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诗词比较淡

发布时间:2016-4-11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每个人都有关于故乡的美好回忆。思乡是古今中外作家的创作母题。思乡是离乡背井的人痛苦而又美丽的感情表现。我们发现,思乡主题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文字始终。我们将编入中学课本的“思乡”诗词作一粗浅比较,试图去探寻中国古代文人的心灵,体验那份痛苦而又美丽的感情。

综观这些“思乡”诗词,其主色调是一个“愁”字,即“念旧感”。宗白华先生说:“人到中年,才能深切地体会到人生的意义、责任和问题,反省到人生的究竟,所以哀乐之愁得以深沉”。离乡背井的人,漂泊江湖之后,很自然的产生“哀乐之愁”。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便抒发了深沉的暮年之感。其一将“少小”与“老大”相比,把“回”与“离”相应,蕴含诗人踏上故乡土地时的复杂思绪。逝去的年华,背井离乡的时光,故乡给自己的亲切之感纷呈于脑中。然人事俱非,儿童认乡人作客,便隐含世事变化的惆怅感慨。承此表现在第二首中的是沧桑之感。“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只有那悠悠湖水跟自己的“乡音”是不变的。思恋家乡之情哀婉备至,深沉感人。贺知章写归乡实际是写思乡。

归来的人愁,离乡在外的人更愁。崔璟在《黄鹤楼》上抒发去国怀乡之愁,岺参将思乡愁怨托给入京使,王之泱与范仲淹从羌笛吹出的杨柳曲里诉思乡愁愫,马致远则骑在瘦马之上于西风古道唱“断肠人在天涯”的愁情。正如今天的一首流行歌曲唱道:“乡愁是一枚邮票”。

相同的思乡之情却有不同的抒发方式:或直抒胸臆,或即景抒情,或情景交融。

岺参在《逢入京使》中,不再有其粗狂豪迈,没有描绘边地风光,只是将那乡愁直抒出来。“漫漫”的路途,怎载得动诗人的思乡愁情?“龙钟”的双袖,怎拭得干诗人思乡的泪水?将一颗游子思乡之心无遮挡地呈现于读者面前,怎不令人肝肠寸断。同写征人边思乡之情,王之泱的《凉州词》又自不同。他写“白云”与“黄河”,展现出边塞地区深远壮阔而又荒凉冷落的画面,以此景物引出出塞者惆怅思乡之情。羌笛吹奏的《杨柳折》更是将此情吹得淋漓尽致。作者又不停留在思乡之情的抒发上面,而是极力渲染征人悲壮荒凉的情怀。范仲淹的《渔家傲》写边塞,却不同于王之泱的《凉州词》。《渔家傲》上片极力写塞下的荒寂:边声、山峦、云气、落日、孤城组成一副荒凉孤寂的画面,将士思归便是难免了。于是,哀怨的笛声,满地的寒霞,引出千行愁泪。羌管悠悠,撩拨起将士无限思绪;遍地寒霞,使人想起李白思乡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情因景而发又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情调显得沉郁荒凉。

以上三首诗词虽写于不同朝代, 出自不同诗人之手, 却有一个共同基调: 悲壮荒凉。全无哀伤低沉、衰飒颓唐情调, 而是达观高昂。而这种情调与将士的爱国热情是分不开的, 思乡之情融有爱国热情便显其社会意义, 无怪乎他们流传之久远了。岑参素有开阔豪迈的胸襟, 更有“ 功名只向马仁取” 的雄心; 王之涣更是有盛唐诗人的广阔心胸; 范仲淹也曾有“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抱负, 所以, 相近的心态呈现在诗词中, 便具慷慨悲壮的同一风格。

崔颖的《黄鹤楼》并非戌边之作, 却也是即景生情。独自悠悠飘荡的白云, 编织着诗的

怅惘与失意, 然沐浴在金色阳光下的楼台、大江、茂树、芳草竟也显得壮阔优美。远眺鹦鹉

门, 思念才情卓著而又性情刚烈的称衡, 离乡去国乏感便油然而生。而夕阳之下, 江上烟雾

笼罩, 勾起诗人的无限愁绪。吊古怀乡之情与黄鹤楼胜景又融在一起了。

同写夕阳, 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与《黄鹤楼》风格迥异。《秋思》写悲秋同时乡

愁, 全曲却没用一个“ 愁” 字, 其独特写法是众口皆碑的。作者先用“ 枯藤” 、“ 老树” 、“ 昏鸦” 活画一幅萧索凄凉的画面, 再用“ 小桥流水人家” 牵动旅人思乡情怀, “ 古道西风瘦马” 则是离乡背井之人的概写。“ 夕阳西下” 之时, 断肠之愁涂红西天的云霞。这样, 较之正面抒发乡愁的诗词更动人。

当然, 我们又不得不提到刘邦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这深厚的音响, 将眷恋故旧的依依阴柔之美与豪壮的帝王立业之志交织, 不同于“ 乡愁” 之作, 成为千古绝响。这恰与中国传统的“ 衣锦还乡” 心态相符。同是归故里, 《大风歌》与贺知章《回乡偶书》截然不同了。

悠悠思乡梦, 是干古吟唱的主题, 是中国文人情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多种形

式多方面地将亲切的思乡情愫渗透其中而流传后世。

 

谢泳文

[思乡诗词比较淡]相关文章:

