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新课改泼泼冷水

发布时间:2016-9-11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k12          作者:  伤心小箭 - xmsxzrs 

    作为一个国家级课改实验区的课改基地,我觉得,在一年多的实验中,我校的课改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应该说,课改实验的意义不可谓不重大。我也相信,课改实验对于现行教育体制中的很多问题能有一个强有力的纠正。可是,参与实验的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感到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发觉一些不正常的事情。对我们实验还产生一些忧虑--真的意义这么重大吗?(呵呵,可能与时代潮流对抗了--螳臂当车?)。所以想给新课改泼泼冷水。目的是想让大家能对新课改有清醒的认识,要辨证地看待新课改实验,能冷静地看待实验的优势、不足,甚至问题。使实验能取得更大的效益。 

1。在去年参与课改“通识培训”的的时候,我就有个感觉,课改专家在介绍新课改的时候,我觉得有一个倾向,就是把新课改描绘得“天花乱坠”,把过去的教育抨击得“一无是处”。我校的多功能教室,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来了十多位当今“顶级”的课改专家。都有这个倾向。我当时的感觉,过去的教育当然有其很多的弊端,可是,把新课改说成“花朵”一样,是否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呢?为此,曾有老师当堂想“专家”请教,一位专家的解释是:我们在宣扬新课改,当然要讲她的好处呀,如果大谈缺点,还要搞什么课改呀?呵呵,十分的中肯,可是,是用辨证的观点看待问题吗? 

2。我觉得,不管是否进行课改,教育最关键的是“要千方百计的促使学生各方面健康发展”。这是我们教育的终极使命。所以,我觉得课改关键还在于教师,只有教师具备了新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才能使学生的发展成为可能。因为,从这个意义上讲,课改,只能是从宏观上,从整个教育体制上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种保障。并非您参与了新课改、用了新教材,学生就能有“新发展”。 

3。“继承与发展”是任何变革时期都要考虑的问题。而“扬弃”则是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法。这是我们任何一个人在参与课改的时候,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而“扬”什么?“弃”什么?这又是关系到教师的“内功”问题,多学习、多观察、多思考是我们这个时候要做的。尤其要在整个“大颂赞歌”的氛围中,更应该学会冷静的看待实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因为,我现在看到的所有的关于课改实验的报道,没有不是说成绩的,即使谈到不足也是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很高兴的是,这一期《教师之友》(第十期),李玉龙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一篇很好的警示文章。(下面再介绍) 

4。课改是什么?什么是课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纲要》在谈到课改的具体目标时指出:要改变课程中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改变评价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对我们教师来说,这里有一个如何把“理念转化为实践”的问题。还有一个如何实践操作的问题。这样的一种大变革,是这么容易实现的吗?未免把教育看得太简单了吧!说实在的,一年的课改实验下来,我觉得自己越来越糊涂了。就以课堂教学来说,什么叫一节好课?我就谈不上,参与评课的时候越来越心虚。参加全国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的就是好课吗?且不说经过几十次试上之后连一个手势都设计好的这些做作,单是面对根本不认识、不了解的学生,如果真能上出一节“精彩”的课来,那么,充其量也只能是体现这位老师“登峰造极”的“教”的艺术(可能这里“艺术”两字改为能力比较妥当,因为这谈不上艺术)。这和新课改的理念吻合吗?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了,就此打住。 

5。这一期的《教师之友》发了一篇长篇报道:《校长“李向南”的出走》。感谢李玉龙老师,让我们对当前的课改实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其中在编者按的第一段是这样写的: 

诚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离不开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作保证,中国教育改革也不是课程改革的“单枪匹马”所能一了百了。目前这种以课程改革为主宰的独角戏的局面让我们质疑的还不完全是合理与否,而是在实践中是否贯彻得下去,能走多远的问题。当“教育信息化”、“研究性学习”、“新课程标准”等一个个地被演绎成时尚的概念,也许还有更重要的东西--教育体制改革,或者更直接地说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已经被我们所遮蔽、所遗忘

[给新课改泼泼冷水]相关文章:

1.泼水歌的教案

2.泼水歌教案反思

3.泼水歌大班教案

4.中班泼水歌教案

5.活泼的开学标语

6.小班泼水歌教案

7.大班泼水歌教案

8.小班唱歌泼水歌教案

9.泼水歌舞蹈教案

10.《难忘的泼水节》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