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zz
《老残游记》第二回“明湖湖边美人绝唱”,终于那王小玉半低着头出来了,却并不就开口唱,只把梨花简丁当了几声,又将鼓捶子轻轻点了两下,再抬起头下台下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面三刀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边那坐在远远墙角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跌在地下都听得见响!”真真叫绝了!!!正如白居易诗所云:“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那王小玉不但说书一级棒,而且相当懂得开场艺术,这一全方位目光扫描,已将所有听众征服--好的开头便等于成功了一半,更何况她又是身怀绝技!
我们何不借鉴王小玉的成功经验呢?语文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那么每一堂课的开场就和说书的开场一样重要,它关系到是否能充分利用课堂每一分钟,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率。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在踏上讲台的同时,也加入了探索课堂导入艺术的行列,一年下来,有了些浅薄之极的体会,姑且记录下来吧。一 惨痛经验
分析《内蒙访古--在大青山》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在备课时制作了几张有关王昭君的幻灯片,精选古代仕女图为背景(用心地上好色),上印前人对昭君的咏叹诗,有杜甫的《咏怀古迹》、王安石的《明妃曲》,决定以之作为导入。但是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学生为仕女图所吸引,完全忽略了翦伯赞先生所要表达的“希望汉民族与其它少数民族和平相处”的强烈愿望,于是就没有深入把握课文思想内容。这次惨痛的亲身体会给了我一个教训:一个好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但是,在备课时首先要树立起的信念便是:不能为了追求非一般效果,而过于另辟蹊径。(李白的“清水出芙蓉”真是放之四海皆准!)二 一点心得
是受了点打击没错,但是我想语文老师不能因此变得懒惰,拿起一篇课文便从头讲到尾,太平倒是太平极了,不致于出什么丑,但课堂也就从此“妾心古井水,誓不起波澜”了。那真是莫大的悲哀!在跌打滚爬中我渐渐有了一点心得:课堂导入应该奠定整个课堂的基调,它和最后的课文小结应是两个端点,加上中间的教学过程,三者组成一个橄榄形的整体。此外,课堂导入虽然只是一个点,但它必须是一个极富扩散性的点,能在导入课文的同时,引发课外的无限空间,这样能引导学生通过课内的知识,走向课外的大千世界。
高一上册选入周瘦鹃先生的《杜鹃枝上杜鹃啼》作为课外自读,这是周先生晚年时的一篇随笔,行文平淡,如纳百川后静谧的大海。对于十六七岁的中学生来说,把握好老年人的这种心境是不容易的。我选择了曾卓的《我遥望》(见附文)作为导入,基于两个考虑:1、诗歌感性的形式易于感染学生;2、这首诗阐述了青年和老年的一般心态,能唤起学生的审美经验,引起共鸣。在实际教学中,这首诗的引入确实大大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朱光潜先生《咬文嚼字》下半部分所讨论的“文字的联想意义”,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的,教师用书也建议简略带过,但我觉得这部分很有可讲之处。我以一个古诗翻译的例子为导入:在将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云山”译为英文时,译者为难了,到底是clouds and mountains 还是clouds over mountains还是mountains like clouds?让同学们也来翻译一下,大家也觉得很为难,每一个都说得通,到底是哪个呢?我于是告诉学生,这正是汉语的魅力所在,“云山”其实包含了以上所有种翻译的内涵。许多古诗一经翻译,意义被固定,便失去了神韵,原因就在于此。因为汉语是表意文字,有着极丰富的联想义。由此便水到渠成地引到了课文中。课后我还给学生讲了一点中西文化比较的知识,学生很感兴趣。
常言道:响鼓还需重槌敲。如果说一节课是响鼓,那么导语则是重槌的第一槌,一定要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使他们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课堂导语还应该是一滴浓墨,课文结束了,它却在学生的心波中漾开,正是: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带走片片云彩。
作者邮箱: zhan1000@yahoo.com.cn
[语文教学感悟之一:课堂导入(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2.《木兰诗》教学导入
4.木兰诗课前导入
6.汉语拼音教案导入
9.中职语文教学课件
10.语文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