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出自己的浅薄与无知的散文
晚上,转了两个教学楼,看到初三的孩子在分享暑期的见闻、初二的孩子在生日Party,很有秩序,就到办公室读书。读了10页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很枯燥;然后又读《西方哲学史》,絮絮叨叨的写一点自己的认识,不一定准确。
没有系统的读点西方哲学,始终感觉是自己的短板。同时买了《西方哲学史》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的书早早的就读完了,《西方哲学史》还和新的一样。好几次翻上几页,有束之高阁。今天再次开卷,强迫自己一句一句的勾画着读,一边做批注,但是老是不自觉的与中国哲学史相对照。还好,终于读完了第一篇第一章,12页。然后几乎没记住什么东西。
《西方哲学史》,一定是绕不过古希腊的,因为本身就是以希腊思想为起源的。一切文明史几乎都是从神话开始的,当人们不能用自己浅薄的见识,来解读天地万象的时候,只能创生一位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神祗,来主宰、创造、演变这一切。古代的中国如此,古希腊亦然。而哲学,最初就是从古代的神话、宗教中衍生出来的。
古希腊的厄洛斯是始神,然后主宰是宙斯,他们的“神谱”,乃至以后的神学、宗教、“荷马史诗”等为主的政治与文学,这些都为其后来哲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奠基。再加上古希腊属于半岛临海的自然环境,要比单纯的内陆开放。这种人口的流动性,使得其文化与思潮充满了不断的变化。奥林匹亚诸神的宗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逐渐的与艺术、文学、哲学、朴素的自然认知等融汇、发展,当泰勒斯的“万事万物都有神性”解释不了一些被人们所认知的自然的现象,产生米利都的自然哲学学派就非常正常了。当神性、宗教渐渐地被理智所牵引,人们渐渐的就会把兴趣指向于自然、乃至对于人的心灵与行为的研究。人们开始关注道德、伦理、生活、逻辑、政治、诗歌等等,于是就演变成了古希腊的哲学。书上按照发展的时代、成就、代表人物,划分为:前智者时期、智者和苏格拉底时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系统化时期、伦理宗教时期也即后亚里士多德时期。
前智者时期是自然主义的、关注自然地、物活论的、探究事物本源的、一元论的、天真的设想人类心灵有能力解决世界问题。智者和苏格拉底时期,几乎将注意力全部投入到人的知识和行为问题。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期,开始关注形而上学和人类知识、行为以及人在世界上的秩序。后亚里士多德时期,分别发展了伦理和神学阶段。
我读的很笨,一边读一边对照我们的文明史。比如看到厄洛斯,我就想对照一下我们的始神女娲。她应该是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一位尊者,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样子。因为三皇五帝,很明显的都已经进入了父系氏族时期。像意义上的燧皇、羲皇和农皇,或者说另外的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以及后来的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再往后的禹,都是男性在生产、生活中能力越来越强的一种表现。看到古希腊的宗教,我就又对比了世界三大宗教的诞生;看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不由自主的又去和老子、孔子他们比对,来分析希腊哲学和我们的东方哲学的相似性,比如关注人的知识、伦理、善、美德等。
一直以来感觉西方哲学与中国的哲学,区别很大的地方就是西方哲学的逻辑性、理性。中国哲学整体是相对比较模糊或者说混沌的,要么重道德教化要么就玄之又玄。按照当时诸子百家的发展,像名家、纵横家等等,后来都被罢黜,否则的话不断发展,我们的哲学应该也更丰富、更理性,今天的世界可能就会变为另一个样子。
【读出自己的浅薄与无知的散文】相关文章:
无知的少年的经典散文12-06
活出真正的自己散文06-29
好好待自己散文06-30
走过自己吧散文07-03
把自己比作秋雨散文07-01
读出《背影》后的“背影”12-09
写给30岁的自己散文01-17
为了自己好-英语散文06-27
做真实的自己情感散文06-30
只做我自己散文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