1.思乡的古诗词

2.小学思乡的古诗词

3.思乡的古诗词大全

4.有关于思乡的古诗词

5.关于思乡的古诗词精选

6.与思乡有关的古诗词

7.有关思乡的古诗词大全

8.思乡的古诗词69句

9.关于思乡的古诗词总汇

10.中国思乡的古诗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每个人都有关于故乡的美好回忆。思乡是古今中外作家的创作母题。思乡是离乡背井的人痛苦而又美丽的感情表现。我们发现,思乡主题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文字始终。我们将编入中学课本的“思乡”诗词作一粗浅比较,试图去探寻中国古代文人的心灵,体验那份痛苦而又美丽的感情。

综观这些“思乡”诗词,其主色调是一个“愁”字,即“念旧感”。宗白华先生说:“人到中年,才能深切地体会到人生的意义、责任和问题,反省到人生的究竟,所以哀乐之愁得以深沉”。离乡背井的人,漂泊江湖之后,很自然的产生“哀乐之愁”。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便抒发了深沉的暮年之感。其一将“少小”与“老大”相比,把“回”与“离”相应,蕴含诗人踏上故乡土地时的复杂思绪。逝去的年华,背井离乡的时光,故乡给自己的亲切之感纷呈于脑中。然人事俱非,儿童认乡人作客,便隐含世事变化的惆怅感慨。承此表现在第二首中的是沧桑之感。“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只有那悠悠湖水跟自己的“乡音”是不变的。思恋家乡之情哀婉备至,深沉感人。贺知章写归乡实际是写思乡。

归来的人愁,离乡在外的人更愁。崔璟在《黄鹤楼》上抒发去国怀乡之愁,岺参将思乡愁怨托给入京使,王之泱与范仲淹从羌笛吹出的杨柳曲里诉思乡愁愫,马致远则骑在瘦马之上于西风古道唱“断肠人在天涯”的愁情。正如今天的一首流行歌曲唱道:“乡愁是一枚邮票”。

相同的思乡之情却有不同的抒发方式:或直抒胸臆,或即景抒情,或情景交融。

岺参在《逢入京使》中,不再有其粗狂豪迈,没有描绘边地风光,只是将那乡愁直抒出来。“漫漫”的路途,怎载得动诗人的思乡愁情?“龙钟”的双袖,怎拭得干诗人思乡的泪水?将一颗游子思乡之心无遮挡地呈现于读者面前,怎不令人肝肠寸断。同写征人边思乡之情,王之泱的《凉州词》又自不同。他写“白云”与“黄河”,展现出边塞地区深远壮阔而又荒凉冷落的画面,以此景物引出出塞者惆怅思乡之情。羌笛吹奏的《杨柳折》更是将此情吹得淋漓尽致。作者又不停留在思乡之情的抒发上面,而是极力渲染征人悲壮荒凉的情怀。范仲淹的《渔家傲》写边塞,却不同于王之泱的《凉州词》。《渔家傲》上片极力写塞下的荒寂:边声、山峦、云气、落日、孤城组成一副荒凉孤寂的画面,将士思归便是难免了。于是,哀怨的笛声,满地的寒霞,引出千行愁泪。羌管悠悠,撩拨起将士无限思绪;遍地寒霞,使人想起李白思乡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情因景而发又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情调显得沉郁荒凉。

以上三首诗词虽写于不同朝代, 出自不同诗人之手, 却有一个共同基调: 悲壮荒凉。全无哀伤低沉、衰飒颓唐情调, 而是达观高昂。而这种情调与将士的爱国热情是分不开的, 思乡之情融有爱国热情便显其社会意义, 无怪乎他们流传之久远了。岑参素有开阔豪迈的胸襟, 更有“ 功名只向马仁取” 的雄心; 王之涣更是有盛唐诗人的广阔心胸; 范仲淹也曾有“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抱负, 所以, 相近的心态呈现在诗词中, 便具慷慨悲壮的同一风格。

崔颖的《黄鹤楼》并非戌边之作, 却也是即景生情。独自悠悠飘荡的白云, 编织着诗的

怅惘与失意, 然沐浴在金色阳光下的楼台、大江、茂树、芳草竟也显得壮阔优美。远眺鹦鹉

门, 思念才情卓著而又性情刚烈的称衡, 离乡去国乏感便油然而生。而夕阳之下, 江上烟雾

笼罩, 勾起诗人的无限愁绪。吊古怀乡之情与黄鹤楼胜景又融在一起了。

同写夕阳, 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与《黄鹤楼》风格迥异。《秋思》写悲秋同时乡

愁, 全曲却没用一个“ 愁” 字, 其独特写法是众口皆碑的。作者先用“ 枯藤” 、“ 老树” 、“ 昏鸦” 活画一幅萧索凄凉的画面, 再用“ 小桥流水人家” 牵动旅人思乡情怀, “ 古道西风瘦马” 则是离乡背井之人的概写。“ 夕阳西下” 之时, 断肠之愁涂红西天的云霞。这样, 较之正面抒发乡愁的诗词更动人。

当然, 我们又不得不提到刘邦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这深厚的音响, 将眷恋故旧的依依阴柔之美与豪壮的帝王立业之志交织, 不同于“ 乡愁” 之作, 成为千古绝响。这恰与中国传统的“ 衣锦还乡” 心态相符。同是归故里, 《大风歌》与贺知章《回乡偶书》截然不同了。

悠悠思乡梦, 是干古吟唱的主题, 是中国文人情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多种形

式多方面地将亲切的思乡情愫渗透其中而流传后世。

 

谢泳文

[思乡诗词比较淡]相关文章:

1.思乡的古诗词

2.小学思乡的古诗词

3.思乡的古诗词大全

4.有关于思乡的古诗词

5.关于思乡的古诗词精选

6.与思乡有关的古诗词

7.有关思乡的古诗词大全

8.思乡的古诗词69句

9.关于思乡的古诗词总汇

10.中国思乡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