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由文本入手理读诗歌内容。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学习分析起承转合的结构方式,使学生学会理解背诵诗词,尝试阅读课外诗词。
2、通过讲解诗歌的起承转合的结构方式,引领学生走进诗歌文本,探究诗歌主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诗歌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分析起承转合的结构方式,使学生学会理解背诵诗词,尝试阅读课外诗词,培养学生走进诗歌文本,探究诗歌主旨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考情播报:
1、导入语:同学们,老师认为诗歌是情感的音乐,心灵的舞蹈。诗歌带着感发的力量唤起人内心深处的许多美好的情感!从民族的情感来说,诗歌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与象征。如果说中国文化象辽阔的河流,那么诗歌就是河流中最美丽的浪花,如果说中国文化是闪耀的星辰,那么中国的诗歌无疑就是最迷人的月华。时间与空间可以使我们分割,但是情感与文化却使我们相聚相依。
2、考情播报:高考诗歌鉴赏题发展到如今基本上已经定型化,不外是考查形象(或意境)分析、技巧分析、主旨分析、炼字炼句等。课下老师对2013年17套高考题进行了分析,17套题中的诗词鉴赏考查的均为唐宋诗词,其中有7首词,10首诗。新课改之后,各地的试题逐渐淡化技巧考查,侧重于理解诗歌内容的考查。高考考纲要求背诵的64篇古诗文中,律诗绝句有19首,词曲11首。河北的诗歌鉴赏题由原来的8分升到了11分,所以诗歌鉴赏题不容我们小觑。
二、高考再现
2013年新课标I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
标准答案:
①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2分)。
②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3分)
细则:①“酒徒一半取封侯”和“独去作江边渔父”这两句分开给分,每一句1分,共2分。
“酒徒一半取封侯”:答出“无用之人被任用”之类的意思即可,如译为“酒徒/酒囊饭袋/废物/庸才封了侯/做了官/被任用”给1分。
“独去作江边渔父”:答出“人才被冷落”之类的意思即可,如译为“自己/人才/贤才去江边做了渔翁/受冷落/不被重用”等,给1分。
②“壮志未酬”与“无奈”、“牢骚”,答出一处即可,给3分。
答出“壮志未酬”或与之相近意思,可答成“怀才不遇/抑郁不得志/不被重用”等。或者答出“无奈牢骚”或与之相近的意思,可答成“愤懑”“愤慨”“对……不满”等。
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标准答案:①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不屑以及愤慨不平。(3分)
②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3分)
细则:①答出“用来表达不屑/不在乎/不稀罕”或“愤慨”“悲愤”“对……不满”等意思,给3分②答出“不必/何必赐予”及相关的意思即可。
小结:分析当前诗歌鉴赏的重要位置,以及当前高考侧重于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的趋式。
三、技巧初探:
1、用“林黛玉评诗”,引出“起承转合”一词:
《红楼梦》第48回,林黛玉教香菱学诗,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2、知识讲解:“起承转合”是历代诗文作者在创作时总结出来的诗文结构方式之一,是诗文作者创作经验的体现,最早由元代范梓提出来的。
3、技巧初探:以元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为例,分析起承转合: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起句“枯藤老树昏鸦”,是 “起”,诗人通过“枯藤”、“老树”、“昏鸦”几个意象,描写了秋天傍晚昏暗的景色,为“断肠人”的活动营造了背景,是秋况又是昏色的背景交代。接着的“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两句是“承”,诗人的视角由远及近,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断肠人”眼前让人悲伤的景物。特别是诗人在描写中,“小桥流水人家”一句表现的情感基调应该是温馨的,正是这句温馨的描写,引发了“古道西风瘦马”中的“断肠人”的伤感。接着“夕阳西下”就“转”,转向诗人“秋思”主题的拱托,整体上的背景由昏暗转到“夕阳”亮色,通过“夕阳西下”来暗示了“断肠人”无家可归处境,为后面的“断肠人在天涯”设置了情感背景。所以,末句“断肠人在天涯”,是“合”,是诗人伤感主题的集中表达。
技巧总结:所谓“起”,即开头,一首诗的起句。“承”在“起”后,是承接上一层而展开,“转”是接“承”而来,在内容上推进一层,转出他意,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合”就是诗文的结尾,即收合结尾,使诗歌的结构完整,往往是针对上面描述的内容作“集中”(合)的表现。诗文中的“起承转合”,也就是如何开头,如何发展,如何承转和如何收尾的结构问题。
律诗、绝句、词、散曲、古体诗等大多遵循“起承转合”的章法。律诗是以“联”为单位,绝句是以“句”为单位、因词、曲(包括古风)的长短句式的“自由体”,其“起承转合”层次安排不能简单的按句数划分,可将句子和意思结合起来分析,古体诗是以“偶句”为起承转合的常式单位的。
总之,诗歌的起承转合的结构方式,不但表现出诗人的思维进程和情感的发展与变化过程,而且使诗歌的结构严谨,波澜起伏,曲折有致。
四、美诗点评:
活动内容:选一首你最喜欢的诗(律诗、绝句、词、散曲、古体诗即可),并根据你的理解标出起承转合。
活动方式: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人选自己熟悉的诗词,进行分析,理清起承转合的结构方式,加强对诗词的理解背诵。各小组选取发言人,进行展示。
五、典例剖析:
(一)、合作探究
师生共同讨论:杜甫《登高》一诗的起承转合,并理解背诵诗歌
