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说课稿九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说课稿 篇1
9月13日我班的琪琪拿来了一张幼儿园发生暴力时间的剪报,并绘声绘色的为小朋友讲述着。孩子们听后感到十分惊恐。这让我想到:今年10月日本的新舄县发生的6.8级大地震中死亡人数仅有21人。其实日本人在幼儿园时期就十分重视避难训练。使孩子在遇险时能够安全、敏捷、迅速地避难。然而最近发生的这几次恐怖事件中,我们的孩子却反应出胆怯,恐慌,不知所措的现象,使悲剧接连发生。
为了帮助幼儿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我班开展了《火灾来了我不怕》的主题探究活动,并制定了主题实施网络图如下:
活动目标:
1、尝试探索火灾发生的基本原因和条件,认识灭火器材和防火材料,了解火灾为人类带来的危害。
2、初步学习收集、查
找相关资料,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合作分享的意识。
3、感受火灾现场的真实场面,能正确的估计火势的大小,掌握发生火灾时的基本自救措施。
活动准备:
1、收集相关图文资料及幼儿探究活动中需要的材料。
2、创设火灾现场的场景,让幼儿亲身感受火灾发生时的真实场面。
活动流程:
在主题实施中,我将采取“以幼儿的自主探索为经线,以“观察、实验、讨论、制作、实践、资料收集与共享为纬线”的方式进行探究活动。
典型活动:
一、防患于未然
户外活动时,机灵的刘瀚琪闻到烧树叶的味道,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咦,火可以把树叶烧断。”“为什么烧过的叶子会有难闻的气味呢?”一连串的问题被孩子们抛了出来。我想:孩子们一定是非常渴望了解火的秘密,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中指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抓住时机适时引导。我就顺势引导孩子:“火可以烧毁哪些物品呢?”于是《谁能燃烧》这个实验开始了。孩子们将收集到的各种塑料、纸、木头、金属、针织品进行燃烧。当他们第一次看到火迅速地将棉花烧着了,好多孩子都吓得发出了尖叫声纷纷逃跑,我鼓励孩子把燃着的棉花放进水里,使火苗熄灭。并问到:“湿棉花还能着火吗?”还是那些比较有生活常识的孩子们答对了:湿棉花当然不能烧着了。当他们燃烧塑料制品时,又闻到了难闻的气味,还有黑色的物质残留。聪明的韩梓鉴很有经验的说:“这难闻的气味就是塑料燃烧时排放的毒气。”孩子们听他这么一说,赶紧捂上了鼻子和嘴。通过他们细心观察,亲手实践,孩子们知道了谁能燃烧,谁不能燃烧。接下来,大家又发现家里的窗帘,床上用品,厨房里的柜子,毛巾,教室里的玩具,桌椅都是易燃品。这是金彤彤小朋友和妈妈在网上搜集到的放火材料的图片,孩子们还在家中统计了飞机和火车上禁止携带的易燃品。
由收集资料到寻找答案,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加深了对“防患于未然”的理解,同时也体验到寻找答案与分享经验的快乐。
二、灭火有高招
自从孩子们找到了身边的易燃品后,他们就一直担心着:如果哪一天人们由于注意不当而引发火灾,那该怎么办呢?孩子们想到了消防队——这个火灾的克星。他们从网上收集到消防队灭
火过程的图片,知道了消防队是用消防车、高架云梯、救生犬来灭火的,还为我们沈阳自制的灭火炮而拍手叫好。我们还认识了身边的消防栓、灭火器,灭火箱……孩子们建议在家中,幼儿园里多准备几个灭火器,谨防火灾的发生。不过当他们了解到其实还可以利用窒息的办法制作灭火器时,就迫不及待地动手制作起来。他们收集了好多的塑料瓶,将水、沙子、盐倒入瓶子中,希望用它来灭火。可是塑料瓶是摔不破的呀?大家讨论应该用玻璃瓶来制作,但是玻璃瓶摔破时会有玻璃片崩溅是十分危险的。还是婷婷最有办法了,她想出用塑料袋制作的灭火弹既安全又方便而且价钱还很便宜呢。在后面的环节中,孩子们自制的灭火弹也派上了用场。
三、火灾来了怎么办
孩子们制作了灭火弹后就幻想着用它显显威风。针对孩子们的愿望,我们决定明天来一次真正的消防演习。点子多的佳佳说:“我们应该设计好逃跑的路线,火灾来了我们就能顺利的逃走了。”她的想法启发了大家,孩子们纷纷动脑设计逃生路线。有的用荧光笔画箭头贴在墙上,有的用不干胶纸直接粘在地上,孟孟还利用了小彩灯照明,即使有浓烟也不会迷路。孩子们还细心的为小班的小朋友想了逃生的好主意:拉着诱导绳逃跑。
“光有逃生路线还不行,万一门外起火逃不出去,我们可得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方广权若有所思的说——孩子们的想法越来越具体了。“我们躲到厕所里吧。”“不行,厕所里不通风,毒烟进来会被熏死的,得用湿毛巾堵住门缝。”冉冉很有经验的说着。“火灾来了要带上湿毛巾用来捂嘴,还有湿的被子可以保护自己,王老师你别忘了带上药箱和哨子。”“为什么?”我奇怪的问。“你可以吹哨子叫我们集合,万一我们受伤了,你可以为我们擦药啊。”孩子们想的可真周到。我们利用间操前的时间进行了一次预演,孩子们有的拿玩具,有的抱录音机,甚至连坐垫都带上了,结果用了十多分钟集合完毕,孩子们发现:真正的火灾是不能带这些东西的。
11月9日这一天,孩子们格外的兴奋,当听到火灾警报时,孩子们快速的穿上衣服,有的孩子急的衣服都穿反了,有的找到自己的小毛巾弄湿后将嘴和鼻子捂好……孩子们快速站队,统一下楼。当遇到浓烟时,孩子们都蹲下行走,有的学着解放军匍匐前进。保育员则负责保护年龄小的幼儿快速撤离。
当我们跑到安全的地方时,袁一凡拨打了报警电话,请求消防队救援。这时潞潞提醒了我:“老师,消防栓里不是有报警器吗?
