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读后感

家,一个爱、温暖、避风港的象征,但在巴金笔下的这个旧社会中的家却是恶魔、监狱、刽子手......下面一起来欣赏关于巴金笔下的家这本书读后感。

家读后感1

  这个学期,我怀着虔诚的心读完了这本书——《最伟大的教育家—从苏格拉底到杜威》,让自己的心灵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隧道,抵达大师们的内心一隅。我觉得这些伟大的教育家们就像天上灿烂的星辰,他们的思想经过时间长久的沉淀之后不但没有随风而逝,反而益加璀璨,隔着厚重的岁月,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生活,甚至我们的社会体系。

  该书大体以时间为序,选取了18位在教育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大家,生动展示了从古至今教育思想的发展与演变,并以历史的、理性的视角论述了每位教育家独特的贡献,同时也关注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平衡。所选的18位教育家,上自先贤大哲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下迄现代巨匠如杜威、尼尔,无疑都是一流的大师,当得起书名中的尊称——“最伟大的教育家”。

  在漫长的教育发展过程中,这些教育家们的思想也在与时俱进,他们竭尽所能地描述着一种对未来的憧憬,并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实,达到自己的理想。其间,人们越来越重视和尊重个体学习者和童年期,渐渐引导人们尊重儿童的自尊和权力。柏拉图的时候,为了使城邦中的所有儿童都不受他们亲生父母的影响,统治者把城邦中的儿童从他们亲生父母的身边带走,交由城邦的护国者管理,护国者根据城邦需求的生活习惯和法律来培训城邦的这些小居民。在我看来,他把儿童看成一种工具,硬性地捏制成他所希望的模样,却并没有尊重儿童的内心需求。而到了卢梭时期,他将教育中心从满足社会支付的需求以及维持正统教育的方面转移到了首先要满足社会个体的需求上来,他认为应该先有人类的需求,然后再由学科的需求和公民的需求。其实,这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何其相似,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只是在继承和发扬卢梭的教育思想。而夸美纽斯则建议老师需要借助一些规则使自己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教学要有趣味,激发学生兴趣,保持可视效果,运用直观教具,重复要点,提问,表扬专注的学生,纠正学生的错误,时常随意地测试学生。这和我们现在所提倡的“赏识教育”正是一脉相承。

  这些先贤巨哲对教育的虔敬与信仰,对教育理想的孜孜追寻,对人的自由精神与独立价值的不懈求索。或许,他们的教育思想不尽相同,甚至其教育主张也颇多相左之处;但是,无一例外的,他们对教育都抱有几乎与生俱来的挚爱与忠诚,满怀圣徒般的虔敬,都怀着高远的理想和不变的信念,都将教育视为崇高的事业和一生追求的理想。是的,理想,这正是我所有感受中最深刻,最感怀的。

  但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书中提到的第一位教育家——苏格拉底。读完关于苏格拉底的介绍后,我的心便一直处于一种莫名的感动之中,我不知道应该怎样评价这个在西方教育史上久负盛名的人,这个用生命去捍卫国家尊严,却被国家无情处死的人,他像一个疯子,却似一个充满矛盾,全身上下都闪耀着智慧光芒的疯子。

  有人说:“假如世界上存在一位教育圣徒,哪怕他是一个世俗之人,也非苏格拉底莫属。时至今日,我们几乎无法找到一份确定的关于苏格拉底人生履历的材料,据说他出生于大约公元469年的雅典,外表不敢恭维,走起路来就像一只蹒跚而行的鸭子,一年四季都是相同的着装并坚持赤足而行。

  他给别人上课从不收费,因此没有人知道他与他的泼妇妻子以及三个儿子靠什么生活。他认为如果一个人有能力胜任教学工作,是人生一大美事。

  他的授课方式非常奇特,总是通过提问的方式将一种非常确定的知识印象一种矛盾对立的、不一致的以及错误的状态。他辩驳的最终目标是意识到自己的无知状态以及问题的复杂性,而这正是睿智的开端。他的教育方法最终发展为一种评论方法,他在审判中把自己称为一只牛虻。他说:“尽管听上去有些滑稽,但这基本上是真实的,上帝特地派我来到这座城市,这座城市就像一匹绝种的良驹,由于她身躯过于肥硕而变得慵懒,故而需要牛虻来刺激她,使她活跃起来。对我来说,我就是上帝安排在这个城市中扮演牛虻角色的那个人,我整天不停歇地东奔西走,踏遍了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唤醒、游说以及善意地谴责每一位民众。

