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录

时间:2020-11-17 17:03:08 佛经 我要投稿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录

  《华严经》,具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另称《杂华经》。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华严经》的编集,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大约在公元2~4世纪中叶之间,最早流传于南印度,后传播到西北印度和中印度。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录

  会性法师讲述

  民国七十四年农历正月于屏东普门讲堂

  介绍华严经三译

  明译史

  释题—先释经题

  释题—次释品目

  正释经文—结前起后

  正说行愿—长文—正示行愿

  正说行愿—长文—显经胜德

  正说行愿—长文—劝嘱受持

  正说行愿—偈颂

  正说行愿—结赞

  流通分

  介绍华严经三译

  各位善知识,新年恭喜,恭喜大家,增福添寿,得大智慧,将来成佛。

  这回,本讲堂开讲‘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本品与学佛者的日常行持,可以说是息息相关。如丛林寺院早课的普贤十大愿,晚课八十八佛后的‘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等偈颂,皆出于此。为佛弟子,当如何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一一都有详说,欢喜念诵者,能得无量功德,故凡佛弟子,皆应发心研习。

  本品出自华严经,具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大方广佛华严经’是总题,‘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是品题。和前三十九卷是同一题目,也就是六十华严、八十华严最后的入法界品,‘入法界’即‘入不思议解脱境界’,简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华严经说于世尊初成道时,天台家云:‘佛成道后,三七日中说华严。’小乘则见佛于菩提树下享受成道之乐,乃至第三七日,思惟可度众生机缘。大乘见佛三十岁十二月初八日,夜睹明星,成等正觉后,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及过去善根成熟的天龙八部讲华严经,阐佛境界。

  华严经说些什么呢?本经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佛一代时教,八万四千法门,统摄无遗!昔有帝问,国师:‘一大藏教,何部最大?’答:‘华严经。’帝疑般若教典六百卷,华严仅八十卷,为何华严最大?师云:般若虽多,唯演般若之理,华严卷少,含括一代时教,故最大。内容广博,不出二点:

  一、明世尊及十方诸佛亲证之不思议解脱境界,即明佛之境界。古德云:‘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境界。’其义在此。

  二、从初发心至究竟佛果,所历之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五十一阶位的修行法,皆有详明。经中虽未标十信,但十住前所说道理,都是十信法。未标等觉,十地后所说,便是等觉法。

  佛法不出空有二门,如般若说空,法相言有,华严则空有圆融,虽圆融,注重从有入门。所以,事相较多,理由事显,事得理彰,事理双融。贤首国师及华严宗诸大师将本经分为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四种法界。其中藉幻有说明事与事不相妨碍的道理,最为深妙,不易明了,今为初学,且非说全经,仅一卷,不及一品,只略知大概内容便可。

  也有人说:‘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富贵。’佛舍王位出家,成道后,托钵乞食,然所享深妙法乐,无以伦比,借世俗之富贵为喻,实在不能相提并论。世间富贵如花上露,若不善运用,则为恶业之源,岂似清净涅槃,胜乐无穷。

  讲经惯例,先释经题,因农历春节刚过,才大年初六,寺院忙接信众,在家忙迎亲朋,累了四、五天,一静下来,就讲深理,恐大家猛点头称好,实际上是频梦周公,坐一小时,入定六十分钟,什么也没听到,反浪费时间,非常可惜!所以,先介绍本经翻译,明其源头。

  华严经原文有多少?且不论他。释迦牟尼佛是印度人,生于今之尼泊尔,用的原始语言是梵文或巴利文,须经翻译,始能读诵。本经传入中国,共有三种译本。

  一、东晋佛驮跋陀罗法师译。师于东晋义熙十四年(西元四一八年),住建康(今之南京)道场寺,主译华严,四年方成。有六十卷,三十四品,人称‘六十华严’,是最早的华严经译本。

  二、唐,武则天时,实叉难陀法师译。武则天废中宗,自己执政,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虽女流,不让须眉,是大政治家,一度想改国号为武周。小说家常把她描写得一文不值,私生活糜烂,且不论之。彼尊崇佛法,彰扬慧业,又有人说是利用宗教统理民心,纯属个人观点,不予置评。

  武则天礼法藏(贤首)大师为师,执弟子礼。师弘华严,深感六十华严处会未备,闻于阗国有华严经,遣使访求,兼请精通华严的实叉难陀为译师,于证圣元年(六九五),离东晋二百多年,距今一千三百多年,译于洛阳大内遍空寺,费时四年,共八十卷,三十九品,五十三万八千余字,后人称八十华严。

  论品目比晋译多五品,实只多一品为前译所无,除补足前译,文较详,品目分得较细,故成三十九品。

  八十华严译出,贤首国师启讲,武则天御笔亲作‘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偈,赞本经是无上、甚深、最微妙的法宝,百千万劫难逢难遇,今有幸见闻,读诵受持,发愿:愿解释迦如来所说华严大经的深妙义理。这首偈本是赞华严经的,后广为流传,用作开经偈,由唐至今,无出其右,足见武后之才学,对法之恭敬。

  八十华严出,华严经内容约已完备。据译家言,印度之华严偈颂原有十万,本译只四万五千,未及一半,但内容大抵周详。不过,也有缺略,不论六十华严或八十华严,都没流通分,到入法界品,普贤菩萨赞佛偈说完,就结束了,只有序分和正宗分。

  三、唐,德宗时,般若三藏译。据说四十华严的梵本,早已传来,南天竺乌茶国王,进贡德宗,直至德宗贞元十二年(七九六),才诏般若三藏译于长安崇福寺,历时三年,有四十卷,称四十华严,距八十之译九十九年,距今一千一百多年。

  此谓华严三译。其实,四十华严就是前二译的入法界品。六十华严入法界品,从第四十四卷起,有十七卷。八十华严从第六十卷起,共二十一卷。般若三藏所译四十华严总题目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等于是前二译入法界品的同本异译,内容相似。不过,前二译简略,四十较详,有些为前译所无。入法界品,唯四十华严最圆满,又有流通分,行愿品后的流通分,就是全部华严经的流通分,有了四十华严,经之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才圆足。

  后人以为四十卷经文太长,取第四十卷补于八十华严后,成八十一卷。巧的是两译偈颂相仿,互补之下,八十一卷的华严似已圆足。

  实际,八十华严的入法界品,有许多缺略处。民初,徐文霨居士,专门研读受持华严经,认为读诵八十华严至第五十九卷,三十八品后,换读四十华严‘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共九十九卷,这种读法,最为圆满。我依之读约二十遍,觉得很好。在座出家或在家,若无缘看全经,念普贤行愿品,在道业上,大有助益。

  我十七岁,初住狮山元光寺,本源长老劝我读行愿品,谓能开智慧,当时年少,目的想学‘斡资啰’赶经忏,老和尚既希望我读,我也很听话,没经本,借来抄,读书不多,字又丑,抄后常读诵,手抄本现还保留著。

  出家后,研究教理,三十一岁闭关,期间曾为狮山同道讲行愿品,共五千四百多字,因已读得很熟,发愿随讲随背,讲圆满也背完了,二十几年来,坐车时,心中默转,十几分钟,可默诵一遍。虽无显感,冥应不少,今天能讲点经,或许是读诵行愿品而启发的智慧,若人受持,功德不可思议,听了便知。

  行愿品早就想讲,经本三年前就印了,因缘不成熟,眼睛出了问题,讲经也停了两年,今年依然未愈,坐在这里,看各位如雾里看花,知有人,却分不清张三李四,既如此,怎能说呢?凭一‘熟’字,会背,且这种版本字大,隐约能见。我只发心讲,不考虑其他,因光阴似箭,渐近耳顺之年,我不太相信自己那么多岁了,犹记昨日玩泥巴,今已过半百,再不讲,年复一年,年老体衰,欲说更难,所以,不管他,每天一小时,讲多少算多少。先明译史。

  明译史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或写‘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此略‘唐’,翻译朝代名。

  ‘罽宾’旧译,羯湿弥罗国之简称,今印度北部的克什米尔。

  ‘般若’译师名,智慧之意。

  ‘三藏’经、律、论,常说不赘。精通经、律、论,方名三藏法师,译史上,称三藏法师较出名的有旧译家鸠摩罗什三藏、真谛三藏,新译家如玄奘三藏、义净三藏,都是了不起的翻译家。

  说到这儿,现在教界对出家人的称呼,混淆不清,不说古代,光复初年,我在狮山,山上只妙清和尚一人被称法师,因会讲经。和尚读过天台宗学院,在普陀山闭关三年。平时,同道相见,互称某师而已。除此外,当时,斌宗法师算是最了不起的法师了,一般寺院住持称和尚,不称法师,虽是日据时代,仍依大陆丛林的称法。

  近二十余年来,只要头发一剃,出戒场,就是法师,会说法,年纪大的‘老法师’,一般则‘大法师’。变成法师有大、小、老、青,近年更怪,‘大师’很多,其实,大师不可随便称。民国四十六年,东山寺传戒,我忝为引礼,书记师将全部引礼都写作大师,我反对说:‘我小小的,只四十多公斤,大不起来,不敢称大师。’惜抗议不成,那时,称呼已开始泛滥了。依理,只释迦牟尼佛堪称大师,为三界导师故。再则如有修有证已圆寂的像智者大师、清凉大师、蕅益大师等,方堪称之,人还在世,便称大师,并不妥当。名不符实,混淆视听,不是好现象。

  这些话,在这儿说,起不了作用,拿各位作出气筒,也不应该,或许我是老古板吧!不知不觉就说了出来,我们不必见人就称大师,称法师已经很好了。‘法师’约自利言,依佛法为师,复以法师人,做人天师范,是谓法师。实则称能讲经说法者为法师,较妥切。也不须在法师上加‘大’字,常有人写信,称我大法师,回信时总拜托他,下次去掉大字才好,称法师,已愧不敢当了,况大法师!年纪更大,是否要称‘老大法师’呢?所以,我觉得保持以前的称呼较好。