”是啊我怎么忘记了呢。
这时刚刚被困在教室里的那部分孩子跑到阳台大声的呼救。有的用喇叭,有的用颜色鲜艳的手绢,有的用杯子敲击栏杆发出声响,还有的吹哨子……孩子们运用多种方式呼救,使整个演习成功的结束了。
演习结束后,我们讨论了个别孩子出现的危险行为:大家一致认为:不能从窗户逃生,在火灾中扶手会很快被火烫热,不能顺着扶手滑下来。我们的活动还得到了市急救中心的救护员——我班张斯飞妈妈的大力支持,她为小朋友和家长们讲解了“火灾中烧伤、烫伤事故处理的办法”,使整个活动推入了高潮。
活动中孩子真切的体验到火灾现场紧张的场面,通过自己的努力及时的逃生、呼救、报警,它是探索火灾自救措施的升华。
自评与反思:
一、 活动中孩子危险行为的发生,教师事先没有考虑到,当孩子们讨论这种行为是否可取时,我又意识到:其实这也是个反面教育素材,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示,使孩子们对整个活动的理解又加深了一步。
二、 开展本次活动时,由于一些原因没有能与孩子们亲自到消防队进行参观这点略有遗憾,近期我们会尽量争取弥补这个遗憾,让孩子们亲自走进消防队中感受真实的灭火氛围。
三、 本次活动的到了家长的极力支持,他们与孩子从网上下载了大量的图片资料。我们将这次活动上传到沈河教育网,还有家长建议我们班在网络上创建主页,将班级的各种活动上传到网上。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对学生的分析:本节课,上课的的是五年级的学生,是在他们已经熟悉Word20xx的设置,能比较熟练的输入文字的基础上学习的。这学期的知识,生动、实际学生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渴望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2、对教学内容的分析:这节课主要学习Word20xx中,字体、字型、字号、位置以及简单介绍字符间距的设置,和字体选项卡中“特殊效果”的运用。
3、教学目的
(1)学会给字体设置特殊效果。培养学生的动手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2)培养学生养成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积极实践、勇于探索的优秀学习品质。
4、教学重点:字体、字型、字号、位置的设置,和字体选项卡中“特殊效果”的运用。
5、教学难点:字体选项卡中特殊效果的设置,尤其是上标、下标、阴文、阳文等特殊设置。
二、说教学方法
1、说教法的应用:这节课我主要运用了直观演示法、讲授法、实际操作法、讨论法。
2、说学法指导: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
这节课,我会把学生每3人结合成为一个小组,每小组在解决问题时,可以相互讨论,相互研究,共同完成操作步骤,让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积极协作,运用集体的力量来完成任务。
三、说教学工具
信息技术学科有它的特殊性,就是必须考虑到硬件条件的支撑。这节课,需要教师机一台、学生机20台并装有Windows98操作系统和office20xx办公软件以及传奇20xx或其他软件教学系统。此外,我还为着节课专门制作了课件。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我设计了两分文档,第二分队字体进行了设置和美化,一上课就展示给学生,说:同学们,今天有两位同学交给我一份作业,都是用Word20xx打了一段文章,我们来看一看,咱们大家来当一回小裁判,看看谁的作业完成的好。
学生一定回答第二份好,我接着说:老师也是这么认为,那么谁能说一下,第二份作业,为什么比第一份作业做得好呢?它都有哪些方面比第一份作业更加出色?谁能说一说?看随观察得最仔细!
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各抒己见。我继续说: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说的也非常好。那么,你们以后写文章想不想也像第二份作业一样的精彩呢?这节课老师就给大家请来一位字体魔术大师,帮助大家美化我们的文字。
2、新授
首先,来学习设置字体的大小。Word20xx为我们提供了十几种字体的大小,包括初号、小初号、一号、小一号、二号、小二号……等等。Word20xx默认的是五号字。下面,我们就以古诗《春晓》为例来设置一下字体的大小。
我们就把这首诗的题目变成二号字,四句诗变成三号字。(教师演示)首先,选中题目“春晓”,然后点击菜单栏字号下拉菜单,选择二号字,这样题目就变成了二号字;接下来选中四句诗,点击菜单栏字号下拉菜单,选择三号字,这样诗句就变成了三号字。同学们看明白了吗?
下面,就让同学按照把题目变成小初号字,诗句变成小二号字的要求,在自己的计算机上操作一下。这时候我下去巡视并指导学生。
第二、学习设置字体样式。我对学生说:字体大小调整好了,那么如何设置字体样式呢,大家都知道,我们汉字字体很多,中国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Word20xx也为我们提供了13种不同的字体,比如楷体、隶书、仿宋体、华文彩云等等,Word20xx默认的是宋体字,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不同的字体样式,有什么样的效果。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不同样式的不同效果。这个环节,我设计让学生自主学习,这回呢,我请咱们同学来做自己的小老师,谁能根据刚才我们所讲的把《春晓》这首诗的题目变成隶书,诗句变成楷体呢?我请2名学生,到教师机上,来给大家演示,便操作边讲述你是怎样做的。然后,让同学们按照刚才的要求自己操作一下。
完成之后,我说:我们把字体大小调整好了,字体也样式也变化了,你们觉得这首诗还有什么毛病吗?同学们通过认真观察发现题目没有居中,再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讲述。
接下来,我想同学们具体介绍字体选项卡。如何设置字体的一些特殊效果呢?这就要请出字体魔术大师的看家法宝——字体选项卡了。我们单击菜单栏格式选项,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单击字体选项,就弹出了字体选项卡了,字体选项卡共分为三个部分:字体、字符间距和文字效果。字体选想从上到下依次为:中、西文字体、字形、字号的选项,下面是对文字颜色、下划线、下划线颜色以及字体是否带着重号的选项,在往下,是对字体效果的设置选项,最下面是预览窗口,顾名思义,就是在这个窗口中可以看到我们对字体所进行的设置效果。我们可以演示几种效果来看一下。(教师演示)接下来,我们来看字符间距选项卡,在这里我们可以设置字体的高矮胖瘦以及每个字之间的距离。不过这里出现了一个新的量词:磅,这个磅呀既不是英镑,也不是重量单位,它是印刷业中的一种长度单位,1磅大约等于0.35毫米。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文字效果选项卡,它给我们的文字提供了一种魔术般的动态的效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一下都有哪些特效吧。
字体选项卡我们介绍完了,这回我们就利用它把《春晓》这首诗的题目变成红颜色。首先选中题目“春晓”,然后点击“格式、字体”选项,弹出“字体选项卡”,在点击字体颜色下拉按钮,选择红色,题目“春晓”就变成红色的了。当然了,在字体选项卡中,还有很多设置字体效果的选项,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设置一下其他的效果,并预览看一看都各有什么效果。
这时,我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练习字体选项卡中的各种设置。
3、巩固
我设计了一个“Word小医生”的练习,让学生对一些对文字的效果处理有那些不当的地方进行修改。
最后,我设计了一个综合性练习,请大家根据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每人打一份自我简介,看谁打的最好,把字体选项卡中的特效运用的最合理。在练习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走动一下,互相学习、参考一下别的同学的设计,等同学们基本上完成之后,我请几位同学把他打的自我介绍演示给大家看,把他自己介绍给大家,并让他说说为什么这么设置?
