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11-19 木棉
鬼使神差地,我竟然做了语文老师。
做了语文老师,便注定一脚踏入人生的炼狱,等待你的,是饱尝语文人的辛酸与甘苦。
总是憧憬着把课堂变成播撒馨香的兰室,让每一颗心灵感受熏染的愉悦。
总是憧憬着把课堂变成历练信念的疆场,让每一个生命都拥有一份执著与高尚。
总是憧憬着从课堂里走出的孩子,不再单薄贫乏,不再浮躁空虚,一生守望纯真美好和善良。
于是也曾慷慨激昂,信心十足地在黑板上写下“语文宣言”:
做精神世界的美食家。
做感悟生活的有心人!
也曾带着学生筑建精品屋,一百二十个愿望,合成一柜爱不释手的书籍。学生的课桌上,也离不开精品杂志了。一时间,孩子们都沉浸在汲取的满足与愉快之中。
但很快,这些努力都成了不务正业,几近被封杀。
也曾在课外做着一些令学生令自己心动的事情。孩子们兴致高昂地排演课本剧,从对课文的领悟理解,到剧本的改编,到设计每一个场境,每一段对话,每一个动作,都那么认真投入,《<宽容>序言》中的漫游者形象,被孩子们塑造得感人心怀。
但又有议论:你们排什么课本剧?把班上的成绩都排下去了!
我不是不理解我的同事,他们也是迫于无奈啊。通俗地说,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不为升学为什么?凡是于升学意义不大的事,大可不必去投入。家长们唯一关心的,是分数。学校唯一能衡量老师业绩的,也是分数,谁敢和自己的饭碗作对呢!
于是我不得不举起白旗。悲壮地宣告旧一轮挣扎的失败。节节败退中,想起了一个青年教师的手记:
“我有过激情,那是毕业后,站在讲台上,乌溜的眼睛,好奇的眼睛,友善的眼睛,一刹那,我热泪盈眶,我明白从这一刻开始,我的命运将与他们紧紧连在一起。三年,只需要三年,激情消退,尘埃落定;理由很简单,激情的代价是无数嘈杂的无序,是一双双嘲弄的眼睛、漠然的眼睛、茫然的眼睛,还有分数统计单上一排排尖锐的数字,尖锐,就像刺在心上……这该是我从教的第五个年头,我想彻底应试,绝对应试,应试到底,下面是这个学期的一点手段:
1、课堂上尽量少发挥,最好不要发挥,与考试无关的一概不讲。
2、少讲多练,一周花在练习上的时间不低于总课时的三分之一。
3、与考试有关的知识要讲清讲透,答案直接写在黑板上。
4、强化字音、字形、字义等基础训练。
5、多背。
6、语文晚自习时,强迫学生做语文练习。
暂时到此吧,不要骂我,我投降了。”
手记中不免有年轻人的愤激之词,我知道有良知的语文老师不会甘愿走那条背离语文的路,但读完手记,我仍然忧从中来,心也沉如磐石。
我从教13年了,也许还可以凭着一些资历,赢得学生的信任(可悲的,“信任”是相信你能让他们考出好成绩),再艰难的事情,也还可以顶过去。但那些年轻教师呢?那些刚踏上讲台的老师呢?面对重重压力,他们怎敢去圆自己的语文梦?
在《对中学语文教育的几点看法》(范美忠)的帖子里看到这样的话:
“教材毕竟太有限,要打开广阔的文学世界的大门还是需要高水平的老师,我的中学老师连徐志摩都没给我讲过,想起来就觉得羞愧。更不用说卡夫卡艾略特之类了,搞得我上了大学后像个白痴。另外,优秀作品的哲学内涵或者审美内涵都非常丰富,需要诠释,精英文学艺术都是这样,对理解能力有限的中学生来讲尤其如此。可是我们的中学语文老师是什么水平呢?”
这也是圈外人的话。这番责难又是指向语文老师的“水平”的。我又不禁悲从中来,人们都在叹“语文教师不爱语文”、“语文教师不事写作”、语文老师只有半桶水云云,是语文老师的尴尬。其实真正的尴尬不在这里,真正的尴尬莫过于:你爱语文又能怎样?你能读能写又怎样?你不满足于给学生一桶水又能怎样?!残酷的现实还是要逼你走那条与“本真语文”为敌的路子!
做语文老师是轻松的。因为无论教师的优劣等差有多大,学生的分数差距都不会太远。也没有一个硬性的标准来衡量你一堂课的质量究竟怎样。
做语文老师是痛苦的。心存良知,会让你寸步难行。在夹缝中奋挣,豪壮,却悲凉!
“不愿做应试的英雄,而要做滋润学生一生成长的甘泉。”
这是我的语文梦。
旧一轮的挣扎过去了,不甘的心又升腾起新的期盼。
但真的不知道,结局是否还是更尴尬地举起白旗?
[也说语文教师的悲壮]相关文章:
1.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4.中学语文教师随笔
5.
7.语文教师述职报告小学
10.语文教师读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