  般若法师精通三藏,应作‘三藏法师般若’,此略法师二字,义含三藏中。

  ‘奉诏译’,奉皇帝旨命翻译。师精研华严,奉唐德宗皇帝旨意而译。玄奘大师也有许多经典,奉唐太宗或高宗皇帝旨翻译的,写‘奉旨’或‘奉诏’译。

  ‘译’梵文译中文。

  介绍译史,表对译者恭敬感恩,若非师译,无缘见闻受持,故须生珍重想,心存恭敬,置净处,读时端坐,莫随手乱丢。字不深,易学易懂,要发心学习,莫在经本上注音,另备笔记,不可折角为记,要保持经本的洁净庄严。

  释题

  释题分二:一、释经题,二、释品目。

  先释经题

  ‘大方广佛华严经’七字,是华严大经的总题。古人解释经题,有一定规矩,天台用五重玄义:一、释名、二、显体、三、明宗、四、论用、五、判教相。贤首用十门悬谈:一、教起因缘,二、藏教所摄乃至第九总释名题,第十别解文义。中国佛教讲经方式,不出这两种,唯识家也有‘六离合释’的说法,一般很少采用,以天台、贤首较普及,古德注疏也不出这两种。说华严经,本以清凉国师‘华严悬谈’为准,现为初学,时间也不允许,又只讲一卷,悬谈从略。古德如智者大师释法华经题,就讲了九十天,即有名的‘九旬谈妙’。清凉国师的大经悬谈有好几卷,照本宣科,得花数十天;略说,单经题也要十天半个月。忆民国四十三年十二月,斌宗法师在台北讲阿弥陀经七天,五重玄义说了五天,第六天才‘如是我闻’,最后一天‘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剩九十分钟,其余经文没法讲,只好顺著经文读,等同念经。这种讲法,老修契机,初学茫然,如鸭听雷,有听没懂。民初,大陆讲经出名的圆瑛法师,曾来台湾大岗山、狮头山弘法。于上海圆明讲堂讲金刚经时,一位受持金刚经,以读诵金刚经为常课的居士,带著经本去听,第一天除‘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八个字懂外,余皆不懂,因为说的是悬谈,经五、六天,还是如此,索性不带经本,晃著两手去,直到第三十六天晚上,才听到‘如是我闻’。像这种乐法的精神,真令人感动!我若如是说,怕大家第二天就不来了,慈舟大师云:‘玄妙理,虽投机,而未必对症。’治不了现代人的毛病。今之听众很少花时间研究,昔之听众程度,与说者大多不相上下,说者十分,听者八分,现在,台上的未必有十分,台下的往往没几分,为了适应今人口味,只得调整,不谈深理,仅销文释义,经题也只作简单介绍,像七种立题、明通别之类的道理,过去常提,是普通常识,懂当然好,不懂也无妨,欲详细了解,自己看书去。‘大方广佛华严’是别题,‘经’通题,通诸经故。‘大方广’也通其他大乘经,如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乃至大方广如来藏经,故又属别中之通。

  七种立题中,人、法、喻具足立题。‘大方广’,性法。‘佛’,果人。‘华严’,比喻,以万行因华,庄严一乘果德。

  释经题分三段:一、大方广,二、佛华严,三、经。

  一、释大方广

  ‘大方广’,细说费时,现以事相、理体二种略解。先约事言。‘方广’即‘方等’,乃大乘经别名,十二部经之一。旧译十二部,新译十二分教,谓:一、长行,二、重颂,三、授记,四、孤起,五、无问自说,六、因缘,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十、方广,十一、未曾有,十二,论议。孤山法师偈云:‘长行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共成十二名,广于大论三十三。’义谓欲了解十二分教,可看大智度论第三十三卷,有详细说明。若无大论,可查法数或佛学辞典。瑜伽师地论云:余十一部,小乘经也有,唯方广部,纯系大乘经。故方广是大乘经之别名,题标‘方广’,明本经属大乘经典。

  ‘大’,拣别经中所说之理,是八地菩萨至佛果境界,八地分证,佛果圆证。佛经凡具‘大方广’字眼,皆作如是解,圆觉经亦然。而方等陀罗尼经,乃通途大乘,不限定八地以上。大方广境界深妙,七地菩萨尚不知,况凡夫!所以,有的佛经内容,凡眼阅之,根本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如蚂蚁不知人境界,故研读佛典,莫因自己看不懂,世智解不来,就生毁谤。如世间科学、哲学等学问,我们没涉猎,同样不懂。地持菩萨戒经云:菩萨对深理,当生尊敬、仰信之心,精进学习,体悟了解。(见轻戒第二十七)

  ‘大方广’,约事相谓:此是大乘经,叙八地至佛果境界,故名大方广。

  约理:‘大方广’为人人本具真心理体。理深难明,今据华严疏钞及谛闲大师辑要疏,融天台、贤首之说,略作简介。

  众生本具佛性,有佛性者,皆可成佛。佛性即真心,妙不思议!‘大方广’指众生本具之真心理体而言,此心具无量功德,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故台宗以性体、性量、性具释,起信论以体大、相大、用大解,若要双陈,数日不尽,故仅能略说。

  ‘大’,疏云:‘大以当体得名,离绝为义。’当体,指真心理体,广大无边,楞严经云:‘十方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十方虚空置真心中,如天空中的一片彩云。又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大觉即真心。虚空处大觉海里,如海中一个小水泡。显心性竖穷横遍,无外之大,非对待之大,含一切法。‘离绝为义’,心性离过绝非,不生不灭。单‘离过绝非’,就有得说了,所谓‘离过’,离四过也,即‘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四句,任何事都可配合四句,唯心性不拘于此。细分,四句下各具四句,为十六句,又合过、现、未三世,三世各十六句,成四十八,再配已生起、未生起,各四十八,共成九十六句,加上根本四句,刚好一百句,楞严经有详说。心性理体不拘四句,也不在百句中。说有,增益过;无,损减过;亦有亦无,戏论过;非有非无,相违过。用四句说,皆有过,百句说也不对,理甚深妙,语言文字无从表达,唯亲证始知。如生盲者,不识诸色,怎么形容,也弄不懂,如白色,喻如白壁,便以硬为白,喻如雪,则以冷为白,白鸟喻之,手摸羽手,不小心,噗一声,飞走了,又误以为飞是白,越说越糊涂,初学凡夫,深理说多,徒增困扰,真心理体万古常新,亘古如是。凡夫一向以妄为真,认贼作子,今学佛,要舍妄归真;念佛求无量寿,就是求真心的无量寿,寻回本具之理体。

  ‘方’,就相得名,常遍为义。‘常’约时间论、竖穷三际。‘遍’约空间说,横遍十方。台宗谓之性量,心之量竖穷横遍,具诸功德,起信论谓之相大。

  ‘广’,从用得名,包博为义。约性具说。心性本具十法界,六凡四圣,不出心外。有人画十法界图,中间心字,周围十法界,佛最上,地狱最下,实际上是心包十法界,非十法界包心,十法界不离当下一念心,故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就是说明这个道理,心包十法界故用大。何谓用大?心觉则成佛,心迷为众生,古德云:‘三点如星相,弯钩似月斜;披毛从此得,作佛也由它。’说明心的写法和妙用。心无形却广大,二祖见初祖,求为安心,初祖云:‘将心来,与汝安。’二祖答:‘觅心了不可得。’无形相故,无形相又包罗万象,世出世法,本自具足,故名‘性具’。若非本具,修行不能成就,因含善种,才能闻法起修,藉缘熏习而启发。老儒生问老禅师:‘经谓心含万法,如何取信?’禅师反问:‘闻夫子读万卷书,是否?’答:‘学富五车,不只万卷。’‘能背否?’‘能背居多。’禅师注视云:‘从头至足,不过六尺,万卷书藏在何处?’夫子当下即悟。

  佛法实在不可思议,常听人说:佛法深奥,我那听得懂、学得来!但是,很多人一入门就看深经,一看便懂。因此,佛法若要依浅深分初级、中级、高级,很难!没法分清楚!杨仁山居士虽博学,不曾研读佛书,初见起信论,如获至宝,从此,学佛笃行,可是,一般人那看得懂起信论!杨仁山居士一看便领会,起信论是初级吗?我读日本书,人之初,性本善,合起来,读不到二十天,但出家初听经就听楞严,且能复讲,谁也不信,难怪,我在佛光山教书,偶回狮山,遇家叔,问我在南部做什么?答:教书。老人家哈哈大笑说:‘没读书,会教书,笑死人了!’若非本性具足,宿生熏习,岂能如此!设须学后方有,譬如磨砖不能成镜,修亦枉然。

  ‘大方广’,直指生佛同体之心性,具无量德,受无量名,所谓:真如、圆觉、常姓妙明、涅槃、如来藏等,一切一切皆指心性,含理深广,立名无量,每一名显一胜德,故云:‘心性具无量德,立无量名’。上约性德略释大方广。

  二、释佛华严

  ‘佛华严’,修德。‘佛’,就果得名,觉照为义。修行之后,亲证心性,彻究心源,名佛。约果德立名。‘华’,从喻得名,感严为义。因修万行之华,感果地一乘之庄严。华为能严,佛为所严,能严所严,谓‘因果别相’,佛是果,华是因,藉华显修因,因华灿烂,果则妙明。‘严’,功用受称,资庄为义。显成佛之妙用,资助成佛胜德,庄严佛果为义。为因果总相。因修万行为能严,果彰众德为所严,故成佛称‘万德庄严’。

  累劫精修,究竟成佛名‘佛华严’。如释迦牟尼世尊,因修万行,福慧双足,功德圆满,谓‘佛华严’。

  有人读作大方广、佛、华严经,是错误读法,应念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性德,‘佛华严’修德;佛为果,华是因,严乃总指因果之胜,如是名为‘大方广佛华严’。