附:本节课当中,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的应用:
这节课,在教学上,我注重了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沟通和对话。合理、恰当的运用了探究式和合作式的学习方法,在“设置字号”和“居中”这一环节,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之前,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情境和先前经验,并不是盲目的让学生进行探究。在练习的时候,在学生已基本掌握设置方法的同时,合作学习,并做出了有针对性和具操作性的要求,避免了盲目合作、放任合作,同时也避免了学生合作的无序性、表层性和低効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师生之间的参与度,学生参与了教,教师也参与进学生的学和练,保持了和学生的亲和度,在练习时,充分把握了学生练习的自由度,做到了放收自如,在选择教学内容和练习内容时,注意了课程的整合度。
说课稿 篇3
桥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课题是《桥》。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感人至深的故事。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入情入境,抓住那些感动我们的地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且认真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感受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根据对教材特点的把握,我将《桥》的说课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桥》的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沉稳,高风亮节和果断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老支书身上那种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正是文章要向我们弘扬的。
2、教学目标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品位语言,理解内容,深刻感受课文中人物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3)、让学生在读书思考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教学重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难点是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探索文本的冲动,朗读感悟法,领悟课文情感,积累语言词汇,以及讲授法,点拨法等在本课的设计过程中,我着重考虑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因此,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我让学生运用探究、合作学习等方法,自读自悟,自主获取知识、发现问题、体悟情感,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说教学程序
(一) 开门见山,聚焦洪水
1利用提示性谈话,提出阅读要求:边读课文边用笔勾画出描写大雨和洪水的词句。努力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2、根据学生交流的结果,适时用课件出示这些句子或词语,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朗读,体会洪水的可怕。(课件出示:略)3、通过多媒体情境展示,再现文本情境,让学生用心去感受当时的场景,并在情感体验中声情并茂地读,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深化情感体验,使语言、情感、精神三者和谐共振,并为下文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抓重点词,感悟群众
我让学生找出描写人们慌乱的词语,并适时板书:惊慌、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再让学生读一读,感受人们的惊慌失措。
(视频对学生留下的情感冲击,会使学生以换位思考的方式,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真切地感受到当时情势的危急。)(三)、熟读精思,步步深入
1、激情导入,聚焦老汉
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拥向那唯一能逃生的窄窄的木桥,危险将在瞬间发生!这时,人们看到——(课件出示课文:略)生接读。(板书:老汉)2、透视老汉,深入感悟
①、潜心会文自读感悟
阅读是教师、文本、学生对话的过程,学生潜心会文是实现三者对话的主要环节。让学生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读一读,怎么感受就怎么读,这是对学生自我感受的珍视,体现对学生情感的珍视。因此我让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老汉是怎样的一个人?画出令你感动的词句。在最打动你心灵的地方写上自己的感受或感动的原因,并读一读,怎样感受就怎样读。
②、抓重点词句品读感悟
("有感情地朗读"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以悟代讲,以读代讲,更能让学生直接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对话中触动情感的脉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领悟可能不很到位,我就适时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经过自读、悟读、范读等方式,使学生能较好地把握人物的情感,与文中人物产生共鸣,从而真正达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如在学生感悟到老汉的镇定、舍己为人后,我首先用激情的语言过渡,再引导学生抓住"冲、揪、吼、凶得像只豹子"体味老汉的严格要求,接着,学生加上表情、动作,带上自己的真情实感朗读体会老汉的严格要求,品味老汉焦急、恼火背后的那颗爱民之心。
3、走近人物,激情对话
过渡:老汉是村支书,他爱民;老汉是父亲,他爱儿子。但在生死攸关之际,他无私地选择了大家。为了村里一百多号人的安全,他失去了儿子,留下的只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伴随着那如泣如诉、深沉悲愤、感人肺腑的背景音乐,我沉痛的交代着课文的结尾。 音乐的渲染,老师深情的范读,孩子们的感情是一发而不可收。我先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再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联想:老太太正站在丈夫和儿子曾经站立过的地方,深情地呼唤着她的丈夫,呼唤着她的儿子。老太太会对她的丈夫和她的儿子说些什么呢?如果老汉能听见老太太的诉说,他会怎么想呢?从而深入感受人物内心的真实状态,达到情感的升华。)(四)、再度释"桥",领悟深意
此刻,山涧溪流上,再也没有了那座带给人们生的希望的生命桥(板书:生命桥)。可我们却分明看到有一座桥稳稳地架在了人们的心目中,它熠熠生辉,它坚不可摧。你看到了吗?是一座什么桥?学生交流:从而理解这不是一座党员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板书:连心桥)(五)、拓展练习,情感升华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孩子们在"接受感动"后,有着强烈的倾诉欲望,这既是对课文学习的积淀,更是一种真情的感动在传递和蔓延。因此,我布置了如下的练习:想象写话,祭奠的这一天,全村的老老少少都来了,整个村庄都呜咽了。老支书的墓前,齐刷刷地跪了一片。悲痛欲绝的乡亲们会说些什么?请你身临其境地想一想,写下乡亲们的肺腑之言。
四、说板书设计
老汉 人们
镇定 桥 惊慌
舍己为人 有序 你拥我挤
严格要求 生命桥 疯了似的
爱亲人 跌跌撞撞
连心桥
我的板书力求达到简明扼要,抓住题眼,直奔中心,达到"高效能、简约化"的功效,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的主旨。
桥说课稿
一、说教材
《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中的第二篇精读课文? (yanyn.com)!肚拧返淖髡呗成钋榈厮茉炝艘晃黄胀ǖ睦瞎膊吃钡墓饣孕蜗蟆K焉南M酶褐冢阉赖奈O樟舾约海米约旱难庵鹆艘蛔恍嗟那帕骸?
这篇文章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在表达上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多用简短的句、段渲染气氛;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语言,理解内容,深刻感受共产党员把生的希望留给百姓,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精神。
3.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了解课文在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三、说学生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语言感悟的能力。对于本课扣人心弦的故事,学生的阅读主动性,积极性应该很高,但对共产党员面对危险时,把生的希望留给百姓,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精神理解恐怕不够深入。
四、说教法
1.针对学生认知特点和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尽量挖掘文本的价值,体会语言的魅力,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媒介,给学生以多方面的感性资料,尽可能多的把课堂交给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的学习2.倡导学生个性化阅读,探究文本思想美。
五、说学法
学生主要通过自读自悟,思考,探究等方法体会洪水的凶猛与无情。
六、说课前准备
准备洪水暴发的图片及重点句子的课件。
七、说课时安排
我准备安排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抓住文中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第二课时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八、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视频资料)。
看完资料,同学们想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预设:我想到了洪水是多么可怕,洪水又是多么的无情啊。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在洪水袭来时人们自救的文章。
出示课件(板书:16桥)
二、自学生字词。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文章中的生字,划出新词。
2.交流汇报。
三、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思考:课文写了怎样一件事?
