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瑞文网!

国培个人研修日志

日志 时间:2018-04-23 我要投稿
【www.ruiwen.com - 日志】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以师为本,着力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以下可能是您需要的国培个人研修日志,欢迎阅读!

  国培个人研修日志篇一

  参加这次国培计划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应该是我参加过的所有学习、培训活动安排日程最满,单天学习时间最长的一次了,让我真正体验到了什么叫做“白加黑,五加二”。因为考虑到大家的安全起见(听说之前的某学科国培计划培训班在某大学出了严重的事故,因此,教育部对后来的培训活动要求非常严格),要求我们业余时间不准外出,平日学习期间不准请假,没有双休日,没有活动日,所有的晚上7:00-9:00要参加学习、交流、研讨活动,每天完成两份听课问卷,晚上再完成一份调查问卷,然后还要在远程研修平台上发帖评论、提交作业,因此,几乎天天晚上要等到11:00以后才能睡觉。

  为了防止我们私自外出,本次大会的组织者还特意把我们安排在离北京外国语大学几十公里之外的一个偏僻荒凉,交通极为不发达的大兴区(不知道是否真的如此,反正我们学员都是这样猜测的)。许多学员都戏称这是一次真正的“魔鬼训练”。

  我也有同感,但我又不得不承认,这次的收获是巨大的,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可能就是一次洗脑的过程。这次给我们上课的都是在某领域内的全国顶尖级的教授,虽然他们给我们讲授的在实际教学中并不能适用或者暂时实行不了,但是那毕竟是代表了一种理念,一种趋势;学员又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级的骨干,虽然都是南腔北调的,但是不影响我们交流。课前饭后,我们彼此坦诚相对,互相沟通,既谈经验与收获,也谈困难与烦恼;每天晚上的交流与研讨,让我们在激烈的争论中互通有无,思维碰撞;晚上的网上研修,让我们能够静下心来好好思考这一天的学习所获所思。

  虽说很忙活很累,但是我觉得又和平日的工作有所不同。平日忙里忙外,除了抓管理,还要教好学;除了忙校内的工作,还要不断的迎接着上级的各项检查,因此,很忙,也很累,尤其是心总不能静下来去好好的思考某些问题。难得有这样的一次机会,我也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除了完成规定的培训学习任务外,每天至少写一篇研修日志,一方面算是对这次学习活动的总结,另一方面也能为今后的一些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吧。

  由于水平有限,再加上时间很紧,所写稿件匆匆而就,来不及精打细敲,因此语言不一定优美,用词不一定恰当,个别语句可能也不一定通顺,还请阅者能够多多包涵并多提宝贵意见。

  国培个人研修日志篇二

  我有幸参加了远程教师培训,在培训中,认真聆听了来自远程的专家,学者的讲座,使我更新了观念,改变了认识,不仅为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使我对未来的教学工作更加充满信心。

  总结多位专家教授的讲授内容,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1、态度决定一切。多位老师都提到过。原来总以为上完课就万事大吉,对课堂对自己都要求不高。这样是对学生的不负责。随着年龄的增长,做教师的这种使命感责任心让我意识到我们必须端正态度,积极主动,象李老师说的愿干想干才是作好老师的前提。提升修养,淡薄名利,把工作当成一种享受。

  2、加强各种学习。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再加上我个人能力不高,从教本学科时间短,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要善于学习,学习身边的教师的长处,珍惜每一次外出学习机会,加强书籍上的理论研究,,网络上学科资料等等,总之要善于学习有益与教学的方方面面,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构建高效愉悦和谐课堂,让我们师生都有幸福感。

  3、传统和现代手段相结合。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利用的不很充分。要注重图文转化,构建脑图,注重版图、读图、析图各个方面。利用好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当然,科技的发展,如多媒体课件给了我们极大的方便。对于教学中的难点如经纬网地球的运动等,用课件能帮学生去理解,直观形象,有效突破难点,激发学习兴趣。把多种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有机结合,扬长避短,最大可能的提高课堂效率。