  何谓佛?怎样才能成佛?有人不知,往往错解,以为人死就会成佛了。昔在狮山,有人往生,常听到:‘某某人成佛了!’认为佛是死的,大错!佛是活的,密宗说活佛。悉达多太子三十岁成佛,正值年轻力壮,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八十岁入灭。谁说成佛就是死呢?又有说‘证涅槃’了,这也不对。世尊在菩提树下成正觉时,就证涅槃了。涅槃乃本具性德,不生不灭,借寂灭理,言佛入灭,故云:‘化毕归寂,谓之涅槃。’并非死了才证涅槃。

  成佛必定福慧圆足,晚课念‘皈依佛,两足尊’,即福足慧足,不是依字解误为两只脚,两只脚的就是佛,我们都是佛吗?我们只是理即佛,理上讲是佛,事实不是,须历劫修行,福慧圆满,才能成佛。

  密宗说即身成佛,禅家讲明心见性,皆属理即佛、名字即佛,绝非究竟成佛,从来没有福慧不足的佛。密教纵言即身成佛,也提过去有成了佛的祖师,但我不曾见闻如本师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留传十二部经,广度一切众生的,可见不是福慧圆满的`佛。我们学佛,要以究竟即佛为目标,若今生始修,须经三大阿僧祇劫(三大无数劫),嫌佛道长远,懒惰懈怠,难期成佛;肯发心,不畏艰苦,菩提在望。今天闻法,种下善根,就有成佛的希望,时间迟早而已。明此理,莫贪快,欲速则不达,贪多嚼不烂,你看楞严经,持地菩萨,单修桥铺路,就修无量无数劫,最后遇佛开示:‘善男子!当平心地,心地若平,大地皆平。’才开悟。所以,莫心急,也莫愁修行不相续,如是因,如是果,你信佛吗?真信佛别忧愁,今种修行因,将来定结修行果,道心坚固,必能相续,就怕心浮杂用。信因果,才真信佛,依法精进,万牛莫挽,任何境界都动摇不得,否则,风吹草动,欲速反慢。

  三、释经

  ‘经’,梵语修多罗或素怛缆,译契经,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契理契机,名经。契理不契机,度众不得;契机不契理,不能了生死。总言之:经者,径也,修行的路径。古德云:‘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路头若识得,生死一齐休。’佛经不只念诵而已,读诵目的在求明白修行之路,如阿弥陀经,教人念佛,得一心不乱,便可往生。经,教导人修行,依之可断烦恼,了生死,成佛道。听经的目的也在此。

  次释品目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乃四十华严之品目,六十、八十华严称‘入法界品’,名有详略,义理无差,即证入一真法界之意。内容虽同,惟本译详尽,且最末卷‘普贤行愿品’,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为前二译所无。

  释品目分三段:先说‘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次言‘普贤行愿’,再明‘品’。

  一、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入’,亲证也,长劫修行,福慧二严,便能证入不思议解脱境界。证入有能所,‘不思议解脱境界’为所入,‘普贤行愿’是能入;修普贤行愿,才能证入不思议解脱境界;亦即修普贤行愿,就能成佛。

  ‘不思议解脱境界’,分境界、解脱、不思议解脱,三段说明。

  何谓境界?‘境’,分际。‘界’,界限。境界有分际境界、所知境界两种。所谓分际境界,如国有国界,省、县、市、镇、乡、村、里、邻,乃至家庭,都各有界限。像此处围墙内是普门讲堂范围,墙外则不是。此约有形有相的境界说。

  ‘所知境界’,无形无相,六凡在迷,四圣了脱,境界各异。以人道言,依报环境,山河大地、花草树木、青红赤白,眼见相同,内心世界,各有感受;皓月当空,有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的放歌纵酒庆团圆,忧喜各别。

  有一老修行度一小沙弥,住山下茅蓬。一博学居士来,见环境清幽,心生贪念,想占为己有,明知老和尚不善言词,专修念佛,却订约辩论,赢的住下输的离开,害老和尚彻夜难眠,大将亮才睡著。卖豆腐老者来,见草扉紧闭,不闻早课声,随即高呼开门,老和尚无精打采应之,问明原委,老贩云:‘免烦!我卖豆腐,天天打嘴鼓,练就好口才,交给我好了!’‘但你是俗人,一眼就被看穿。’老和尚答。‘无妨!你为我剃发,借穿僧服,你委曲一下,暂时叫我师父。’老和尚想,横竖皆输,辜且试试吧!尽速张罗,并告知居士,为之引见。居士略施问讯谓:‘老师父夜归,知我与令徒订约事否?’座上人点点头。居士以为禁语,言:‘师既禁语,用比的好吗?’又点头。好戏开锣了!居士出十指,老贩回五根,居士惊退一大步;再伸三指,老贩以姆指对,又退!居士用手指圈个小圈,贩者两手一挥,比个大圆圈。不知怎么,居士竟落荒欲逃。老僧躲在门边,偷窥哑谜,追问何故?居士说:令师精通叙理,广学多闻,我初暗示,你虽习禅,十恶不改,故比十。不料师出五,答:我不但没十恶,且严持五戒。第二次,我说:你虽持五戒,三毒充满,有何用?故我比三。师却出姆指,隐示我一心向道,三毒不侵!又输!最后,我说:你虽一心修行,可惜心量狭窄,比个小圆圈,令师大手一挥,说:我心包太虚,广大无边。三辩皆输,无颜再留,走了。

  老贩挑著豆腐也要走,老和尚拉著,请他解释。贩者云:什么知识分子,‘十’块豆腐多少钱也不知道,我告诉他:‘五’块钱。真没常识,我豆腐卖了几十年,也没碰过讲价的,今天头一次,嫌贵要我卖‘三’块钱,那岂不亏本,我告诉他:‘一’毛钱也不减!不买拉倒!没想到读书人真没风度,竟嫌我的豆腐‘小小’块。惹我生气,比说:我不偷工减料,货真价实,‘大大’一块!

  这便是境界问题,居士满脑子名相,贩者满脑子豆腐经,你等境界呢?是学者还是贩者?仔细审察。但是凡夫境界,不出生死轮回,不是解脱境界。

  ‘解脱’,解烦恼束缚,脱离痛苦。有二义:一、离障解脱。断除见思、尘沙、无明烦恼,起码断见思惑,证阿罗汉果。二、作用解脱。灭惑、业、苦三障,得大解脱,自由自在。所谓‘作用解脱’,至少断见思惑,具六神通,来去自在,作用自如。古之高僧,掌控生死,欲去则去,想留则留,无挂无碍,如明末紫柏大师,被诬入狱,叹喟:‘事既如此,住世何益!’本为兴隆三宝,因缘不足,寂然入灭狱中,便是一分作用解脱,不似凡夫,操自阎王,阎王要人三更死,不肯留人到四更。

  二乘解脱境界,大菩萨能知,犹可思议,称‘解脱境界’,非不思议解脱境界。

  ‘不思议解脱境界’,约分破无明、分证法身的法身大士言。天台之别初地、圆初住菩萨,彼之境界,非凡小所能心思口议,法身大士分证,究竟佛果满证,现指究竟佛果言。究竟佛果的不思议解脱境界,有四种妙用:

  一、事相境界无边,不可思议。一切事相境界,佛皆了知。如一树多少叶?我等不知,有空砍下来算,或许也会算错,佛即问即答,丝毫不差。

  佛世,一婆罗门不相信佛是一切智人,于树旁,随手折一树枝,问佛枝叶多寡?佛当下给个标准答案,随数不差,以为枝之叶少,佛眼利,稍瞄便晓,又问大树上的叶片,佛如实回答,彼还真有闲工夫,砍下来,用了三天三夜时间数,果如所说,始信佛是一切智人。这就是事相境界无边,不可思议,佛无所不知。

  二、理性境界深远故不思议。佛法涵盖一切法,一切法不能超越佛法,甚深微妙之理,佛悉彻知,故云:‘世间好语佛说尽。’名不思议解脱境界。

  三、理事圆融,不可思议。理事无碍,从性显相,相相皆性,不能执事废理,理由事显,事得理彰,圆融妙理,佛通达无碍。

  四、以性融相,性相双融,重重无尽,不可思议。事事重重无尽,如帝网天珠,互映互摄,本经专说这类妙理,唯佛究竟证得,法身大士分证。

  二、普贤行愿

  ‘普贤行愿’,先明普贤二字。德周法界曰普,位邻极圣曰贤。普贤菩萨德遍法界,是因心最圆满的等觉菩萨,仅次于佛。此约字面解释。

  ‘行愿’,发愿,依愿起行。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谓之四弘誓愿。弘者,大也。属通愿,三世诸佛都曾发此弘愿。佛菩萨为度生,须断烦恼,故‘烦恼无尽誓愿断’,欲除烦恼得学法门‘法门无量誓愿学’,成佛是学佛的究竟目标‘佛道无上誓愿成’,圆成佛道,始能广度众生。

  愿,是修行指标,行,实践所立,趣向理想,所谓‘以行山填愿海’,愿如海深,行似山高,历劫修行,誓达目的方止。行与愿,如鸟双翼,车之两轮,有愿无行是虚愿,有行无愿没目标,缺一不可。

  ‘行’音ㄏㄣˋ。太虚大师说:‘普贤行愿品,约普贤菩萨读ㄏㄣˋ,修圆故;约凡夫读ㄒㄧㄥˊ,正修故。’所以,等觉菩萨以下,读ㄒㄧㄥˊ,读ㄏㄣˋ也无妨。

  普贤行愿,有通别。通途论之,从初发心至等觉,乃至十方三世诸佛菩萨所修,不论四弘誓之通愿或如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药师如来十二大愿,地藏菩萨‘地狱未空,誓不成佛’,释迦牟尼佛发愿于五浊恶世度化众生等别愿,包括六度万行在内,都是普贤行愿。