2.指名学生回答。
深夜,当洪水袭来时,老村支书记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3.集体朗读。
四、再读课文,感受洪水的凶猛。
1.轻声朗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描写雨水和山洪凶猛的句子。
出示课件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雨水非常大?谁来读一读?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2.指导朗读,读出洪水的凶猛与可怕。
3.出示课件观察画面。
这就是当时洪水袭来的情景。看了这幅画面,这场洪水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形容吗?
4.出示课件引导:当洪水突然袭来的时候,村庄里发生了什么?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踏在水里。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地逃跑,寻找生路5.引导:人们找到生路了吗?是什么?
预设:找到了,是一座窄窄的木桥。
6.引导:桥是一座窄窄的桥,人是一百多号人,水已没到了腰部,如果人们毫无秩序地抢着过桥,会造成什么后果?
预设:(桥毁人亡)。
7.引导:然而惨剧有没有发生?(没有)是谁扭转了局面?是谁挽救了大家的性命?
指名回答: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五、品读语句,体会人物品质。
1.出示课件,提问:年迈的老支书没有因为惊慌而失去理智,他是怎样做的?怎么说的呢?请读课文找出最让你感动的地方读一读。
(1)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面临危机时,老汉的神情是怎样的?(沉着镇静)谁能读出老汉的沉着镇静和威严来?
(2)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指导朗读。
(3)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A.找出描写老汉动作的词。(冲、揪、吼)
b.你从这些动词看出老汉当时的心情怎样?
c.你能用生气的语气读出来吗?
问:从"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这句话看出老汉怎样的神情与品质?
你从这些语句中感受到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领悟了《桥》这篇课文中洪水的凶猛和无情,更加体会到了老支书把生的希望留给百姓,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伟大人格。
七、思维拓展。
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老汉说些什么?或者你想用怎样的语言去赞美老汉?
附:板书设计:
16桥
洪水凶猛无情
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
老汉(老支书)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桥说课稿
一、 说教材
《桥》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的一篇感人的文章。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文章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文章构思新颖,设置悬念,前后照应;文中用了很多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
二。说学生
现在的学生对共产党员面对危险时,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理解恐怕不够深入,也不容易联想到桥的深刻含义。
三。说教法
针对学生认知特点和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准备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自主、探究性教学,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感悟,从而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四、说教学目标:
针对中高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在知识与能力方面:认读写生字、词,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初步体会文中环境描写烘托气氛,领会作者的表情达意;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感受老汉舍己为人、临危不惧、沉着冷静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是:抓住人物言行感受老汉舍己为人、临危不惧、沉着冷静的高尚品格;教学难点是: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感受作者布局谋篇的特点。
五、说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我首先播放多媒体课件:山洪暴发的情景。看完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刚才你看到了些什么?这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交流以后再请学生看书,()指名读第一部分,其他同学思考:你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情况的危急?村民们在这种时候又有什么反应?
这一环节的设计,以达到对课文的深层意蕴的体验和领悟,使学生在思想上、情感上与文本产生共鸣。
2、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木桥拥去,可来到木桥前,人们都停住了脚,这是为什么呢?从这些地方,你能感受到什么?
那么,老汉是怎样组织村民们过桥的?从中你又能看出老汉是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并思考、交流,有感情地朗读。
在学生交流感受时适度引领学生深究并作点拨,提升学生的认识深度。最后再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部分,再一次感受那扣人心弦的场面。
3、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老汉的妻子,小伙子的母亲,小伙子也是老汉的儿子。同学们,读到这里谈谈心中的感受吧!
让学生"情动而辞发",既是情感的凝聚和提升,又是语言实践的活动。
(二)、拓展——理解"桥"
课文为什么以"桥"做题目,从而深刻体会"桥"所蕴含的深意。"老支书,你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你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永远不会坍塌的桥".
(三)、总结全文
总结全文,回应教学目标,这时候我这样做全课的总结:一座桥一座故事,窄窄的木桥被洪水冲走了,但是全村百姓的心里却建起了另一座桥,那就是老汉和儿子用生命筑起的生命桥。
说课稿 篇4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我从以下五方面来阐述:一、说教学模式, 二、说教材,三、说学情,四、说教法学法,五、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学模式
我采用的教学模式是中学历史“情景、实践、创新”教学模式。这正是我承担的市级实验课题实验研究的内容。所谓中学历史“情景实践创新”教学模式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创设多种历史情景,让学生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面对面”。在这种“面对面”之中,使学生自主地去“参与”历史,探究历史、感悟历史,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说教材
本课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第七课,属于科技文化史,是隋唐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用 “雕版印刷”和“火药”“赵州桥”三目来说明隋唐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隋唐科学技术上承三国两晋南北朝,并为宋元时期科技的发达奠定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本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本节课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见课件)
1、教学重点:雕版印刷术、火药的发明及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贡献既能让学生领略我国隋唐科技的辉煌成就,又能树立学生良好的民族自豪感、所以我把这些内容确定为本课的重点。
2、教学难点:赵州桥的设计原理涉及到数学、物理等其他学科的知识,七年级知识水平学生受限制,理解起来困难,所以是难点。
三、说学情
1、初一年级的学生对本课内容已有初步了解,但不全面,因此老师在授课时,应丰富教学内容。初一学生求知欲较强,科技史内容单一、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的用直观、生动的图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初一学生爱动手、爱表现,应设计学生动手实践和角色扮演环节,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说教法、学法
1、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并辅之以体验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在历史学习中应提供主动建构的时间和空间。根据这一理论我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图片资料,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历史、探究历史。提出问题让学生充分展示和讨论,以期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启发思维的目的。)
2、学法:自主学习 、 合作探究(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只有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探究新问题,才能更好培养其创新精神与能力。一个人今天在校的学习方式,必然会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某种内在的一致性,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正体现了这种一致性。)
3、教具与教学方式: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说教学过程
中学历史“情景、实践、创新”教学模式是以情景创设为前提,以实践探究为中心,以历史问题为主线,以师生共同活动为特征,自然天成地实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标。据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授课也是这样。我在导入新课时多媒体展示杨利伟和《“神州五号”》发射场景图片,并同时播放汪峰《怒放的生命》,创设情景,老师激情讲述,在使学生直接感受到祖国现代科技的发达同时自然而然的引入课题,并为整节课主题的.升华做好了铺垫,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
(二)展示目标,明确方向
(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见课件)
1、知道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唐末印刷业的发展情况,认识雕版印刷业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知道火药的发明及其在军事上的最初运用。
3、知道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以及它的设计者李春;了解赵州桥设计的巧妙之处。
(三)自主探究,整体感知
1、雕版印刷术是怎样发明的?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什么?
2、火药是怎样发明的?第一个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的人是谁?火药运用军事是什么时候?当时的武器叫什么?
3、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单孔石拱桥是什么桥?设计者是谁?