  在培训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来自施晶晖老师讲的教师幸福感的讲座。她给我们讲了现代教师的九项修炼,即做读书人,反思一生,具有教改精神,拥有大爱之心,能写作,具有演讲口才,关注细节,高度重视学校与家庭的合作,乃至良好的心态,积极地心态,快乐的心态。施老师从这九个方面给我们讲解了怎样做一个幸福的,快乐的读书人,怎样才能做一个中国最好的教师。他的讲解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反思自己的从教历程,距离这九项修炼成功的教师真是相差太远,也使我决心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读书,多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修养,努力体现教师的价值,力争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

  总之,这次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七天,却使我感触颇多,从思想上受到了极大地鼓舞,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和教科研能力,在实践中反思,在研究中成长,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发展型教师。

  国培个人研修日志篇三

  中午我们在谈到昨天程教授的课时,我忽然感到,其实他给我们的最为深刻启示是:即使是古代诗词,也于今天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古人的诗作中,我们不仅可以感知他们的情怀和内心世界,学习到基本的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生活居然没有离开过古人曾经的沧桑世事,他们所经历的我们也正在经历着和将要经历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古典诗词,最重要的恐怕不是写作技巧,而是学习他们为人处世的态度,认知他们在诗词中所透露的情感,感悟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思考,从而为我所用,处理好我们和这个世界中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其他动物的关系,从而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这是我们所要追求最高目标。事实上,我们教育学生,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是美好的,生活是美好的,学习就是为了过上美好的生活。这一点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古代诗文教学中应当好好矫正和贯彻的。

  今天听了五节我们教师自己通过“工作坊”集体备课的说课或教学课。真是深有体会:完美的课是不存在的!我们国家级骨干教师集体的智慧都让大家议论纷纷,仁者见仁的,更不用说平时我们在学校里的公开课了。所以,我觉得,对于开设公开课,我们尤其是青年教师应当有一份平和的心态,不必怀着“被批斗”的心情接受大家的意见或建议,在教学上,没有哪一个人的意见就是绝对的真理,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教学也一样,你的方法可行、有效,他的方法未必就不可行、无效的,在我看来,只要适合自己所面对的学生、适合施展的专长的教学就是好的,至少是对的,因为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施教者是你自己,这两个因素是最基本的因素——虽然我们还要考虑教学是否有效地处理了教材、准确理解了编者的意图。

  其次,我觉得,阅读教学首先应当基于文本来解读文本,如何解读文本呢?我认为课前必须努力寻找文本的裂缝(学生可能的困惑点、难点、盲点等),寻找和设计好教学的切入点;根据文本的特点确定教学的方式方法,我们感到,读,尤其是默读、速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有的还必须朗读(有感情的朗读),比如文学作品,今天的《再别康桥》,我觉得就设计得比较好,这位老师凸显了朗读(她自己也很善于朗读,我看,但是,他却在不断调动学生来朗读),通过朗读领悟文本中透露的作者的情感;而议或评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如果议还是基于文本的讨论,那么,评则是引导学生对文本展开鉴赏、探究的能力的训练,这是非常高的要求的。阅读教学还应当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以外的东西。这也是孙绍振教授的观点,今天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咬文嚼字》两篇文章的教学,我觉得还是比较好的体现了这一点,前者引入文本中几个情景描写对象真假的探究,后者对课题的理解上则不仅引经据典,而且引入教师自己的解读,不仅体现了教师阔大的教学视野,而且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关于这两点,我在我写的《散文教学活动的组织艺术》一文里也作了充分的阐述,在教学中我也是这样做的——虽然做的不是很好,但我的教学还是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也在不断提高。

  第三,我们普遍认为,一节课还是应当追求“一得”的,现在我们中的许多老师往往什么都想一下子就塞给学生,结果造成满堂灌,这种急功近利式的教学只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时间久了,他们就会对你的教学感到厌倦,所以,就产生了温教授说的,到了高校的学生对语文教师的评价往往不是很高甚至不太看好。

