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楚汉》诗歌欣赏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诗歌,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诗歌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诗歌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诗歌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楚汉》诗歌欣赏,欢迎阅读与收藏。
宦官当政乱朝权,弗乱始皇万代心。英雄总在乱世出,胜广举旗意反秦。
千古一帜然惜败,自此军阀天下分。烽火连天忙征战,天朝动荡帝星陨。
后有英雄横出世,西楚男儿志无双。力拔山兮气盖世,问鼎中原楚霸王。
也有帝星生阳里,年少轻狂横于乡。泗水亭里一亭长,玩世不恭名刘邦。
刘邦砀山醉斩蛇,夜闻老妪风中泣。有卒前去问其由,惊知刘邦为赤帝。
小人亦有争雄心,人寡势单奴颜膝。霸王麾下百夫长,贪生薄义怯于敌。
后有巨鹿敌军围,小人惧死离战场。英雄鏖战巨鹿里,泼皮挥军攻霸上。
项羽深知此战艰,破釜沉舟三日粮。九战之险笔难述,观战诸侯皆恐惶。
昔有怀王一言生,先入关者可称王。小人早已入关去,子婴跪降强秦亡。
霸王怒闻将入城,刘邦跪迎心神慌。自言为君马前卒,甘为霸王扫四方。
霸王大摆鸿门宴,森罗杀机步步惊。刘邦惶恐进楚营,随行张良百精兵。
宴开请君于上座,项王犹豫意未定。亚父有意除刘邦,命庄舞剑助酒兴。
奈何项伯重义情,起身随舞为君挡。宴毕沛公安然去,空余亚父自悲伧。
隔日项王命将卒,西行百里入咸阳。恃功自傲后人叹,一怒遣人焚阿房。
亡国之君黄泉去,火烧三月天亦殇。小人养生在西蜀,自言无意争帝皇。
男儿谁无鸿鹄志,明烧栈道暗陈仓。刘邦东出拜韩信,联合诸侯伐项王。
霸王一怒天下伏,两军相接败刘邦。野火烧尽吹又生,小人挥军意称王。
四年鏖战终相决,垓下炼狱阴风嚎。楚军兵败大势去,风水轮流霸王逃。
四面楚歌绝境里,扣地无门生机渺。霸王挥泪别虞姬,自念往昔忆春宵。
十骑相逃乌江亭,江水汹涌将士止。劝君渡江整旗鼓,天下谁人不可知。
项王悲切仰天笑,拔剑自殒余雄志。沛公笑傲春风里,山河归属成定局。
后人敬仰汉高祖,吾爱一人楚霸王。刘邦假义真小人,知人知面心难防。
英雄一世真豪情,霸王身陨碧空长。若有来生随项羽,鞍前马后征四方。
赏析
一、历史背景与诗歌主题
《楚汉》诗歌以楚汉争霸为背景,通过描绘刘邦、项羽等历史人物的形象和事迹,展现了这一时期的政 治斗争、军事冲突以及人性的光辉与阴暗。诗歌主题鲜明,既歌颂了英雄主义,又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与无情。
二、人物形象刻画
刘邦:诗歌中的刘邦被描绘为一个具有雄才大略但又不失狡黠的人物。他善于结交英雄豪杰,如樊哙、张良等,同时又能屈能伸,懂得在关键时刻忍辱负重。在鸿门宴上,他凭借机智与勇气成功脱险,展现了其深沉的政治智慧和过人的胆识。
项羽:项羽则被塑造为一个英勇无畏、悲壮慷慨的英雄形象。他力拔山兮气盖世,问鼎中原楚霸王,但在政治 斗争中却显得优柔寡断、缺乏远见。在垓下之战中,他四面楚歌、绝境逢生,最终挥泪别虞姬、自刎乌江,悲壮的结局令人扼腕叹息。
三、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
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诗歌在叙述历史事件的同时,融入了丰富的情感表达。如对刘邦的雄心壮志、项羽的悲壮情怀以及虞姬的深情厚谊等,都进行了细腻的描绘和抒发。
运用典故与象征:诗歌中大量运用了历史典故和象征手法,如“鸿门宴”、“四面楚歌”等,这些典故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强了其艺术感染力。
语言生动、节奏明快:诗歌语言生动形象,节奏明快有力,读来令人热血沸腾。如“力拔山兮气盖世”、“四面楚歌绝境里”等句子,都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四、历史反思与人文关怀
《楚汉》诗歌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再现,更是对人性、权力、英雄主义等主题的深刻反思。它让我们看到了在权力斗争中人性的光辉与阴暗,也让我们思考了英雄主义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与意义。同时,诗歌中对虞姬等女性形象的描绘,也体现了诗人对人文关怀的重视和追求。
综上所述,《楚汉》这首诗歌以其丰富的历史内涵、鲜明的人物形象、独特的艺术特色以及深刻的历史反思与人文关怀,成为了一首值得反复品味和欣赏的佳作。
【《楚汉》诗歌欣赏】相关文章:
《楚汉》诗歌_750字10-28
诗歌欣赏精选09-20
精选诗歌欣赏06-14
诗歌欣赏:《在诗歌里》07-28
诗歌欣赏:疼痛的诗歌08-21
把春天写成诗歌的诗歌欣赏10-24
《当诗歌爱上音乐》诗歌欣赏08-08
双语诗歌欣赏:穿越诗歌08-17
诗歌欣赏:写诗歌是偶然10-10
《如果》诗歌欣赏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