(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要做课堂的主人,因此我依据学习目标拟定以上自学提纲让学生通过动手、动眼、动脑,主动去获取知识。自学提纲所列知识都是基础知识,大部分学生能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任务。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圈点勾划,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同时对课文知识结构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四)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合作交流
一、雕版印刷:1、说一说:你能根据雕版印刷步骤示意图说出印刷术的过程吗?2、实践探究:用小刀在橡皮上雕刻你的姓名,请你把刻字过程的感受和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好吗?
3、讨论交流:(1)雕版印刷发明之前,书是手抄写的,那么雕版印刷相对于手抄写有哪些优点呢?(2)你能想像一下雕版印刷术出现后会给社会和文化带来哪些变化?
二、火药:比一比:唐末用于军事上的火箭与现在航天发射的火箭有何异同?
三、赵州桥:1、“我来做赵州桥小导游”活动,学生结合课文及小学学过的有关赵州桥的知识介绍赵州桥。
2、(1)为什么赵州桥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2)赵州桥的设计巧妙在哪里?
(在这一环节,我依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设对本课三目内容分别设计了一到三个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间充分展开讨论,通过讨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讨论解决不了的由老师进行精讲点拨,这一环节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实践探究,动手体验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当导游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和提取课本信息的能力。)
(五)、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升华创新
1、唐初发明雕版印刷术,唐末技术纯熟。现在主要有哪些印刷技术?
2、唐初火药发明,唐末运用军事。现在火药还有哪些用途?
3、赵州桥是世界桥梁建筑上的奇迹。现在我国在桥梁建筑上有哪些世界之最?
4、我的创新思维:许多发明都是来源于生活。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你能提出你的创意吗?(这四个问题由古到今,由今延伸到未来,不仅归纳总结了所学知识,还能升华了主题,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六)、说板书设计
第七课 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
唐初发明
雕版印刷术 《金刚经》
唐初发明
古代 火 药 孙思邈《丹经》
唐末运用军事 “火箭”“飞火”
赵 州 桥 隋朝:李春
最古老的单孔石拱桥
现代 长征系列火箭、神州系列飞船
未来:科技创新
(提纲式板书具有形象、直观、概括性强的优点,学生能一目了然,所以我采用提纲式板书让学生了解本课知识要点。)
(七)复习巩固 检测反馈
(题目设计尽可能的让每一位同学都能跳起来摘到桃子,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1、下面有关雕版印刷术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 唐初人们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B 唐末市场上出现了交易凭证“印纸”
C 用刀在木板上雕刻成凸起的正字即可制成雕版
D 世界上现在最早的有确切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868年的《金刚经》卷子
2、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是在( )
A东汉末年 B三国时期 C隋朝末年 D唐朝末年
3、 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的人是( )
A李春 B玄奘 C孙思邈 D白居易
4、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的设计者是( )
A僧一行 B李春 C鲁班 D郭守敬
5、(1)上图是佛经《 》的部分。
(2)它是世界上现存 的印刷品。
(3)它反应了唐朝 已比较发达。
结束语:多媒体展示“神九”发射的一组画面,同时播放汪峰的歌曲——《我要飞得更高》,老师以激昂的声音表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他们勤劳和智慧创造了无比辉煌的成就,当今的科学家让我们的科技日新月异,相信未来的你们也一定会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我国未来的科学技术更先进,更发达,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最后我用“神九”成功发射的画面和激昂的声音再配以汪峰的《我要飞得更高》,起到画龙点睛,升华主题,激励学生,鼓舞学生的作用。)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说课稿 篇5
一、把握课标,说教材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选读课文,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方案,告诫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课文先写了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设计了治理黄河的方案。
教材中编选本篇选读课文的意图一是适当增加学生的课内阅读量,为学生阅读的自我检测提供材料,二是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综合选读课文的特点和本篇课文内容实际,以及本册重点训练项目“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各方面原因,我将本课安排一课时教学,教学目标定位为:1、训练与检测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识字学词;基本读懂课文;阅读的速度;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受到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教学目标的制定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教学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基本读懂课文;教学难点确定为:基本理解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
设计理念: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基于这一理念,我在教学本课时主要运用“导放结合,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学习,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垫定基础。
二、突出主体,说教法
本课教学,我以“导与学”课题研究的思想为指导,教学中,运用“导放结合,自学为主”的方法指导学生独立阅读文本,探究问题,感悟思想内容,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一)巧妙地“导”
教学中要做到导而有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吃透教材,根据“放”的怦,根据学情需要进行适度的点拨、引导,着眼于理解的难度,知识的关键处,情感的共鸣处,把握“导”的时机,这样才能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更深的境地。
1、创设情境,设疑导学
开始上课时,我先让学生谈一谈对黄河的印象,谈完之后设疑:“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却被人们称作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便带着这一问题饶有兴致地展开阅读,感知内容。
2、疑难处适时引导
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在理解“黄土高原……可与今日的江淮流域比美”一句时,多数人将该句中的“美”误解为“风景优美”的意思。我便可适时引导学生读读课文,让他们联系上下文去理解这个词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读文后,很快便能得出答案:“美”指的是前文中所提到的“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
(二)大胆地“放”。
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体验。”本课的中心环节,我先向学生展示自学提纲:
1、说一说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
2、黄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归纳出两方面原因)
3、科学家设计治理黄河的方案是什么(三项内容)?要求学生先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找出答案所在的段落,然后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探究问题,最后全班反馈,师生共同评议大家的学习情况。在学生独立阅读,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只在问题的疑难处稍作提示与点拨。真正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三、关注发展,说学法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新课标语),肯定了阅读中应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内容。更由于本课的课型特点,突出强调了学生的独立阅读,所以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采用“独立阅读,自我检测”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活动。如在导入新课之后,我便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课文,初步感知内容,然后以抽读词语的形式对他们的阅读效果进行检测。又如在学生感知课文内容之后,我让他们根据教师设计的自学提纲,展开独立阅读活动,然后以全班反馈,师生评议的方式检测他们的阅读效果。这样,学生在阅读实践与自我检测的过程中,锻炼了能力,发展了思维。
四、重视实践,说过程
(一)、设境揭题,明确学法。
1、揭题。我先让学生谈谈对黄河的印象,然后质疑:“这么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却被人们称作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是为什么呢?”
