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教学说明(沪教版高一必修一)

发布时间:2016-1-27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品味作品平淡文字背后饱含的深情。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涵义,并领会作者对母爱与生命的感悟。

[重点和难点]

1、品读文段,学会欣赏作者内敛又充满张力的文字,真切感受到作者含蓄又深沉的情感。

2、结合对文章的理解,表达自己对母爱与生命的感悟。

[教学方法]

品读、交流、探讨、迁移

说明:教学目标与重点最终这样确定,是源于我对网上一些教学设计不够满意以及对有些设计者的解读重心始终心存怀疑。有些设计秉持的“怀念”、“歌颂”说固然不错但我以为失之宽泛;有的力主“愧疚”、“懊悔”说,也无可厚非,但我又觉得似乎失之单薄。在慎重考虑了多种意见、结合了作者本人相关作品中的若干提示后,我这样概括《合欢树》:文章通过对往事的追忆,还原再现了母亲的苦难与坚忍以及她对儿子“毫不张扬”的爱;作者在独自咀嚼命运多年之后,借“合欢树”这一由实入虚的意象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与歉疚,更在岁月流转中获得了对母亲、母爱乃至生命的深刻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介绍史铁生,授奖词与照片

说明:导语的作用在于强化学生的阅读期待。作文语文教师,我的阅读经验与学生相比毕竟是丰富的,所以在导语中流露出我对作者的崇敬与信任可能有助于学生带着类似的情绪进入良好的阅读状态。其实课前准备过程中我就印发了史铁生的生平介绍、代表作品片段以及他人的评论,也是旨在加深学生对作者的关注度、了解度、信任度,为顺利进入文本作好铺垫。

二、朗读文章,梳理梗概,品读交流:

先请一组同学分别朗读1-5节,大家一边听,一边尝试完成下面的表格--

时间 “我”  母亲的反应 “我”的反应 母亲

十岁 作文比赛得第一 急着说她自己 扫兴/装作不注意 年轻/聪明/最好看/爱美

二十岁 双腿残废 为我治病

鼓励我写作

抱了希望 一心只想写小说/不在乎自己这条命 不年轻,有了白发

三十岁 第一篇小说发表 已不在人世

另一篇小说获奖 心烦,躲出去

迷迷糊糊听到回答,得到一点安慰 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在这个表格上,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作者年龄的变化,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变化?

(请三到四位同学交流)点到“子欲养而亲不在”的痛悔。

再请另一组同学分别朗读6-10节,一边听,一边尝试完成另一表格:

时间 合欢树 母亲的反应 “我”的反应 母亲

二十岁 被认为是“含羞草”,其实是合欢树 为我找工作,在路边挖了棵“含羞草”

第二年没发芽 叹息,舍不得扔

第三年长叶茂盛 高兴,常去侍弄

第四年移栽窗前 念叨何时开花

第五年搬家被遗忘 悲痛,忘了小树 过世

三十岁 开花 心里一阵抖 已不在人世

年年开花,长到房高 后悔没自己摇车去看看 已过世多年

将以上两个表格放在一起比较,会有什么发现?请学生谈谈作者如何一点点领悟母亲的爱的过程--谁言寸草心,“识”得三春晖。

说明:这两个表格解决了我原先课堂上缺乏教师引导以致学生交流易于散漫无序的问题。学生的课堂回答是在课前无任何引导的情况下自行准备而在开课时根据我给出的线索即兴完成的。其实,我对课堂的教学组织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学生课前交来的各种各样的感想基础上一点点成形的。

老师朗读11、12两节,在作者独自静思默想中,对合欢树、对母亲、对命运的感怀交织在一起。

三、探讨最后一段,与大家分享你的理解与感悟。

段落序号 原文 学生理解 教师点拨

第11节 “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 沉浸在对母亲的回忆中,独自咀嚼悲伤,品尝回忆中的母亲的一点一滴的爱。 心情在悲伤与安慰中交替。在哀恸与丧亡的阴霾之下,人最接近真实的自我。 

第12节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羡慕那个孩子,能看着那棵树

孩子不知道,强调的是作者的刻骨铭心

爱的传递  合欢树的启示

“生命”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请三到四位同学交流。点到文章结尾的高妙所在。

说明:很多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写下的读后感、片段心得体会中提到了这个结尾,他们的阅读反应与我很接近,这让我觉得可以把这段作为重点供大家一起探讨。

四、创造性理解与迁移:

文章的最后一段让我们由史铁生个人的特殊遭际跳脱出来,看到了人类生命的普遍性:板书:

母亲                   妈妈

             合欢树

  “我”                  孩子 

拓展阅读:《给母亲的短柬》

布置二选一作业:

如果你是史铁生,你会用第二人称给母亲写一则怎样的短柬呢?

带着从《合欢树》一文中得到的启示,给你自己的妈妈写一则短柬,把不敢、不忍、不好意思向母亲说的话写下来。

说明:虽然这一拓展阅读材料有逸出文本之外的嫌疑,但个人实在难以割舍,因为觉得这些短笺所表现出的情感特质、对母爱与生命的理解,甚至是语言风格、激起的阅读体验都与《合欢树》一文有着诸多异曲同工之处。

所有的公开课多半都难以避免表演的成分,我对自己在学生面前与镜头面前不能保持一贯的率性自如而感到羞愧,并因深恐未能真正理解《合欢树》辱没了史铁生及他的爱与思而感到忐忑。最后的结束语既是我对学生的真诚希望,也不妨看成是我对自己的课堂设计可能存在的缺漏而做的补救。

 

张秋萍

[《合欢树》教学说明(沪教版高一必修一)]相关文章:

1.高一数学必修1教学课件

2.高一地理必修一教学计划

3.高一地理必修一的教学计划

4.高一必修一数学课件

5.高一必修一英语教案

6.高一生物必修2教学计划

7.高一必修2生物教学计划

8.高一语文必修3教学计划

9.高一必修五数学教学计划

10.高一语文必修2教学计划:我与地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