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鲁迅主要内容
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纯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故乡鲁迅主要内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故乡鲁迅主要内容
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五个自然段,这一部分主要写“我”回故乡.“我”在故乡所见到的萧条景象以及“我”的悲凉的心情,并且交待了回故乡的目的.第二部分从第六自然段开始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在故乡.这是小说的主体部分,主要刻画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给中国农村带来的苦难,给中国农民带来的心灵上的创伤.第三部分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全文结尾.这一部分写“我”离开故乡的心情和感受.
鲁迅作品故乡的中心思想
小说中鲁迅主要表现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作品通过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对比,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榨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
另一方面,集中体现了鲁迅先生对“人性”探索的意义。作品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精神上受到极大束缚,古训筑成的高墙,使人与人隔膜起来。突出反映了鲁迅对“国民性”的拯救。
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不同:
《故乡》中有我们所熟知的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形象对比,少年闰土活泼可爱,机灵能干,中年闰土则麻木、畏缩,反映了传统思想对人的深刻影响,还有豆腐西施杨二嫂的形象,由一个美丽的女子变为一个庸俗、自私、刻薄的人,这不仅是作者对当时中国农村生活现实的深刻的.思考,也是对统治中国农民的思想的历史文化的不满,所以要“逃异地,走异路,去寻求别样的人生”,也希望年轻的一代有新的生活。
“麻木”的词义:
本义:指身体某部分感觉发麻或丧失感觉:脚在冰冷的水里,不多时便麻木了。
引申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不灵敏:他变得越来越麻木不仁了。
“畏缩”的词义:胆小的样子
鲁迅的《故乡》结构划分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5段)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作者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二部分(6~77段)写“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第二部分又分四层,第一层次(从“第二日清晨”到“收不起钱来”)写老屋的寂寥,更使“我”沉浸在深深的悲凉之中;还写与母亲商定搬家的事情。第二层次(从“你休息一两天”到“我得去看看”)写“我”回忆与少年闰土的友情。在这一层次中,作者首先介绍了当时“我”家与闰土家的情况:“我”家的家境不错,“我”是一个少爷;闰土家境虽然不算好,但也还算过得去,“颈上套着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说明闰土的家境还可以,也可以看出当时帝国主义的势力还没有来得及渗透到中国的农村。接着作者写到自己与闰土相交的几件事,并且和闰土建立了深厚的友情。第三层次(从“母亲站起身”到“出去了”)写作者见到了“圆规”杨二嫂。杨二嫂本来被称作“豆腐西施”,但现在在作者的眼中,她已经成了一个自私、刻薄、尖酸、爱占小便宜的小市民的代表。“我”从她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刻画了这样一个人物。第四层次(从“此后又有近处的本家和亲戚来访问我”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见到了中年闰土。
第三部分(78~88段)写“我”怀着深深的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但“我”并不因此消沉、悲观,而是寄希望于未来和下一代。第三部分又分两层,第一层次(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竟也跑得这样快”),写“我”及家人乘船离开故乡,其中插叙了杨二嫂的细节。第二层次(从“老屋离我愈远了’’到全文结束),写“我”坐在船上远离故乡时的感受。
鲁迅的《故乡》描写手法
氛围描写这篇小说中有两种氛围,一种是沉重、灰暗的,一种是轻灵、欢悦的(前者如开头和靠近结尾的景物描写,后者如写到闰土在月下的西瓜地里的情景),这两种氛围仿佛明暗两种光同时投射到一个物体的两面,给人一种复杂、丰富而美好的体验和感染。
对比艺术这篇小说通篇采用对比的艺术手法,主要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结构的安排上。首先,人物形象自身形成鲜明对比。其次,形象与形象之间也形成了鲜明对比,闰土和杨二嫂,在思想性格和生活作风上就有鲜明对比。再次,小说在结构上,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故乡》通篇采用了对比艺术,但并不简单的生硬拼凑,而是把人物刻画同景物描写巧妙的穿插、溶汇在一起,使整个作品构成一幅色调十分和谐、鲜明的图画,蕴含深沉,意味隽永。小说的对比艺术主要有三个特点。首先,《故乡》的对比是用纯一色的白描手法来体现的。作者的语言精确朴素,不加任何雕琢,运用白描手法,再现了“我”回故乡,同亲友邻居各类人物相处的生活场面,揭示了生活变故和人事变故。其次,《故乡》的艺术对比中,渗透着浓郁的诗情。作者对故乡、对劳动人民的真挚的热爱,都熔铸在作品里。再次,《故乡》的艺术对比里,蕴藏着深沉的人生哲理。
