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次数:85]
    缪加奇 《长亭送别》虽然只是《西厢记》的一个片断,但通过这个片段,我们还是能真切地窥见莺莺丰富的内心世界,正是这样内心世界,让莺莺的形象变得鲜活生动,从而深深感染读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内心世界。 一、依依惜别的不舍 既然是送别,依依惜别的不舍之情自然是作者首先要表现的。?..
  • [阅读次数:268]
    金陵歌送别范宣 李白 石头巉岩如虎踞,凌波欲过沧江去。 钟山龙盘走势来,秀色横分历阳树。 四十馀帝三百秋,功名事迹随东流。 白马金鞍谁家子,吹唇虎啸凤凰楼。 金陵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 冠盖散为烟雾尽,金舆玉座成寒灰。 扣剑悲吟空咄嗟,梁陈白骨乱如麻。 天子龙沉...
  • [阅读次数:2464]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送别诗抒写离情别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要把这种情感火花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对此深有体会:“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此段话把情...
  • [阅读次数:388]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子夜的钟声响过,风又悄悄潜入了树林。吊在叶尖上的露珠,荡着秋千,目睹自己的纯贞,失手坠下了沉寂的夜空。破碎的声音,有如一些心痛的?..
  • [阅读次数:1793]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
  • [阅读次数:8515]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赏析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隔江与虎牙山对峙,战国时属于楚国。 李白在蜀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二十五岁;他开始远游长江,黄河中下游各地。这首诗...
  • [阅读次数:2885]
    试谈《诗经国风》中的思妇形象 摘要:思妇诗虽然是《诗经》中一个很小的题材,然而却是一朵奇葩。它以洗尽铅华之美的神韵、朴质含蓄无华的真情感染着后世的读者,并给予后世文人的创作以灵感与营养。对于《国风》中的思妇形象的研究,文本阅读鉴赏和文史互证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 [阅读次数:2532]
    戴凉风 送别诗积累 一、送别习俗:唱歌送别,喝酒送别,折柳送别 二、送别地点:阳关、长亭、短亭、谢亭、西楼、灞桥、劳劳亭、柳岸、古道、歧路旁、都门外、曲江(长安南边的一条河流,两岸植柳,唐诗常有的意象)、南浦(泛指分手的河边)、津渡口等。 三、古代送别诗一般表达怎样的情感?...
  • [阅读次数:6136]
    宿州二中陈恒广 【教材分析】 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弦,“别离”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而送别诗又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06年湖北卷考查了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和韩琮的《暮春浐水送别》,安徽卷考查了刘过...
  • [阅读次数:862]
    送别诗鉴赏 在古代,由于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都不发达,人们往往一别数年便再难相见,因此古人很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不仅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要作诗话别,这也使得古诗中以离别为题材的送别诗颇多感人之作。 离情别意是古代文人骚客咏叹的永恒主题。抒写离情之章远在《诗经》中...
  • 唐人送别诗赏析(冀教版七年级必修)[阅读次数:1156]
    1、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崇敬荆轲古今一体,略去枝蔓直入史事,一种激越之情。后两句寓情于景,景中带比,荆轲精神千载犹存,还有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没有离别的情景也不知所送为谁,纯是抒怀咏志之作,开风气之先...
  • [阅读次数:1121]
    古诗中有许多送别诗,在这些诗中经常用到一些意象表达离愁别绪、送别怀人的情感。所谓意象,就是带有作者强烈情感的景或物。对这些意象总结如下: 一、杨柳、杨花或柳絮 古人用杨柳、杨花或柳絮表达离愁别绪,好友送别。《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 依。”这?..
  • [阅读次数:3017]
    xiayuxue (夫人、长老上场,说)今天送张生进京赶考,在这十里长亭,准备了送别酒宴;我和长老先行动身来到了长亭,只是还没见张生和小姐到来。(莺莺、张生、红娘一同上场)(莺莺说)今天送张生进京赶考,本就是使离别的人伤感,何况又碰上这深秋季节,多么烦恼人呀!“悲欢离合都在这一杯酒,从此就要各...
  • [阅读次数:720]
    (一)导入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那首歌导入。由我清唱;并要求学生当中会唱这首歌的人都一起唱--师生同唱一首歌。 (二)品读 唱过之后是我和学生共同品读。 俗话说,“悲莫悲兮生别离”;俗话还说,“人生最大伤心事,莫过死别与生离”。你看那相爱的人儿,却不得不忍痛别离。所以莺莺...
  • [阅读次数:428]
    大侠亮剑 (一)导入 真的是用“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那首歌导入的,也真的是由我清唱;只不过我要求学生当中会唱这首歌的人都一起唱--师生同唱一首歌--而已! (二)品读 唱过之后是我和学生共同品读。 俗话说,“悲莫悲兮生别离”;俗话还说,“人生最?..
  • [阅读次数:524]
    大侠亮剑 (三)崔莺莺泪织情网 “伤离别,离别虽然在眼前;说再见,再见不会太遥远。若有缘,有缘就能期待明天,你和我重逢在灿烂的季节。” 柳丝系不住远行人的马,情丝也因母亲棒打鸳鸯而无法系住远行人的心。离别的一刻即将来临,莺莺和张生能否重逢? 难说。 张生说过:...
  • [阅读次数:1795]
    湖北黄梅第一中学 黄智平 在“霜林醉”的季节里,王实甫在文学长廊的那一头,以崔莺莺圆心,为我们描画了一幅令人心碎的离别图: 阴霾的天空,雪片仍在不断地飞旋着飘飘而下;沉郁的古道,在“哗啦啦”的响动。 是谁让它无情地飘离?是谁让它无情的拍打? 是肆意狂乱了思绪! ...