  就是这样的苏格拉底,一个斗士一般的苏格拉底,他从不考虑自己,而是为了公正的社会道德以及公民们的精神境界,可最终却被雅典贵族告上法庭并判处死刑。显而易见,这样的审判是不公平的,他自己也这样认为,可是他仍然多次拒绝逃走,他决定以死来捍卫雅典法律的尊严和国家的利益。他没有逃跑时因为他深爱这个国家,而且这个国家是他生命中所有最美好事物的源泉。

  柏拉图记录了苏格拉底的最终遗言:“克里托,我还欠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公鸡,千万别忘了替我偿还这笔债务。”有时候,人们把这件事情解释为苏格拉底最后的讽刺:阿斯克勒庇俄斯本是拯救人类的神灵,赠送公鸡是因为人类得到了有效的拯救,也许对于苏格拉底来说,死就是对他生命的拯救。

  当我终于读完这本书后,不由得厌倦深思,想起了肖川教授在他的著作《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的一段话:

  “什么是良好的教育呢?也许我们很难给予它一个周全的描述,但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我想,是足以令我们深思的。

  就让我们怀揣一份激情,去追寻教育的理想之光!

家读后感2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杯具”——这是巴金在读完了小说《复活》之后的一声感慨,而我觉得这恰是觉新生命的写照。

  整部小说以“五四”户外为背景,描述了一个封建大家庭有昌盛至破亡的过程。这个家庭拥有着华美的外衣,貌似是豪门大家世代书香,其实在这层光鲜的外表下,以高老太爷为首的那些所谓的“卫道”“护法”者早就受了封建思想荼毒至深,他们不追随时代的发展趋势,固守旧制,压制一切反抗,竭力维护诸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死亡,不亡不孝”这一类的旧话。有这样一个封建的大家庭,这对于期望新生活却身为长孙不得不挑起家庭重担的觉新来说无疑是道枷锁,将他的身体心灵牢牢禁锢着,在矛盾,挣扎,痛苦,懊悔中艰难过活。

  书中这样写道:“‘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对他的确有很大用处,就是这样的‘主义’把《新青年》的理论和他们这个大家庭的现实毫不冲突地结合起来。它给了他以安慰,使他一方面信服新的理论,一方面又顺应着旧的环境生活下去,自我并不觉得矛盾”,因此,他坦然地以便读者新思想的《新青年》,一边继续地过旧式的生活。

  觉新自我也曾说过:“我的生命就这样完结了。我不反抗,正因我不愿意反抗,我自我做一个牺牲者……我跟你们一样都做过美妙的梦。但是都被人打破了,我的期望没有一个实现过,我的愉悦早就被人剥夺了,我并不怪别人,我是自愿地把担子从爹的肩膀上接过来的……”

  连他都认为自我是一个牺牲者了,又何来反抗一说》因此,在祖父母亲的安排下,他放下了青梅竹马的梅表姐,娶了另一个少女瑞钰;因此,他放下自我喜爱的化学,开始了上班生涯;因此,在他的妻难产而死时却不能见她最后一面……他只能忍受,忍受,再忍受,可到头来他又得到了什么?什么也没有,却是失去了两个他爱的女生。

  他心里不是不痛,只是从来都没有在人前流过泪。他是令人惋惜的,正因他的身份——长房长子,让它失掉了反抗的资格,只能忍受精神上的折磨。

  对觉新,觉慧多次批评他的懦弱,但更多的是同情和原谅。正因觉慧能了解哥哥作为一个被牺牲者的无奈情绪,觉慧能毫不犹豫地选取逃离这个家庭,但觉新能够么?

