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高》的景象与情怀

时间:2022-09-09 14:43:31 杜甫 我要投稿

杜甫《登高》的景象与情怀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杜普吧,肯定对他的诗文都很熟悉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杜甫《登高》的景象与情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杜甫《登高》的景象与情怀

  杜甫《登高》的景象与情怀:

  《登高》这首古今七律第一(胡应麟语)可以说是杜甫对生命的感悟、对时世的艰难、对漂泊的一生、对凄凉的晚景、对志向的落空的一个总述。

  公元767年秋天,九月九重阳节,55岁的杜甫,来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也就是他病死在湘江上的一条小船里的前3年。这时的杜甫是右臂偏枯耳半聋,还疾病缠身,有肺病,有疟疾,有风痹。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孤独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衰败的枯树,面对凛冽的秋风,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感到自己似乎已走到了生命的晚秋,写下了古七律第一的《登高》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风──急,叫人感到寒冷;天──高,让人感到自己渺小;猿──哀,使人感到凄凉;渚──清,沙──白,叫人感到是冷色调,鸟──回,让人联想到岂不是诗人的化身。这里有视觉感受──冷,有听觉感受──悲,有触觉感受──寒,更有心里感受──凄。情凄遇景冷,景冷因情苦。高天之下,急风之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耳听哀猿的叫声,诗人感到悲哀、凄楚、忧伤、绝望。为何一生就如此艰辛呢?居无定所,一生如不系之舟,贫病交加,亲朋凋零,孤苦似天地一沙鸥。

  诗人感到志不得伸,而生命已经走到晚秋,顿生生命短暂之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历史和时间是那么久远,而个体的生命如此短暂,真乃是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但诗人登高并非乞求长寿,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知道日月经天、春夏秋冬、朝代兴衰、生老病死,都是自然规律;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只是为年过半百、志不得伸而感到无可奈何,但其对生命的态度是豁达坦荡的。古代文人多以山川意象来喻指时间的无穷。不独杜甫,如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刘禹锡的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都表明了诗人大度开阔、豪迈旷达的生命态度。

  前两联是写景,借景抒情,后两联是直抒胸意。直接点明漂泊的一生和志向落空的悲愁。宋代学者罗大经评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有八层悲,他说:他乡作客,一可悲,经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重九佳节,没有任何饮酒或赏菊乐事,只是去登高,五可悲;亲朋凋零,孤零零的独自去登,七可悲;而这病又是多种多样的,八可悲。我认为还应加上一悲,光阴可爱,人生不过百年,如今年过半百,一事无成,只落得这般光景,算是第九层悲,真是包含了无限辛酸。

  杜甫常作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逢乱世,遇贫困,苦恋人生。杜甫如果不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人生理想,在他两次应举失败后,尽可以做一名耕读为本的隐士而终生,不必到长安去干谒求人。安史之乱后,杜甫如果放弃他佐君安邦的志向,他也有机会偷安一隅,在天伦之乐中安度残年。他放弃温饱而举家投入未可知的茫茫前程,他到底在追求着什么,他是在顽强而挚着地追求着实现他人生理想的机缘。可惜这样的机缘与他不相干。屈原为人生理想的幻灭而投江,司马迁为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屈辱以存,杜甫为了他的人生理想而四处奔波。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即佐君安民,为朝延所用,为祖国出力。所以我认为:生逢乱世是杜甫漂泊一生的客观原因;苦恋人生,寻找机缘,实现政治理想是他漂泊一生的`内在驱动力,也是他的终极目标;生活艰辛,摆脱贫困是他漂泊一生的经济因素。

  国家之思,黎元之忧,身世之感,使诗人极度痛恨两鬓斑白;年老多病,穷困潦倒,命运多舛,使诗人停下了喝酒的杯子。李白是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轮到杜甫是愤激诗千首,老病停酒杯。让人感到杜甫最可怜的是文人惯用的浇愁的酒都不能饮了。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壮游》),杜甫是喜喝酒,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忧亦喝酒,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生活平静安定喝酒,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经济拮据为官借债喝酒,朝回日日典春衣,每向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真是莫思身处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而如今呢,生活贫困,无酒饮;年老多病,不能饮,怎么办?诗人只有把这种忧愁郁结在心头,灌注在诗中。不能像李白那样呼儿净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所以萧涤非说:销愁借酒,今又因病不能举杯,岂不更可恨。律诗只是中间两联对仗,而此首律是每联皆对,所以根据对偶的知识,我们可以推出苦是一个程度副词,是极度、非常的意思。

  杜甫《登高》雄视古今,意境悲壮;触发身世,内容沉郁;悲苦萦怀,情感悲愤。不只是回顾自己艰难坎坷的一生,悲悯自己老病孤独的凄凉晚景,而且抒发了中国古代文人登高的共同情怀──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悲愁。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书法成就:

  杜甫在书法的创作观上是非常成熟而有深度的。从记载来看,他的书体以楷隶行草兼工,整体以意行之,赞赏古而雄壮,注意书写中的速度、节奏、笔势、墨法等等内容,在唐代也是很有深度的书家了。同时,他对于唐代隶书家的赞扬、对于曹霸、张旭的评价都足以使他在书法史上留下声名,而他的“书贵瘦硬”说更是奠定了杜甫在书法理论史上的重要地位。