  但是,今天的课堂教学仍然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比如作文讲评课“让思维有序深刻起来”,我和几位同学都认为首先是课题就不太好,因为它包括了两个知识点,而要在一节课里解决两个问题,恐怕难以做到甚至一个也无法充分解决,更何况授课者还要求学生开展写作训练——虽然是200多字,可要在一节课内完成是不现实的。其次这节课在谈到高考优秀作文的要素时,列举了许多条件,这让我们有点眼花缭乱,要是真给学生讲,我想他们也不会很明白、清晰的。我本人也上过关于提高议论文思辨性的公开课,当初我也是采用对比法、归纳法等,调动了最临近策略、知识分享策略、同材互评策略等多种策略组织教学,但我只重点解决如何围绕事例展开议论、如何安排议论结构,我觉得只要学生掌握了分析事例、把握结构的方法就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要进行写作训练,只能移到课外,或再用一节课进行专门训练,因此我觉得,我的课还是注重“一得”的。

  相比较之下,我觉得《囚绿记》就上得成功多了,他对学生的问题做了种种预设,对文本展开由浅入深的探究,很好地达到了对文学类文本可以多元解读的目的。《再别康桥》也体现了一课一得的理念,对教学目的的设计都比较到位。对此,我觉得自己的教学还要在这个方面多努力,提醒自己,教学上,是不可能一口让学生吃成一个胖子的——更何况, 如果真“胖”了,也不太好,不仅形象不好,也会消化不良,变为病态之人的。

  第四,手术刀式的分析教学痕迹仍然存在,尤其是文本分析时,老师们很容易就这样做了使得语文教学失去了应有的语文美感。温教授提出,每当有了这样的痕迹时,就应当积极回归到让学生个体去体验和想象,尤其是文学作品,即使是冥想五分钟,引导学生想象作品中的人物、情感、意象、情景、态度等等,都可以说是成功的。对此,前面我说过,现在很多语文教师存在浮躁心理,即使平常的语文课也很难给学生有冥想的时间——大家总放心不下,总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体悟不如自己讲来得干净利索,更别说是开设公开课或研讨课了(当然当前我们教师的评课导向也很成问题,动不动就是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态是否端正,板书是否清晰有条理等等这些无关多少痛痒的东西,大家很少甚至不会去考虑本节课教给了学生什么,该不该教给学生这样的东西,这些东西又应该运用什么方式方法才最有效等等)。所以,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改变存在的问题,也有义务和责任引领身边的教师明白什么叫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感悟的概念。

  国培个人研修日志篇四

  “国培计划(20xx)”示范远程学习,从20xx年9月15日起至20xx年11月10日结束,历时57天。我有幸参加本次国培计划语文学科培训,荣幸地成为初语17班的学员。本次培训,我始终如一坚持上线学习,认真学习各门课程:案例解读、新课程理念、专家讲座、互动交流等等。我在忙碌中快乐着,在学习中收获着,在交流中感动着。我庆幸自己加入了一个专业、规范、有着先进理念的培训团队,欣喜着国培带给我的种种收获。这次培训是紧张、充实、忙碌、有序交织在一起的,近两个月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教学理念、教学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现将我参加此次培训的心得总结如下:

  一、国培,更新了我的教育观念

  本次培训学习,我发现教育是需要远见卓识的。每位专家老师精彩的讲座,如同头脑风暴让我对新课程有了更高更新的认识,教学思想方法的探讨,比较前沿的教育理论知识,以及如何开展课例研究有了明确的方向。从各位专家的亲身体验,从国内教育到国外理念,让我犹如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为之振奋。

  二、国培,启迪我去思考

  听了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荣的讲座,我深刻认识到教学反思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具有非常生动和丰富的价值。反思有助于教师发现新的教育意义,反思有助于理解“我的理论”,建构“实践知识”,反思有助于教师更加关注自我专业成长的历程,反思有助于教师不断增强对教育教学的自信心,反思有助于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责任感。一名教师具备了自觉反思的能力,就会经常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发展,在反思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在反思中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

  三、国培,开启了我的智慧

  参加这次“国培”,我的内心是充实的,我在培训中渐渐成长。我有收获、有理念、有疑惑、也更有压力,我要把在国培学习的知识用到教学当中,把专家教授们的理念转化为自己今后的行动指南。力争做一名真正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让我们与“国培”研修同行,让“国培”研修因我们而精彩!

  总之,感恩国培,让我有了一次学习提升的机会,国培学习虽然短暂,但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专业上,对我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提高。我将把这些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辐射到语文教学中。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