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种植芍药的方法
芍药被人们誉为花仙和花相,花大色艳,观赏性佳,可做专类园、切花、花坛用花等,该怎么去种植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推荐芍药种植的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1、土壤选择:
芍药适宜疏松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在黏土和砂土中生长较差,土壤含水量高、排水不畅,容易引起烂根,以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为宜,盐碱地不宜种植。
2、中耕除草:
芍药幼苗出土后,及时中耕除茸,不宜深,以免损伤幼根,夏季干旱时应中耕保墒,每年中耕除草3~4次。
3、浇水管理:
芍药性喜地势高敞、较为干燥的环境,不需经常灌溉,因为是肉质根,所以特别不耐水涝,积水6~10小时常导致烂根。
4、光照管理:
芍药生长期光照充足才能生长繁茂,花色艳丽,但在轻荫下也可正常生长,在花期可适当降低温度、增加湿度,免受强烈日光的灼伤,从而延长观赏期。
5、温度管理:
芍药是典型的温带植物,喜温耐寒,在夏季极端最高温度达42.1℃,也能安全越夏,在冬季极端最低温度为-46.5℃的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开花。
6、适时追肥:
芍药第一年少追肥或不追肥,第二年起每年追3次肥,3月下旬亩施人畜粪水1000千克,4月中旬亩施人畜肥水1500千克、过磷酸钙15千克,10月中旬亩施厩肥2500千克。
7、摘蕾修剪:
芍药除留种外一般在现蕾时将其花蕾摘除,促进植株和根的生长,为使芍药花朵硕大而美丽,在侧蕾出现后应及时疏去,以便使养分集中于主蕾,达到预期的目的。
芍药根最佳种植时间
在用芍药根栽植的时候,最佳的时间是在秋季,集中在8月份底,9月份底的这段时间。
注意这个时间不能太早也不能太迟,芍药在秋季的时候会新生很多的根系和新芽,所以选择在秋季的时候进行移栽的话,受伤的根系可以很好的愈合生长,这样第二年再生长的时候,会比较好。
如果在移栽的时候太迟了,那根系的恢复就会比较差,出现只长茎叶而不长花的现象。而如果选择在春季的时候移栽的话,根系里的养分是不足的,很难长好了。
芍药的繁殖方法
分株方法
1、分株时间:
芍药的分株一般在8月底至9月下旬,此时分株栽植有利于根系伤口的愈合并可萌发新根,增强耐寒和耐旱的能力,为次年的萌芽生长奠定基础。
2、分株方法:
芍药分株时细心挖起肉质根,尽量减少伤根,挖起后,去除宿土,削去老硬腐朽处,用手或利刀顺自然缝隙处劈分,一般每株分3~5个子株。
3、栽植管理:
芍药分株后栽植深度以芽入土2厘米左右为宜,过深不利于发芽且容易引起烂根,过浅则不利于开花且易受冻害,甚至因夏季烈日暴晒而导致死亡。
扦插方法
1、扦插基质:
芍药扦插时选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圃地做扦插床,床土翻松后铺15厘米厚的消毒河沙,也可用蛭石或珍珠岩,床上搭高1.5米的遮阳棚。
2、插穗处理:
芍药以7月中旬截取插穗扦插效果最好,插穗长10~15厘米,带两个节,用合适浓度的萘乙酸或吲哚乙酸溶液速蘸处理后扦插。
3、扦插方法:
芍药扦插深约5厘米左右,间距以叶片不互相重叠为准,插后浇透水,再盖上塑料棚,基质温度28~30℃、湿度50%时生根效果最好。
4、插后管理:
芍药插后20~30天即可生根并形成休眠芽,生根后应减少喷水和浇水量,逐步揭去塑料棚和遮阳棚。但扦插苗生长较慢,需在床上覆土越冬,翌年春天移至露地栽植。
芍药简介:
芍药(学名:Paeonia lactifloraPall.),是芍药科芍药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野芍药、土白芍、芍药花。根粗壮、分支呈黑褐色;茎无毛,小叶狭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花生于茎顶和叶腋;花期为5-6月;果期为8月。
芍药分布在朝鲜、日本、蒙古、俄罗斯及中国。芍药喜生于山坡及林下。芍药喜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宜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适宜生长的土壤pH为中性或微酸性。在中国,芍药是爱情、友情和惜别等感情的象征。是中国栽培历史最悠久的观赏花卉之一。
芍药的根可药用,称“白芍”,具有镇痛、镇痉、祛瘀、通经的作用;芍药种子的含油量约25%,可供制皂和涂料用;芍药的花,可以制作为芍药鲜切花销售创收。
【种植芍药的方法】相关文章:
睡莲的种植方法05-16
蓝莓的种植方法06-19
碗莲的种植方法06-21
凤仙花的种植方法08-15
蜀葵有什么种植方法呢02-27
芍药作文08-27
大豆种植技术及田间管理方法09-08
多肉种植的种植技术06-19
大棚蔬菜的种植前景及种植技术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