1、首联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开篇便以急风、高天、长啸的猿声,清渚、白沙、盘旋的飞鸟这六个秋天特有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萧瑟、肃杀的三峡秋景图,奠定了全诗低沉的基调。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落木”承首联第一句的“风急天高”,为仰视所见;“长江”承第二句“渚清沙白”,乃俯视所得,无边落木萧萧之声与不尽长江滚滚之势将秋意推向深广,境界更为阔大、旷远,从而使后面抒发的老病孤愁之情也有了更有力的依托。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由颔联写景转而抒情,尽情抒发自己羁旅漂泊之苦,晚年抱病登台的孤独。
4、“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更在前句基础上直抒胸臆,似一吐郁结于胸的不快,又似无可奈何沉重一叹。一个艰难时世中老病孤愁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令人痛惜!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着笔,悲情落句。
(二)技巧归纳: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
(一)、注重“起”式, “起”定基调。
“起”句为一诗之首句,地位很重要,往往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的作用。
(二)、明辨“承”接,“承”“起”而续。
“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而是“起”句的延续、深化,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承”不仅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功用,更重要的是它对后面的“体物写志”起铺垫和蓄势作用。
(三)、聚焦“转”式, “转”开生面。
“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理解和鉴赏诗歌,抓住“转”句是关键,能使我们尽快明了作者思路,进而品味出作者的情感和诗歌的主旨。
(四)、善抓“合”句,妙“合”主旨。
所谓“合”就是指诗词的收束句。它既可浑圆章法,更是作者“感发意志”“体物写情”的“诗眼”和“词眼”所在。在结构上,“合”句(联)常呼应开篇,圆合首尾。从内容上说,“合”句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
“妙合”的方式有很多,最常见的有两种:
(1)如:杜甫《登高》尾联两句,第一种是直接点题,于篇末或抒发感情,或议论明理,直接揭示主旨。
(2)。如:2013年高考陆游的《鹊桥仙》结尾用典故含蓄作结。
第二种收束方式是暗中寄托,即用暗示的方法表现作者的感情、阐述的事理
最常见的是寄情于景,以景语作结。这种方式蕴不尽之情于景物中,表达含蓄深婉,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颇能引起人的回味。
六、对点练习:
[2005年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问:“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案: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分析:诗人前三句都在叙事抒情,到最后一句却忽然宕开一笔,离情人景:秋月高高照在古老雄伟莽莽苍苍的长城之上,景象何其壮阔苍凉!也许正因为情不可尽,诗人才以“不尽尽之”。这奇绝的结句留给读者无尽的联想:是无边的乡愁,是杀敌立功的雄心,还是对于战事的忧虑?难怪诗评家评价此句为“绝处生姿的一笔”,让我们领教了有“七绝圣手”之称的王昌龄的写诗功力。
小结:古诗讲究章法,就是讲究诗序的先后,注重诗意的分合,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注重表达的逻辑顺序。起承转合四个部分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每一部分,又都关乎主旨,关乎作者的情感。掌握了这个规律,也就握住了一把打开古诗鉴赏之门的钥匙。
七、课堂总结:
让我们握紧起承转合这把打开古诗鉴赏之门的钥匙,走进诗歌吧,让美丽的诗歌在我们心中流淌!
八、课下作业:
2006年安徽卷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问: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案: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分析:从结构来看,“聚散匆匆”一句为全词第二句,相当于绝句中的“承”句。“承”首句“聚”意(“同在京城”),启下句“散”情,并进一步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两个意象表现对友人的不舍与牵挂。
板书设计:
巧析起承转合,走进诗歌文本
(一)、注重“起”式, “起”定基调 统帅全诗、奠定基调
渲染气氛、铺垫意境
(二)、明辨“承”接,“承”“起”而续 承上启下
铺垫蓄势
由物及人
(三)、聚焦“转”式, “转”开生面 由景及情
由事及理
(四)、善抓“合”句,妙“合”主旨 点明题旨,收束全诗 直接点题议论抒情
呼应开篇,圆合首尾 暗中寄托典故写景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课内诗歌的解读,使学生掌握古诗词起承转合的结构方式,进而理解诗歌大意,探究诗歌主旨。意在引导学生用课内所学,活用于课外。用课上归纳的答题技巧,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诗歌鉴赏。
王晓永
[巧析起承转合,理解诗歌内容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相关文章:
10.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