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的春天
-------------《春》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上,语文版)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的字词句子.
2.赏析精美语言,体味蕴含的情感。
3.了解关于作者朱自清的文学常识。
4.整体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关于春天的五幅图画,赏析精美语言,体会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五官感觉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具与学具:
VCD光盘,录音机、《春》课文朗诵带、学生自绘的图片,自制的头饰,
教学设计:
课前导语:
放关于春天的图片,和放《春》的录音带,让生感受一下春天,从图片上寻找春天的气息。
让学生随读,读准字音,把正确的字音填在括号里。并思考:课文一共描绘了关于春天的哪几幅图画。
西藏( ) 头昏脑( )涨 散( )文
迷藏( ) 水( )涨 散( )步
薄( )荷 黄晕( )
薄( )弱 晕( )头转向
薄( )厚
学生讨论总结出五幅图画,有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教师分小组让学生展示这几幅图画。
春草图:(通过图画来展示)。让这个小组的同学每人发挥想象画一幅图画,让同学们看图片,画得同学并解释图片的内容。(效果:学生对图画很感兴趣,小草画得普遍太茂盛了些)
春花图:(采用表演的形式来展示)。让学生准备好图片,比如桃花和桃子,梨花和梨,杏花和杏,在胸前沾上花,背后粘上对应的果实。还有扮演蜜蜂和蝴蝶的同学戴上蝴蝶和蜜蜂的头饰。开始表演“百花争春”,比如杏花说:“梨花姐姐我先开,” 桃花说“不行,我多美丽,我先开吧”,一转身,她们的身后全变成了果实。蜜蜂蝴蝶也争先恐后采花蜜,抢花粉。(效果:学生表演认真,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春风图:让喜欢口技的同学表演口技,模仿春天的声音,有鸟叫声,有牧童的短笛声,高山流水的声音,以及春天还可能有的声音。
(效果:表演口技的同学成绩并不突出,大家对他们的表演予以高度评价,有个同学高兴地说上语文课帮他找到了自信。)
合作探究:1.找出你喜欢的一句话,并分析你喜欢的原因。讨论后回答。
学生回答较多的地方: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钻”字体现了小草不可遏制的生命力,写出了草长时的拥挤。偷偷写出了小草的(情态),嫩嫩写出了(质地),绿绿写出了(色泽),园子里,田野里,写出了(长势)。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闹”字用得好,不仅写出了声音,而且写出了情态,把百花争春的热闹场面写出来了)
○3“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象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句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突出了春风和煦、温暖的特点。这是从触觉角度写春风的。)
○4可别恼。看,象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罩着一层薄烟。(运用比喻、排比,突出雨多、细、密、斜、薄的特点;用“别恼”撇开,细说春雨的可喜;用“斜织”“薄烟”状春雨紧密、迷蒙,形象贴切。)
合作探究二:文末三段语序能否互换呢?
师生共同总结:文末三段运用比喻、拟人句构成段落排比,其顺序不可调换。因为它们是按照“娃娃”“小姑娘”“青年”这一顺序来写春天成长过程的,另外,这个顺序也有力量由弱到到强、由小到大的意味。
深入探究
作者如何调动五官,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绘的?
各个小组展开讨论,找代表回答,各抒己见。
师生达成共识:作者正是通过眼见(视觉),才写出了“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等这样优美的语句;通过耳听(听觉)写出了“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也成天嘹亮的响着”等悦耳的句子;通过手摸、面抚(触觉),才写出了“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等给人以春风温和的轻柔之感的语句;通过鼻闻(嗅觉),写出了“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清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这样芳香扑鼻的语言,通过口尝(味觉),写出了“花里带着甜味儿”,这样的可口语句。全文这样的句子有很多,无一不是通过五官感受,抓住特点来写景的,使人陶醉,令人流连忘返。
师:我们赏析了这么优美的散文,想不想知道是谁“妙手回春”的呢?好,大家开始搜集关于作者朱自清的资料。我们采用答记者问的形式,我的身份是一名记者,询问关于朱自清的知识,请大家回答。
师: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朱自清的生平呢?
生: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市),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
师:谁能告诉大家关于朱自清的其他自然景物作品呢?
生回答师点评:他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有:《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类散文,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师:谁还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朱自清的其他情况呢?
生:不领美国救济粮。由于长期的困苦生活和工作劳累,朱自清先生患了严重的胃病。1948年初,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的时候,他的病情也加重了,然而他顾不得疗养,倒是更加忘我地投入到斗争中去。此时的朱自清先生,已经重病缠身而且无钱医治,但他毫不犹豫地在写着“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的宣言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之后立即让孩子把面粉配给证退了回去。8月上旬,朱自清先生病情恶化,入院治疗无效,不幸于12日逝世,终年仅50岁。临终前,朱自清先生以微弱的声音谆谆叮嘱家人:“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
关于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这让我们看出了他热爱民族的伟大精神!
教师总结:朱自清不仅是著名作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课堂总结:
大家开始总结这节课的内容,看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让生开始上黑板板书。
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本节课展示了春天的三幅图画,体味了朱自清语言的魅力,学习运用五官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绘。还拓展了关于作者的生平及其作品。希望大家在以后写作散文时,以这篇文章为范文学习写作。
作业:课下讨论怎样展示春雨图,迎春图。赏析关于朱自清另一篇佳作《匆匆》
《匆匆》附文如下:
朱自清的<<匆匆>> 唤起了多少中华儿女的反思: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巧巧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张冰清
[《春》优质说课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1.《春》的优质教案
2.《春》的说课稿
4.散步优质课课件说课稿
10.小学英语人教版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