  别,指本经所说礼敬诸佛、称赞如来等普贤十大愿,为普贤菩萨别愿,谓之‘普贤行愿’。

  此十大愿‘即愿即行,即行即愿’,边修边发愿,随愿而行,愿行同时,愿行相辅,非待发愿后才修。

  三、品

  ‘品’,类也。物以类聚,相同义理集在一起。这品专说‘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故名。有四十卷,前三十九卷偏重在入不思议解脱境界,第四十卷(本卷),专说十大愿,兼明不思议解脱境界,长行没明文,倡颂中提及,所以,太虚大师说,这卷经可单名普贤行愿品。一般都以此称。

  正释经文

  本卷经共五四七六字,长文偈颂交织而成,分结前起后、正说行愿、结归流通三大段。

  甲一、结前起后

  总结前文,生起下文。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

  总结前文。

  前三十九卷言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后参普贤菩萨,听大士说法,所证与普贤等,同是等觉境界,进则成佛,故普贤菩萨为之赞佛胜德,末二偈云:‘刹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说尽佛功德。若有闻斯胜功德,而生欢喜信解心;如所称扬悉当得,慎勿于此生疑念。’三十九卷文止于此,六十、八十华严亦然。

  ‘尔时’,普贤菩萨赞佛胜德完毕时。

  ‘菩萨摩诃萨’,大菩萨。义常说,今略。‘称叹如来’主要是称扬赞叹毗卢遮那佛,并十方三世诸佛。如来,佛十种通号之一,后佛如先佛之再来,故名如来。金刚经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乃常说之名相,不懂者可查注解或法数。‘胜功德’,功,功能,约修行时间说。德,德用,修行成就之妙用。佛累劫勤修,万德庄严,无与伦比,曰‘胜功德’。‘已’完毕。已、己、巳,中国方块字须详看细分,‘上巳、下己、已中分’。实际上,我只读过三字经、百家姓、昔时贤文,十几天会背后,因出麻疹而休学,并没读什么书,读书识字多靠自己带杓子舀的,字字老师教,怎么可能!像这句话也是无意中得之,以前老师很肯教人,我十几岁写‘上大人,孔乙己’,被路遇的老先生看到,告诉我‘己’错了,然后说上巳、下己、、已中分,我就舀起来了,至今五十多年,都是在大路边、小路边学,不是在教室中学。现代年轻人,粗心草率,不肯用心写字,如‘见’写成‘贝’,懒到脚伸长长的,弯都不肯弯一下,依文看是见,但字非见又非贝。‘员’,头上口移到旁成‘呗’,全走了样。国字不可马虎,须工整,否则,脚翘到头上就难看了!复兴中华文化,只是唱歌跳舞,没搔到痒处,这些看似小问题,实是大症结。

  ‘称叹如来胜功德已’,指第三十九卷,叹佛胜德偈颂毕,有人误为是下文‘所有十方世界中’,真是错到马来西亚了,没弄清楚乱说,后文未讲,怎可‘已’呢?

  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普贤菩萨偈赞佛已,再对善财及诸菩萨说:佛功德无量,尽未来际,叹不能尽。

  上对下说曰‘告’,下对上言‘白’,今已不分。普贤大士对法会大众及善财童子说,主要是对善财,彼是当机,故另标出。

  ‘诸菩萨’,诸者,多也。除善财外,尚有华严海会众,皆是菩萨,纵有声闻,也是回小向大,能闻华严义理的大心声闻,经云:‘有六千比丘、受文殊化’,非等闲之辈。

  ‘善财’,即善财童子。一般以为童子是未成年男孩,大概七、八岁左右。佛经不然,乃菩萨通称,四十华严称文殊菩萨‘文殊师利童子’,他经亦作是称。

  从善财初参文殊菩萨,历五十三位善知识言,绝非男童,而是二十多岁的青年。神坛误为小孩,乩童作孩童状,撒娇、翻滚等,明理人一见,便知是假。就算佛世时,彼是童子,经二千多年,难道还长不大吗?不真不实,不值得信赖。且佛菩萨度人以正知正见为旨,要人正信,绝不会假外道乩童之身,佛弟子当明辨。

  误善财为小孩,也可能受西游记红孩儿的影响,谓善财童子拜观音,那是小说家笔下的人物,非佛法所说。

  为何名善财?其出生载于四十华严第四卷,云善财领五百童子,亲近文殊菩萨,可见非一人,古注:名善财,有二义:一、出生时,家现众宝,请教相师,以为呈瑞,具大福德,故名善财。二、无量劫修行,聚集无数功德法财,将近圆满,故名善财。另谓:善财非今生始修,乃久修之大菩萨,今示现从初发心起,亲近文殊菩萨,教发菩提心,引南方参德云比丘(四十华严名吉祥云),示修念佛法门,如是辗转介绍,经五十三位,后参普贤菩萨。因此,学法,依理当广学多闻,多去参访,善知识须倾所知外,还要鼓励亲近他人,令青出于蓝,更胜于蓝。中国人总喜欢留一步,导致许多精巧艺术失传,每人都怀著秘方入棺材,使‘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

  ‘善男子’,普贤菩萨称善财,具大善根、发大心、行大行的大丈夫。佛经上,善男子也是菩萨的通称,表善财乃菩萨也。

  菩萨开示善财及大众:佛德广大,前仅略颂,不但我普贤称叹不尽,假使尽十方遍法界,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不断演赞,也叹莫能穷。

  ‘刹’,梵语刹多罗之简称,译国土或世界。‘佛刹’,一佛教化之三千大千世界。‘劫’,梵语劫波,此云时分。长时曰劫,短时曰刹那。世人不知,误为灾难,常闻‘又过了一劫’,实际,世界成、住、坏、空一遍,才是一大劫,中含八十小劫。

  ‘不可说不可说’,华严十大数之一。华严经有阿僧祇品,从阿僧祇列起,共有一百二十三数,最后最大数目有十种,简称‘华严十大数’,凡说数目多,便以十大数喻,所谓:一、阿僧祇,二、无量,三、无边,四、无等,五、不可数,六、不可称,七、不可思,八、不可量,九、不可说,十、不可说不可说。所以,不可说不可说是十数中最大数,虽言不可说不可说,佛及大菩萨犹知之,若以凡夫立场,虽阿僧祇,亦不能体会。

  将如是佛刹,磨成微尘,一微尘为一大劫,经极微尘数劫,以无碍辩才,日以继夜,相续敷演佛胜功德,也说不尽。

  或许有人会认为佛功德说不尽,恐是重复述说吧!像北部农家种田器具碌碡,转个不停,有人想数,跟著从田头打到田尾,老数不清,实际只八粒而已。其实,绝对不同,试想,由初发心,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成佛,五十一阶位,所修福慧,纵相似,却不相同,长劫不懈,万行无缺,岂是短时间可说尽!此类事,非凡夫境界所能解,当仰信之。

  普贤菩萨讲这段话,显佛德广胜,勉善财并海众,须发成佛心。

  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

  生起后文。要成就佛功德,当遵修十种大行大愿。

  甲二、正说行愿分三

  乙一、长文分三

  丙一、正示行愿分二

  丁一、大士征列名数

  普贤菩萨征释十大愿名。

  何等为十?

  那十大愿呢?

  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正列十大愿。

  欲学读音,得注意我念。五十岁以上的,念客家音,或许还准;三、四十岁受现代教育,可能失真,常用国语翻成客家音,‘成功’变‘层功’,‘批’作‘匹’,去建材行买东西,老板说:一匹一匹的货色不同。害我莫名其妙,客家音‘匹’‘批’,意思相去甚远,现在客家音要读到标准,很不容易。本经字不深,注意学,必能正确,我的乡音还算标准,可作参考。

  十大愿,下文有解释,不先说,免重复。

  丁二、当机征名请示分二

  戊二、当机总征(总问)

  善财白言:大圣!云何礼敬,乃至回向?

  善财童子禀白菩萨:‘大圣’,善财对普贤菩萨的尊称,发大菩提心,历劫修行,惑尽功圆,名大圣。大士本可成佛,愍众生故,示等觉身,非西游记之齐天大圣。

  ‘乃至’,超略词。今举十愿中之初愿礼敬诸佛,第十普皆回向,略第二至第九愿。

  善财请教,前云欲成佛,当发十大愿,依愿起行,现请问大士:如何礼敬诸佛,乃至普皆回向,愿一一详说,以利后学。

  先列名再请问,表示不知,实以善财程度,无不明白,为利众生,代为请法。

  戊二、菩萨别释分二

  己一、正示十愿分十

  庚一、礼敬诸佛分三

  辛一、牒初愿名

  十大愿,每愿经文,读法相仿,皆分牒初愿名、释行愿相、结显无尽三段。第一愿详明,第二愿起,相似处则略说。

  普贤菩萨告善财言:善男子!言礼敬诸佛者:

  普贤菩萨受请,为之开示。

  ‘善男子’,针对当机,兼含大众。

  牒,重复。前已说初愿名,今再重述之。

  辛二、释行愿相分三

  壬一、明所礼果境

  身心所礼境界,即佛果。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

  尽十方,遍法界,无边佛土,磨为微尘,一尘一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胜微尘数,显佛无量。

  佛为何如是之多?华严经云:‘如来成正觉时,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在佛眼看一切众生皆是佛。十方三世诸佛,同受我虔诚礼敬。

  ‘世尊’佛十种通号的最后一号,世出世间最为尊贵,九界独尊,故名世尊。

  又‘所有’,非指外境,慈舟大师云:‘所有乃吾人本性所具。’

  十方微尘数佛,不离当下一念心,莫向外求。

  壬二、明能礼因心

  明礼敬者心态。

  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对目前。

  初发心者,礼佛便是修因,如何礼敬呢?我仰仗佛及普贤大士愿行威德,并自己深心信解力,自他相合,一切诸佛,俨然在前,受我礼拜。

  凡夫力弱,纵不能观无量佛,至少观一佛,现前受礼。

  壬三、明能礼心相

  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

  先总明。

  一一佛,我皆以清净三业,恒修礼敬。

  ‘身语意’即‘身口意’,口不说话,不构成业因,属身摄;出诸语言,已成业种,谓语业。‘身’无三恶,澡浴清净。‘口’无四恶,不闲言杂语。‘意’无三毒,万缘放下,至诚恳切。礼非一时,恒久如是,故云‘常修’。散心礼佛,不得利益,清凉国师列十种礼:

