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多云
今天是农历年二十七,再过两天就是大年三十。家家都忙碌着准备过年,村里热闹起来。我站在村委会门囗,看着匆匆而过的村民和不时传来的打趣声、嬉笑声,为村民能过个祥和、快乐的春节而高兴,尤其是返乡务工人员的归来使这个僻远、沉寂的山村充满活力,真让人兴奋。我兴奋着同时也思考着:
农业产业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选择适当的产业发展模式,是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证。如何帮助**村找出一个符合**村实际情况的产业发展道路,是我所焦虑的问题。
经过40余天对192户村民走访了解,**村基本情况为:**村属石芫乡较僻山村,全村共10个村民小组,散落在前后相距6公里的狭长山谷中,全村共有农户246户,人口1150人,其中劳力461人,常年在县域外务工人员276人,占总劳力59%,在村外县域内务工人员118人,占总劳力25%,外出务工人员合计394人,占劳力总数461人的85%,村里常住人口基本为留守老人和儿童。村现有农田555亩,山地11800亩,全年人均收入1400元左右,主要为外出务工人员寄回收入。村经济以自然经济为主,主要种植水稻、蔬菜和少量甜叶菊,山地主要为工业林业及少量油茶、毛竹,农产品主要为自产自用,商品活动较少。**村主要矛盾在于留村劳力太少,劳力缺乏成为**产业发展和结构...
11月16日星期三多云见阴
起床闹钟把我叫醒了,窗外透出光亮,这是我们第六组在桑植县瑞塔铺镇鸟儿岭村“进村入户”的第二天。
站在户主刘老师的院子里,享受着乡村早晨的宁静。从这里可以看到整个村落,蜿蜒的水泥路伸展到各家各户,村民大都住上了楼房,院前的一幢新房已经建好了第一层,这是刘老师的女儿女婿用打工赚来的钱修建的,计划修建三层,两个刚成年的儿子一人一半,他们建好房子以后,继续回福建打工。回想起昨晚刘老师说十年前修房子时,建筑材料全靠马队驮运,使我对“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有了更深切的认识。
今天,村干部将陪同我们访问贫困户,我有些疑惑:“这里条件很好呀,怎么也有贫困户呢?”陈支书告诉我,村里有几户孤寡老人,因为家里没有劳动力,还是很贫穷的。我们步行到了今天访问的第一户,这是一栋原来六、七十时代的老木房子,木质窗格镂空着“卐”字格,窗格中央位置是一颗五角星,木房子一排四间,彰显着当年的些许辉煌,而如今,它趴在一片砖瓦洋房中却显得格外寒酸。房檐下,杂乱堆放着几只南瓜、一堆红薯,还有一架许久未用了的石磨,悬挂着的竹竿上晾晒着几件已经洗得褪了色的衣服。交谈中,我们了解到,户主张奶奶已经82岁了,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丈夫早年去世,与至今尚未成家的弱智儿子相依为
命,现在主要生活来源是家里不多的田地,自己的农村社保和来自各方面的救济。了解到情况后,几位同学纷纷慷慨解囊,为老人捐了几百元钱,让老人家添点御寒衣被,买些生活日用品。对于我们送上的慰问金,户主的儿子一直不好意思接,村支书才把慰问金放到了他的手里。
第二户贫困户是82岁的王奶奶,儿子早逝,王奶奶身体倒还健朗,耳聪目明,生活基本能够处理。交谈的过程中,一直向我们道谢,念叨着我们的到来,让她感到了后辈的温情。当我们和王奶奶合影的时候,王奶奶说她的旧帽子不好看,坚持要摘下帽子才和我们一起照相,好可爱的一位老奶奶!陆续又去了两家贫困户,都是因为年老无子、身体残障方面的原因致贫,我们为贫困户都送上了慰问金,钱不多,希望能表达我们的一份心意,体现社会的温情。
整个走访花了近三个小时,一路上,我们谈到现在的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农村留守老人越来越多,很多老人面临着负担重、收入低、精神生活单调、家庭氛围缺失、医疗保障不足、安全隐患多等等问题。
在鸟儿岭村,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可以领到55元的农村,可以享受乡镇医院住院全免费的农村合作医疗,镇里也正在修建敬老院,这些举措,让我们看到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正
在慢慢解决,我相信,通过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实现农村留守老人安度晚年的愿望。
5月6日上午 星期三
今天,我和水利局、扶贫办的几位同志前往三皇乡荣田村,还未到目的地,沿路经过龙江乡的西河村、百寿镇的白果村、三皇的桐木村,三个村委都有人值班,有的村委还有农友在村委收看远教节目,天高气爽,党旗飘飘,禁不住停车驻步,与农友聊聊农家事,共同体会党的惠农政策。
在龙江西河村,范汝繁支书正忙着收看有关柑橘种植技术节目,看见我们意外光顾,主动迎来,聊到了远程教育和基层队伍建设,范支书说,远教设施帮了村委的大忙,这几年西河村,夏橙面积逐年扩大,种植过程中遇到问题总要到县乡请技术人员,现在遇到一些小的问题,我们借助远教电教就可以了。支书还很激动地谈起支书考公务员的事,说“我们乡的双江支书盘松宝参加了考试,听说考得不错,太替他们高兴了,感谢党委的关心。”
在百寿镇白果村,问到参加支书考试的罗正方,他动情地说“虽然我这次考得不是很好,但是非常感谢组织的信任和支持,这几年县委对白果村支持相当大,驻村工作队发挥重要作用,村委硬件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
在三皇乡桐木村,支书蒋德超对新建的村委楼和我们挂点时配套的办公设备相当满意,说“村委楼是我们这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去年县委政府又给我们增资,干部上班的积极性提高了,群众也比较满意”。
回想这两年中,我们克服困难,增加村干部工资和筹建村委办公楼,看到眼前的情景,我们党的政策对基层的倾斜,一种责任和愉悦感觉在心头久久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