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八年级《孟子》下教案汇编第11课时:卷八《离娄章句下》十六--二十节

发布时间:2017-10-10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八年级《孟子》下教案汇编

第11课时:卷八《离娄章句下》十六--二十节

一、教学目的

1、本篇涉及孟子诸多思想还有很多名句,在理解其思想的基础上识记名句。

2、理解文本

重点:翻译理解文本,主要是将孟子的思想从文本和事例中提炼出来。

难点:孟子的语言的内在含义,将学会的孟子思想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怎样修身。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3分钟)

理解翻译: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若人有?”

孟子说:“羞耻对于人关系大极了。玩弄权术诡计的人,是到处不讲羞耻的。不认为不如别人是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

点评:首先人要有羞耻之心,其次要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才可能自我完善。

(二)新课导入(2分钟)

从回顾上节内容导入君子的“自我修养”与“自我完善”。这节课我们主要讲孟子对自身修养的一些论述。

(三)课堂学习(27分钟)

1、诵读指导,诵读课文。(5分钟)

(1)听朗诵录音或教师朗诵。

(2)学生齐读课文 

2、自读赏析,讨论探究,初步疏通全文。(10分钟)

    学生自由诵读,理解课文内容。借助注释,疏通文句。不懂或有争议的内容可以讨论探究。

3、教师巡回指导,解释疑难问题,指导讨论。

以上第2、3点交互进行。

4、重点点拨:

老师强调重要内容。主要疏通文本,准确翻译,理解思想。

(四)课堂练习(5分钟)

  孟子为何一再强调“修身”?怎样修身?

  【解析】孟子的中心思想是性善论,而修身的要务则是“如何将此善端村杨扩充,落实到实际的行为上”。所以孟子一再强调“修身”。

    修身之道,孟子认为首要是重孝悌,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亲其亲而长其长,则仁义礼智一切善行,乃至治平大业也都能达到。自身修养,并不总是一些大道理。只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近及远,严格要求自己,宽以待人,那么就能把握住真正的道。修养心性的最好办法就是减少欲望,寡欲清心。

(五)小结(含讨论)(5分钟)

修身修心与道德修养

孟子主张人性善,极力促使人们通过主体自身的道德修养来达到改造自我的目的。在孟子看来,要解决任何问题,都要从事物的内部寻求原因,内部原因解决了,其余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孟子所谓“修身”主要是指道德主体的修为,是提高和完善自我价值的一种个体的主观能动行为,这一行为包括修心、修行两个方面。先有“心”之所思,而后有具体之行为,故修身之要重在“修心”;修身又是齐家、治国的根本,这种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反过来又以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来达到由外及内的规定来达到改造人的目的。孟子的修身、修心学说是他改造人、改造社会、治理国家的重要理论手段,也成为与其性善学说相互发明、相互补充的重要内容

(六)疑难解答(3分钟)

 

陈有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