2、明确学法。告诉学生这节课仍采用“独立阅读,自我检测”为主要学习方式,训练和检测大家的阅读能力。
(二)、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1、引导学生自由读文,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2、检测学生的自学情况。(抽读生词)
(三)、独立阅读,自我检测。
1、展示提纲,引导学生阅读。
自学提纲:一、黄河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二、黄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归纳出两点原因)三、科学家设计治理黄河的方案是什么?(三项内容)
2、全班反馈,检测自学情况。(师生评议,比一比谁的自学效果好)
同时指导板书:
变 化:美——灾
原 因:自然 人为
治理方案:
一、牧林为主
二、保护森林 恢复植被
三、明白道理
(四)拓展延伸,谈谈感想。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及身边的环境问题谈谈读后的感想。
(五)总结全文。
(简单回顾本课主要内容,号召大家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建设成人类最美丽的家园。)
(六)、实践作业:
调查我们身边的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想一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有何治理办法。
说课稿 篇6
说教材:本课是三年级第一单元“科学在我们身边”的第一课,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今后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及学习科学课的兴趣。玩具是学生的童年伙伴,每个小学生都是在玩玩具中成长的。对于玩玩具,学生具有非常鲜活的生活经验。学生通过玩玩具,用感官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够满足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初步感受玩具里面有科学,科学并不神秘,我们也能研究科学。
说学情:本课是三年级科学第一课,作为初入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科学这个学科尚未认识,他们的理解层面及科学知识的结构还很不全面,因此,本课对于初学者来说,就显得尤其重要。作为科学教师,就要充分利用这一节课,让学生认识科学学科,充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兴趣的培养除了玩具这个显性实物之外,我们更应该引导学生通过隐性的方面进行兴趣的培养,如: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提问、去思考,让学生体验到思考的快乐、提问的快乐、创意的快乐。这才是这节课所真正要培养的目标。
说目标:
上面已经谈到了,值得强调的是:我们应以知识为主,通过知识来培养学生能力的发展,这一理念贯穿于教学的每一环节的设计。
说教具:
学生自带各种玩具,不要局限于教村中的7种玩具。教师要准备实物投影和部分玩具的构造图等。
说教法:
创设情境法,在课堂上教师应尽可能多地通过学生的提问与思考解答进行环节的教学,教师的语言应精炼,少讲,在重点环节上只起到一个过渡的作用即可。
说学法:
学生通过动手、观察,动脑思考等,充分调动感官进行探究。在活动中,要引导鼓励学生小组合作、相互学习与发现。
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共有四大部分,分别是导入、新授、课堂评价、拓展延伸。
先说说导入的设计:
导入主要采用师生谈话的方式,启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带领学生走进科学的大门。我是这样设计谈话的:“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举起书)--科学,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会不断去了解它、熟悉它。”接着直接引入本课的主角:“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都拿来了自己最爱的玩具,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玩具里的科学(板书),那你的玩具都叫什么名字呀?”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品尝自己准备教具的快乐!
再来重点说一下新授的设计:这一环节主要由三个活动组成,分别是玩玩具、谈发现、想设计。
活动一:玩玩具。
看到了自己和伙伴的这么多玩具,你一定迫不及待想玩了吧?玩当然可以,不过,老师想问问你都想怎么玩?可以交换着玩,可以一起玩,还可以下位玩,都行!不过,老师还要提醒大家注意两点:一是保证安全,讲礼貌;二是看看哪些同学最会玩,老师这里有一张活动自我评价表,你只要在活动中,及时将你的发现画下来就可以了,大家看,如果在玩时你发现以前知道的一种玩法和发现就描一个小圈,如果你有新玩法和新发现的就描一个大圈,如果你有一个问题就描一个问号,看看谁描得多,一会儿要和大家交流一下,大家听清楚了吗?下面我们就来尽情地玩吧!
(这两点提醒,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机动地引导,这一引导很有必要,因为没有目的的活动,往往会是一种空洞的假探究,只见轰轰烈烈,其实是花驾子。这样的教训我们曾经有过,因此,在活动前一定让学生做什么、想什么。这个评价表,学生在活动中随机就可以很容易地描出,节省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动手动脑。)
学生活动的时间大约控制在10至15分钟,教师要巡视指导,及时提醒引导孩子进行发现、提问。
活动二:谈发现
来源: 极品资源
来源: 极品资源
让学生自主介绍自己的玩具,鼓励新玩法,新发现,每位介绍者都要同时展示评价表。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语言只起过渡、鼓励作用,要相信学生,他们会作出介绍及补充,让学生充分地谈、充分地说,用学生的语言去归纳、概括。
在进行充分地介绍之后,引导学生交流在玩中发现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地提问,教师要及时鼓励。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写到黑板上。这一环节,不在于解决问题,重点是引导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师:这么多“为什么”,怎么去解决呢?我想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大胆实践,勤于研究,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会得到解决。
这一环节的活动大约控制在10分钟。
3、课堂评价
这是学生第一节科学课,因此,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非常重要。在教师介绍评价方法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评价后,一定要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评价自己?通过说一说,一是避免学生不负责任的评价自己,二是让其他学生有个借鉴和学习。本环节用时5分钟左右。
4、拓展活动
主要是鼓励学生课后探究:40分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但是我们的科学研究才刚刚开始,希望同学们课后,能继续实现你刚才的梦想,把设想变成现实!亲自制作自己喜欢的玩具,看看你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总说:
可以说,整堂课的设计都是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充分利用感官进行观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另外,设计上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充分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爱提问、大胆创意的能力。这是中年级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评价,可以优化教学环节,使学生的学习有一个量化的评价,但我们也应意识到,学生玩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就是研究科学的过程。只是,这种学习活动,并没有表现出来而已,这种不经意,其实在学生头脑中在玩的过程中已经在高速运转了。
最后,我想提几个我认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1、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但“爱观察、爱提问≠会观察、会提问”,在教学中经常遇到爱发言的学生,但问的和答的不是扯东道西,就是很简单,对于这样的现象,你是怎么处理的?
2、我们现在经常谈到:要给学生时间活动、给学生时间思考,但当我们遇到某一个环节就要影响到整堂课的进度,你会怎么做?针对课时相对紧张的科学课来说,你会怎么做?
3、科学探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也包括学生由中年级到高年级的逐步认识与提高的过程,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往往由于教材的安排与考试的问题,而不得不格外给学生增加一些难度,我想问:你是怎样处理这种矛盾的?
说课稿 篇7
一、教材分析及背景
1、教材地位和作用——承上启下
本节课内容——大气的热力状况既是对前面1.2节太阳、地球、月球之间关系的承接和复习,又为后面学习大气运动奠定了基础。因为天气都是由大气运动来实现的,凡是要分析天气,首先就要分析大气运动,而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又是太阳辐射。所以掌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以及大气逆辐射等知识对后面学习大气运动起着铺垫作用。但在新课程标准中却省略了这方面的知识补充,在高中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直接讲到“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舍去了“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和“大气的热力状况”这一知识的补充。浓缩的过程中舍弃了一些必要的知识铺垫。所以每次给学生授课过程中,讲到大气运动这一知识时,学生的理解都很困难。本次课程的教学案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2、教学目标的确定
知识目标:
(1)了解太阳辐射的波长组成
(2)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3)进一步掌握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并着重理解保温作用的机理
(4)了解大气对全球热量平衡的作用
能力目标:
(1)读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图、大气温室效应图、分析说明大气热力过程
(2)运用大气热力性质解释一些地理现象
情感目标:.