  属于那个时代阴霾下的青年,都拥着一颗劈开黑暗见日明的心。他们在反抗和斗争中,有的是一段段不为人知的辛酸往事。只正因心中仍有梦,因此他就能忍住痛,只正因他的心中仍小小地希冀着愉悦,因此,他能坚强地活下去,而不轻易轻贱性命。

  觉新觉新,你最终还是,觉醒了吧。

家读后感3

  《家》是巴金最杰出的作品,以五四运动浪潮波及到的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描写了高公馆这个“诗礼传家”、“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的没落分化过程,揭露了封建*的腐朽本质,控诉了封建家族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罪恶,颂赞青年一代的反抗斗争精神,《家》以娴熟的艺术手段,塑造了众多富有典型意义的文学形象。书中人物不下七十个,既有专横、衰老、腐朽的封建家族统治者、封建家长只代表高老太爷,荒淫残忍的假道学和刽子手冯乐山,腐化堕落的败家子克定,狡猾贪婪的克安等等统治阶层的形形色色人物;又有封建道德和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如敢于以死向封建**的鸣凤,温顺善良地吞咽着旧礼教*的小姐梅,善良厚道柔情的长孙媳瑞珏等等;以及接收新思潮影响、向往自由平等、大胆争取个性开放、敢于反抗封建统治的觉慧、觉民、琴等青年觉醒者和叛逆者的形象。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觉新,他虽然接受过五四新思潮的激荡,但是处于“长房长孙”特殊地位,深受封建*纲常特别是“孝”道的熏染,铸成他委婉求全的懦弱型顺从的性格;他既同情支持弟妹们反封建的抗争,有屈从于封建势力的压力,维系着封建统治的*。这些人物都写得血肉饱满,个性鲜明,富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阔大的现实包容。

  在这个家里发生的故事也让人感觉到气愤与悲哀。第一个悲剧发生在鸣凤身上。已经六十岁的冯老太爷要在高公馆的丫头中选一个去给他当小老婆,而这个灾难恰恰降临在十六岁的鸣凤头上,鸣凤和觉慧之间有一段爱情,但是因为两人一个是婢女,一个是少爷,身份悬殊,才导致这段纯洁的爱情别成了一个悲剧。刚烈的鸣凤在他新婚前夜跳湖自尽。梅的命运更加悲惨,她死得比鸣凤懦弱多了。梅是觉新的表妹,他们二人之间也曾有过爱情,本来两家都同意结婚了,却又因为二人的八字不合而不得不散。觉新娶了李家的瑞珏,重新获得了爱情;而梅也另嫁他人,却当了寡妇,又回了娘家。两人依然对对方念念不忘。后来没得了肺病,却因为父亲守旧,不肯看西医,耽误了治疗,最后她怀着遗憾,软弱的死去。高老太爷的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快要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医药已经不起作用了,在陈姨太的提议下,人们开始求助于封建迷信。最开始找道士在大厅里做法念咒,深夜陈姨太又在天井里拜菩萨。后来克明、克安、克定三兄弟又祭天。最后居然找巫师到家里来捉鬼,把老太爷吓得够呛,陈姨太等人被觉慧说了一番后羞愧地散了。又过一天,老太爷死了,临死之前他醒悟了,同意觉慧等年轻人接收新思想了,可是已经太迟了。死得最令人悲愤的就是瑞珏了。老太爷死后,封建的思想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严重了。葬礼就办得充满封建色彩,这还不够,长孙媳瑞珏生产的日子近了,太太们说长辈的灵柩停在家里,家里有人生产就会有“血光之灾”。所以按照封建理念,瑞珏不得不搬到城外去住。后来瑞珏难产,却不能与觉新相见,她在生下一个儿子之后,含恨离开人世。

  这是四个悲剧,虽然发生在了几个完全不同的人的身上,但是却都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梅和瑞珏都是觉新曾经爱过的女人,而她们也都是封建主义的悲哀,她们同觉新一样,太软弱了,对于别人说的,哪怕自己知道是错的,也要把痛苦埋在自己心里,只会服从,不会反抗,他们的所谓“作揖主义”哲学纯粹是给在封建社会白白做出牺牲。高老太爷在临死之前能够醒悟也称得上是一种庆幸吧,不过他醒悟地太迟了,没有任何的意义和价值,根本不能给这个家庭,这个社会带来丝毫的改变。而鸣凤,她与常人不同,她性格刚烈,虽然她的死也是白白牺牲,根本不会引起任何人(封建主义)的任何注意,但是她宁死也不屈服于封建主义,至少她死得不窝囊。总之,封建社会给人们的痛苦远不只这些,所以年轻人才要推翻这个社会,让人们看到新社会、新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