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苏幕遮》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发布时间:2017-11-13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苏幕遮》导学案 

【教学目标】

1、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体会词的音韵美。

2、 感受诗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品味诗意。

3、 了解作者及其作品风格,体会词中作者的情感。

【预习案】

一、文学知识

1、 关于作者

周邦彦(1057-1121),北宋后期著名的婉约派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妙解音律,善于作词,宋徽宗时曾任大晟乐府提举官,进一步完善了词的体制形式。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

2、 创作背景

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是清真词中少数的例外。此词作于神宗元丰六年(1083)至哲宗元佑元年(1086)之间,当时周邦彦久客京师,从入都到为太学生到任太学正,处于人生上升阶段。与杜甫的《月夜》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王国维因此称赞周邦彦:“词中老杜,非先生不可。”

二、预习思考

1、给下列字注音。

燎(      )        溽(       )          楫(      )         浦(       ) 

2、结合注释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 。

燎沉香      (             )          消溽暑  (             )  

 鸟雀呼晴   (            )       小楫轻舟  (            )      

 叶上初阳干宿雨(             )   梦入芙蓉浦(            )   

侵晓窥檐语(               ) (            )

3、 思考:

(1)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赏析。

(2)本词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三、温故知新

 

【课内探究案】

探究一、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联系两片感情纽带的是哪个意象?情与景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作简要分析。

探究二、作者感情的变化主要是通过哪些字表现出来的?选两个字作赏析。

探究三、王国维认为这首词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你如何理解这个评价?

探究四、找出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写法相同的句子,并说说这种写法的妙处。

【课外拓展案】

一、阅读《月夜》,回答问题。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释:

  1.鄜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被困长安。

2.怜:爱。未解:尚不懂得。

  3.云鬟: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饰。

  4.清辉:月光 。 

5.虚幌:透明的窗帷。

6:双照:互相照见。

思考:《苏幕遮》中“五月渔郎相忆否”体现了古诗创作的独特艺术魅力,同样,杜甫的《月夜》也如此,请结合诗句欣赏。(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11全国卷】

关河令

周邦彦①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田田

[周邦彦《苏幕遮》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相关文章:

1.周邦彦苏幕遮阅读答案

2.《谈中国诗》导学案

3.历史教学导学案论文

4.镶边与剪纸的导学案

5.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

6.语文版木兰诗导学案

7.汉语拼音复习导学案

8.赵普文言文导学案答案

9.高二物理选修3-1试题答案

10.高二选修1物理第四章单元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