(1)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和保温作用,要提高环保意识,保护臭氧层
(2)认识全球的热量平衡是自然界的重要规律,要把握规律,保护地球。
3.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理解大气的温室效应。
难点:大气的温室效应;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手段.
(1)我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导,学生为课堂主体,实现师生互动”形式,以多媒体、板书、画图为辅助手段;
(2)以讲述、提出问题形式引入矛盾,引导学生思考分析;
(3)以分组讨论活跃课堂气氛;
(4)运用大气热力性质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鼓励学生课后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和信息(互联网、图书馆、报纸等)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能力,扩大知识面,促进全面发展。
三、教学方法和过程
1.新课导入:首先我引入Flash动画《后羿射日》神话故事,调动学生对本次课的听课兴趣和求知欲。
提出问题:后羿为什么要射掉九个太阳?
通过直观的动画呈现,运用发现教学法第一个步骤——提出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出矛盾。营造课堂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情景之中。
教师总结:回顾前面1.2节学的知识,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单是一个太阳每分钟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能量相当于燃烧4亿吨煤产生的热量。太阳表面的温度约达6000K,可是到达地球的却不及太阳辐射总量的22亿分之一,这之间的能量哪去了?
2.讲授新课:我通过课件展示图片,继续向学生提出问题。
(1)提出问题:通过课本图2.2的对比,图1和图2两幅图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为什么地球表面温度的昼夜变化不像月球那么强烈?通过学生分四个组讨论,我进行归纳总结。
教师总结:相同点是地球、月球都是不发光的球体,其能源都是来源于太阳辐射,不同的是地球隔着一层厚厚的大气层,保护着地球。因为大气层对太阳辐射有削弱和保温作用,以至于地球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晚上的气温不会太低,减少了地球表面的气温日较差。进入本次课程内容——大气的热力状况。
教学效果:运用发现教学法中的类比发现,诱导学生发现两图中的共性和区别,有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学生在观察两幅图都能够很好的发现其中的共性和区别,其中第二组学生描述的比较完整。接着继续向学生提出问题,再次把矛盾抛向学生。
过渡问题:大气层相当于一扇大门,为什么允许大量的太阳能量进,却只有少部分的能量逸出?首先就要了解太阳和地球两者辐射过程中不同的波长特点。进入主题。
(2)本次课程重点我依次分三个层次来授课。主要以提出问题的形式向学生提出:①太阳以什么样的形式向地球传递能量,有什么特点?②太阳辐射穿过厚厚的大气层发生了哪些一系列的能量变化?③太阳辐射能量到达地面又发生哪些模式的转变?
①把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思考以上三个问题,从中选代表进行总结。通过学生的观察图,分析图,分组讨论。
教师总结:太阳能量辐射的特点:以多种波长形式辐射,只要集中在可见光区。
教学效果:在下结论时我语音加重并有停顿。根据感知的强度规律,作用于感官的刺激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清晰的感知觉。同时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中总结性的字段。在授课过程中,我采用图表结合,直观对比方法,图表法直观并高效。以分组形式进行,有利于提高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图,并得出结论。我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学生们都感觉到成功的乐趣。如(表1、图4)。
光区波长(λ)范围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百分比
紫外光区<0.4μm紫外线7%
可见光区0.4—0.76μm可见光50%
红外光区>0.76μm红外线43%
太阳能量辐射特点:以多种波长形式辐射,只要集中在可见光区。
②大气的削弱作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在教学时间上我分配较多。在教法上我采用抽象化直观的方法,运用波浪学说解释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图5),也是本次课的亮点与创新。波浪的波长大于石头的半径,波浪就越过石头,否则就散射开来。原理同大气中波长不同的紫外、红外、可见光射在大气中CO2 、O3 、水汽、尘埃等成份上散射或是反射等削弱方式。通过身边熟悉的例子来解释复杂的大气削弱原理,学生理解效果也比较好。用列表对比法表示大气削弱作用(表2)。图表对比与总结更能让学生透彻理解,掌握其中的区别与联系。
图5 波浪学说
削弱方式大气成份波长范围削弱强度
吸收CO2 、O3 、水汽紫外、红外弱
散射微笑尘埃可见(兰、紫)中
反射较大尘埃、云层可见(红、紫)强
表2
③大气的保温作用是本节课的难点,特别是大气的温室效应,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释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这一实验原理时,我采用举例法,如太阳温度相对地球来说比较高,所以太阳是短波辐射,地球是长波辐射,使其简单化。通过指导学生读书,真正理解过渡语中所提出的问题。同时通过几道简单习题进行巩固。
教学效果:根据皮连生认为知识学习过程分为:习得—巩固-转化-迁移和应用,即行为认知主义的R-S理论,学生基本都能够很好的掌握其中的原理,并能在练习中运用起来。
(3) 运用生活中例子:为什么夏天有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为什么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为什么农民用人造烟幕在晚秋或寒冬防御霜冻?西北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交通灯中为什么使用红灯停?等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对掌握本次课程的实用性。
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运用大气热力性质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心动。运用马斯洛的人文主义,所遵循的方法是创设情景——列举现象——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学生自主分析——教师总结,启发引导,循循善诱。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都很高,讨论问题的兴趣也很浓,既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兴趣,又提高了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
(4) 全球的热量平衡意义。主要强调大气层对太阳辐射有削弱和保温的重要作用,要提高环保意识,保护臭氧层,认识全球的热量平衡是自然界的重要规律,要把握规律,保护地球。注重学生的情感目标的培养,提高环保意识,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教学效果:通过介绍全球的热量平衡意义,重点关注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来向学生强调一个地球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由于接近生活,学生的参与性很强,列举了生活中很多关于保护环境的实例,一些破坏行为也得到了学生的关注,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 课堂作业
我对本次课做了简单的总结,并鼓励学生课后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和信息(互联网、图书馆、报纸等),提倡学生多观察、思考、分析,提高他们的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鼓励他们拓展思维空间,提高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能力,扩大知识面,促进全面发展。
五、小结
