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蛙鸣记》作者:长歌采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蛙鸣记》作者:长歌采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伊河夏岸,有池栖于幽林、隐于芳芷。夜来蛙鸣如鼓,群响摩远,蔚然成趣。聆声之境不同,其感于心者亦异焉。
若以幽怀闻之:呜呼!湘妃泣竹,子规啼咽,雁叫霜月,巫咸问冤。腾腾乎十面埋伏,飒飒然万箭离弦,咚咚似战鼓紧擂,沉沉如鸿门赴宴。敲寒击热,幕地席天;察公警私,恢惶无边。一呼未停,怀乡之心顿起,百聒成噪,忧馋之虑难遣。惊魂魄、催毛发、煎肺腑、枯泪眼,蛙声之凄于心者,可谓极矣!
至若兴怀听之:恰三更书声,男儿夜读;五更剑气,壮士晨练。万卷吟破,居高声自弥远;一笔神来,衔觞挥斥成篇。马蹄哒哒,催趁明月;琴韵悠悠,知音抚弦。泠泠中叹古调自爱,嗡嗡处听黄钟鸣前。清耳目、悦五官、励心志、渺神思,其乐于心者亦多矣!
韩昌黎云:“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蛙声起于渊薮,响于空谷,化为明月清风,遑论托寄。失衡者,心境也!君子居静退思,处独抱朴,夜闻蛙鸣,当察心归何处。
噫!但得天籁洗俗耳,荣不于心辱不惊。是以为记焉。
赏析:
在文学的浩瀚星空中,以自然为题材的作品犹如璀璨星辰,其中不乏以蛙鸣为线索,描绘自然之美、生命之力的佳作。虽然直接名为《蛙鸣记》的作品可能并不广为人知,但我们可以从类似主题的作品中汲取灵感,进行一场关于蛙鸣的文学赏析。
一、蛙鸣:自然的乐章
蛙鸣,作为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声响,常被文学家们用作描绘夏夜宁静与生命力的象征。在文学作品中,蛙鸣往往被赋予多重意义:它既是夏夜的背景音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又是生命力的象征,蛙鸣声声,透露出自然界的勃勃生机。
二、以蛙鸣为线索的叙事
在一些文学作品中,蛙鸣不仅是背景音,更是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如某些散文或短篇小说,通过蛙鸣串联起一系列故事,从村民享受蛙鸣、自得其乐,到因利益驱使而捕捉青蛙,再到最终意识到自然和谐的重要性,这样的情节设计不仅新颖巧妙,更深刻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在面对自然诱惑时的选择与反思。
三、蛙鸣中的生命哲学
蛙鸣不仅仅是声音,它还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哲学。在文学作品中,蛙鸣常被用来象征生命的奔腾与旺盛,如“蛙鸣声中,透出一派生机”,这样的描述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蓬勃生机,也激发了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同时,蛙鸣也常被用作人类情感的寄托,如表达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念,对恬静乡村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城市化进程中自然逐渐消失的隐忧。
四、蛙鸣与人文情怀
在文学作品中,蛙鸣还常常与人文情怀相结合,成为诗人或作家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媒介。如通过蛙鸣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这种结合不仅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涵,也提升了读者的审美体验。
【《蛙鸣记》作者:长歌采薇】相关文章:
父亲的茶叶作者长歌采薇09-30
长歌采薇作文10-07
木札岭断章作者:长歌采薇11-13
采薇的作者11-11
《采薇》的作者12-06
诗经采薇的作者11-26
采薇的作者是谁07-20
我是你 你是谁:长歌采薇08-14
长歌采薇《明月居士联趣》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