  “书画相通”,这是中国艺术史及美学史上富于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杜甫知画又知书,今人如安旗即有言:“除文学外,杜甫对其他艺术也很留心。例如书法,‘九龄成大字,有作成一囊’,他不但本人从小就开始学习书法,后来在他的《观薛少保书画壁》、《观张旭草书图》、《李潮八分篆歌》诸诗中,我们还可以窥见他对书法的兴趣和修养。”又云:“后人常以‘沉郁顿挫’称杜诗,顿挫者,指诗的章法曲折,意境深远。……这不是和书法的‘一波三折’等笔法相通么?

  诗歌风格:

  1、沉郁顿挫

  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沉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后来杜甫写更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语言,“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对杜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诗歌风格的形成,与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关系。同时,杜甫处于盛世末期,少时有雄心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运衰微,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诗诗风大有转变,趋近现实主义。而杜诗对意象选择的个性化,是杜诗语言的基础。常在杜诗中出现的意象,例如古塞、秋云、猿啸、残炬、急峡、危城、孤舟、落花、落日等自然景观,以及织女、老妇、老农、嫠妇等普通百姓,还有官吏、将军、恶少等权贵势力,都表现了杜甫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而正是这些沉重情感的表达,使得杜诗的语言趋于“沉郁顿挫”。吴沆《环溪诗话》评杜甫晚期诗句“恣肆变化、阳开阴合”又云:“惟其意远,举上句,即人不能知下句”。吴沆又说:“凡人作诗,一句只说得一件事物,多说得两件。杜诗一句能说得三件、四件、五件事物;常人作诗,但说得眼前,远不过数十里内,杜诗一句能说数百里,能说两军州,能说满天下,此其所为妙”。

  2、兼容并蓄

  杜甫的诗歌在风格上,是兼备多种风格的,元稹这样评价杜甫:“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秦观也有类似的看法:“于是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所不及焉。然不集众家之长,杜氏亦不能独至于斯也。”例如杜甫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就可以看出杜甫的豪气。主流观点认为,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格律严谨,穷绝工巧,感情真挚,平实雅谈,描写深刻,细腻感人,形象鲜明。“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他的创作风格。就杜诗特有的叙事风格和议论风格而言,有学者认为是受到《诗经·小雅》的影响,而其悲歌慷慨的格调,又与《离骚》相近。也有学者认为,杜诗具有仁政思想的传统精神,司马迁的实录精神。还有观点认为杜甫诗作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曾把杜甫与李白并论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王安石表彰杜诗“丑妍巨细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锼”的成就。陈善《扪虱新语》卷七:“老杜诗当是诗中《六经》,他人诗乃诸子之流也”。蒋士铨《忠雅堂文集》卷一《杜诗详注集成序》亦称“杜诗者,诗中之《四子书》也。”

  3、炼字对仗

  杜甫的诗歌在格律上,具有炼字精到,对仗工整的特点,符合中国诗歌的“建筑美”,例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就是杜诗炼字与对仗高超的体现。另外,在体裁上杜甫有许多创新,例如他在五七律上的创造性也是他文学创作的独到之处。

  4、内容深远

  杜甫的诗歌的内容上,作品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题材广泛,寄意深远,尤其描述民间疾苦,多抒发他悲天悯人的仁民爱物、忧国忧民情怀,杜诗有诗史之称,这种说法最早见于晚唐,“杜逢禄山之难,流雍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号为诗史”。到宋时成定论,但诗史之义各有各说。人有以史事注杜诗,认为杜诗为纪实的诗,可以补史证史,所以称为诗史。这种说法只重史事之虚实真假,而轻视诗的情感特性。有人认为杜甫具史识史见,其笔法之森严,可媲美汉朝历史学家司马迁。而诗有评人评事者,皆可“不虚美,不隐恶”,故号诗史。此说可取。另一说是,杜甫之诗之所以号诗史,因其悲天悯人,感时伤事,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取的。但也有不喜欢杜甫诗者,杨亿就不喜欢杜甫,刘放《中山诗话》云:“杨大年不喜杜工部诗,谓为村夫子。”

  文学成就:

  1、文学作品

  杜甫诗“有集六十卷”,早佚。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王洙辑有1405篇,编为18卷,题为《杜工部集》。钱谦益编有《笺注杜工部集》。杨伦说:“自六朝以来,乐府题率多模拟剽窃,陈陈相因,最为可厌。子美出而独就当时所感触,上悯国难,下痛民穷,随意立题,尽脱去前人窠臼”。

  2、诗歌地位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3、诗歌体制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著作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绝句》、《望岳》等等。

【杜甫《登高》的景象与情怀】相关文章:

《登高》古诗中的景象与情怀11-29

登高杜甫09-08

杜甫 登高09-08

杜甫《登高》08-26

登高 杜甫10-27

杜甫登高赏析10-25

唐代杜甫《登高》10-19

杜甫《登高》解读12-01

杜甫《登高》赏析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