  • [阅读次数:4161]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王昌龄是一位边塞诗人,但是他的送别诗也写得特别多,特别好,留传下来的诗篇总共不过180多首,其中送别诗就占了50来首,可见比重是比较大的。这些迎来送往、依依惜别的诗篇,主要有三个特点,下面我挑选几首极富代表性的作品稍加分析。 (一)江边明月为君留 王昌龄的...
  • [阅读次数:2908]
    江苏省泗洪中学 周道宝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很美的元曲 元曲很美 “晓来”何义? 字有歧义 --“天快亮时分”? --还是“晓不晓得”? 秋天的那个时分定是有露 露水和?..
  • [阅读次数:1104]
    李茂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此诗是“初唐四杰“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王勃的一首送别名作。此诗一直被人们用作离别时互相鼓励的赠言。 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
  • [阅读次数:2702]
    徐昌才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恰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是一首送别诗,大概是青年李白出蜀时所作,和传统意义上的送别诗不一样。一般的送别诗?..
  • 怨女”情长,“负子”何意--诗歌《行行重行行》的话外音[阅读次数:821]
    段新立 [原诗]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渐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这首诗的创作年代与作者已不可考,但其中的情意一直停留在心,无法...
  • [阅读次数:2667]
    嘉兴高级中学 薛万霖 邮编 314001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一首久负盛名的小令。对这首小令的评论,一般评论家都以为是一首羁旅诗(这里的“诗”是广义的).如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 [阅读次数:2706]
    康宏东 一、故事之美 身为名门闺秀的莺莺和琴剑飘零的书生相爱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门第、财产、权势为条件的传统择偶标准的违逆。 《长亭送别》一折表现的则是崔张爱情取得初步胜利后的又一次曲折--张生去赶考,莺莺来送别,两人被迫分离。整折戏虽没有曲折复杂的戏剧情节,...
  • [阅读次数:1631]
    陈章平 牐牨收咴凇冻ねに捅稹返慕萄Ч程中,引导学生对“‘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的‘生’是什么意思”展开讨论,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在查阅资料,各自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几种看法:①指张生,全句即“喝完张生面前的酒”之意;②是生离死别,即活着之前的意...
  • [阅读次数:1949]
    康宏东 牎冻ねに捅稹房魏罅废暗谒奶庖求“从课文中任选一支或几支曲子,改写成现代诗。要有一点文采”。牐 牐牳男闯上执诗并不是对原曲进行现代汉语翻译,它要求学生必须在对原曲所选意象、所设意境、所表情感有了真切、深入的领悟后,再结合自己平时训练而成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自己的创新,改...
  • [阅读次数:4247]
    常州市小河中学孙伯琦 女性,是多数剧作家笔下的主角。不论是元曲四大家,还是近现代名家;从窦娥、崔莺莺到侍萍、陈白露。女权思想、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都围绕一个主题,那就是反对社会,特别是反对男权社会的种种价值理念。在《长亭送别》一文中崔莺莺这一形象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
  • [阅读次数:2520]
    刘佳杰梁杰夫(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湖北,武汉430079) [内容摘要]在建安时期的诗歌作品中,有一些是以游子思妇为主要内容,如刘勰所言,它们是“志不出于淫荡,辞不离于哀思”。对于这些作品,许多评论家都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然而在建安时期多次出现这种作...
  • 境近意远 词浅情深 --浅谈唐人送别诗的几个特点 (教师中心稿)[阅读次数:5278]
    何翔 内容提要: 唐代诗歌博大精深,种类繁多,唐代的“送别诗”继承并发展了前代的诗风,而又独具自己本时代的特点。本文在引论部分简述“送别诗”在唐诗中的地位,在本论部分着重从四个方面论述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的特点:内容上较广泛,涉及领域较多;手法多样,特别是借景抒...
  • [阅读次数:1191]
    第二南开中学于傲洋 《窦娥冤》与《西厢记》作为元杂剧的代表作品,有着不少的相似点与可比性。例如它们诞生于同一时代,都在剧中刻画了具有反抗意识的进步女性,都揭露并鞭挞了封建势力的反动和虚伪等等。本文即旨在通过对两部剧作经典场次:《法场》一折与《长?..
  • [阅读次数:2747]
    夏保年 (一) 四周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 崔莺莺顿觉头晕目眩,红娘扶小姐至路旁倚树而憩,自去禀报老夫人。 …… 崔莺莺徐睁凤眼,忽见张生近在眼前,疑是南柯一梦。 张生道:“功名乃身外之物,取之也是枉然;况我张某才疏学浅,求之也...
  • [阅读次数:4350]
    四川省金堂中学童华池 ...
  • [阅读次数:9786]
    江苏南通第三中学何铭 --教学导航-- 《长亭送别》表现崔莺莺和张君瑞的离愁别恨,反映“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的送别主题,情节并不复杂。整折戏崔莺莺主唱,由三个场面构成:长亭路上、筵席之中、分手之时。随着戏剧场面的转换,作者刻意安排了三幅风景画面...
  • 千秋万岁名 寂寞身后事──送别钱钟书先生[阅读次数:2875]
    李慎之 钱钟书先生走了,悄悄地走了。 他住院已经整整四年又三个月了,不但入院后就没有出来,而且 也没有下过床。上个月刚过88岁的生日,如此高龄而又久病,走得也 不能算是意外,但是我却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