  一、我慢礼,贡高我慢,争位次,执位置,如碓上下,心不恭敬,不但无功,反而有过。

  二、唱和礼,人念我念,人唱亦唱,有口无心,台南、台北、美国、日本,到处游荡,人在殿内,妄想纷飞。

  三、恭敬礼,身心端肃,殷重顶礼。

  四、无相礼,五、起用礼,六、内观礼,七、实相礼,八、大悲礼,九、总摄礼,十、无尽礼。都属修观,理深,列名便可。凡夫心粗境细,观想难成。如我愚钝,拜四十多年,不会观想;上根利智者,可寻注作观,起码要做到身心恭敬,故拜佛莫贪多,一天几千拜,大家比赛。有人说,拜快不打妄想,其实,妄想照打,‘比赛’即妄想。除非阿罗汉,才没妄想。

  拜佛要五体投地,捧足殷重。额头、双肘、双膝谓五轮,又名五体。现多是‘五体投垫’,并未投地。纵用拜垫,垫不宜高,否则有失恭敬。

  ‘常礼’,以清净三业常修礼敬。常,不间断。凡夫要做到不间断较难。敬,常存敬心。心敬等固礼拜,纵不能做到常礼,也要心常敬之。

  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

  明别相。

  一一佛前,皆现微尘数身礼拜,是多身礼一佛。

  一一身,遍礼极微尘数佛,为一身礼多佛。

  每尊佛前,现无量身;每一身拜无量佛,非凡夫能为,古德注疏多说作观,若德业深厚,具大智慧,或能做到,不能,则尽己力,恭敬礼拜,一身礼一佛,进而一身礼多佛,再多身礼一佛,终则多身礼多佛。四种除第一种外,余须藉观想,登地菩萨不须作观便能做到。

  拜佛力求恭敬合法,现在寺院,多备有拜垫,为免摆收麻烦,以长垫为多,大众共修,求齐整,为老人,不妨方便,但不宜高。诸多拜垫中,榻榻米做的较妥,因榻榻米是四方型,四面可坐,打七、念佛都适用,老人嫌低,加一、二块无妨;个人自修,当五体投地,久礼地冷,可用蒲蒲团,自作调适,不勉强。

  年纪大,若不方便,也可坐礼,不能坐礼,合掌问讯,问讯困难,坐著观想,观身五体投地,翻掌接足,佛世,赤足而行,弟子礼佛,皆作接足状,佛虽入灭,依然如是,表至极恭敬。文殊菩萨礼佛偈云:‘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释迦如来影现中(礼阿弥陀佛则弥陀如来影现中),我身影现如来前,头面接足归命礼。’求往生则‘为求往生接足礼’,佛号可随所礼之佛菩萨而更改。

  入大殿最少三拜,早晚课闻引磬声拜三拜,为什么?佛、法、僧,三宝各一拜也。我初学佛,见谛闲法师礼佛仪轨云:

  第一拜:一心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默念便可,不一定要出声。顶礼,依文殊偈作观,观不来,默念一遍也很好,上面是六句,慈舟大师又加两句,若礼本师,则‘释迦如来无穷尽,弟子礼拜亦如是。’源出一身礼多佛,多身礼一佛的经文。礼佛宜慢,共修亦然,头至地,稍作停留观想,才是名符其实‘稽首礼’。有人拜佛似捞鱼,膝未著地即起,毫无意义,以前曾见狮山一老人,为贪多,仅手摸垫,膝、首皆悬,甚不如法,五体纵没投地,也须投垫,否则,就是我慢礼。

  第二拜:一心顶礼,华严法华等诸大乘经典,及十方三世一切尊法。

  释迦佛一代时教,先说华严,后说法华,开权显实,会三归一,举前后以摄中间,二经为诸经之王,是一代时教的代表,统礼一切法宝。

  法宝观想偈:‘真空法性如虚空,常住法宝难思议;我身影现法宝前(或尊法前),一心如法归命礼。’慈舟大师又加‘常住法宝无穷尽,弟子礼拜亦如是。’缘于这段经文而得的灵感。

  第三拜:一心顶礼,文殊普贤等诸大菩萨,及十方三世一切贤圣僧。

  以圣贤僧为主。僧宝观想偈与佛宝同,改‘诸大菩萨(或十方僧宝、一切僧宝)影现中’。

  我自知此理后,受持至今,无论任何场所,拜三拜,皆作如是观想。

  三拜后,或另订如礼本师三拜,阿弥陀佛四十八拜,表四十八愿;药师如来十二拜,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身,三十二拜等。随分随力,恭敬作礼,多拜当然好,最少要三拜。至诚顶礼,功德不思议,经云:一心礼佛,足下起,至地底金刚际止,一粒微尘算一转轮王位,尽微尘数转轮王福。显‘礼佛一拜,福增无量’,并非拜一拜,要做微尘数转轮王。

  修净土也要多拜佛,天亲菩萨往生论说五念门,第一就是礼拜门。念佛者喜礼阿弥陀佛四十八拜,或依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一愿一拜,不识字则念:一心顶礼,西方极乐世界,第一大愿,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如是依序,礼至第四十八愿毕,只要至心,功德无别。

  这讲的都是凡夫能做到的修行法,不是说好听而已,经中一身礼多佛,多身礼一佛,我等凡夫还做不到,若恭恭敬敬,一身礼一佛,必‘罪灭河沙,福增无量’,何乐不为!

  高僧传载:慧聪法师,欢喜拜佛,礼时见天龙八部、鬼神等众随礼,这也是多身礼一佛,自己一身,龙天众多,感应不可思议!勤礼佛有助健康,少劳动者,一举两得。

  拜佛可除‘我慢障’,得尊贵身,毕竟成佛。未成佛前,身相端严,众生欢喜亲近,依正殊胜。我矮小,或许前生贡高,不喜欢拜佛的缘故。

  佛世,佛亲弟难陀,僧相堂堂,矮佛四指(八寸),佛丈六,彼一丈五尺二,常被误为佛,故佛允穿不同色服,以便大众分别。舍利弗智慧第一,既矮且瘦,与外道辩,屡辩屡胜,但受长相影响,多不愿礼其为师,常度徒给难陀。外道认为,丑瘦之辈,智尚如此,何况高伟之难陀,智必更胜!故舍利弗说法度人,难陀坐收门弟。我愿度徒给人,不敢自收,福德不足也。所以,莫小看僧相庄严者,须多生修得,不像我,今生才起步,几十年前,受请讲经,坐了将近一个多钟头的冷板凳,住众来来往往,没人打招呼,只听彼此互问:‘时间到了,怎么法师还不来?’见佛教会人来,赶紧问:‘请的法师呢?’‘那不是吗?谁说法师没来?’教会人答。‘那个叫法师哦!’拉了好长的惊叹号!我当时又瘦又小又黑,才四十公斤,难怪对方不信,作侍者差不多。亲近慈航法师时,老人家常说:‘会性什么都好,就是头太小些。’意思是身材矮点。

  欲得高俊尊贵,使人起敬信心,应常礼佛,佛是众生福田,礼敬功德不可思议!

  以下凡是说修行之事,以我们能做的为主,深理不多发挥。

  辛三、结显无尽

  总结显示礼敬诸佛,无穷无尽,至成佛止。

  虚空界尽,我礼乃尽;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

  下举四事皆无尽,先借虚空说。

  虚空有尽时,礼敬方止,反显也。

  虚空界无尽故,我礼敬诸佛,尽未来际,无有穷尽。顺释也。

  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

  ‘如是’,承上文意,不是结词。‘乃至’非超略,乃转语词。如上虚空界喻,但不及上文详细,‘乃至’二字含括。

  众生界也无尽,人道或能统计,余如畜生道,蚁、蚊等,皆无尽。凡众生必造业,业亦无尽;业因烦恼造,有三毒种子,则造业无穷,众生无边,烦恼无尽,造业无穷,故我之礼敬,亦无有尽,尽未来际,恒久如是。

  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身礼不断,惟大菩萨能,凡夫心常礼敬,念念相续,无有间断,便得礼佛三昧,与念佛得一心相同,因地拜佛、念佛,果地成佛,为十法界尊。

  如是身礼、口赞、意敬,自然不生疲倦厌烦之念。

  这段文,十愿皆同,文浅易明,下略。

  庚二、称赞如来分三

  辛一、牒二愿名

  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

  依次第,还有第二愿,称赞如来。

  辛二、释行愿相分三

  壬一、明所赞果境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

  此所赞境文,较前广详,足见前后愿文,互有详略,互相彰显。

  译经不易,鸠摩罗什法师之译,优美流畅,首屈一指;但个人以为华严译师实叉难陀、般若三藏,与鸠摩罗什法师相较,毫不逊色且有过之。六十华严差些,八十甚佳,四十尤胜,类此义理相同之文不少,要译至雅驯不重叠,诚属难事。

  尽虚空、法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土,磨为微尘,一一微尘,有极微尘数佛。楞严经云:‘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轮。’境与此似,小中现大,一尘中有无量佛,一一佛,皆有海会菩萨众,围绕闻法。境界较前深妙,为所称赞的佛果不思议解脱境界。

  壬二、明能赞因心

  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

  前有‘仗普贤行愿力’句,此略。仅明以甚深胜解心,现前知见,佛如在前,受我称叹。仗己心力,亦仰普贤力,文谓‘悉以’,义含于中。

  壬三、明能赞心相

  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

  凡夫舌根,话多重复,语快舌打结,赞扬有限。须如自在天彩女善口,具妙舌根,出一音声,与百千种乐,而共相应,一音应众音。今欲以超过辩才天女舌根,称赞如来。大菩萨无碍,凡夫不能,只是心愿。