本次课主要是结合高中生的特点,有目的的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主要是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学生自主发现其中的共同点和区别;通过图片的展示,以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讨论、归纳、总结;通过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例子“如波浪学说”来解释复杂的原理;用学过的原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学生对本次课程的内容的学习热情比较高,基本原理都能够掌握,并能迁移到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同时也提高了环保意识。
六、教学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太阳辐射光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
吸收作用
二、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散射作用
反射作用
2、大气的温室效应
3、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之间的关系
三、全球热量平衡
文档内含有图片、公式、文本框、特殊符号网页页面不显示,请点击免费下载完整WORD文档。
说课稿 篇8
教学目标:
1、学习浏览课文,默读课文有一定速度,熟悉课文故事情节,创造性复述、续 编故事。
2 、通过语言文字领会作者的表达手法。
3、用正确的善恶观评价故事中的人物,热爱民间文学。
教学重难点:
学习浏览课文的方法,练习有一定速度地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创造性地复 述、续编故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画片吗?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个动画片。(播放课件)这个动画片好不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15课《渔童》(板书课题)。这么生动的一个动画片,课文中是用什么样优美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的呢?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
二、学习浏览 个性阅读
1、浏览课文,说说故事中有哪些人物,再来说说故事的梗概。
(课件)听好浏览要求:读书时要运用速读的方法,思维要快速跟进,要善于从段落的关键句子中把握整体意思。要在最短时间内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把故事的梗概说清楚。
2 、 默读课文,学写旁注感受。
这个故事大家爱不爱读?我想同学们读完课文后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下面请同学们再细致地读课文,这次我们用默读的方式来进行,把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画出来,在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受,这就是旁注。(课件)这种感受可以是你的心情,可以是读文时的内心活动,可以是对故事人物的品头论足,还可以是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总之大家要在读中想象画面,一会儿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
三、交流感想 深入领悟
1、生汇报,师随机对重点问题进行点拨,引导。
2、这是一个怎样的渔盆?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老渔翁都看到了哪些奇迹的发生?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并画出来。(讲解分号的作用)
四 、 复述课文 创造性加工
1、先小组内讲述课文,可在理解课文基础上适当扩展故事内容,丰富人物语言,想象当时的情景。做到有声有色,对故事中的人物有强烈爱憎。
2、小组推荐代表以竞赛形式复述课文。
3 、让同学们说说复述的方法,讲讲自己复述的好的经验。
五、 续说故事
进行合理的想像,把故事继续想象下去,想象要丰富且合理,有现实依据,有自己的独到想法。要符合故事中人物的特点,要符合原故事的背景,符合故事的体裁特点。
渔童惩治了洋毛子和县官后,搀着老渔翁“走出衙门,不知上哪去了”?请大家发挥想象渔童和老渔翁走出衙门以后的事。
六、总结全文 升华主题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老渔翁贫穷善良朴实代表社会最底层的人;渔童可爱活泼聪明敢于向恶势力斗争;洋人贪婪无耻代表无休止地剥夺别人的人;县官懦弱屈服代表帮外人欺负自家人的狗腿子。民间故事之所以受到读者的欢迎,除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外,还有故事中鲜明的人物形象。
说课稿 篇9
1、谈话导入,引出活动主题。
⑴师:今天我们大(1)班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让我们请它出来。
⑵教师出示手偶“猫”,问:看看它是生活在城市的野猫还是农村?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野猫的城市,看看野猫是怎样介绍它的城市?
2、完整欣赏故事一遍,初步熟悉故事的内容。
⑴播放FLASH故事动画,要求幼儿认真聆听。
⑵提问:
①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②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
③野猫告诉小动物们城市有什么?
3、分段欣赏故事,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的情节,启发幼儿发现以及纠正故事中野猫所犯的错误。
师:我们再来看一次故事,想想野猫先介绍城市的什么?再介绍了城市的哪里?
⑴播放课件,欣赏故事第一段后,教师提问:
①野猫主要想介绍城市的什么地方?
②它用了什么方法来介绍?
③它用这种方法斑马有什么感觉?
⑵播放课件,欣赏故事第二段后提问:
师:我们接着看野猫介绍了城市的哪里?
①野猫为什么在花奶牛身上画来画去,野猫想介绍城市的哪里?
②花奶牛是怎么说城市的?(让幼儿体会很痒很痒的感觉)
⑶播放课件,欣赏故事第三段后提问:
①提问:这次野猫用了什么方法介绍城市的什么?
②小动物们这次又对城市产生了什么印象?
4、组织幼儿讨论,启发幼儿解答森林里动物们的疑惑。
师:野猫介绍的城市小动物们喜欢吗? 如果你是从那辆汽车下来的小朋友,你会怎样介绍我们的城市(斑马线、地图、抽水马桶)?(出示PPT)
师:今天小朋友们介绍了我们的城市,野猫介绍的城市是一个很痛、很痒、很臭的地方,小朋友介绍的城市是安全,方便,干净的地方。请小朋友们把我们的城市介绍给更多人认识。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一起画画我们的城市。
故事《野猫的城市》
森林里住着许多动物,它们都没见过城市,很想知道城市是什么样的。 有一天,从城里来了一只野猫。动物们见了,一起围着问长问短,想请它说说城市的事情。野猫可得意啦。它摇晃着脑袋,东瞧瞧、西看看,然后皱着眉头说:“城市太大了,我怎么能用嘴巴讲得清楚呢?忽然,它拍拍脑门,“有了,让我来比划给你们看吧!”野猫先让斑马躺在了地上。它告诉动物们,城市有许多马路,人们过马路要踩着斑马线走。接着,它就带领所有的动物从斑马的身上走了过去。斑马躺在地上觉得受不了,站起来踢踢脚,说:“看来城市是一个很疼的地方。”
野猫又叫小鹿驮着它,站到了花奶牛的身旁。它对动物们讲城市很大很大,有一种地图就象花奶牛身上的图案,这一块那一块表示不同的地方。野猫边说边用手指在花奶牛身上画来画去。花奶牛忍不住呵呵地笑着躲开它,说:“看来城市是一个很痒的地方。”
野猫想了一想,又拍拍脑门说:“对了,城市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城市里的爸爸都喜欢坐在抽水马桶上看报纸。”为了说明这点,它让大河马张开嘴巴当抽水马桶,自己坐在上面,又拉开小鼯鼠的两手装出读报纸的样子。森林里的动物们看得目瞪口呆,谁也说不出话来。正在这时,大河马闻到了一点不好闻的味儿,它打了个喷嚏,把野猫狠狠给扔了出去。哎哟,野猫刚落地,就听见小鼯鼠轻轻地咕哝,“看来城市是个很臭很臭的地方。”野猫讲的城市没人要听了,森林里的动物都不喜欢野猫的城市。
有一天,一辆城里来的汽车开进了森林,车上下来了许多小朋友。动物们远远望着他们,都在想一件事,“城市真的象野猫讲的那样吗?”
【【实用】说课稿九篇】相关文章:
【实用】语文说课稿七篇03-16
【实用】赤壁赋说课稿四篇05-18
实用的赤壁赋说课稿四篇06-21
实用的赤壁赋说课稿3篇05-21
【实用】兰亭集序说课稿4篇05-10
【实用】兰亭集序说课稿四篇04-10
实用的兰亭集序说课稿4篇06-19
实用的兰亭集序说课稿3篇03-24
初中地理说课稿模板《北京》说课稿12-29
鳟鱼说课稿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