鲁迅的《故乡》名家点评
茅盾《评四、五、六月的创作》:过去的三个月中的创作我最佩服的是鲁迅的《故乡》。我觉得这篇《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造成这不了解的原因是历史遗传的阶级观念。
拓展:鲁迅《故乡》的抒情线索
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分析《故乡》时,抓住其抒情线索,不仅教师容易讲授,学生易于理解,而且在加深体味鲁迅先生的写作意旨方面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故乡》写于1921年1月,它深刻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农村日趋凋敝、农民生活日益破产的历史真实。
按常规的讲析法,这篇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依照时间顺序,根据“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将作者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剖析“在故乡”遇见的人和事。这样讲析诚然无可非议。但笔者认为:在理清这条明线的同时,还必须突出讲好一条被忽视的抒情线索──这是一条暗线,但又是主线。
文章开头,作者在描写了家乡萧条冷落的景象之后,紧接着有一段精彩的感情独白: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
这一段感情独白,是贯串全文的一条线,它统领全篇。我们可以这样来简化一下:
全不如此……也就如此……本也如此
(悲凉凄楚)(失望疑惑)(无可奈何)
这段文字巡回跌宕,叫人荡气回肠,表现了作者变幻不定、动摇怀疑、悲凉而又无可奈何的思想情感。这不仅是鲁迅早期民主思想的真实反映,而且很大程度上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阶层彷徨的心绪。
再看“在故乡”这一部分,作者突出地写了三个人(实际是两个人):
第一个是少年闰土活泼可爱的形象。作者写了“蓝天,圆月,沙地,西瓜”写了“圆脸,毡帽,银项圈”,还写了“捉鸟,刺猹,拣贝壳”,通过对童年时代的美好回忆,作者发自内心地写道:“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读到这里,我们再对照开头描写的故乡破败冷落的景象,对作者呼出的“全不如此”的慨叹能不由衷地共鸣吗?
接下去,便是杨二嫂的出现。20年前,人称“豆腐西施”的杨二嫂凭着艳姿粉黛招徕顾客,本是社会的畸型儿。20年后,她成了“细脚伶仃的圆规”,变得舌尖嘴利,贪小泼辣,“西施”之名未绝,但小市侩习性更加恶劣。作者发出了“我愕然了”的惊叹,可见其“失望,疑虑”之情何等浓烈。故乡20多年“也就如此”罢了。
等到我们看到了一张“脸色灰黄,皱纹很深,眼睛肿得通红”的面孔,见到了“头戴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象是松树皮”一样的“木偶”人──中年闰土时,听到他叫一声“老爷……”时,我们也禁不住随着作者“打了一个寒噤”。美好的记忆一下子破碎了,故乡可爱的影子也茫远了。故乡“本也如此”:一直在制造无数的悲剧,人依然愚昧麻木,社会仍是世态炎凉,我们怎又不随着作者“非常的悲哀”的忧伤情感而欲泪又止呢?
这一部分中的三个人的典型形象描写,完全是按照第一部分中的感情独白而刻意选取,精心设计的,成了感情线索的最好注脚。现在我们不妨来简略地归并一下:
文章第三部分“离故乡”的三个小节,既是抒情,又是议论。作者由现实生发开去,发出了无限的感慨,随着抒情的调子,把主题升华到一个新的深的高度。
文中写道:“我在走我的路。……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辗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这里作者抒发了对现实强烈不满,希望有新的生活的炽热感情。
但,他又接下去写道:“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他觉得闰土崇拜偶像,过于愚昧;他担心希望落空而动摇不安。这种情感上的回旋,反复,实在令人回味沉思。
文末在重新写“碧绿的沙地”,“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后,作者咏叹道:“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激昂充实的感情,富有哲理的启迪,号召人们团结抗争的热烈情绪已透过纸背,脱颖而出。主题思想的揭示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不言自明。
在第一部分感情总线索的指导下,最后三小节中作者的情感已有了新的飞跃,大致是这样的状况
综上简述,笔者认为,”讲析《故乡》抓住这条抒情的线索,不仅容易讲授文章的内涵意义,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欣赏鲁迅先生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这对于学好名家名篇也许有一些实际意义。
【故乡鲁迅主要内容】相关文章:
故乡鲁迅10-21
鲁迅《野草》主要内容12-16
故乡鲁迅教案08-30
鲁迅《故乡》教案10-26
故乡鲁迅课件10-21
鲁迅的故乡赏析10-15
鲁迅故乡说课稿11-13
鲁迅笔下的故乡12-06
鲁迅的故乡在哪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