  非仅一舌根,一一舌根,皆出无尽音声。‘海’显出音如海之深广无穷。每一音出无尽辞,称扬赞颂三世诸佛;尽未来际,相续不断,尽十方法界,无不周遍。

  辛三、结显无尽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赞叹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义如前释。

  礼佛须赞佛,我三拜完,也养成赞佛习惯,赞佛偈很多,如‘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此偈乃世尊往昔亲近弗沙佛时,与弥勒菩萨师兄弟,共修菩萨道。弗沙佛欲测谁先成就,突然失踪,释迦菩萨很著急,渴念见佛,四处寻觅,见半山现大光明,佛于窟中入火光三昧,因七日不见,菩萨喜极,礼毕合掌,金鸡独立,说此偈赞佛七昼夜,由是精进,超九十一劫,较弥勒菩萨先成佛。事载大庄严论。

  此偈可通赞一切佛,或用华严经‘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毗尼日用也有:‘法王无上尊,三界无伦匹,天人之导师,四生之慈父;我今暂皈依,能灭三祇业,称扬若赞叹,亿劫莫能尽。’

  凡礼毕,至少一偈赞佛。常赞佛能除‘恶口障’,得大辩才,具法、义、词、乐说四无碍辩,善说法要。

  念佛求生西方,要常赞佛,‘阿弥陀佛身金色’偈,便是赞阿弥陀佛的。往生论五念门第二,即赞叹门,称赞弥陀胜德。老人家不会念没关系,敬心念佛,即是拜佛赞佛。‘南无’皈敬义,‘阿弥陀’,译无量光、无量寿,老人若不便,念佛就是礼赞阿弥陀佛光寿无量,功德相同。

  菩萨因地,殷勤赞佛,感‘名声远闻,诸佛称叹’果报。将来成佛,名声普闻十方,诸佛赞叹,众生闻之,生欢喜心。

  庚三、广修供养分三

  辛一、牒三愿名

  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

  第三、广陈诸物,依法修行,供养诸佛。

  辛二、释行愿相分三

  壬一、明所供果境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

  义如前释。

  所谓‘种种菩萨’,指初发心至等觉五十一阶位的菩萨。

  壬二、明能供因心

  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

  仗普贤行愿力,起深信解,以智慧力,观见诸佛,如在眼前,受我供养。

  壬三、明供具供相分二

  癸一、财供养分二

  子一、列诸供具

  列出供品。

  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

  总标。

  广罗最上精妙物品,供十方佛。

  供品虽多,不出五尘。

  所谓: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燃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炷,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

  ‘所谓’指下文释上文。

  ‘华云’,华通花,故华严经亦写花严经,佛经里,花多作华,纵是花字,仍读华音。云,周遍义,有虚空便有云,表物品多,重重无尽。

  花欲供,不可先闻;举花过鼻,不令呼吸触闻,以表恭敬。花须新鲜,莫任枯萎。瓶花日日换水,免致腐臭。

  ‘鬘云’,印度风俗,喜以花作鬘,如今之花环,饰发或挂胸前。上属色、香二尘。

  ‘天音乐云’,音乐供佛,属声尘。天,非定指天乐,表庄严尊贵,如唱赞、诵念,闻之净心,故谓梵呗。

  ‘天伞盖云’,以胜妙宝盖,安佛之顶。

  ‘天衣服云’,衣服,非指穿著之衣,乃布幔类,如佛殿之缯彩、幢幡等,须用布做的庄严物品。

  ‘天种种香’,上妙香供佛,香种类多,有线香、沉香、檀香等,‘涂香’,印度人习惯用香膏抹佛身或莲座、塔、殿四周供佛,中国无此习。燃线香、环香、沉檀香等,谓‘烧香’。‘末香’即香末,燃于炉或盘中供佛。

  中国普遍燃线香,香要买好的,取其香,非取烟多,烟多便好,烟囱之烟,岂不更多?香不须多,一炷清香,上供诸佛,劣香一束,反熏坏经像。有人误为,佛像乌亮才灵,若如此,拿到灶口熏,岂不更快!

  顺便提一下,莫买以佛菩萨像作商标的香或素食品,用后乱丢,污蔑圣像,罪过不轻。常有人买此类香来供佛,我则另作焚化,很麻烦,楼上骑龙观音像,就是从香筒上慢慢取下来装框的。素食品也很多,以前纸印,还好处理,现印在罐头上,处理不易,这类制品,再好吃也莫买,以不买作抵制,像虽不如大殿里的庄严,但知是佛菩萨像,就该拒买。有的寺院,可能没注意,随手一扔了事。更要不得的是,有些佛教刊物,竟以佛像作月历,失‘礼敬’之心,月份过,撕一张,乱弃置,真罪过!梵网经云:‘见人损坏佛像,如三百矛刺心’,实在难过!但知法犯法,甘造地狱业,我等又奈何?

  佛弟子当礼敬佛菩萨,如父母肖像,子女敢任意弃置吗?元首之像,允人不敬吗?善因法师学佛行仪云:‘莫说佛菩萨像,见地上有一佛字,都当拾置净处,况佛像!’纵使说得天花乱坠,每天拜佛数千,入定开悟,但若连这点微小事都做不到,我认为那不像学佛人,不是真佛徒。佛法千生罕遇,万劫难逢,望大家存敬心,如理如法,做真实佛弟子,否则,修一辈子,因污秽圣像而堕落,实在可惜!

  这些话常说,听者大多如耳边风,一副不在乎的样子,莫以为我是老古董,我这个老顽固希望大家生西方,向善趣,担心大家下地狱,枉费修行一生,切莫因老生常谈而忽略。

  ‘如是等云’,指列种种供品,‘一都如‘须弥山’。须弥山,译妙高山,水面算起,八万四千由旬高,为众山之王。显供品至多,如须弥山之高广,尚且要供养,何况少物!

  ‘燃种种灯’,古作然,下四点是火,今加火旁是多余的。点各种灯供佛。如以牛乳提炼而成的‘酥’油灯,或如花生油等有香味的油灯都可以。

  旧丛林殿中央,燃‘海灯’,悬半空,日夜不熄。灯,表光明,今有电灯,不须一定用油灯。设油灯,油须具香味,不可用煤油等,味臭烟多,油垢多,供佛不敬。蜡烛味也不太好,我就怕烛味,灭却还飘烟味,熄灯,莫用嘴吹,口有臭气,不敬。

  ‘炷’,灯心,如须弥山,油当然得如大海,才能点燃,表至极之语,如是‘海灯’尚供,况小灯!类此,是大菩萨境界,非凡境能为。

  子二、正申供养

  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

  常以香、华、灯等供养。略饮食等供品。食物水果供佛,须在午前,诸天早食,傍生黄昏食,鬼神戌亥时食,佛过午不食。故斋天(拜天公)宜在早上日将出未出时,世俗不知,都在半夜,真怪!非天神受食时间,拜也徒然,如人吃三餐,半夜睡觉中,被吵起来吃饭,喜欢吗?我宁愿睡。施食宜在晚上七点后,十点五十九分前。午后供佛,开佛玩笑说:‘佛啊!你瞧,美食当前,你吃不得,我可以吃哩!’寺院供佛,往往忽略,超过十二点才上供,莫名其妙。戒场午供,一上堂,过午了还没供佛,失供佛之义。戒场本该是最守法的地方,反处处违法,所以,我不喜参与戒场事,最不守因果,最违背佛制,一讲,我就不客气喝斥,我不怕人骂,‘宁教老僧下地狱,不将佛法作人情’,现代人作人情,不怕下地狱。佛弟子当依教奉行,叫人奉行,自己不如法,不是骗人吗?其实,是骗自己。出家人过午受食已不如法,切莫要佛也如是,过午,宁可不供佛,免致不敬。在家人不懂,情有可原,出家人当弄清楚。

  供佛物品须清净,未供不可先食,吃后再供,大不敬,请客尚不敢如此怠慢,况供佛!

  水果、蔬菜,能吃才能供。一般人说蕃茄、番石榴不可供佛,因为果实小,孩童吞下去,排泄出来,还会生长,不干净。其实,龙眼子照吞不误,排出来,依然会萌芽,难道也不能供佛吗?东西能吃就能供,蕃茄、番石榴也一样,其实,佛很喜欢吃番石榴,‘庵摩罗果世无双’,庵摩罗果就是芭乐,佛世,弟子常用以供佛,为何我们这些人自作聪明,若佛如凡夫,我想吃的不给吃,岂不烦恼!当然,佛非凡夫,不会如此。

  东西趁新鲜就供佛,尤其水果,不要放到初一、十五,或佛菩萨生日才供佛。常觉得,佛不如我,我想吃什么水果,随时可买来吃,不必待生日,佛菩萨要等初一、十五才吃得,真是岂有此理!菩萨戒明文规定,凡瓜果等物,欲吃先供,方得受食,何须待生日!平日想吃就给,我心欢喜,生日那天,备办丰盛,却吃不下,奈何!新鲜不给,坏烂才供,不合情理,这种坏习惯要改掉。

  供菜也是,自己要吃,炒得香喷喷,色香昧俱全,供佛,不管生或熟,香菇用热水泡软就上桌,请问:这样的香菇,你要吃吗?青涩小橘,人都不愿多看一眼,自己不吃,怎可供佛?米粉、面线,整束整把,为何不把锅、铲、瓦斯炉也搬去?说供佛,顺便谈谈放焰口,施鬼神,大碗底下铺米或盐,隔张纸,上摆一层香菇,让人误为整碗都是香菇;铺米还好,铺盐怎吃得?真是骗鬼!为何要这样骗呢?东西不多,用小碗即可,彼又没吃,何必骗!有的碗中空,上放盘子,再铺香菇,学佛学成‘空心官(肝)’,哪是佛弟子?有多少供多少,莫因好看而妄语。

