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选读》授课指导
《鲁迅作品选读》作为选修课,其课程纲要有四部分组成,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编写原则、课程实施建议等。
一、课程目标
通过选修《鲁迅作品选读》,希望学生能达到这样的目标。
1、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学生能够掌握制卡片、写读后感、文献检索、作批注、速读、专题阅读等基本的阅读方法。
2、让学生了解一些名人成功的读书方法,尤其是鲁迅的读书方法。
3、养成积累的习惯,摘录不少于10000字的精彩语段,能经常性地朗读摘录的内容,对于特别精彩的内容要能背诵。能写出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感受性文章。
4、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审美能力。学生在选修课上除了要认真读完规定内容和数量的鲁迅作品外,还要阅读鲁迅相关的作品,并掌握一定的课外阅读的方法。通过选修课上的阅读,学生能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改善自己的阅读兴趣,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当然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必须大量地、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读鲁迅之外的书。
二、课程内容
本教材按主题(话题)编写,分为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生命在哪里”为主题来组织文章,选了“《野草》题辞//秋夜//*影的告别//*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等四篇文章,表达了鲁迅先生对“生命”的理解。人在历史中已是恒河沙数,过眼云烟,那生命呢?我们可以从生生不息的“自然”去寻找。
第二部分以“故乡魅惑着”为主题来组织文章,选了“无常//我的第一个师父//*狗猫鼠//*风波”等四篇文章,告诉我们故乡是生命的组成部分,是今生今世的证据,绍兴之于先生,等于空气之于生命。
第三部分以“曾经是这样”为主题来组织文章,选了“灯下漫笔(节选)//略论中国人的脸//*狂人日记//*无声的中国”等四篇文章,告诉我们虽然中国走到今天是不容易的,但是我们还存在着以往存在的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任重道远。
第四部分以“历史前行中”为主题来组织文章,选了“示众//这样的战士//*死火//*铸剑”等四篇文章,表达了先生对历史的思考,我们落后过,愚昧过,但我们渴望前进,虽然前进需要血的,甚至生命的代价。
第五部分以“崇高与卑下”为主题来组织文章,选了“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论睁了眼看//*我之节烈观//*论“他妈的!”等四篇文章,用对比的方法来告诉我们,许多过去的事是不可靠的,做法是错误的,我们要有勇气对过去说“不”。
第六部分以“行走在路上”为主题来组织文章,选了“希望/白莽作《孩儿塔》序//*未有天才之前//*忽然想到(节选) ”等四篇文章,告诉我们行动是事情成功的最好的答案,所有的空话只能是消耗生命的工具,除此没有什么效果。
第七部分以“先生告诉你”为主题来组织文章,选了“读几本书/读书杂谈//*随便翻翻//*作文秘诀”等四篇文章,告诉我们书是必须读的,但应该明白读什么样的书,否则会成为书呆子;也告诉我们作文的秘诀不是什么一大堆方法,也不是“难懂”和“朦胧”,而在于真实,真情。
第八部分以“任你我评说”为主题来组织文章,选了“垒成伟人的基座//《野草》之艺术特色//鲁迅小说中的象征主义//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等四篇文章,从不同视角来评价先生和先生的作品,先生是不朽的,唯其不朽,我们可以大着胆子,歌颂着,批评着,让我们走近先生,使先生真正活在我们中间。
三、教材编写原则
《鲁迅作品选读》是为专门的选修课程而编写的。研读鲁迅作品,并通过检测获得学分。它属于文化论著选读,它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根据《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的要求,自主学习,全面辨证理解和感悟原创性经典作家的作品,为中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课程改革方案强调以人为本,认为我们所有的教育都应落实在有利于人的发展上,而发展的核心是人文性的培养。语文是最能体现人文性的学科,通过学习语文,能提高人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能根本性地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1907年,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谈到立人的话题,他明确提出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其首在立人”,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最重要的就是立人。鲁迅理想中的“人”,是具有人的自觉品性的生命存在。其根本自觉就在于把握住自己生存权利和生命价值。“自觉”是人精神支柱,自觉生命是人生意义展现而不是“苟活”。
《鲁迅作品选读》注重时代性,特别设计了不少活动,朗诵、体验、交流等内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反复强调语文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这些富有时代特征的观念渗透到了这次选修课教材的编制之中。鲁迅与我们是最贴近的。许同学读鲁迅的文章,都会感到它仿佛就是针对中国的现实问题的发言,而又具有历史的高度和深度;鲁迅是活在现实中国的,每一个愿意并正在思考和关注社会、人生、文学等问题的同学,都能够和先生进行交流,并最终提高自己。
四、课程实施建议
随着《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在2012年第一学期的实施,语文必修课的总量有了较大缩减,如何“实现普通高中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如何在减少必修课程的前提下保证学生的语文质量。我们想到的是借助我们学校的平台,开设选修课《鲁迅作品选读》。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育方针、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规范标准,利用所有可能的评价技术对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等作出价值上的判断,以期改进教学工作。理解这个概念,我们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教学评价是以教育方针、教育目标为依据的;第二,教学评价是一个过程,它包含着一系列的步骤与方法;第三,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作用于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第四,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用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学校的教学情况进行价值判断,以改进今后的工作。
《鲁迅作品选读》是为专门的选修课程而编写的。学生可以通过18课时的课程学习,在《鲁迅作品选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进行必要的考核,如做好读书笔记,写好一篇读后感和一篇研究性文章。
我们学校应该说“最鲁迅”的,为我们开设《鲁迅作品选读》课程提供了重要条件。学校每年举行鲁迅知识竞赛、鲁迅风作文比赛等。新校区的“图书馆”在省内中学中堪称一流,“三味书院”的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有文科、理科、外语、综合四个阅览室,可供四个班级的学生同时上阅览课,有关鲁迅作品有很多,仅《鲁迅散文选》《鲁迅杂文选》《走近鲁迅》等书就有上千册。如果说《鲁迅作品选读》是“点”的话,那么相关活动和图书馆就是“面”了。
牛宇
[《鲁迅作品选读》授课指导 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7.论语选读教案
10.地理教学计划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