )  惧其不已也(   )

  其如土石何(   )  帝感其诚(   )

之:河阳之北(   )  以君之力(   )

  笑而止之曰(   )  毁山之一毛(   )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分)

A、这篇寓言故事相当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写出了一些生动的细节。

B、本文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C、本文结尾写大力神夸娥氏两个儿子把山背走了,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思想。

D、愚公跟智叟的对比是文中的主要对比,是故事寓意之所在,反映了我国古代人们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两种对立的观点。

9.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3分)

A、河阳之北  B、汝之不惠  C、操蛇之神  D、渤海之尾

7.选出“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3分)

A、其妻献疑曰  B、其如土石何  C、帝感其诚  D、惧其不已

10.对于寓言的神话结尾,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愚公的行动感动了天帝,反映了古代讲究迷信,这是这篇寓言的不足之处。

B、愚公的精神和行动感动了天帝,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跟宣传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区别。

C、天帝在愚公的坚强意志面前惧怕了,屈服了,说明只要有信心,目标总能实现。

D、天帝在劳动人民的伟大力量前屈服了,说明人定胜天。

11.这篇文章是一篇寓言,其寓意是(  )

A、愚公与智叟正相反,愚公不愚,智叟不智。B、要有长远打算,办什么事都要有计划。

C、只要下决心,有恒心,任何困难都能克服。D、只要办事认真,上帝也要受感动。

1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且: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B、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

C、其:其妻献疑曰     既出,得其船……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D、之:投诸渤海之尾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13.从课文学习中知道, “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    “河阳”“汉阴”等。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请分别写明下列城市所处山水的位置。(2分)

⑴  江(长江)阴_____________;在长江南岸    ⑵洛(洛河)阳  _____________;在洛河北岸    

 ⑶ 衡(衡山)阳_____________;在衡山南面⑷华(华山)阴_____________;在华山北面

(一)(15分)(09成都)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 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杂然相许      许: 赞同      

B.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 扛

C. 寒暑易节      易: 交换      

D. 何苦而不平    苦: 劳苦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以君之力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而山不加增  义不杀少而杀众

D. 告之于帝    皆以美于徐公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

B. 愚公在对智叟进行反驳时,信心百倍,理由充足,以“人无穷”而“山有尽”的道理,说得智叟哑口无言,无力回击。

C. 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 “愚公”,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D. 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

4、翻译

(1)甚矣,汝之不惠。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送东阳马生序

一、作者简介及文章背景。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金华人)。元至正中,荐授翰林院编修,以亲老,辞不赴,隐东明山著书。明初以书币征,除江南儒学提举,命授太子经,主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后因长孙宋慎与丞相胡惟庸谋反案牵连而被贬四川茂州,死于洪武十四年(1381)五月,终年72。正统中,追谥文宪。

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高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入朝晋见。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了这篇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他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二、关于本文的文体:

序,一种文体,与“序言”有别。此处是指赠序,一般写在送别时,内容多是劝勉、誉扬之词。文章内容有着很强的针对性,主要是以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辛来告诫年轻人要认真地学习,文中的谆谆教诲至今有着很强的教育意义。本文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太学生马君则的。作者以自己当年求学的亲身经历,热情勉励马君则要勤奋学习。

三、文章结构

第一段是讲述作者年少时求学之艰难和用心之诚恳专一。先叙幼时求学时的情形。文章起笔就点出“嗜学”,为全文定了基调。“嗜学”然而“家贫”,由此引出求学的勤奋:必须借书抄录,按期归还。因此得以“遍观群书”。接着叙述成年后求师的情形。着重写“叩问之难”:要“趋百里外”,去向“先达”求教。在教师面前还要毕恭毕敬。“立侍左右”“俯身倾耳”地求教,这些说明了“援疑质理”的求教之艰难,又表现出作者求知的渴望与诚心。

然后写从师求教的道路异常之辛苦。行走于“深山巨谷”,冒着“穷冬烈风”,“足肤……四支僵劲”形象地写出了长途跋涉遇到的种种艰难困苦。

其次叙述自己求学时衣食粗劣不堪,生活极其简朴。这一段最后一句总括全段“勤且艰若此”,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

第二段叙说当今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作者采用的是对比的手法,与第一段构成鲜明的对照,从对比中自然而然地推出结论。经过四个方面的对比,太学生条件之优越和作者昔日之艰难是显而易见的。作者在昔日的艰难困苦中能业有所精,德有所成;而处于优越条件的太学生不能有所精、有所成,只能说明其在学习上用心不专,完全不用去找任何理由。