  学佛要知理能改,学佛求成佛,况这些小事,岂有改不过来的。凡夫随力供养,一炷清香、一盏茶、一碟香花、一盘水果,敬心诚意,有则供,没有不勉强。

  供养诸佛,功德难思议,古德云:‘散花得佛容,净鬘得宝冠,献乐得法音,伞盖得福荫,供衣得佛衣;’花供佛,将来如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华鬘供养,生生世世,顶戴宝冠,享天福,在人中得尊贵身。梵乐供佛,处处闻法。宝盖严佛,得龙天护持,贵人相助。缯彩布幔庄严佛殿,将来成佛,得柔和忍辱衣。‘焚香得佛智’,好香供养,表戒香,必得如来大智慧。‘然灯得光明’生生世世,智慧光明。

  采华授决经云:昔有罗阅国王,遣使采华,以供后宫彩女,使者回途遇佛,稽首顶礼,自发愿言,宁弃身命,以华献佛,佛为授记:以此供佛因缘,得胜妙报,将来成佛,名曰妙华。使者喜跃礼谢。回宫后,王知原委,亦赦其罪。

  杂宝藏经载:一天女说偈云:‘我昔以华鬘,奉迦叶佛塔,今生于天上,获是胜功德,生在于天中,报得金色身。’昔于人道,采华供佛故。

  百缘经云:佛世,舍卫城众乐师,遇佛入城托钵,奏乐供佛,佛为授记言:‘缘此功德,百劫中不堕恶道,天上人间受妙乐,将来修行成佛,同名妙声。’微妙乐供佛故。

  法华经云:‘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养,皆已成佛道。’往昔许多因伎乐供佛而成佛的,故言‘皆已成佛道’。又云:‘若人于塔庙,宝像及画像,以华香旛盖,敬心而供养,皆已成佛道。’华、香、旛、盖,供佛或塔,将来必定成佛。

  阿阇世王授决经云:王具百斛香油,从宫门然至只桓精舍,贫婆见状,乞得二钱,参与供佛,侍卫驱之,避大树后,因油少,待佛至方然,祷曰:‘弟子福薄,乞佛慈愍,赐智慧光。’忽大风吹,众灯皆熄,彼灯炽盛。王请问佛,佛曰:恭敬心故,龙天护持,你虽为王,我慢心高,慢风熄之。王大惭愧。

  供佛莫存骄慢,否则,就是电灯,也会熄哦!

  癸二、法供养分二

  子一、正明法供

  正说明法供养义。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总标,法供养第一。因修法能断惑证真,了生死、度众生,圆满菩萨行。下别列七种法供养。

  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依序略释。

  ‘如说修行供养’,依佛讲的三藏教典,如法修行,便是供养佛。这句是总义,下之六种,含‘如说修行’中。

  佛法不仅诵念、演说,若不实践,不得利益。大智度论云:‘能行说为正,不行何所说?’心口相合,如说修行,才是正道,光说不练,何必说呢?法句经云:‘虽诵千言,不行何益?不如一解,欣乐奉行。’聪明者一目十行,过目不忘,日读万卷,满腹经论,若行解不相应,又有何益?不如了解一门,欢喜奉行,来得实在。华严经云:‘如来从修行中来,若能修行,则得成就供养如来。’诸佛皆从修行得,没有天生释迦,自然弥勒。法华经云:‘观三千大千世界,无有如芥子许,非是菩萨舍身命处。’如法修行,不枉学佛,才是真供养。

  ‘利益众生供养’,使众生得断烦恼了生死的利益,不止功名利禄而已。富甲天下,不善用便成罪恶之源,所谓:‘半世功名百世冤,一将成名万骨枯’,显名利之失。

  诸佛出世,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学佛能自行化他,令众生亲近三宝,能劝一人学佛则度一人解脱,至少生人天,进而究竟解脱。举心动念,不忘利益众生,便是供养诸佛。

  ‘摄受众生供养’,以善巧摄化众生,使欢喜信受。度化众生不易,必须观机逗教,先‘布施’,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故六度以布施为首。次‘爱语’,和颜悦色,如弥勒菩萨,接引众生。若整天绷著脸,则令人退避三舍。三、‘利行’,凡有益众生,不辞辛劳,愿作不请之友。四、‘同事’,士、农、工、商,只要合法,为接引故,示作同事。能以四摄法,教化众生,即是供佛。

  ‘代众生苦供养’,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第十普皆回向云:‘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众生造恶业,菩萨愿代众生受苦,便是供养佛。义待第十愿说。

  ‘勤修善根供养’,精进广修一切善法供养。树有根,则枝叶茂,能开花结果;修善法,如播种于八识田中,永为道种。大庄严论载,有一八十岁老人求出家,适佛外出,五百阿罗汉观其八万劫内,无一善根,不准所求。佛制:六十岁出家,犹可受比丘戒,七十岁虽能剃度,仅能受沙弥戒,七十岁以上,除非善根深厚,否则,不可剃染。老人伤心不走,佛回来后,准彼出家,修行二周,证阿罗汉果。舍利弗代众请问,佛云:非无善根,你等智浅,唯知八万劫事,此人曾于八万劫前,为樵夫,上山遇虎,因惧怕而攀树,危急时,忆偶过寺院,闻念佛功德不可思议,乃高称一声‘南无佛’而解危,从此,经八万劫,未曾再种,今善根成熟,得出家证果。

  这似乎给各位打了一支强心针,大家念了许多佛,不只一句南无佛,善根深固,将来最少证阿罗汉果。南无佛,即是善法,如金刚种,八万劫不失,遇善缘起现行,证果了生死。大家将来或许各各都是弥勒佛弟子,因弥勒佛三会所度,皆释迦佛世,种下善根未度脱者,这又是一支强心剂,但听了不可懒惰懈怠哦!认为我已念了那么多佛,明天起,安心看电视,待弥勒佛来度,那就错了,造业必堕落,欲待佛光接引,须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何必多受这些苦呢!今生勤种善根,努力念佛,不论世出世间善法,皆勤修习,如是发心,即是供养。

  ‘不舍菩萨业供养’,学佛当行菩萨道,不舍菩萨行业。菩萨业是因,成佛是果,广修六度,即是菩萨事业。华严经云:‘若舍菩萨事业,则不能利乐众生。’不行菩萨事,则不能成就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故勤修菩萨业,便是供养佛。

  ‘不离菩提心供养’,菩提心,具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发成佛心。发心不易,既发大心,必将成佛。涅槃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初心难。’初发心与毕竟成佛心,功德无差,但二心相比,初发心难。不要认为,有何难?我现在就发心受菩萨戒。受戒时,戒师问:‘已发菩提心否?’答:‘已发菩提心。’出戒场就还给戒师了。其实,有些人受菩萨戒,何谓菩萨戒?何谓菩提心?根本‘莫宰样’,只知燃三点。有一地方传菩萨戒,请我当引礼,第六天晚上燃香,热滚滚,八十几岁老人也争先恐后。隔天八点正授,却躲在房里不出来,尤其是那些老菩萨,去叫,却手伸长长说:‘我昨晚就受好了!’给我看那三粒香疤,根本不知什么是菩萨戒,现在受戒,不过如此,出家亦然。若真发心,百中有一,台湾就不得了了,我想,万中求一都难。出家也是,‘火烧菩萨头’,一燃香,菩萨比丘、菩萨比丘尼就出来了,实际上,却莫名其妙!

  菩萨当不离菩提心,大悲经云:‘菩提心者,惟应数发。’数,读入声ㄕㄨㄛˋ,时时、常常之意,不是今天发,明天不发,而是不可暂时离开,如孔子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者,非道也。’离道则不仁,不仁非人也,故凡是人,皆不可离道,离道与畜生无异,是人头畜。学佛者,不能离开菩提心,离菩提心非菩萨道,华严经离世间品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纵修善法,属人天有漏法,不能出三界;纵修出世间善,只能自利,不能利他,故菩提心不可须臾离,能保持菩提心不失,即是供佛。华严经云:‘善男子!汝应如是解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非以世间财宝饮食名供养也。何以故?如来恭敬尊重法故。’因三世诸佛尊重法,故不离菩提心,如法修行,即是供养。

  子二、较量显胜

  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如前供养无量功德’,即上所说华云、香云等物品供养,能供财大,所供佛多,历时长远,功德自然无量,但与法供养一念比较,犹不能及。财供养之百分或千分、百千‘俱胝’译亿,‘那由他’,也是亿,印度十万、百万、千万、万万,都称亿,但表数不同。俱胝是十万,那由他,百万;‘百千俱胝那由他’即百千个十万百万的财供养功德,也比不上发一念法供养功德。

  ‘迦罗’,析人身一毛为百分,一毛之百分之一谓迦罗。意:将世界磨为微尘,又将微尘解析如毛发之百分之一。

  ‘算分’尽世间算法能算出的数目。

  ‘数分’尽世间数字能写出的范围,印度算与数分开。

  ‘喻分’,可比喻的数目,如恒河沙数。

  ‘优波尼沙陀分’,此云近少分或极微尘。数虽多,仍不及起一念法供养心的功德。

  这类比喻,非凡夫能解,讲者也弄得矛盾,现在,我说个比喻,助大家明了。财供养无量功德的一分,不及法供养一念的一分功德,财供养渐积,百分、千分乃至极微尘数分,也不及法供养一念功德。总之,财供养再胜再多,也比不上一念的法供养。

  何以故?

  征释。为何无量财供养也不及一念法供养呢?

