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临江仙》晏几道古诗词鉴赏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还记得那些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吗?古诗词鉴赏,简单来说,就是这首古诗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古诗词鉴赏的正确赏析步骤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临江仙》晏几道古诗词鉴赏,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临江仙
晏几道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
罗裙香露玉钗风。
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
酒醒长恨锦屏空。
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鉴赏
此词系作者为思念一个自己曾经深爱过的女子而作,全词写情婉转而含蓄。作者正面写了与女子的初见与重逢,而对于两人关系更为接近后的锦屏前相叙一节却未作正面表现,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梦中相寻一节也写得很空朦,含蓄地暗示了多量的情感内涵,把心中的哀愁抒写得极为深沉婉曲。
上片叙写与女子初见及其后交往,通过描写穿戴、刻画神态表现女子之美。
起首一句,写有一天女子同别的姑娘阶前斗草的时候,词人第一次看见了她。斗草,据《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而柳永《木兰花慢》清明词云“盈盈,斗草踏青”,则春日亦有此游戏。“穿针楼上曾逢”,转眼又到了七夕。七夕,女子楼上对着牛郎织女双星穿针,以为乞巧。《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尝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这种风俗就从汉代一直流传下来。这天晚上,穿针楼上,他又同她相逢了。“罗裙香露玉钗风”以下三句,是补叙两次见面时她的情态。她的裙子沾满了花丛中的露水,玉钗头上迎风微颤。她“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靓妆才罢,新画的眉间沁出了翠黛,她突然看到了他,粉脸上不禁泛起了娇红。以上既有泛写,又有细腻的刻画,一位天真美丽的女子形象如目前。末句一“羞”字,已露情意。
过片“流水”一联说随着时光的流逝,共同生活结束了,姑娘不知流落何方。“春”也是象征他们的欢聚,可惜不能长久。“行云终与谁同”,用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见《高唐赋》)的典故,说她像传说中的神女那样,不知又飘向何处,依附谁人了。“酒醒长恨锦屏空”,人是早已走了,再也不回来了。可是,那情感却一直留了下来。每当夜阑酒醒的时候,总觉得围屏是空荡荡的,他永远也找不回能够填满这空虚的那一段温暖了。正因为她象行云流水,不知去向,所以只好梦里相寻了。“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春雨飞花中,他独个儿跋山涉水,到处寻找那女子。尽管这是梦里,他仍然希望能够找到她。此处以梦境相寻表现了词人对自己深爱过的女子深沉的爱恋和思念。
晏几道是一位没落的贵公子。然而,他与绝大多数玩弄、侮辱女性、不把女性当人看的封建士大夫不同,许多作品中能以同情的、严肃的态度塑造底层女子的形象。此词便表现出词人不能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意无意地揭示出他心中有一种对美好事物执着追求的崇高情操。
注释
⑴临江仙: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乐章集》入“仙吕调”,《张子野词》入“高平调”。双调小令,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⑵“梦后”两句:眼前实景,“梦后”“酒醒”互文,犹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所云“一场秋梦酒醒时”。“楼台高锁”,从外面看,“帘幕低垂”,就里面说,也只是一个地方的互文。
⑶却来:又来,再来。
⑷“落花”二句:“独立”与双燕对照,已暗逗怀人意。《五代诗话》卷七引翁宏《宫词》:“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⑸小蘋:当时歌女名。汲古阁本《小山词》作者自跋:“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宠家,有莲鸿蘋云,品清讴娱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小莲、小蘋等名,又见晏幾道《玉楼春》词中。
⑹心字罗衣:未详。杨慎《词品》卷二:“心字罗衣则谓心字香薰之尔,或谓女人衣曲领如心字。”说亦未必确。疑指衣上的花纹。“心”当是篆体,故可作为图案。“两重心字”,殆含“心心”义。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之一“山花插鬓髻,石竹绣罗衣”,仅就两句字面,虽似与此句差远,但李白彼诗篇末云“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显然为此词结句所本,则“罗衣”云云盖亦相绾合。
⑺彩云:比喻美人。江淹《丽色赋》:“其少进也,如彩云出崖。”其比喻美人之取义仍从《高唐赋》“行云”来,屡见李白集中,如《感遇四首》之四“巫山赋彩云”、《凤凰曲》“影灭彩云断”等。白居易《简简吟》:“彩云易散琉璃脆。”此篇“当时明月”“曾照彩云”,与诸例均合,寓追怀追昔之意,即作者自跋所云。
白话译文
梦醒只见高高楼台阁门紧锁,酒意消退但见帷帘重重低垂。去年冬天惹起的恨恚来恼我,恰是落花纷坠斯人孤独伫立,细雨霏霏之中燕儿翩翩双飞。
依然清晰记得初次见到小蘋,穿着绣有两重心字的小衣衫。拨弹琵琶舞弦诉说相思滋味,当时月光是那样皎洁如玉,她像一朵美丽的彩云翩然归去。
创作背景
此词当是别后怀思歌女小蘋之作。据晏幾道在《小山词·自跋》里说:“沈廉叔,陈君宠家有莲、鸿、蘋、云几个歌女。”晏每填一词就交给她们演唱,晏与陈、沈“持酒听之,为一笑乐”。晏幾道写的词就是通过两家“歌儿酒使,俱流传人间”,可见晏跟这些歌女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有“记得青楼当日事,写向红窗夜月前,凭伊寄小莲”之句,写的就是歌女。《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不过是他的好多怀念歌女词作中的一首。
作者简介
晏几道,宋代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曾监颍昌府许田镇。一生仕途不利,晚年家道中落。然个性耿介,不肯依附权贵,文章亦自立规模。工令词,多追怀往昔欢娱之作,情调感伤,风格婉丽。与其父齐名,时称“二晏”。有《小山词》传世。
【《临江仙》晏几道古诗词鉴赏】相关文章:
晏几道《蝶恋花》的诗词及鉴赏09-15
晏几道《浣溪沙》宋词鉴赏09-09
《浣溪沙.晏几道》古诗鉴赏及答案08-21
《虞美人》晏几道古诗鉴赏02-27
晏几道《浣溪沙》古诗原文及鉴赏05-13
《虞美人》晏几道诗词鉴赏08-23
《临江仙》晏几道经典诗词赏析11-15
晏几道《蝶恋花》一古诗词07-09
晏殊晏几道10-25