第三段点明这篇赠序的写作背景和意图。先用“流辈甚称其贤”赞扬马君则“善学”,再用“辞甚畅达”“言和而色夷”“少时用心于学甚劳”表明马君则专心致志而且学有所成的,这也是“善学”的结果。最后说“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是为了进一步勉励马君则更加刻苦向学,实际上也是向更多的年轻人进行告诫。这才是本篇赠序的写作意图。

课文的三段文字内容环环相扣,前两段通过对比阐发主旨,第三段紧扣“赠序”的特点,说明写作意图。文章生动而有说服力,对任何时代的学生都是一个良好的教育。

课文内容理解

1、文章从几个方面表现了作者的求学之苦和用心之专?

   *幼年得书之难,借书抄录,读书的艰难;成年从师的艰难;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表现作者求学之勤苦;求师艰难,毕恭毕敬,表明作者求知的渴望和决心。

2、“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这句话有何表达效果?

   *用反衬的手法,写老师的严厉是为了突出作者求师的诚恳,生动地表现了他的虔诚和恭敬的态度。突出了他求师的艰难。

3、从几方面概括作者求学时的客观条件?路途:遥远艰难。衣着:破旧不能御寒。饮食:每日两顿,毫无滋味。

4、太学生的优越条件,表现在那些方面?有书可读,有师可问,无奔走之劳,无冻馁之患。

5、第一、二段文字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对比,增强说服力,突出中心。

6、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

   答:学习条件不好,仍然能学习好,像宋濂那样;学习条件好,却不一定学得好,像某些“太学生”那样。学习条件好坏对学习能够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学习成功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坚”专心致志,这是宋濂亲身体会,也是古今学有所成的人的共同体会。

7、本文揭示了怎样的道理?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8、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增强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

四、通假字

1、(同舍生皆)被(绮绣):同“披”。

2、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同“肢”,肢体。

3、与之论辨:辨,通辩,辩论。

五、古今异义词

右备容臭(气味,文中指香料/难闻的气味)

县官日有禀稍之供(官府,朝廷/多用来特指县长)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虚伪的,不真实的)

六、词类活用

1、主人日再食(名词作状语,每天)

2、腰白玉之环(名作动,挂在腰间,腰佩)

七、练习

1.本文作者      ,字       ,号     ,浙江金华人。明初     家,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是指               ,内容多是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余幼时即嗜学       (2)无从致书以观

(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4) 弗之怠 

(5) 走送之      (6)不敢稍逾约 

(7) 既加冠      (8) 无硕师名人与游 

(9) 尝趋百里外    (10) 门人弟子填其室 

(11) 未尝稍将辞色       (12) 援疑质理  

(13) 或遇其叱咄     (14) 俟其欣悦  

(15) 负箧曳屣    (16) 持汤沃灌 

(17) 以衾拥覆        (18) 寓逆旅主人 

(19) 腰白玉之环       (20) 烨然若神人  

(21) 緼袍敝衣   (22)略无慕艳意 

(23) 县官日有廩稍之供      (24) 岁有裘葛之遗 

(25) 无冻馁之患矣          (26)非天质之卑   

(27)流辈甚称其贤        (28)乡人子谒余 

(29)撰长书以为贽 

(30)言和而色夷    (31)自谓 

(32)论辩           (33)是可谓 

3,找出本文中的两个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      (2)同舍生皆被绮绣 

4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

5.文章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

6.文中从哪些方面叙述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7.作者写自己求学经历艰难的目的是什么?

8.文章开头的“ 嗜学 ”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9.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            ”与“    ”之间的矛盾来决定的。

10.作者成人后求师的艰难,包括哪三种情况?(高度概括回答即可)

11.作者在叙述青年求学经历时插入同舍生优越的条件有何用意?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12.“太学生”的优越条件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概括回答。

13.“太学生”没有成就的原因在于“           ”而不是“            ”。

14.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全文中心论点)这句话要说明什么意思?(通过主旨句的表述,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5、重点语句翻译

1)、 俯身倾耳以请

2)、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6).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7).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8). 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追忆

[2012年中考文言文预测2 中考复习(九年级下册)]相关文章:

1.中考必考文言文木兰诗

2.中考文言文木兰诗答案

3.2017中考赵普文言文复习

4.高考文言文断句方法及技巧

5.高中常考文言文翻译

6.高考文言文作文满分卷

7. 高考文言文断句方法技巧

8.高考文言文的翻译教案

9.高考文言文翻译答题要领

10.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