  以诸如来尊重法故。

  因诸佛皆尊重法的缘故。所谓‘诸佛从般若出’,般若即法,是诸佛之母。

  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

  如说修行,定能成佛。

  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修菩萨道者,行法供养,就是供佛。

  相较之下,法供养殊胜无比,礼佛一拜,念佛一声,静坐须臾,观无常无我之理,乃至摄化众生,都是法供养。今后,念佛便可,不须香花灯茶等供养了,因财供养再多不及一念法供养嘛!这种见解是错的,说法供养并非否定财供养,不要忘了,法供养经文首句‘如说修行供养’,香、花、灯、果供养出自佛说,也是法供养。既然如此,为何又言法供养殊胜?因众生著相布施故。永嘉大师云:‘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财供养虽好,著相故,成有漏福,福尽还堕,如射箭,力尽坠落,是第三世冤家。达磨祖师见梁武帝,帝问:‘朕造寺度僧,有何功德?’师泼冷水云:‘并无功德。’帝重有漏福,师重无漏德,两不投机。初学也往往如此,这包香是我的,谁点了我的香?或我要自己买香,借香供佛,功德全是别人得。只为一支香,烦恼跟著起,香燃心也焚,执著功德,结果,烧尽功德林。鼻息一停,何处是家乡?那样是你的?莫著相,香放著,大家用。拿了几块钱,就要写文疏,竖耳细听,没听到名字,怀疑钱被师父私吞了,佛不知道我添油香,怎办呢?早知道就不添!做些好事,就须文疏上禀,为非作歹者,谁替他写奏表?阎王如何清清楚楚?大家怎么没想到这一点?

  住相布施,失去如法修行义,布施须三轮体空,施者、施物、受者,当下观空,了不可得,能如是行施,即法供养,功德无量!

  学佛要常省察,莫原地踏步,由小至大,从外至内,由下往上,渐修渐进,无相布施,无住供养,便得大益。

  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后被侯景逼死台城。有的史学家因此毁谤,武帝因信佛而亡国。其实,亡国无关信佛,纵造寺度僧,著有漏法,信佛不深入。追究其帝位,夺自同族兄弟萧道成,为称帝,水淹寿阳,死了无数人,虽修福也难弥补,致受侯景软禁;侯景专权揽政,减彼受用,渴极思蜜,索蜜不得,饥渴而死。世福无用,别梦想当皇帝,现在民主时代,也没皇帝可当,做了皇帝,也难保不饿死。

  学佛要明因果,深信因果,因果各自独立,不能将功抵罪,建寺度僧有其功德,水淹寿阳,不免其罪,功过不能相抵,详载罪业报应教化地狱经。忆有经言:比丘见饿鬼道众生,有昼乐夜苦、昼苦夜乐者,请问佛。佛答:‘生时,白天修福,晚上造恶业,故昼乐夜苦;夜间礼诵,天明为非,故昼苦夜乐。’足见因果分明。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即‘作善善报,作恶恶报’,莫认为修福甚多,微恶无妨,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法供养虽胜,仍不废财施,诸物供养,若能观空而不著,便属法供养。

  辛三、结显无尽

  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财供养虽广大,一一如须弥山,但不及一念法供养,故法供养最殊胜。财供养不著相,即成法供养,事理互融,便是广大最胜供养。

  二种供养,恒久无间,是大菩萨境界,凡夫枝花寸香,供佛时莫忘所修之法,礼念受持,不离菩提心,成就财法二供,获大利益。

  因地,广修供养,除贪烦恼障,得大富饶报。成佛后,佛刹妙严,思衣衣至,思食食至,宫殿随意,犹如极乐。

  庚四、忏悔业障分三

  辛一、牒四愿名

  复次,善男子!言忏除业障者:

  第四言忏除业障。

  梵语忏摩,华云悔过,华梵兼举,故说忏悔。新译家义净三藏翻‘说悔’,将所造罪,对佛菩萨乃至一清净僧发露,即得清净。所谓‘忏悔’者,忏前愆,悔后过,发露先罪,改往修来,誓不更做,始达忏悔目的。

  ‘业障’乃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之一。障,阻碍也。阻碍成佛之道,故须忏除。三障皆应除,为何独举业障说?有多种解释:

  一、举其中以摄前后。烦恼是因,报为果,无惑不造业,无业果报灭,说业障含括前后二障。

  二、烦恼种子,若不造作,不构成障;凡夫虽具三毒,不起现行,障碍不得,若已结成果报,除之困难,而业障如种子刚萌芽,未开花结果,铲除较易,故单言忏除业障。

  尚有多义,从略。

  教典所说忏悔,不出三种:

  一、作法忏:依律行忏。若违犯佛制,视其轻重,如突吉罗(第五篇),悔过法(第四篇),波逸提(第三篇),大概对一清净比丘忏悔便除。若是舍堕法,先舍犯物,再忏悔方清净。偷兰遮对四个清净比丘忏悔,僧残对二十个清净比丘忏悔,并经羯磨法,半月摩那埵等繁琐作法,方得消除。作法忏不能灭根本罪,犯根本戒已失戒体,如多罗树心被斩断,多罗树似我国的槟榔树,心被斩断就活不了。所以,小乘戒犯杀、盗、淫、妄,没忏法,纵悔过、止作与学比丘,准许修学佛法,不续僧脉。这些道理,须研究戒律方知。

  菩萨戒只分轻重,如梵网经菩萨戒本有十重四十八轻戒,犯重戒,忏悔后准重受,犯轻垢罪(染污犯),忏可清净。实际,也有详细分类。

  依律法,向清净比丘忏悔,名‘作法忏’。中国佛教,早已不遵行这种忏法了,不行便失传。所以,现代出家人,若没研读戒法,对这些根本莫名其妙。

  二、取相忏:依大乘法礼忏,如梵网忏、大悲忏、净土忏等,向佛菩萨求忏悔。所谓‘取相’,求取瑞相也。昼夜六时行道,一七日或三七日,乃至一年三年,于礼忏时或在定中,见佛菩萨现前摩顶、授记,见光见华等瑞相,表示罪障已除,恢复清净。忏本中有十科行道,依之修忏,可得瑞相。属大乘忏法,小乘唯作法忏。

  三、无生忏:正心端坐,观无生理,亲证实相,罪障即灭。普贤观经云:‘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知易行难,须开悟证实相方得,若智慧不启,罪不能除。无生忏力量最大,能消五逆十恶罪。古德云:‘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罪性本空,皆由心造,三毒根灭,罪亦不存,心不可得,罪也不可得,心罪具空,是真忏悔。古德说:我们连罪相都不清楚,到底犯了多少罪业?是轻是重?不知道,怎么观实相?

  三种不出事理二忏,作法忏属事,取相忏十科行道,前九种是事,后一种静观实相属理,有事有理,事理并具。无生忏完全属理。末法时代,无清净比丘,惟依取相,向佛菩萨拜忏求悔,方能罪消障除。

  不能礼忏者,念佛。念佛也是拜忏,‘念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等同忏悔功德。无生忏,我们做不到;作法忏,理虽不能观,依法事忏,也能得利。

  请人拜忏,如请人代为吃饭,忏悔要自己发恳切心才得益,他人代忏,仅获少福,如暂在邻人之树下乘凉,树是别人的。所以,有人请拜水忏、梁皇忏,我不答应。‘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那有你造罪业,我代消的道理,古人代为礼忏,只是度众方便,令众生得福而已。请人代吃我若会饱,请他拜忏始行得通,你吃我不饱,顶多给自己一点安慰,聊胜于无,权充一下,饱否?没饱!但看了心欢喜,起一点心理作用罢!这是比方,并非完全相同,自己不忏悔,力量有限,灭罪业难。

  辛三、释行愿相分二

  壬一、举所作业

  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初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者,当自省观:我从无始劫来,因贪嗔痴烦恼,而造众罪,身:杀、盗、淫,口:恶口、两舌、绮语、妄言,意:贪、嗔、痴。以意为本,发动身口,造无边恶,若恶业有形有相,尽虚空界,不能容纳。显无量劫来,个人造罪之多。

  壬二、正明忏悔

  我今悉以清净三业,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戒一切功德。

  正说明忏悔义。

  往昔因三业造罪,今用清净身口意,遍十方法界,微尘数佛菩萨前,至心顶礼,求哀忏悔,改往修来,誓不更作。

  拜千佛、八十八佛、三昧水忏十六尊佛菩萨、梁皇忏现在贤劫千佛等,皆是藉礼佛菩萨名号,向贤圣求忏悔。

  忏悔首重诚心,不诚无益,‘忏前愆,悔后过’,是主要宗旨,如孩子被修理,哭说:我不敢了!以后再也不敢了!求忏悔如对佛菩萨说不敢,忏后不再犯。但凡夫难说,凡夫也像小孩,刚说不敢,出来便忘,毛病又犯了!左手丢垃圾,右手执扫帚,怎么扫也不干净。常求忏悔,罪障犹存,问题在此。但不可因而不忏,扫总比不扫好,刚扫完,觉得干净些,不扫则积垢如山,勤求忏悔,渐改,久自然净。从此,‘恒住净戒’,成就‘一切功德’。

  末法时期,僧俗欲持净戒,很不容易,尤其微细戒,时时违犯,经云:‘末法,见佛弟子虽受佛戒,犯戒情形如雨下。’一滴雨喻犯一戒,造罪无量,故须常自省察,生惭愧心,虔诚忏悔,尽量做到‘恒住净戒一切功德’。

  辛三、结显无尽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忏悔乃尽未来际事,二六时中,不忘所修,灭罪增福,就是忏悔。

  勤修忏悔,将来成佛,国土清净,光明无量,无恶道名,犹如极乐。现求忏悔,罪业渐消,便能转五浊为人间净土。

  庚五、随喜功德分三

  辛一、牒五愿名

  复次,善男子!言随喜功德者:

  所谓‘随喜功德’者,随己之见闻,无论善之大小,乃至一毫一尘,都生欢喜心。他行善,我生喜,虽非亲为,功德无异!

  本愿主要在除凡夫嫉妒心,嫉贤妒能乃凡夫通病,除非圣贤乘愿再来,否则难免,轻重而已。如见人生意好,就眼红,认为财神爷不公平。见他遇难,则幸灾乐祸,期好事向自己,坏事与他人,标准的自私自利,此心不除,忏不能净,故行忏悔者,必修随喜德,两相辅持。

  辛二、释行愿相分四

  壬一、随喜诸佛德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录】相关文章:

03-02

《华严经》之《普贤行愿品》11-21

03-15

11-24

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颂解11-28

文珠法师关于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11-24

11-20

《华严经 十地品》讲录11-24

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